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分之一」就不重要,不值得爭取嗎?更何況這「萬分之一」距離台北市的市中心很近,意義不只是在肺葉或肺泡,而是台北市民的生活品質與環境人格。歷任台北市長只會喊喊口號,說要生態環保。但有哪位台北市長認真地面對台北市綠地面積要提升的挑戰?不只是總面積要增加,而且不是指要零碎的面積,而是要有大片的綠地和森林,最好就在市中心。 假如只是要搞個數字假象,那就台北市當然毫不在乎,反正把周邊的山坡地全部算成是「綠地」就好? 重點不在於數字而已。重點是態度。 我不只是想要大安森林公園、十四號十五號公園、大佳河濱公園這種光凸凸的綠地,我要松山菸廠、我要202、我要讓交通公園成為都市森林而不要客家園區。 萬分之一就可以不在乎嗎?對台北市民來說,這萬分之一就不重要?就該給中研院和X海X董使用? 既然這面積小不重要,那有意在這塊地上持續或擴大開發的人來說,又何必堅持要這裡呢?他們一樣可以去用台北市以外的土地啊!
Re: 濕地認定 中研院、學者不同調
「萬分之一」就不重要,不值得爭取嗎?更何況這「萬分之一」距離台北市的市中心很近,意義不只是在肺葉或肺泡,而是台北市民的生活品質與環境人格。歷任台北市長只會喊喊口號,說要生態環保。但有哪位台北市長認真地面對台北市綠地面積要提升的挑戰?不只是總面積要增加,而且不是指要零碎的面積,而是要有大片的綠地和森林,最好就在市中心。
假如只是要搞個數字假象,那就台北市當然毫不在乎,反正把周邊的山坡地全部算成是「綠地」就好?
重點不在於數字而已。重點是態度。
我不只是想要大安森林公園、十四號十五號公園、大佳河濱公園這種光凸凸的綠地,我要松山菸廠、我要202、我要讓交通公園成為都市森林而不要客家園區。
萬分之一就可以不在乎嗎?對台北市民來說,這萬分之一就不重要?就該給中研院和X海X董使用?
既然這面積小不重要,那有意在這塊地上持續或擴大開發的人來說,又何必堅持要這裡呢?他們一樣可以去用台北市以外的土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