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莓可以有的最具體貢獻

2008/12/09
苦勞網特約記者, 苦勞網特約記者

歷經一個月的靜坐,野草莓終於要退場了,無論就喚醒社會對於人權的重視,或者如有些人所評論為「一場昂貴的民主課」;野草莓已經創造出不可磨滅的歷史意義。但,究其三大訴求,政治人物道歉、下台的目標並無進展。為回應野草莓與民間對集會遊行法的批評,行政院則提出其版本的修法草案。

然而,行政院版本的修法草案中,不僅仍舊保留警方強制解散的權力,「強制報備制」更要求集會遊行均需於五天前報備,否則視為違法,將處以五萬元罰鍰。簡言之,集會遊行只要未經報備,就可當場罰五萬元,甚至不需檢察官起訴。

此項規定對於突發性的小型集會遊行(也是社運界最常見的模式),箝制之大,遠非現行《集遊法》所能及。舉例來說,若是行政院今天宣布將續建高度爭議性的蘇花高速公路,反對興建蘇花高的民間團體與環保人士,必須等上五天後才能合法抗議,不然就得先湊出五萬元的罰金。這五萬元,對於有資源的兩黨來說,不過九牛一毛。但對於多半阮囊羞澀的社運團體、弱勢族群而言,不啻是筆天文數字。若修法通過,相當於有錢人才能上街頭。

在野草莓12月7 日的遊行中,並沒有見到草莓們對這場運動的困境如何突破的論述,只見其以「和平理性」、「沒有暴力」、「集會遊行典範」等口號自我標榜;一個月來,許多社運議題在廣場上出現、許多街頭常見的朋友們為野草莓們付出,卻沒有讓草莓們真正體會到除了自己的身體之外,別無抗爭工具的群眾,為什麼要用激烈的手段抗爭。耽溺於其所宣稱的「萬餘群眾」的滿足感時,卻忽視了在其「典範」的背後,與群眾之間嚴重的落差。

野草莓運動沒有能跳脫對「秩序」、「理性」的崇拜框架,並一再與「暴民」切割。動員數千人,僅為了「示範一場和平理性的遊行」,這不能不讓人感受到其「菁英」的姿態。如此對秩序的高度要求,則與國家機器如出一轍。如果我們問,野草莓們在這一個月中間真的「學」到了什麼,最讓人期待的可能是,他們在未來如面臨弱勢者反壓迫的鬥爭,他們不會以「和平理性」之姿,和政府同聲譴責民眾暴力。但是,從12月7號遊行內容來看,這樣的期待,恐將落空。

野草莓退場,卻留下了遺害無窮的行政院版《集遊法》草案,後果卻將由許許多多的弱勢組織者所承受,讓國家還我們集會遊行權利的那一天,還不知何時到來。在野草莓討論如何處理一個月來熱情群眾捐輸的資金之際,或許可以考慮成立「集會遊行法權益基金」,交付公益團體託管,專門協助受到新《集遊法》迫害的受害者之用,或許可以是野草莓最具體、有用的貢獻之一了。

事件分類: 

回應

部份批判我認同。

但是說「野草莓退場了,卻留下遺害無窮的行政院版《集遊法》草案」看起來好像把後者歸罪給前者。我不能同意。

面對這個毫無掩飾其獨裁意志的政權,初入社會的學生能夠做到這般堅持已屬不易。當然,還有很多必須修補的課,那就不是一個月內可以辦到的。

「野草莓退場了,卻留下遺害無窮的行政院版《集遊法》草案」?!

真是嚇死人,苦勞網是在幹什麼啊!孫窮理、徐沛然這兩個人寫這段有沒有經過大腦?苦勞網是有沒有編輯在審文章的啊?

這種邏輯就像是二二八民眾起來抗爭了,卻留下遺害無窮的國民黨清鄉!苦勞網的意思是指不該抗爭,因為會造成民逼官反嗎?

苦勞網要不要反省一下,對了,請不要讓大家看到類似妖西的硬ㄠ,謝謝。

當權的獨裁,的確不能怪罪到學生身上
不過,不能否認的是
這次統治者更進一步露出保守顢頇的一面(行政院版本)
可以算是野草莓運動所逼出來的
野草莓不接招的話,說不過去

苦勞網如何不和李丁讚在「野草莓的世代課題」的說法產生類似效果?

李丁讚教授全然在建構一套我們都知道「不為真」的現象,野草莓脫離不了藍綠陰影,並不是基進圈不加入,不是基進圈心中有顏色,根本是李丁讚這種人跳不出綠色情節。這種綠色教授不可能在綠色執政的時代對社會有任何進步批判,這才是台灣的悲哀。整整兩三代的知識份子都成了廢物,不只是那些「不親綠的人」的錯,更多反而是親綠者的錯,完全把自己黏入國家機器,用知識的進步語言包裝邪惡的壓迫。清華大學社會系是這樣,台灣大學陳東升也是這樣。

誰都知道這批野草莓的大多數是極度信任親綠教授的進步語言的,因為進步的語言看起來是零度的。但是這些人誰有真正深刻的反省?就連他們職責內的學術論文都做不到了,也別提這些人在社會運動上有甚麼幫助,鬼才能證明他們對社會有幫助,到這種時候才趕鴨子上架,逼得基進社會運動表態,是假中道真邪惡。

不要問別人為你的自由人權做了什麼 ,問你自己為你的自由人權做了什麼!

這場運動讓我想參加,到不想參加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被警察抬走時,喊的口號居然是.........和平....噯,真的太"秩序"也太保守了吧

很多人是第一次上街頭

經驗不足還是會害怕吧...

各位朋友,

警方於剛剛(12/11)凌晨三點多帶著盾牌、警棍與警備車來到自由廣場,打算驅離野草莓學生與物資。目前有三輛警備車,也已對帳篷區內學生舉牌,馬上將第三次舉牌,然後驅離學生。

我支持孫窮理徐沛然的意見

野草莓運動對於中產階級保守價值與不自覺流露的弱勢歧視與傲慢
進行對話與反省太少
讓這場運動失去更多可能性

1207遊行的確中產色彩過於濃厚
好的一面應該是期許野莓讓溫馴於體制的中產階級出來
但現實上面對藍綠政治與主流媒體的切割型籠
講白了 對統治者而言 那樣一萬多各中產階級的意義
真的撐個兩天就過去了

壞的一面是
野草莓很容易落入紅衫軍沾沾自喜中產階級運動的傲慢窠臼
而且野草莓不自覺落入協助主流媒體塑造街頭運動就該如此中產階級文明禮貌秩序的迷思
對弱勢者的抗爭運動 野草莓運動彷彿是另一個世界的運動
不斷過度訴求學生如此奮鬥犧牲的高貴
落入另一種布爾喬亞的迷思
然後 集遊法不是沒有階級立場與意識的政治工具
野莓未曾深入開放聆聽弱勢者真實處境
似還停留在抽象人權與自由的意念
強制報備制的五天前與五萬元
的確是這樣弔軌呈現統治階級與上層階級的"改革開放"心態
對弱勢者抗爭 這樣條文的行政罰鉗制比訴訟形籠更有效果

李丁讚的文章
我的反思在這個環節
到底只是媒體政治與藍營操作藍綠框架成功(1207遊行很清楚的情況)
還是包括野莓不夠基進開放 打開階級的對話與反思
積極讓基進的 左翼的運動進來
在主流藍綠切割的現實處境下
這樣超越藍綠的公民運動
才能擴充與奠定超越藍綠的運動基礎

更重要一點
這場運動是公民運動不是嗎
如果不認知設法讓基進與階級運動力量也加進這個場域
如果沒有體會五天與五萬元罰緩對弱勢者公民參政權的鉗制效果
所謂公民不就是中產階級以上才叫公民

不論如何,我覺得上面有人講的:「野草莓退場了,卻留下遺害無窮的行政院版《集遊法》草案」這一段的失誤,還是要被省視,部分的批評,去掉用字情緒的部分,不是沒有可以譴責的地方。

不過看來苦勞網是打算擺著不想鳥了,唉!

我倒是認為,野草莓最大的主張失敗至此,應該要有很大的反動力。現在野草莓儼然為修改集遊法的推手自居,但推出這種結果...雖然他們應該也不希望如此,但是能採取行動的不就只有他們嗎?<br>
雖然作者可能跟我想的不同,但是我的看法是,野草莓這凝聚改革力量的團體如果失敗,不就跟他們讓行政院版草案留下滿類似的嗎。因為他們凝聚了力量卻沒達到效果。
<br>

當政府蠻橫,抗議難道還要堅持和平嗎?
政府已經爛到無可救藥,檢討他們哪有什麼用,不如從自身做起吧。
﹝我覺得這是不正確但是比較實際的做法﹞

這麼多的集會遊行
例如明天公平稅改聯盟的集會遊行活動
都可以拿來比較呀
偏要扯到蘇花高做什麼
不管我支不支持蘇花高的興建
難道貴網記者要把花蓮人的情感撕裂折磨到極點
才肯罷休嗎

台灣黑熊的貢獻:

逼小孩們 查帳 !!!

不巧

反身

查到大人身上!!

作帳的 跟 查帳的

本質上

應該是 有 粉大區別XD...

最令人失望的就是一對政客急著來收割....如果他們收割後可以良心發現,發揮他們的政治影響力積極反N,那也是好事一樁。怕就怕,人潮退去後,反N議題就立刻被他們丟在腦後了...

iho Chang 斯斯有兩種,「民眾」也有兩種。一種是「被政黨綁架的/支持政黨的一袋馬鈴薯」,另一種是「早就認清政黨真面目的革命家,與活在沒有政黨藍綠世界/超克藍綠的進步自主公民」。與政黨劃清界線只是基本原則,與有政黨支持傾向的「愚民」劃清界線才是王道!
星期一 21:49 · 讚 · 1 人
吳沛憶 ‎@Lennon Ying-Dah Wong 我在跟樓上的朋友討論他所定義的"民眾"是誰,因為顯然是一個特殊的集合;什麼樣的人被認定為"被動員",什麼樣的人被認為是自主公民,這不也是所謂的"社運圈"最關心的"主體性"的問題。這樣就被你稱為"樓上幾位為民進黨抱屈的"。真的不知道是誰被政治綁架,是誰跳不出藍綠架構耶。請問我個人是否支持民進黨,跟這個討論有何關係? 還是我必須要跟最有歷史感的你一樣臭幹民進黨一頓,才有資格參與你們社運的討論?
星期一 23:42 · 讚
Lennon Ying-Dah Wong 吳沛憶:如果妳長期關心社運,如果妳知道過去民進黨對各種社運的背叛紀錄,如果妳知道而且在乎什麼叫做運動的主體性,如果妳稍微知道社運場合中聲援、支持的政治人物應有的份際與分寸,妳就不會沒頭沒腦的出現前面這些問題。
我既非倚老賣老(說實話我也沒多老),更不是個脫離現實的超級潔癖者,逢民進黨必反。在社運的實務工作上,有政治資源與政治人物協助,的確常常會方便與容易一些。只是社運工作者與政治人物及其幕僚,都必須知道彼此的分際,否則就只是消費、利用運動。那對運動毫無幫助,出賣了群眾,讓運動成⋯⋯
更多
昨天 0:01 · 讚 · 1 人
吳沛憶 ‎@Lennon Ying-Dah Wong 關於你說的政治人物與社運的互動分際云云,那也是我的看法。但是如果你願意好好看我的留言,「沒頭沒腦」是你的評價我沒意見,但是我沒有一句一字在討論民進黨「政治人物」。以你那麼長期關心,又熟悉社運實務,願意發表你對政治人物與社運關係的高見,我也樂於聆聽和學習。但我還是要請問,你的那些討論到底跟我的留言有什麼關係? 還是說沒有和民進黨劃清界線的群眾和「社運人士」相處也有「應有的份紀與分寸」?
昨天 0:53 · 讚
Sheng-Yu Hsieh 社會運動勢必上升到政治對抗才能促成影響深遠的制度改革,也因為要上升到政治對抗,社運者與政黨之間必須保持互動。問題就在於,這個互動關係怎麼拿捏? 人民產生影響力push政黨在公共議題上的表態絕對是好事,我們確實也應該鼓勵政黨(政治人物)在公共議題上表態,然而,社運者卻不應該呆呆的相信政黨或政治人物表態就會做到。因此,如何進一步逼他才是他們做到承諾才是重點;政治人物在公共議題上表態理論上應該是好事,好過那些不表態的。
約 1 小時前 · 讚
Sheng-Yu Hsieh 然而,320當天民進黨的問題在哪裡呢?我認為出在他們的表態方式讓人們感到缺乏誠意,以及未來會堅守承諾的決心。試想,如果當天民進黨政治人物是默默跟在隊伍後方,或者蘇、謝上去不是唱高調,而是對過去執政無法落實反核向人們誠懇道歉,我想,大家的觀感會不一樣。又或者,能夠像是田秋堇那樣長期關心、經營環境議題,我想,大家不會那麼多怨恨。
約 1 小時前 · 讚
Sheng-Yu Hsieh 哀,我對國民黨是不抱期望的,而目前唯一能和老K抗衡的民進黨,卻經常讓我幹出一些讓我認知失調的事。在社運議題上積極表態,但堅持的力道卻遠遠不及表態的賣力演出。該怎麼辦呢?理論上我不應該批判一個願意表態的政黨多過連表態都不願意的政黨,但往往在批判他們只表態不做事上,強度多過批判不表態的政黨.....
約 1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