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流離、解體到跨界、重組—
台灣記錄片中的家庭變遷

2008/10/13
2008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家的變貌》單元策展人

一個世紀以來,隨著戰亂遷徙、「經濟奇蹟」的衝刺、及現代化與全球化的劇烈變遷,「家」面臨不斷的流離、解體,又跨界、重組、融合,其形貌與定義,已與過往大不相同。而在大量生產的年代,一台輕便攝影機,即可面對無限創作可能,電影青春期的人們,如何透過攝影機,描摹他所呼吸,感知的家園?

一、早期台灣影像中「家」的呈現

二十世紀初期台灣的影像創作,物質條件門檻極高。昂貴的器材與膠捲,大多由國家機器為殖民、研究、戰略、宣傳的目的而攝製。本地僅有少數學養、財力俱佳的世家子弟,留學海外而有機會涉獵。當時的漢人大家族,多以墾拓或貿易經商起家,墾拓者掌握土地、水源,農耕與軍事防禦並重;經商者則以河岸、港口為基地,與原鄉大陸、殖民帝國進行貿易,兩者皆十分注重地緣與血緣脈絡。在當時留下家庭電影的前輩藝術家中,鄧南光父子(註一)的影像,是ㄧ種在土地上著根的深情凝視;而劉吶鷗則像一陣旋風,將西方現代文藝思潮帶進古老東方。兩者正象徵著二十世紀的台灣,兩條不斷對話,融合,消長的文化主軸。而兩者影像中的「家」,都具有一種安逸而穩定的情感支撐力量。

戰後,國民政府與八十萬大軍共同來台,從此獨特的眷村文化加入了台灣多元豐富的族群生態中。1954-1970年間,農復會全面提倡「家庭計畫」,推動強國強種、優生保健的目標。而韓戰結束後,美國第七艦隊駐守台灣海峽,帶來太平氛圍,在這得天獨厚的一代,文藝青年受到歐美前衛藝術思潮的影響,開始探索全新的創作語法。1950年代,「五月」、「東方」畫會,率先展開了抽象表現主義的浪潮。1965-66年的「劇場」季刊時期(註二),陳耀圻發表《劉必稼》;莊靈以《延》、《赤子》,記錄了停滯中的新生喜悅與忐忑;年輕的張照堂也在8釐米實驗電影中,持續展現一種親近土地卻疏離主流的原生渴望。

二、現代化對「家」的滲透與改造

1966年,台灣第一個加工出口區在高雄成立,國家開始計畫性的以農業扶植工業,將鄉村務農人口,推送到都市邊緣從事工廠勞動。1972年,「客廳即工廠」政策全面鼓勵家庭代工,家庭成員(尤其是女性)的勞動力,被徹底納入全民拼經濟的生產線中。

在威權國家強力衝刺「經濟奇蹟」的同時,傳統產業面臨急速的萎縮、汰換,土地與人的古老連結被鬆動了,傳統農業社會的社群關係逐漸瀕臨瓦解;人們所熟悉的家庭倫理關係,也被不斷滲透、改造。土地上一切急速的發展與變化,雖因為政治戒嚴,無法被正視、談論,但敏感的前衛藝術家們,如「息壤」的高重黎、陳界仁等,已透過影像,開始思索在急速現代化與資本化的社會中,個人與國族認同、文化主體性等課題。1990年代初期,吳乙峰及「全景映像工作室」以關懷弱勢的系列紀錄片,及長期舉辦紀錄片製作人才培訓班,在民間興起一股新興宗教般的紀錄片熱潮。人類學家胡台麗也透過影像創作與影展策劃,持續探討人與家園、土地的關係變遷。

在世紀末的全球化浪潮中,跨國資本追逐著與低廉物料與人力成本,移民與移工數量大增,人與土地的連結,也進一步遭到撕裂。台灣早期以加工出口區為主的中小型代工業,已逐步外移,本地產業卻未順利轉型。在城鄉差異、世代差距極為劇烈,對未來又充滿不確定感的此時,適逢小型輕便DV攝影機的大量生產,使得記錄片創作的門檻降低。年輕的紀錄片工作者們,深入以往未觸及的底層邊緣世界,呈現大量的焦慮不安、自省、追逝之傷;或經常試圖透過紀錄片,處理迫切的危機。

三、記錄片製作環境的變遷

1993年,第一個由NGO組織舉辦的特定主題影展「女性影展」誕生,與主流社會進行細水長流的對話﹔1996年,國立台南藝術學院成立國內第一所製作紀錄片的研究所﹔1997年,《穿過婆家村》成為首度於院線上映的紀錄片﹔1998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誕生;同年,公共電視成立第一個專門製作、映演紀錄片的頻道「紀錄觀點」。一九九零年代中葉以後,台灣紀錄片的製作環境,已初步齊備。在主流電影工業不振的狀況下,紀錄片產量相對明顯提升。2004年,《生命》、《無米樂》等片造成賣座旋風後,紀錄片逐漸獲得政治人物的青睞及大企業的固定贊助合作。十年之間,記錄片已從小眾獨立製作、中產社會對於公共道德的贖罪卷式寄託,轉進成為企業置入性行銷的最愛。

在1995至2004這段紀錄片迅速成長,又尚未建制化的「手工藝」時期,限於製作團隊的規模、成本,及製作者的年齡、經驗、訓練背景,較少見從政治經濟角度出發,宏觀分析整體環境、體制、階級的作品,而較多觀察描述個人生活經驗之小品。其中又有頗多篇幅,以「家」為描述主題。陳儒修在《紀錄片:「紀」什麼?「錄」什麼?又是什麼「片」?》(2001)一文中,提到南藝大的教育體制,造就了大批「家庭作業式」的影片。這個紀錄片「微觀」傾向,卻也因其未加雕琢隱藏、亦未替任何立場代言,格外質樸動人。而從現代化帶全球化的變動過程,正好與這一代導演成長的過程大致重疊,他們的影像如實反映了成長經驗、生命情感,也集體反應了家庭在當代的變遷痕跡。

四、1990中葉以後,紀錄片反應的家庭變遷面向

流離、解體

在陳亮吟的《尋找1946消失的日本飛機》中,提到祖父在戰後收購報廢的日本軍機,改製為鍋、盆等民生用品而發跡,可能是少數「轉型成功」的例子。在張文馨的《62年與6500哩之間》,家族的歷史,必須透過反覆轉譯,才能讓第三代重新溫習;而馬躍比吼的《來去大陳》、萬蓓琪的《沒有四季》中,戰爭使整個家族從土地中被拔離,失去精神寄託,開始了一代復一代的輾轉漂泊。「家」的紀錄,往往反映了時代、政治的變遷,在家庭留下的刻痕。

在洪淳修的《河口人》中,河川的汙染使漁撈業難以為繼;蔡順仁《海口工仔人》中,面對養殖業的破敗,魚塭主人不得不轉業成為綁鋼筋工人;張光宗的《一家人》中,農人忙碌一整季,收成與成本相差無幾,稍一出差池,就得負債度日;許麗善的《田園記-尋找牛背上的翅膀》中,母親砍掉了親手栽種的檸檬園,因為收成根本入不敷出。在現代化過程中,農村陷入凋零,人從世代賴以維生的傳統農村土地中被拔離了。農村土地如胡台麗在《穿過婆家村》中紀錄的,開始被蠶食鯨吞。

日益劇烈的城鄉差距,也拉大了出外年輕人與在地長輩之間的距離。許慧如的《雜菜記》中,出外的女兒,惦記著父親孤身一人的荒涼生活;而陳博文的《大正男》中,孫子則認為祖父簡直活在不同的星球。而離開部落到平地做工的原住民,如蔡一峰的《誰來聽我說》般,工資被騙的例子斑斑可數;馬躍比吼的《天堂小孩》中,在都會擔任建築工人的原住民,蓋了無數高樓大廈,自己卻連安身立命的房舍都成了奢望。

在台灣的中小企業裡,女主人通常身兼總務、會計等工作,與丈夫共同打拼,事業的磨練,造就了女性視野的拓展與地位的提升。陳婉真的《是我嗎/媽》中,經濟收入穩固後的中年女姓,透過創作,開拓了自己的第二春。而因應生活型態的變遷,傳統價值觀也跟著轉變:在李靖惠的《阿嬤的歌謠》中,四代女性對愛情、婚姻的態度,有著明顯的差異;《家在何方》中,家人雖然不捨,卻無法改變必須將祖父祖母送進安養院的事實。而郭麗君的《女主內》中,女兒對家務分工裡明顯的性別不平等,則直接提出了質問。 對工作、家庭蠟燭兩頭燒的職業婦女來說,家務壓力顯得更為沉重,兒童托育已成了《國家大事》(周旭薇)。而大家庭分解為小家庭,世代間的歧異反而顯得更無轉圜空間(鄭慧玲《家燈》);許多女人選擇不受家庭的捆綁,幸運者如張乃云《她是我媽媽》般兩全其美,而玉石俱焚者如吳靜怡的《日南》、林家安的《台北來的人》,則從家庭中徹底逸出。

跨界、重組

與家的流離、解體一樣顯著的現象,是家的跨界、重組與融入。本世紀台灣第一波大量移民的八十萬大軍,落地生根後,第二代的芋頭蕃薯逐漸成長,繼承了父親和故鄉血濃於水的情感(蕭菊貞《銀簪子》、湯湘竹《山有多高》),也逐漸融入原本就精彩多元的台灣族群文化中(胡台麗《石頭夢》,許伯鑫《我們同國》)。

由於城鄉差異與傳統兩性、婚姻觀的變化,非都會區的藍領工人或傳統產業工作者,較越來越難在本地找到恰當的適婚對象。晚近第二波移民,多為來自東南亞或大陸的通婚女性。由於語言文化的隔閡及經濟地位的弱勢,新移民家庭往往得面對許多嚴峻的考驗。(林筱芳《外籍新娘在美濃》、董振良《X島嶼之兩門相望》、蔡崇隆《黑仔娶老婆》、吳平海《謝婷與她的歌》)。

與此同時,更多人因傳統家庭在形式與觀念上的崩解,與原生家庭的關係岌岌可危,各種形態的替代家庭,遂應運而生。在黃嘉俊的《飛行少年》、鄒猷新的《練將》中,宗教的力量,讓中輟少年有了認同、規範的歸屬感;而喪偶婦女隻手撐起家庭的艱難,透過《一葉蘭》的NGO組織,得以彼此協助,走出谷底;而處境最困頓的,也許是李靖惠《思念之城》中,客居安養院的老人,傳統觀念裡原應兒孫繞膝,備受尊崇的大家長,臨老卻孤獨地離開了家庭。而吳乙峰的《陳才根的鄰居們》中,退伍的單身老兵,則在都市的違章建築中,建立了相濡以沫的奇妙大家庭。

在陳杏芬的《女兒巢》、陳俊志的《無偶之家、往事之城》中,篳路藍縷打造的新家,源自於對中產階級一夫一妻異性戀家庭的自願叛離。而另一種替代家庭,一樣從被排擠、壓榨者的互助開始,卻更積極地與主流社會展開對話,提出深沉的質問。近年來,不少社運團體擅長以紀錄片作為凝聚內部情感及對外發聲的管道。在陳素香的《轟拍港都》中,同時面臨著產業與工運的低潮的聯結車司機,一起學習拍攝家庭電影,重新整理自己,認識彼此;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則有《老查某-白蘭與她們》、《絕醋逢生》等一系列影片,紀錄社運工作者與公娼阿姨們彼此扶助、重新出發的生活;在風信子精神障礙者協進會的《種菜日記》中,影像工作者陪伴精障患者,在有機菜園共同學習自力更生,本身也進入一個內心療癒的過程。

另一方面,社區營造是國家近年來透過制度化的推廣,企圖凝聚地方文化共識,改善產業困境的重要政策,也吸引了許多知識分子長期投入。然而與地方派系及基層公部門的艱難磨合,讓許多問題原地打轉,投入的經費及心力,也往往消耗其中。多部以地震災後重建為主題的紀錄片,如李中旺的《部落之音》、黃淑梅的《寶島曼波》、陳文彬的《家》,指出橫亙在重建家園之前的諸多經濟困境及制度、人性糾結,使安身立命的渴望,顯得波折重重,遙不可及。

物質,制度到觀念的劇烈變化,微妙改變了兩代之間的親情互動。在王盈舜的《廚房》中,母子的對話,是導演重新咀嚼國族、性別與家族記憶的一場功課;而蕭美玲的《雲的那端》則猶如ㄧ部後現代家庭啟示錄,提醒我們已來到一個跨越時空、族群隔闔,卻也被網路與影音科技大量滲透的生命實驗室。

然而,不論時代如何變遷,人們對家的渴望、對親情的牽掛,仍是恆常不變的。在曾文珍的《我的回家作業》、吳汰紝的《再會吧一九九九》、中,親情跨越了生老病死,留下令人低迴的抒情篇章;而在吳汰紝的《尋情歷險記》中,能言善道的進化版媒婆,則以驚人速度,吸引了多少曠男怨女,前仆後繼地組織新家庭。顯然,關於家的故事,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勢必會不斷地往下傳唱著。

五、結語

每一代的人都有一種他們最感親切的集體情感表達方式。在我們這一代,無疑是屬於影像的。當我們在黑黑的電影院裡,享受著一段感官全然被包覆的時光,又何嘗不是在尋找一種回到子宮的原初記憶?當我們隨著影像,放肆地哭或笑,發洩無以名狀的情感,這些影像,也將會不知不覺成為我們共同的生命故事。 在這個影像無所不在的年代,我們沉浸於四通八達的訊息,及其繁殖、建構的世界,有時確會忘了我們來自何方。而重新回溯這些關於台灣家庭的影像紀錄,感受它們那側身於你我之間的平凡厚實,彷彿是在與一面永遠不會說謊的魔鏡打照面。它將會讓我們看見一路以來的自己,重新踩回與我們血脈相連的地面上。

(本文作者為2008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家的變貌》單元策展人  http://www.tidf.org.tw/2008/ch/programslist.php?&fcId=5 )


注釋

註一:鄧南光的家族史,可視為台灣早期大家族變遷史的縮影。根據《鄧南光影像故事》作者古秀如在北埔做的田野調查:北埔有一句日據時期流傳下來的俗諺:「新"姜"要比老"姜"辣」。在這個早期漢蕃交界的移民聚落中,由「金廣福」江秀鑾所建立,帶有強烈墾拓、軍事色彩的「老姜家族」,長期具有重要的領袖地位。但日據初期(光緒二十年),老姜家族族長因從事抗日活動被捕,群龍無首之際,遠房親戚姜滿堂(鄧南光的祖父),憑著與日人貿易的靈活手腕,一舉入主老姜家族,與善於理財經營的妻子鄧登妹,共同建立了在新竹縣叱剎風雲一甲子以上的新姜家族。

註二:1965-66年,莊靈與畢業於國立藝專的邱剛健、李至善、崔德林;設計家黃華成;留美學電影的陳耀圻;文學家陳映真、劉大任;詩人方莘等藝術家朋友,共同創辦「劇場」季刊,其妻陳夏生擔任發行人。除致力翻譯引介西方前衛電影、劇場藝術思潮,並倡辦各種藝術活動與創作。該季刊共發行九期,影響當時及後進的藝文工作者甚鉅。

參考片單:

《人間卷》 劉吶鷗/1933/9.5mm/B&W/13min 《家族照》、《居家公園內》 鄧南光/1937/8mm/B&W/ 3min 《台北家居生活》 鄧世光/1966/8mm/B&W/ 3min 《延》、《赤子》 莊靈/1966、1967/ B&W/3min、3min 《逆旅與幻象》 張照堂/1970年代 《家庭電影》 高重黎/1988/8mm/

流離、解體

1、大歷史中的家庭變遷:

《尋找1946消失的日本飛機》 陳亮吟/2002/26min 《沒有四季》 萬蓓琪/2003/60min 《62年與6500哩之間》 張文馨/2005/48min 《國境邊陲:1997島嶼上的人類》關曉榮/1997/102min/

2、城鄉差距與世代差異:

《穿過婆家村》 胡台麗/1997/87min 《阿嬤的歌謠》 李靖惠/1999/70min 《雜菜記》 許慧如/2003/60min 《河口人》 洪淳修/2006/62min 《大正男》 陳博文/2005/49min 《是我嗎/媽》 陳婉真/2007/82min

3、傳統家庭的崩解離散:

《天堂小孩》 馬躍比吼/1997/13min 《誰來聽我說》 蔡一峰/2002/75min 《獨立之前》 蔡一峰/2008/64min 《海口工仔人》 蔡順仁 /2007/69min 《一家人》 張光宗/2002/50min 《田園記-尋找牛背上的翅膀》 許麗善/2004/55min 《家在何方》 李靖惠/1999/56 min 《女主內》 郭麗君/2006/90min

4、小家庭的危機:

《在山上下不來》 陳碩儀/1998/50min 《國家大事》 周旭薇/2000/ 《家燈》 鄭慧玲/2002/57 min 《一個屋簷下》 蘇珮容/1999/59 min

5、出走的女人:

《日南》 吳靜怡/1999/53min 《她是我媽媽》 張乃云/2006/26min 《台北來的人》 林家安/2008/64min 《最遙遠的愛》 郭笑芸/2008 /76min

跨界、重組與融入

1、移民的第二代:

《銀簪子》 蕭菊貞/2000/90min 《山有多高》 湯湘竹/2002/56min 《石頭夢》 胡台麗/2004/79min 《我們同國》 許伯鑫/2006/56min

2、新移民家庭:

《外籍新娘在美濃》 林筱芳/2001/60min 《X島嶼之兩門相望》 董振良/1997/59min 《我的強納威》 蔡崇隆/2003/56min 《黑仔討老婆》 蔡崇隆/2003/57min 《謝婷與她的歌》 吳平海/2003/18min 《漂洋過海的家》 吳平海/2004/49min

3、替代家庭:

《女兒巢》 陳杏芬/2001/56min 《無偶之家、往事之城》 陳俊志/2005/52min 《思念之城》 李靖惠/2007/101mins 《陳才根的鄰居們》 吳乙峰/1996 /90min 《飛行少年》 黃嘉俊 /2008/118min 《練將》 鄒猷新、韓忠翰、王振宇 /2008/55min 《一葉蘭》 黃春滿/2001/54min 《老查某-白蘭與她們》 蔡晏珊/2006/40min 《轟拍港都》 陳素香//2008/53min 《種菜日記》 顧允剛/2008/55min

4、社區營造—家園的想像與重建:

《寶島曼波》 黃淑梅/2007/152min 《部落之音》 李中旺/2004/136min 《家》 陳文彬/2004/62min 《代志大條-番親有來沒》 潘朝成/2001/44min

5、未來年代:

《雲的那端》 蕭美玲/2007/60min 《尋情歷險記》 吳汰紝/2008/88min

赤子的眷戀

1、跨越生死的親情書寫:

《我的回家作業》 曾文珍/1998/40min30sec 《再會吧,1999》 吳汰紝/2003 /26min 《黑晝記》 許慧如/2008/75min

2、重新咀嚼家園的味道:

《鄉音》 李仁達/2004/34min 《廚房》 王盈舜/2001/73min

參考書目:

《台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 王慰慈主編 2006 同喜文化 《「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黃英哲 2007麥田 《影像的追尋》(上、下) 張照堂 1989 光華畫報 《鄧南光影像故事》 古秀如 2000 新竹北埔 春水出版社 《摩登?上海?新感覺 ──劉吶鷗 (1905-1940) 》許秦蓁 2008秀威資訊

論文:

《文化台商在上海—日據時期台灣人劉吶鷗》 許蓁蓁 2005 《一九五○至一九七○年代台灣家庭計畫:醫療政策與女性史面向的探討》 郭文華 / 2003 《台灣家庭金錢移轉與居住安排之探討》 鄭凱文/2001 《夫婦檔企業經營與家庭關係的轉變:以台灣中小企業研究為策略》趙蕙鈴/2001 《經濟發展、婦女就業與家庭變遷:台灣經驗之觀察》 游鴻裕 / 2000 《工業化過程中家庭的變遷-德國自然主義文學與台灣六○╱七○年代文學分析比較》 蒲茵俐 / 1993 《近二十年來台灣地區家戶核心化趨勢之研究》 齊力 / 1990

網站:

台灣電影資料庫 http://cinema.nccu.edu.tw/cinemaV2/ 台灣電影筆記 http://movie.cca.gov.tw/ 紀錄片與台灣社會 http://203.64.6.236/tawian1101/index.html 女影網 http://www.wmw.com.tw/ 帕夫洛夫之犬 http://neogenova.blogspot.com/

建議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