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分鐘

2006/09/28

下午五點多,小芬匆匆扒了幾口飯,就趕忙跳上機車騎到離家裡不遠的這家大賣場。以往也常跟媽媽一起來買東西,當時,看著貨架上那些標榜天天便宜的自有品牌最低價商品,除了有時會懷疑其品質之外,只會覺得反正對消費者來說便宜是好事,也沒多想什麼;可是人多時結帳櫃檯前常排了很多人,小芬會感到奇怪說,為什麼不多開幾個櫃檯呢?或是收銀員的速度能不能再快點?

現在,小芬自己成了在大賣場打工的兼職收銀員,才慢慢體會其中的道理。雖然之前會有一些訓練,記得第一次實際上線時,小芬心理還是很緊張,雖然現在都是直接刷條碼,不過還是不能找錯錢,收大鈔及刷卡時更要小心,像她上星期一個不注意就收了一張假鈔,還有人刷了一筆錢卻不知為何電腦沒入帳,這些都是公司規定要她們收銀員賠償的。有時眼見櫃檯前的隊伍越排越長,心理的壓力也就越來越大,有些不耐煩的顧客還會一直碎碎唸,她真想叫他們自己來作看看、看他們作收銀能作多快。

小芬跟同事打了個招呼,準備接前面一班的工作。她們這些收銀員大多是跟她年紀差不多的學生,都是兼職打工的。她的班是從晚上六點到十點、每星期五天,而週六日是一定要來的。小芬這個夏天剛考上大學經濟系,利用暑假時間來打工,雖然已經作了快兩個月,可是四個鐘頭作下來,還是常常感覺手腳酸痛。

她的薪水照理說是最低工資每月15840,可是有時顧客較少,經理就會叫幾個人休息個二十分鐘,而這二十分鐘的薪資是要從薪水中扣掉的,所以算一算實領根本不到15840;還有啊,既然打工期間賣場提供勞保,那健保也要跟著勞保才對,可是公司都會藉口說,因為妳們打工時間短、健保移來移去麻煩,那就乾脆不要動、還是跟著家人保,也沒有提供健保補助。前一陣子中元普渡的購物最高峰過去後,有幾個跟她一起來打工的同學甚至還被告知不用再來了,隔壁當工會幹部的鄰居王伯伯告訴她,這些都是違法的。

小芬已經開始在看一些上大學後要讀的基礎教科書,略懂一些經濟學原理,她也知道作生意總是要講究成本效益,可是當自己及認識的同學也都被當成成本效益的計算對象、而薪水被七折八扣甚至無預警解雇的時候,小芬的心理就覺得很不舒服。隔壁的王伯伯告訴她,這些收銀員工作明明是可以雇正式員工的,為什麼要找一大堆工讀生來作呢?還不是為了節省人事費。她開始了解,為什麼大賣場的東西可以賣得比別人便宜了。而且大賣場也影響了一些原來作小生意的,隔壁在夜市賣衣服的王媽媽告訴她,因為大賣場越來越多,很多在夜市擺攤位賣日用品的小販都有點難以支撐下去了。

二十分鐘,小芬從家裡騎到賣場的時間差不多也是二十分鐘。有一天,她下工回家騎在路上時想到,二十分鐘可以作什麼呢?二十分鐘,可以打手機跟同學哈啦一下,順便探聽一下因打工而看不到的韓劇劇情(小芬被迫休息時常這麼作);二十分鐘,剛生小baby的大嫂說可以趁小孩睡著時也趁機打個盹;二十分鐘,外婆說可以在公園裡走上一圈。

好像可以是很悠閒的二十分鐘,可是小芬的二十分鐘,也是薪水變薄的二十分鐘。開學後一定要問大學裡的老師:企業看待與自己員工的關係,一定要這麼地依照成本效益原則嗎?小芬在心理這麼告訴自己。

回應

還有一個重點,就是看僱主貪不貪心,貪心僱主如果把利潤抓高,變成會剝削員工更多,反之亦然, 否則,一般生意人賺錢要抓成本是理所當然的

你們下次買促銷品時可以去比較品質,同樣東西,同樣一家公司出產,但因促銷檔期不同品質會差,應該說以M品牌衛生紙為例,平常價跟促銷價時摸起來紙質會差,便宜時紙質比較薄,你要多用幾張才夠,內幕是賣場會規劃促銷檔期去找廠商配合,廠商為因應那促銷檔期的公或製造過程會偷工減料,所以若要知道更勁爆內幕應該是採訪廠商不是賣場,不要中了被賣場免費宣傳的詭計;而且賣場因佔盡通路優勢之故會一直擴張點,但點的取得跟土地有關,所以不要忽略炒地皮因素,也就是說賣場還可賺到土地交易時甚至日後增值的錢,因為一般賣場找點都是找人潮多的地段,因此雖然賣場宣傳口號是站在消費者一邊(很好的藉口,因為便宜為消費者省錢),實際是剝削廠商,不只供貨廠商,還有設櫃的廠商都痛恨賣場到極點,賣場利潤沒變,還可賺土地的錢,這就是無奸不商

所以當你碰到一些做生意的說沒賺錢啦!景氣不好啦之類的話很有可能是他很低調,不要讓人家知道他賺多少,免得被國稅局盯上

再來就是回歸市場供需理論,有市場才有需求,賣民生用品的賣場生意好是因賣的是日常生活需要的用品,不怕沒生意,但因為要低價,所以就要四處摳,但資方利潤永遠不會少;因此若不是消費者自己要把消費習慣改變就會助長賣場繼續用這種方式營運,但消費者要買便宜也是因消費力薄弱,所以根本之道就是回歸到提高消費者收入,引導到大家都有能力買質量好的東西,為求質高就不會去剝削,所以整體經濟環境是環環相扣的

另一觀點,你不剝削,其他本土商家或其他國籍企業也會,看它的營業項目囉

還有一個重點,就是看僱主貪不貪心,貪心僱主如果把利潤抓高,變成會剝削員工更多,反之亦然, 否則,一般生意人賺錢要抓成本是理所當然的

你們下次買促銷品時可以去比較品質,同樣東西,同樣一家公司出產,但因促銷檔期不同品質會差,應該說以M品牌衛生紙為例,平常價跟促銷價時摸起來紙質會差,便宜時紙質比較薄,你要多用幾張才夠,內幕是賣場會規劃促銷檔期去找廠商配合,廠商為因應那促銷檔期的公或製造過程會偷工減料,所以若要知道更勁爆內幕應該是採訪廠商不是賣場,不要中了被賣場免費宣傳的詭計;而且賣場因佔盡通路優勢之故會一直擴張點,但點的取得跟土地有關,所以不要忽略炒地皮因素,也就是說賣場還可賺到土地交易時甚至日後增值的錢,因為一般賣場找點都是找人潮多的地段,因此雖然賣場宣傳口號是站在消費者一邊(很好的藉口,因為便宜為消費者省錢),實際是剝削廠商,不只供貨廠商,還有設櫃的廠商都痛恨賣場到極點,賣場利潤沒變,還可賺土地的錢,這就是無奸不商

所以當你碰到一些做生意的說沒賺錢啦!景氣不好啦之類的話很有可能是他很低調,不要讓人家知道他賺多少,免得被國稅局盯上

再來就是回歸市場供需理論,有市場才有需求,賣民生用品的賣場生意好是因賣的是日常生活所需的用品,不怕沒生意,但因為要低價,所以就要四處摳,但資方利潤永遠不會少;因此若不是消費者自己要把消費習慣改變就會助長賣場繼續用這種方式營運,但消費者要買便宜也是因消費力薄弱,所以根本之道就是回歸到提高消費者收入,引導到大家都有能力買質量好的東西,為求質高就不會去剝削,所以整體經濟環境是環環相扣的

另一觀點,你不剝削,其他本土商家或其他國籍企業也會,看它的營業項目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