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辦拋毛澤東口號「為人民服務」 蔡英文對陳建仁喊:相忍為國! 2019-12-24 呷新聞 政治中心/發自台灣
蔡英文總統連任辦公室昨(23日)公布影片,以中共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的口號「為人民服務」為標,發出以副總統陳建仁角度,如何看待總統蔡英文這4年的點點滴滴。陳建仁還在影片中自爆,他在向蔡英文表達不續任時,蔡英文回「副總統,我們真的要相忍為國」。 在前行政院長賴清德今年3月投入黨內總統初選,蔡陣營更在初選中及初選後頻頻拋出「蔡賴配」。而陳建仁則在3月29日用臉書發文透露,他和剛回國的蔡總統見面,當面向她報告「我的階段性任務希望明年告一段落」。還說,下一任的路程上,蔡英文應該要有更大的空間,來促成民進黨內最大的團結。陳建仁此言,外界解讀其有意為2020年的蔡賴配鋪路。 陳建仁昨透過蔡英文總統連任辦公室公佈的影片,透露當時蔡英文的回應。陳建仁說,當時他先把要發表的公開信給蔡英文看時,「我本來以為她會跟我談一下一些她心裡的埋怨、或者心裡對一些事情的批評。她後來只跟我說,副總統啊,我們真的要相忍為國」。陳還形容,蔡英文「她真的難過得不得了」。 然而,蔡辦以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為標卻引發爭議。據查,「為人民服務」是由中共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在1944年9月8日所提出的口號,意指「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思想和行為」。該口號被當作共產主義道德的基本特徵和規範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這句口號作為政府的宗旨。 同時,「為人民服務」也被作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法定義務。位於北京權力中心中南海的大門口,就掛著由毛澤東提筆的這五個大字。此外,中國人民解放軍閱兵時的正式口號,也包括「為人民服務」。 不只「為人民服務」引發爭議,蔡英文對陳建仁喊「相忍為國」也讓網友狂酸。根據《PTT鄉民百科》解讀,「相忍為國」最早出處為《左傳·昭西元年》「魯以相忍為國也,忍其外不忍其內,焉用之」。然而,這一詞在2016年里約奧運時,因網球選手謝淑薇和網球協會在遴選上的糾紛,導致退出奧運比賽,中華奧運代表團在Facebook上發表對謝淑薇感到遺憾的聲明文章,其中「此時此刻大家都應該相忍為國,為國家榮譽努力奮鬥」讓不少鄉民相當不滿,從此開始發酵並爆紅。由於政府高層和資方慣老闆經常用「相忍為國、共體時艱」來拒絕勞工和民眾徵求的福利,甚至壓迫。因此「相忍為國」一詞,也逐漸變成典型資本家和慣老闆的代名詞。
英辦拋毛澤東口號「為人民服務」 蔡英文對陳建仁喊:相忍為國
英辦拋毛澤東口號「為人民服務」 蔡英文對陳建仁喊:相忍為國!
2019-12-24 呷新聞 政治中心/發自台灣
蔡英文總統連任辦公室昨(23日)公布影片,以中共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的口號「為人民服務」為標,發出以副總統陳建仁角度,如何看待總統蔡英文這4年的點點滴滴。陳建仁還在影片中自爆,他在向蔡英文表達不續任時,蔡英文回「副總統,我們真的要相忍為國」。
在前行政院長賴清德今年3月投入黨內總統初選,蔡陣營更在初選中及初選後頻頻拋出「蔡賴配」。而陳建仁則在3月29日用臉書發文透露,他和剛回國的蔡總統見面,當面向她報告「我的階段性任務希望明年告一段落」。還說,下一任的路程上,蔡英文應該要有更大的空間,來促成民進黨內最大的團結。陳建仁此言,外界解讀其有意為2020年的蔡賴配鋪路。
陳建仁昨透過蔡英文總統連任辦公室公佈的影片,透露當時蔡英文的回應。陳建仁說,當時他先把要發表的公開信給蔡英文看時,「我本來以為她會跟我談一下一些她心裡的埋怨、或者心裡對一些事情的批評。她後來只跟我說,副總統啊,我們真的要相忍為國」。陳還形容,蔡英文「她真的難過得不得了」。
然而,蔡辦以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為標卻引發爭議。據查,「為人民服務」是由中共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在1944年9月8日所提出的口號,意指「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思想和行為」。該口號被當作共產主義道德的基本特徵和規範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這句口號作為政府的宗旨。
同時,「為人民服務」也被作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法定義務。位於北京權力中心中南海的大門口,就掛著由毛澤東提筆的這五個大字。此外,中國人民解放軍閱兵時的正式口號,也包括「為人民服務」。
不只「為人民服務」引發爭議,蔡英文對陳建仁喊「相忍為國」也讓網友狂酸。根據《PTT鄉民百科》解讀,「相忍為國」最早出處為《左傳·昭西元年》「魯以相忍為國也,忍其外不忍其內,焉用之」。然而,這一詞在2016年里約奧運時,因網球選手謝淑薇和網球協會在遴選上的糾紛,導致退出奧運比賽,中華奧運代表團在Facebook上發表對謝淑薇感到遺憾的聲明文章,其中「此時此刻大家都應該相忍為國,為國家榮譽努力奮鬥」讓不少鄉民相當不滿,從此開始發酵並爆紅。由於政府高層和資方慣老闆經常用「相忍為國、共體時艱」來拒絕勞工和民眾徵求的福利,甚至壓迫。因此「相忍為國」一詞,也逐漸變成典型資本家和慣老闆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