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貸風暴下仍挺進的東亞經濟

2008/01/11

世界銀行本週公布年度《全球經濟展望》,除了預測2008年全球經濟增速由3.6%下調至3.3%之外,預期美國經濟存在衰退的可能,不過最重要的,世界銀行一改過去擔憂歐美各國經濟放緩,將影響以出口為主的東亞國家經濟,這次的報告中,首次表示2007年雖然有次級房貸風暴的威脅,但由於東亞國家內需擴大,已有抵禦美國經濟走下坡的能力。

出口導向的東亞國家,經濟成長長期仰賴歐美國家的內需消費,除了在出口價格上受制於人,更常常出現因為彼此競逐市場而有流血輸出的情況。10年前爆發的東亞金融風暴,雖然問題的爆點是出現在對沖基金撤出及貨幣貶值,但最真正的原因,就是流血輸出下的經常帳赤字造成的。所以這10年來,東亞各國除了「療傷止痛」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如何根本改變外熱內虛的經濟結構,東協10+3基本上也是在這個邏輯下成立的。

這幾年來,的確出現了東亞國家彼此間貿易高幅度成長,甚至許多南方國家之間的貿易也有顯著的提升,所以次貸風暴後南方國家,尤其是東亞國家的表現,是這些國家是否有一定實力擺脫歐美國家經濟依附的重要觀察點。世界銀行的報告,顯然是樂觀的。

但東亞國家近幾年來的高速成長,卻也付出了極高的代價,2007年的脫美成長,最後會不會淪為曇花一現,仍有討論的空間。

以因為11.3%的高成長,被世界銀行稱作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經濟擴張火車頭的中國為例,內需消費的成長,雖然在總體經濟成長下實質金額有增加,但比例依舊偏低,除了因為中國因為經濟成長造成的嚴重貧富差距之外,過高的儲蓄率也是原因之一。根據統計,中國居民的消費支出從1990年代早期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7%下降到2006年的36%,而儲蓄率卻攀升到50%,這除了造成中國投資及出口過熱之外,對於內需市場的擴大,也有嚴重的負面影響。

尤其中國儲蓄率大增,又和中國偏重投資型經濟及公共服務不彰有關。中國的儲蓄來源除了居民之外,政府及壟斷性企業佔了極大的比重,這些單位,卻又將整個投資標的鎖定在有利出口的工商業開發項目,也就是讓資本、企業和政府獲利,這造成了教育、社保、居住、醫療等公共服務項目的投資比例過低,政府提供的社會保障缺失又進一步造成居民出現大量預防性儲蓄。中國在這種結構下,能否作為東亞的消費性商品進口大國,仍值得觀察。

也就是說,目前中國的經濟成長及內需擴大,是「浮」在出口投資型經濟上的,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東亞各國及南亞經濟火車頭印度的身上,除了有越來越嚴峻的泡沫危機之外,歐美國家經濟表現等外在因素仍對這些國家憂戚相關。

這個東亞經濟的重要轉變時刻,只可惜台灣沈浸於年復一年的選戰當中,又加上統獨問題發酵,對我們的鄰居發生什麼大事已經難有深刻的討論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