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震周年特別報導-慈濟捐校舍 人本建築結合引發震撼

2009/05/07

【連雋偉/四川德陽報導】

 重建新希望▲漢旺鎮東方汽輪機廠,堪稱地震中受損最慘重的工廠。(連雋偉攝)

 重建新希望▲遵道鎮棚花村準備發展民宿,新建樓房上都畫有年畫。(連雋偉攝)

 「傳統的營造就是業主要求監工單位,監工單位再喝令施工單位,只是單線式層層下令,證嚴法師認為應是三合一的和諧,透過溝通匯集更大力量」,慈濟基金會營造處主任林敬明指著慈濟所捐建的德陽市孝泉鎮孝泉中學的工地說。慈濟頌揚的人本與建築結合的嶄新理念,川震周年前夕在德陽引發一場思想的地震。

 汶川地震時,擁有兩千多名師生的孝泉中學正值午睡,教室空無一人加上教師疏散得宜,保住所有學生性命,留下全垮的校舍。川震發生後第一時間就立即啟動援助機制的慈濟慈善基金會,捐款三千多萬人民幣作為孝泉中學重建資金。

 有別於既有捐建模式是只負責出錢,慈濟提供的是有機式的援助,不但有義工長期進駐工地,更請來台灣九二一地震時,負責設計不少重建校園的建築師黃建興。他在保留校園既有歷史下,也大刀闊斧引進新觀念,校園原有兩棵杏樹予以保留,作為學生未來的休憩中心,「因為孝泉鎮是廿四孝之一東漢大孝子姜詩的故里,所以校園會保有典故的介紹」。

 有別於傳統教室的定義,慈濟的理念是教室除上課外,應另有兩個空間,「我們有一間教室是學習讀書角落,讓學生彼此交流,另一個則是半戶外空間,學生下課不想出教室,可在此呼吸一下外面空間」,黃建興指出。

 讓當地施工單位最震撼的,是黃建興在結構上採取台灣最新設計,採三個跨度,每間教室有前走廊及後走廊,每一排有四根柱子,「當我們決定這樣蓋時,大陸人都嚇一跳,覺得會不會太誇張」。

 「我們首要強調的就是人和」,林敬明說,施工不應是上方要求下方,我們透過溝通把三方匯集在一起,「這樣一加一不是等於二,是絕對大於二」。另工地中不要抽煙喝酒等規定,一開始雖遇到反彈,但最後工人也接受了。

 走在滿是藍衣白褲慈濟人的工地中,每位義工背後都有一段故事,像協調組義工邱玉芬本身是上海台商,去年地震後就來幫忙,住組合屋住到現在。慈濟的人文與建築合一精神在此扎根,而這只不過是慈濟捐助十三所學校之一。

建議標籤: 
事件分類: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