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公民進場:打造多元參與的台北電影節

2009/07/16
世新社會發展所學生

台北電影節是台北市文化局規劃的年度重要文化活動,自去年起該影展的百萬首獎競賽辦法有了變更,把原本開放各類型影片競爭的百萬首獎,改為僅限劇情長片報名,這種「專業」取向使得電影節越來越商業化,因而引發了影像工作者群起抗議台北電影節流失了當初成立時的開放、多元的原創精神。

然而,除了變更百萬首獎以外,較不為人所知的是象徵台北精神的「台北主題獎」今年靜悄悄的被取消了。取消「台北主題獎」之後的台北電影節,是完全看不出來這個影展和台北的關係,結果是讓影展失去了與「台北」這座城市的關聯,筆者認為非常可惜。

長久以來,台北電影節就僅僅是選一個國外城市為影展年度「主題」的電影節(例如今年的主題城市為柏林)並依此作為選片以及規劃相關座談活動的方向,而不去觸碰「台北」這個城市所面臨的種種都市發展議題。這樣的策展規劃,是因為影展僅被視為城市的行銷工具、影展只著重影像部分的專業考量,因而只把台北當成是個辦影展的舞台背景而已。此種策展思維無法連結上市民的生活經驗與認同,反而讓這個影展成為一個打造「無地方感」(sense of placelessness)的影展。

台北電影節做為一個「城市」的影展,應該是以「城市」為主體,藉由放映影像再現城市的發展的過程,且應跟市民的現實生活有所結合。在此概念之下,筆者希望台北電影節除了以「主題城市」做影展規劃外,可以另外再加入「城市議題」,利用台北電影節來連結台北與其他城市的關係。

另外,所謂的「市民」,不應僅被視為「消費者」,只停留在參與「觀影」的層次。因為在公民社會中,除了參政權、社會權以外,公民還享有「文化權」,也就是參與、支持以及維繫其文化的權力。或許電影節的策展也該進一步的思考促進市民參與的多元可能,比方說將台北電影節的票價降低一些,以利不同社經地位的市民參與。

此外,筆者建議開放做為公民代表的NGO團體一同參與台北電影節的策展過程,讓市民自己決定自己對於台北的影像價值觀,完成自己的「主體性」,達到文化民主化的理想,開設由NGO主導的城市論壇,讓影展不再被策展單位以專業之名所壟斷,完成影像生產與再生產公共化的使命,並落實「文化公民權」與「多元參與」的理想。

建議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