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了以:穩住社會救助 建安全網

2009/05/17

【羅暐智、江慧真採訪整理】

  自力更生 ▲金融海嘯來的又急又快,企業關廠造成全球性失業,台灣增加了不少新貧、近貧戶,社會福利與救助雖適時發揮了穩定功效,但仍有不少勞工找不到工作,圖為1名民眾靠著撿寶特瓶空罐換錢,餬口維生。(劉宗龍攝)

 編者按:馬總統就職周年,本報為檢視馬政府施政,進行紙上對談及民調,今日推出「社福失業」篇,藉由內政部長廖了以、前政務委員林萬億及前後任勞委會主委陳菊、王如玄專訪,對社福、搶救失業等議題問診把脈,並做深入分析及建言。

 廖了以:金融海嘯來得又急又快,行政院推出「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員工」的三挺政策,希望企業能與員工一起共度難關,畢竟,「企業端如果垮了,社會救助這一關卡一定也會崩盤。」

 我不相信有人能預見慘況,但還好我們做得早,在最壞的狀況前,已把力量加上去,對弱勢家庭的穩定性給予很大支撐,讓社會救助這塊不至於崩盤。

 比較令人憂心的是,最近很多家暴或兒虐案例都不在高風險家庭裡,導致內政部沒有在第一時間掌握,以最近的彰化縣與高雄縣鳳山兩個案例,雖然有一個曾在高風險家庭,但因離婚而被踢除。內政部思考,未來只要曾在高風險家庭,就表示有家暴或兒虐傾向,紀錄會跟著走,因此我們會努力篩選,以低收入戶六歲以下最容易被兒虐,必須加強訪視與關懷,還有出生兒保險等,都是內政部努力的重點。

 同時為解決社工人力不足問題,原規畫於民國九十九至一○四年完成的「充實地方政府社工人力配置及進用六年中程計畫」,完成納編一四二七名社工人力,因近期發生許多重大兒虐事件,內政部擬修正縮短至四年內完成。

 另外,很多人也反映,社會救助法無法幫助到該幫助的人,我去研究過發現有一些不合理的資格限制,像是不動產的部份,只要不是生財工具,就應該放寬認定標準,不可能鼓勵他們為了接受政府補助而賣房子,還有人是祖產的共同持分人,無法變賣祖產,這些人永遠接受不到補助,這不合理。

 去年油電價飆漲,但工作薪水未加,每人平均增加百分之負十的生活壓力,因此產生的近貧與新貧戶,內政部推出工作所得補貼方案,提昇工作價值,雖然一開始被罵得很兇,但「不可能為了百分之三的毛病,就放棄另外的百分之九十七」,經過第一階段之後的調整與努力,現在批評已經比較少了。

 這樣處理下來,最起碼讓新貧、近貧戶回復到過去沒有景氣壞之前的生活消費能力,因為失去消費能力,社會蕭條會馬上出來,就像美國次貸風暴一樣產生骨牌效應,「如果全垮,會很可怕!」

建議標籤: 
事件分類: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