如何超越胡士托風波

2009/10/09
全國自主勞工聯盟執行長

* 2009-10-09 * 中國時報 * 【朱維立】

 國慶日前夕,李安執導的《胡士托風波》隆重上映。國慶日當天,一群台中的青年、勞工及地下樂團要以遊行演唱會,唱出金融海嘯後要正職不要派遣的心聲。前者是美國反戰要解放的嬉皮年代,五十萬人響應追求「愛與和平」的烏托邦。後者則是深信「沒有公平正義就沒有真正的和平」,與其遙望烏托邦不如改變社會的具體行動。

 美國六○年代末期,越戰開打,「石牆」事件開啟同性戀解放運動,面對階級、戰爭、種族、性別的矛盾,讓人們透過胡士托音樂節來享受三天的音樂與和平。但社會卻沒改變,時至今日,金融海嘯、不穩定就業潮激化種種社會矛盾,我們還能天真的逃開嗎?

 金融海嘯不只帶來裁員減薪、無薪休假,企業老闆們為保證超額利潤、降低用人成本、逃避雇主責任,大量進用派遣工和契約工取代正職勞工。政府也鬆綁勞動法令、準備派遣立法,妄想以這些非正職工作來美化失業數字。企業和政府短視近利的做法,讓我們身陷更大的社會危機。

 派遣已到令人髮指的地步。不僅工作不穩、同工不同酬、薪水被剝好幾層,職災找不到老闆賠,前途一片茫茫。更誇張的是,還有「多重派遣」,派遣公司把勞工派入企業之後,又被企業轉派到好幾個單位服務,出事沒有雇主肯承擔。又有的企業,把正職員工轉為派遣工、又轉回契約工,時時處於工作不保的威脅。

 派遣公司則以客為尊,盡可能壓低成本、滿足用人企業的需要,派遣工權益蕩然無存。於是,隱瞞工傷、就業歧視層出不窮。就連政府公務機關也成派遣大戶,規避勞動法令。日前國美館派遣工爆發勞資爭議,薪水低到兩萬出頭,沒國定假日、特休假、加班費,面試還被要求繳交驗孕報告。令人驚訝,派遣竟讓我們回到野蠻社會。

 派遣瓦解雇用保障與勞動基準,在日本,更加深化社會矛盾,重創日本經濟。知名經濟學家門蒼貴史所寫的《窮忙族:新貧階級時代來臨》顯示,勞動派遣製造大量的窮忙族,亦即再怎麼揮汗拚命工作,也無法擺脫最低水準的生活。

 二○○四年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約有近三百多萬的派遣勞工,十年成長三.五倍。同年,年薪低於二百萬日圓(符合社會救助標準)的勞工高達五百萬人。於是,稅收減少、依賴社會救助、貧富差距擴大、青年寄生家庭沒有工作、不婚晚婚、少子化、債台高築、遊民暴增…,甚至發現因「經濟、生活問題」而自殺的人也大幅增加。這些數字遠比企業盈虧、政府政績更需關注。

 這就是我們身處的現實社會!胡士托鼓吹的烏托邦,不能只是口號。改變社會的行動,已成為一個迫切需求。 (作者為全國自主勞工聯盟執行長)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