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鴉片」讀後

「雙卡風暴」原本對我而言很遙遠,不曾深度關心。因為我沒有現金卡,信用卡的使用只是塑膠貨幣。我不曾動用循環利率,所以我所了解的公平,就是借錢必須還錢這麼簡單。然而,讀了「塑膠鴉片」之後,才明白這一切隱藏了多大的不公平──銀行為了從現金卡和信用卡當中獲利,利率、違約金、預借現金手續費等制定過高,導致需要借錢或是不小心拖欠賬款的人,債務在短時間內愈滾愈大,每個月還了最低金額卻還是愈還愈多。銀行在這部分的業務上,傳達給消費者的資訊不夠清楚透明,且遊戲規則簡直就是剝削消費者,藉交叉性補貼吸引更多人使用,讓更多人掉入陷阱以獲取更多利率。這對消費的大眾完全不公平也不道德,但是「雙卡風暴」發生之後,全體納稅人都付出代價來拯救金融業,對於走投無路的卡奴卻相對嚴苛。因為媒體報導這些事件的方式偏頗,往往將奢侈浪費的購物行為放大,但事實上,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屬於低收入戶,他們在這個社福不足的地方得不到支援更得不到媒體的注意,只有燒炭自殺的卡奴才被社會新聞聳動地報導。

原來我們的金融制度、媒體、社會制度,甚至是大眾的認知都出了問題。所以我們在享受刷卡的紅利兌換商品、免費停車、免年費還有贈品可拿的時候,縱容了銀行對於急需現金者的剝削和掠奪;我們在收看聳動與嗜血的報導中,凝視著走投無路的卡奴,以為他們過度消費不願意承擔自己的債務。然後在無知當中默默允許自己的政府幫助銀行清除一點四兆元的呆帳,卻對卡奴的重生拿不出有效的政策。如果我們再不釐清問題,多多少少都要變成共犯,或是從單純的「便利使用者」轉為不知不覺陷入負債漩渦的使用者。

台灣的「雙卡風暴」當中許多人陷得深,賠上了生活或生命,也波及到全體公民。這是一個值得所有人思考反省的議題,如何改進讓我們的消費和金融環境變得健康平衡。像「塑膠鴉片」當中提到的,透過公佈利率資訊、限制校園行銷、提高最低應繳金額、鼓勵消費者使用簽帳卡而非金融卡等,幫助消費者正確地使用這些金融商品。政府對於銀行的管制也非常重要,讓銀行如果能秉持專業與道德經營,才能擺脫為擴張金融市場而與代辦業者合作,或對客戶過度積極「中途投信」等現象。當我們開始思考與反省,除了能夠和為自己的權益,也能表達出正確的意見和態度,讓經歷「雙卡風暴」而脆弱的台灣,能往公平與均富前進。「塑膠鴉片」喚醒我的消費自覺,讓我釐清和透視了雙卡的問題。我覺得這真的是一本值得閱讀與推薦的好書,希望更多人讀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