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勞工世界
作者:瑪莎.格里瓦特 (Martha Grevatt) 來源:工人世界 (Workers' World),2009年6月3日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以下簡稱「通用汽車」) 已有逾百年歷史,一度是世界最大的汽車公司,根據美國聯邦破產法第十一章,於六月一日,申請破產保護。過去幾個月,外界一直密切關注通用汽車的狀況;申請破產保護的可能性,由最初估計的「有可能」,變成「一半一半」,後來再變成「很有可能」。現在,全世界都眼看這個仍僱有二十多萬工人的巨人的倒下。
雖然知道通用汽車無可避免會申請破產保護,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United Auto Worker)的會員,仍以三對一的比例,投票通過在勞工協議方面,大幅度向公司讓步。他們所憂慮的是,如果他們讓步方案被拒絕,通用汽車將會申請根據聯邦破產法第十三章申請破產,將公司的資產變賣,到時所有人都難保飯碗。通用汽車勞工協議的調整,與佳士拿(Chrysler)方面的狀況如出一轍:工人放棄了他們經過幾十年艱苦抗爭、辛苦得來的工資和福利。
工人投票時,已清楚知道,在明年底或之前,將有十四座通用汽車的工廠會被關閉或停產,裁減多達二萬一千個職位。然而,並沒有人知道,到底那十四座工廠,是否也包括自己的工廠在內。密歇根州的情況會最糟,有七座廠房會被關閉。其餘七座工廠,俄亥俄州佔了兩座,而田納西州、特拉華州、印第安納州、弗吉尼亞州及紐約州各佔一座。此外,,三座分別位於馬薩諸塞州、俄亥俄州及佛羅里達州的零件倉庫也會關閉。
當通用汽車完成破產及重組,這十四座工廠將會被歸入「不良資產」之列,被統統放棄。而這些工廠是包括在2007年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與通用汽車之間的協議之內的。當時工會向通用汽車作了重要的讓步, 換來公司在職業保障方面的虛假承諾。即使有關的協議,近期曾被修訂過,但關閉這些工廠,仍然是違反協議的。
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的國際會長蓋特芬格 (Ron Gettelfinger),並沒有抨擊關閉工廠的計劃,以及公司隱瞞將會關閉哪些廠房。他只是批評,通用汽車計劃增加從墨西哥及亞洲進口汽車。雖然通用汽車其後同意,在美國的一座閒置的廠房生產一種小型的房車,但這根本不足以抵銷關閉十四座廠房所帶來的衝突。
在加拿大,加拿大汽車工人工會的會員,剛進行了投票,以決定是否在今年內第二度向汽車公司讓步。早前,佳士拿迫使工會作了讓步;而讓步幅度,比通用汽車最初提出的更大。通用汽車於是也向工會提出了相同幅度的要求。目前,通用汽車仍繼續關閉在加拿大的工廠。
佳士拿的破產程序估計將於六月份內完成,正是讓管治階層預演了這次殘酷的、由國家管理的通用汽車重組方案。
不過,通用的分拆,卻會帶來世界性的衍生問題。通用將會放棄六個品牌:悍馬(Hummer)、龐蒂克(Pontiac)、釷星(Saturn)、歐寶 (Opel)、紳寶(Saab),以及佛賀(Vauxhall)。英國的佛賀是通用汽車於1925年購入的;而主要在德國經營的歐寶,自1929年起就由通用汽車全資擁有。
即將接掌佳士拿的意大利的汽車公司快意(Fiat),曾試圖購入歐寶、紳寶和佛賀,以及通用汽車在拉丁美洲的業務。德國政府拒絕了快意的收購方案,因為加拿大的汽車零件商麥格納(Magna)與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Sberbank)的方案更為吸引。通用汽車仍會保留歐寶及佛賀的小部分股權。到底快意會否再購入其他前屬通用汽車的品牌或業務,仍有待留意。
麥格納早已表明,他們「有需要」在歐寶的二萬五千名德國工人中,裁汰二千六百人。世界各地的工人均被裁員潮下殃及。低薪的墨西哥、中國和印度汽車工人也未能倖免。
誰是掌舵人?
在申請破產保護的同時,通用將從聯邦政府處得到數百億美元的貸款, 而這些貸款是可以自行支配運用的。美國財政部計劃保留重組後的通用的60%股權,作為貨款的條件。加拿大政府則會得到12%股權。
而持有二百七十億元無抵押貸款的債券持有人,將獲得10%的股權, 並可選擇額外再增持15%。
為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的退休工人提供保健基金的自願性員工福利會(Voluntary Employee Beneficiary Association)將會得到剩餘的17.5%通用股份。5月29日,通用的股價跌至每股75美仙,是百年來的新低。由於股價暴瀉,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同意通用汽車只需以現金支付,按原協議應給予自願性員工福利會的金額的一半。這進一步危及退休工人的保健福利。
失望的債券持有人,曾所作的右翼抗議,聲稱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受到特別眷顧。這完全不符事實。
到底是誰受到特別眷顧?由大銀行所持有、合共六十億美元的有抵押負債, 將會差不多被完全償付 — 若再加上他們過往所收到的利息,華爾街很可能最佔便宜。
通用汽車的解體,是前所未有國家干預行動同時進行。有說汽車業正在國有化 — 共和黨國會議員更已創造了「政府汽車」一語。另一些人則認為,考慮到資本主義的私營擁有權,對經濟及環境的破壞,汽車業應被國有化,並重組為綠色企業。
要留心的是,資本主義的國家正在將一部分的經濟活動,重建為有利於整個資本主階級有利的模式。在汽車業工作小姐(The Auto Task Force) 裏頭的,多是金融資本家。而實際上製造汽車的工人,則得到甚差的待遇。他們花了七十多個年頭爭取而來的果實被挪乾淨盡;他們工作的工廠將要關門;他們唯一可以稍覺安慰,但無多大意義的是,這不會是根據聯邦破產法第十三章申請的破產 — 至少暫時還不是。當急促的重組完成後,汽車業仍會回歸資本主義的私營擁有權。而屆時的經營條件,,將更有利於壓搾工人以謀求最大的回報。
當你面對的是一個資本主義的國家,無論你要求更多或更少的國家干預,都無助於解決問題。通用及佳士拿目前的處境 — 常被錯誤描繪成工人及「納稅人」所「擁有」 — 實在值得讓工人們好好參究。
我們不能只問:是誰在掌舵?我們更有必要問:是誰應該有權掌舵?汽車業的資本主義的擁有權,摧毁了我們的工作、我們的家庭、我們的學校、我們的社區 — 納稅人不會從國家在企業重組中的角色,得到分毫好處。我們必須要求,所有的廠房都要繼續開放;已關閉的廠房亦要重開,並由真正的工人來管理。對於過去受盡資本家們苛待的我們來說,這絕不會是「特別眷顧」。這僅僅只是公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