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味咖啡大陸飄香私募基金也瘋狂

2009/04/12

 當一群台商因為台灣人事、生產成本日益高漲時,而轉戰到中國大陸作加工出口,也有一些台商選擇在中國大陸開設餐飲店,帶著台式風味成功打響名號後,並拓展通路。這樣的餐飲經營一旦成功,常會吸引外資企業與私募基金的注資,由於資金的挹注,也會將這些餐飲業推向另一個境界。

 向來以投資中國具有潛在成長動能企業的凱雷亞洲增長基金,在2007年底時決定2,100萬美元注資迪歐咖啡,入股20%,讓這個台資咖啡一炮而紅,外界也都在猜測,這個迪歐咖啡有何能耐?

 創辦台資企業迪歐咖啡的王陽發,其實當初最早是與朋友創辦上島咖啡,但隨著合作機會愈多,彼此經營理念的不同,讓王陽發毅然決然退出上島咖啡,自行創立迪歐咖啡。

 迪歐咖啡於2001年正式開立,資本額僅有50萬元人民幣,短短6年時間,王陽發就把總營業額一口氣衝到9億元,不僅在營業額高速成長,迪歐也曾打敗星巴克、兩岸咖啡等中外對手,在大陸23個省市超過300家分店,一度成為商務部統計,本土休閒餐飲業百強中的第一名。

 市場人士認為,凱雷之所以會投資這家「台味咖啡」,除了在餐飲業界已經有一定地位之外,成長動能以及通路遍及全國,則是相當重要的因素。

 去年下半年起,全球金融風暴正持續蔓延當中,不過位於北京的台資火鍋店呷哺呷哺正在與有40年歷史的私募基金英聯洽談合作事宜,英聯最後以5,000萬美元,注資北京呷哺呷哺連鎖快餐有限公司,獲得超過50%的股份並擁有50多家分店。

 英聯投資中國區總裁林明安宣布此投資案時說,「呷哺呷哺的業績顯示它在任何經濟環境中都會成長良好,此項交易表明英聯重視向那些中國市場上成長潛力巨大和消費群體廣闊的行業投資的戰略。我相信儘管目前全球經濟放緩,呷哺呷哺一定能取得更快的發展。」

 自從次貸風暴延燒成全球金融海嘯時,許多企業減少現金流出,強調現在是現金為王的世代,不過專以投資為名的投資銀行或私募基金,也逐漸調整自身投資節奏,將標的物轉為以內銷為主的企業,以求避開「外在的風雨」,繼續在中國內需市場淘金。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