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化教育下的經費、監督與管理:兼回應〈教育公共化的基本概念與批判〉一文

2009/05/17
http://edupublic.blogspot.com/

近來陸續有關心教育的朋友發表了對於教育公共化的討論,喚起了許多人對教育公共化的想像,而在〈教育公共化的基本概念與批判〉一文中更提到了不少對教育公共化的好奇與想像,也指出了可能是許多人共有的疑問,教育公共化連線希望乘著這次機會重新釐清這些問題。

首先,教育公共化的服務對象,是在公民社會中的所有公立學校,提供足夠的校數,並力圖使他們擺脫威權、官僚的教育決策,促進師生家長的多元、平等而理性地討論關於公共利益的議題。

其次,由於這公共論辯是基於公共利益,所以它是要集眾人的智慧與認同,來完善化公共利益。即公共利益的合理分享。

其三,公共資源是有限的,有時必須要為某些特殊障礙或不利的個人、群體負擔更多的成本(這要前述的公共論辯後來確認的),即公共承擔。

以上三點都是公共化的基本原則,但它還未觸及到關鍵性的運作問題,即如何處理公共資源分配、管理公共事業。這就是第四點,公共監督、公共的自主管理。

教育公共化的對立面:商品化

教育的私有化與商品化,兩者有別:對於屬於私人產權的私立學校,其他人更沒有置喙的空間,當然,政府亦不應給予任何補貼。

而我們今天所關心的,是公立學校的商品化,以及如何藉由提高公立學校的比例、藉公共監督來運作,達到公共化的目標。

正常的學校教育需要非常高昂的成本、珍貴資源(如教學人才、學習環境)與長期的積累。這根本不是短期的盈餘或所謂使用者付費能承擔的。教育機構「投資」的成果也不同於一般市場商品可以簡單、立即的呈現出來。高等教育的成本與效益,在市場機制上是無法客觀量化的。這種種的特質,顯示了商品化的運作是無法造就出一個合理的教育。

商品化下的公立學校教育,從來不稱教育是公共的或是屬於社會全體的(當然,因為商品化的教育的確不是那樣)。但這造成的結果就是教育常常被一群很少數的人,比如說藉由公校行政法人化,讓行政官僚們掌控一切權力,而校園的主體學生及教師,卻對自己的教育環境沒有監督的權利,更別提要對它產生影響。這告訴我們的其實是在商品化狀況下,教育不是學生與教師的東西。這樣的教育,既不公平、又不正義、也不民主。

社會承擔

因為學校乃是整體社會一環,它的教育成果將由社會所分享,所以學校運作的主要經費應由整體社會來承擔。即教育屬於社會全體,所以社會全體才能夠影響教育。

把「公立學校的教育經費,究竟由誰承擔」給定位清楚是非常重要的,國家、政府的存在原先就是為了滿足人民需求,如果教育就是人民的重要需求,政府分配資源來建設教育就是理所當然。對公共化的教育來說,教育的成果就是屬於社會的,也就是整個社會的。教育公共化由全社會共同創造、共同擁有、共同維持、共同監督。

但在資本主義下,原屬社會全體的教育成果,卻被少數的資本家以很低的價格佔有,是故,除了受教育的人民要繳低廉的學費外,佔有教育成果的企業更有責任擔負起支持教育的經費。在此基礎上,提供充足、大量的公立學校的服務量。

以國教為例,以相對較多的資源,維持偏遠、一人小校的營運。一如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的正義論所說:「以不公平的手段,達到實質上的公平」,即確立教育資源、經費應由政府承擔。

以大學為例,由現行公私校比例3:7,最少扭轉至7:3。後段、辦學不利的大學,應在追究董事會責任、財產清算後,轉為公共化的公立學校。

公共監督與自主管理

公共監督的精神,是學校本身應是屬於與學校運作有直接關係的所有成員們(如學生、教師、職員等),所共同積極參與、決策與自主管理的公共機構。

在公共化的基礎之下,教育的擁有者是整個社會,社會各界如學生、教師、家長、社會人士當然也應當擁有教育的參與權利,這包括使用、維持以及監督管理。有了公共化的機制,教育的權利才被合理的定位。每一個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每一個人都有監督教育、影響教育的權利,當教育走向私人利益,社會監督可以發揮作用,當教育偏離公平分配,人們有能力改變它。如此一來,才是平等精神下的教育。

從這樣看來,不論是在教育成果上、民主參與上,公共化的教育能做的遠遠高於商品化教育。其中甚至也不乏政府現在馬上就可以推動的事,如:「建立民主監督機制,讓教師、學生、家長代表參與各式評鑑」、「評鑑未通過的學校轉為公立,由教育部重新整頓經營」、「凍結任何學費調漲、在公共的參與下全面重新檢討學費政策」、「停止限縮教育經費,並且不得要求任何公私立學校自負盈虧」……,公共化的核心精神是「社會擁有」,而其民主方式是「社會監督」,往這樣的方向前進,教育才可能真正屬於人民。

公有化與公共化的異同

此外,公立教育的公共化,擴大為整體社會來參與管理,這才是真正社會共享、共管的公共化精神。

從這角度來了解公共化,那它與公有化的相同與相異處就很清楚了。相同處是,徹底的公共化當然要以公有化為前提,因為如果這事業不是公共所有,就不可能以公共利益為依歸而讓群眾來參與主導。在這意義下,公共化當然就是公有制。但反之則不必然如此。

教育是為了服務就業嗎?

許多人將教育當作商品,以一種市場競爭的企業精神經營教育的論述會宣稱,自由放任的市場競爭下的教育,才能最有效率的創造企業所需的人才,提高人民的生產力。

客觀上,教育商品化與週期性的失業危機,雖然都是資本主義所造成的問題,但兩者卻無直接關連性。而教育公共化的目的,是為了直接解決公校教育的商品化問題。至於就業問題的出路,則需靠發展公益企業。(日後再於另文討論)

我們必須坦白的說:公共化是為了解決教育商品化的問題,並無法直接解決就業的問題。但對為就業而服務的商品化教育,只是將教育變成附庸。

倘若我們不希望讓教育變成就業的附庸,我們就必須要去思考:迎合企業的需求來興辦教育真的能夠符合人民的需求嗎?一直以來被視為台灣產業重鎮──總是一片榮景的科學園區,他們的勞工所受的教育正是因企業當時的發展需求來設計的一連串生產技術培養,這樣的教育產生的工作機會也被限縮在特定企業需求上,當企業需求不如既往,便產生普遍縮減員工工時的無薪假,直接傷害受雇勞工的權益。

小結:社會承擔、自主管理與公共監督

換言之,台灣各級教育公共化,就是學校民主自治與學校經費社會承擔。若要讓教育更為完整,除了前面提過的人才願景與民主機制外,更該結合其他部門的變革,例如資源分配的部份。教育是社會共同享有的,同時也是社會共同承擔的。

現在商品化下的教育雖然將教育的擁有權限縮到少數人身上,但卻由未能實質擁有教育的學生與家長來擔負大部分的經費,這是相當不符合公平正義的。

同時,公共化的政策須與公平的稅制改革作結合,提高使用教育成果的企業應有的負擔,為社會創造更多的人才。即便是在全球普遍金融衰退的狀況,教育公共化創造的人才也更能適時調整方向,引領產業新榮景,不論是對於雇主、人民乃至整個社會,公共化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大家都贏的局面。

「社會承擔、自主管理與公共監督」,必須由制度性的革新來完成,公共化正是我們所要追求的方向。教育公共化連線以此為宗旨,致力於推動教育的公共化,這一切有賴對教育懷有改革熱忱的每一個人牽成。我們除了回應大家對教育的想像與期盼之外,也在此邀請關心教育的你,和我們一起推廣教育公共化的理念,創造更好的教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