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緬政府對「特區」用兵似適可而止

2009/09/08

【本報訊】

 緬甸政府對特區「果敢區」用兵之事,這幾天似乎又緩和下來,另一特區佤邦也在嚴陣以待,但政府軍並未採取行動,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眾說紛紜,很難得到一個百分之百的真相。

 一種說法是,緬甸已制訂了新憲法,二一一○年要舉行多黨制大選,為了選舉平順,政府已與已實現和解的少數民族武裝組織商談,將他們的地方武裝改編為國防軍領導下的邊防部隊。這些少數民族特區之所以能存在是因為有武力,失去了武力便什麼也不是了。所以談判不順,因此,政府便給點顏色看看,派兵進攻果敢,果敢其實是各特區中較弱的一環。政府選定對果敢用兵不無試探性質。

 另一種說法是,美國人在幕後推動,美國已改變對緬軍政府的態度,參議員韋伯去緬甸訪問,得到緬甸領導人丹瑞的接見,他不但成功地帶回被判七年徒刑的美國人,而且與翁山蘇姬見了面,如果不是華府事先與緬方有默契,怎能發生這種事?美國認為緬甸毒品外流到美國,比緬甸不民主更重要,所以鼓勵緬政府對那些種植鴉片的特區用兵掃蕩。華府新的對緬政策已研議得差不多了,日內即將出爐。

 還有一種說法是,果敢的民族民主同盟軍分裂,二百人跟隨副司令白所成投奔了政府,其餘八百人仍追隨特區主席彭家聲。由於果敢勢力已分裂,政府便想趁勢解決果敢特區,以販賣軍火罪名通緝彭家聲。

 所謂特區其實並非一般人所想到的特別行政區,而是地方武裝力量與中央政府達成停火協定的產物,可以說是「國中之國」。英國這個老牌帝國主義統治緬甸時採取的是分而治之作法,緬甸有一百二十個種族,獨立後,仰光政府從來沒有真正統治過,只能達成停火;最有力量的克倫族根本連停火協議也不願,始終對抗到底。

 過去一直是對抗,倒是八八年軍政府統治後,開始走上和解之路,達成停火協議的較大武裝力量已有十七個。一般認為這政府還算成功的,儘管西方一直在指責緬甸政府獨裁不民主。

 不管說法如何,緬政府既決心後年實施新憲辦理大選,民族和解政策應是必須繼續推行的,那麼這幾天局勢的緩和,可以說政府是「適可而止」,不想把衝突搞大,否則殺雞儆不了猴,反而會發生負面影響。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