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縣原民部落再造聯盟成立
要求重建委員會納入災區代表

2009/09/09
苦勞網特約記者

拉出「我們要回家」的布條,「高雄縣原住民部落再造聯盟」8日晚上在燕巢鳳雄營區召開記者會。面對渺渺無期的回家之路及不明確的重建政策,這群由桃源鄉及那瑪夏鄉的老師、各自治會代表及地方代表所組成的聯盟,要求政府單位能儘快搶通回家的道路,在提出聯盟訴求的同時也希望能整合各部落的意見。來自桃源鄉梅蘭村的伊斯坦大‧貝雅夫則認為大家的想法要能一致,力量才不會分散。

原民部落再造聯盟主席理鍛說,「回家,是那瑪夏唯一的路」。而他們也必須學習和山一起生存,在要求政府搶通道路外,也要政府單位明確告知他們還要在營區待多久以及說明永久屋地用途,並解釋為何興建永久屋,居民就得放棄山上的土地。來自桃源鄉的白漾表示,桃源鄉在勤和以北的幾個村落並沒有什麼損失,而大部分的居民的家當,甚至是貸款買的車子也都還在山上,再次重申希望道路能儘快修復讓居民回家。並且幫助各村落軟、硬體措施的重建。

對於日前召開的重建委員會議,理鍛說,根據重建條例的規定,重建委員會必須有五分之一來自災區的代表,但目前的重建委員中並沒有真正災民的聲音,而代表是那瑪夏鄉出席的那瑪夏鄉長,依然是行政體系的代表。此外,桃源鄉復興村村長阿努對行政院的重建會感到不滿,他認為,政府體系只重視死傷人數多的地區。阿努說,此次桃源鄉死傷的人數是23人,其中包含工程人員,四人失蹤。但不是桃源鄉的人並不了解鄉內的人、事及土地等需求,因此要求增加一席桃源鄉代表參與重建委員會。

此外,對於行政院所做的土地審查,理鍛也希望相關單位能解釋所謂的紅色警戒區域,是如何判定及危險的標準。會中來自民族村及桃源鄉的代表對於社會中認為原住民在山林中濫墾、濫建破壞山林的說法提出反駁。指出政府的更新計畫及越域引水才是破壞山林的元兇。

雖然各部落必須面臨的問題並不完全相同,可能有部落得面臨遷村的情況,但理鍛表示,聯盟大致尊重各部落的決議,也會協調出大家共同的訴求。理鍛也說,目前這些村落對於永久屋的協議依然有所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