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滿歷史回憶的河川:湳仔溝

2008/09/08
苦勞網實習記者

(攝影:傅智恆)

湳仔溝-大漢溪的支流,在1855年板橋建城時,是一條寬約100公尺的河道,渡船、貨物載卸都在這裡進行。過去的板橋,充滿了河流,除有大漢溪、新店溪流經板橋邊緣,還有公館溝、湳仔溝及港仔溝、大安圳等河川。而湳仔溝則是現今板橋內唯一一條未加蓋的河溝。

產業變革之後,湳仔溝逐漸失去交通及灌溉水田的功能,兩岸的住家和工廠多了起來,汙水與廢水排入湳仔溝,興建土城捷運機廠後,又將廢土回填,堵住了大漢溪與湳仔溝的交界,導致湳仔溝缺乏清澈的活水注入。以「大河治縣」為理念的台北縣縣長周錫瑋,未思考整治河川,反倒延續前任縣長的政策,執意推動「特二號快速道路」的興建。

CIMG0502 (攝影:傅智恆)

所謂特二號快速道路,即是連接五股交流道(國道一號)與土城交流道(國道三號)的路段。特二號道路分三期辦理,分段完工。北段由國道一號五股交流道至新莊市中正路,預計2010年底完工;南段為國道三號土城交流道至板橋市縣民大道,預計 2011年底完工;目前最具爭議的是銜接南北段的中段,也就是新莊中正路至縣民大道的第3標案。

第3標路線預計經過湳仔溝,在其河岸上建高架橋,政府雖將執行湳仔溝綠美化工程,但高架橋一旦完工,將會遮去湳仔溝上的大半天空。但依水利法第78條規定,河川區域內禁止妨礙河川防護之行為,因此在湳仔溝的河川地上蓋高架橋是違法的。但政府有其一貫解決模式,先人工改造河川,使其斷頭(無源河川),再放任工廠和家庭廢水注入河川,使得河川臭氣沖天、汙染遍布,最後以都市計畫為名將河川變成綠地,用公園取代臭水溝。北縣府依樣畫葫蘆,在浮洲都市計劃中改湳仔溝河川地為綠地,在湳仔溝上蓋任何設施都不成問題。

CIMG0496

枋橋河流文化協會在民國94年就積極介入,希望保留板橋市內最後一條天然河川。該協會於今年3月曾與周錫瑋等北縣府官員會面商談,會末周錫瑋承諾召開民眾說明會,給予民眾了解問題和表達心聲機會,而會後原訂3月6日的說明會,卻在會前不久臨時取消,縣府承諾第一次跳票。8月28日,該協會發起搶救湳仔溪請願活動,交通部重大橋樑工程處處長出面協商,答應促成北縣府辦理民眾說明會,至今卻仍無消無息。

枋橋河流文化協會陳健一指出,政府做事嚴重缺乏公民互動機制,不但說明會屢次跳票,所謂資訊公開也只是將工程部分公開,卻不提環評內容和對綠地的影響。他表示,湳仔溝擁有其他河流無法取代的生態環境,湳仔溝若能擺脫高架橋,可發展為親河空間。最後陳健一道出北縣的問題:空有綿密的道路,卻缺乏整體規劃。

CIMG0509 (攝影:傅智恆)

延伸閱讀: 「矛盾與茫然-板橋城市有文明嗎? ──湳仔溝不要高架橋」 http://naturet.ngo.org.tw/issue/alisantopic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