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戰爭:平行時空之必要

2022/03/26
苦勞網記者
苦勞網特約編輯

苦勞網昨日一篇義大利反戰左翼份子拒絕運送武器到烏克蘭的報導譯文引起了一些波瀾。有些網友把這些反戰份子的主張諷為「平行時空」,因為現在全世界似乎都主張無條件支持烏克蘭,畢竟烏克蘭是遭到侵略的一方,而支持被侵略者才符合正義與道德原則。

為什麼說是「平行時空」?因為當我們發現有一群人抱持著跟我們截然不同的想法與世界觀,他們是那樣不可理喻,且全然不具有可理解性時,其荒謬程度就彷彿這些人是活在另一個平行時空裡。

在我們看來,這個「平行時空」的比喻並不只是一種諷刺,它事實上是認識國際政治現實的一項重要前提。從中美貿易戰的升高到近日的烏俄戰爭,冷戰態勢重新回歸,而冷戰本身就造就了一種「平行時空」的狀態:是兩種相互對立的世界觀與截然不同的現代性想像,將整個世界一分為二。換言之,正視「平行時空」的存在反而是一個正確且必要的事情,要求我們認識到西方國家從來不直接等同於「國際社會」,更不是全世界。

(圖片來源:MintPress News)

在烏俄戰爭中,把美國與北約當成正義之師,真的是這個世界的普遍情感嗎?半島電視台最近才刊出一篇報導,標題就寫著「為什麼印尼人在社交媒體上這麼支持俄羅斯?」儘管印尼官方在聯合國投票贊成了譴責俄羅斯侵略的決議,但這並不妨礙許多一般平民表達他們對這場戰爭的感覺,以及從反恐戰爭以來對於美國的深惡痛絕。當年美國前國務卿鮑爾曾在聯合國拿出聲稱裝有炭疸病毒的玻璃瓶,指控伊拉克正製造「大規模毀滅性武器」。離開政壇後鮑爾承認自己的說法「不精確」,但戰爭已經奪走 10 萬名伊拉克人民與 4 千名美國士兵的生命。萬隆 Jenderal Achmad Yani 大學國際關係講師蘇萊曼(Yohanes Sulaiman)說,很多印尼人都從根本上質疑新聞來源——尤其是美國大媒體的可信度。

事實上,全球南方國家這次並沒有隨著西方世界起舞,非洲、拉丁美洲、亞洲的多數國家都沒有加入經濟制裁俄羅斯的行列。阿根廷外交部長卡菲羅認為制裁無法促進和平,出身塞內加爾的前國際特赦秘書長薩內(Pierre Sané)基於西方國家在非洲殖民掠奪的歷史,批評烏克蘭在非洲國家招募傭兵參戰的行為。第三世界亞非拉的「不結盟運動」同樣也伴隨著冷戰一同回歸,拒絕在美、俄強權之間被迫選邊。台灣官方長期推動「新南向」,聲稱要追求國際觀,但眼裡事實上一直只有西方先進國家,對於發展中國家的情感、想法、利益,可說是完全沒有一絲理解與共情。

為什麼美國的托派《左翼之聲》反對制裁俄羅斯?戰爭講求精準打擊,只打軍事目標,但經濟制裁卻剛好相反,它是專門對付平民,懲罰根本沒有決策權的人。有人主張俄羅斯平民也沒那麼無辜,他們放任自己的統治者侵略他國(事實是:俄羅斯各地都出現民眾反戰示威,至今已有超過 5 千名抗議者被捕)。這正是「恐怖攻擊」的錯誤邏輯,在這個邏輯下,九一一事件喪生的美國人並不無辜,他們選出了美國總統,支持了美國官方的對外政策。「經濟制裁」四個字聽來很和平,沒有開飛機撞大樓那樣直觀暴力,可美國的經濟制裁過去在伊拉克導致數十萬兒童活活餓死,在阿富汗即將造成比過去二十年戰爭期間更高的死亡人數。經濟制裁就是國家恐怖主義。

就效果論,西方國家期待經濟制裁能迫使俄羅斯人反對普丁,但當國家陷入經濟動盪,卻也可能催化民族主義與國內「反西方」意識的團結,導致俄國國內的反戰示威者,更加面臨愛國的忠誠威脅。從左翼的國際主義角度,如果俄羅斯平民、工人階級是團結的對象而非敵人,那麼當然不該去懲罰他們。

為什麼義大利工人反對繼續把軍武運送到烏克蘭?美國過去在阿富汗培養反蘇聯的聖戰士,結果養出了賓拉登;入侵伊拉克、支援敘利亞叛軍打內戰,結果生出伊斯蘭國(ISIS),每一次都是為了打擊敵人,而去培養「敵人的敵人」最終失控反噬自身。現在西方世界對於烏克蘭政府軍當中,確實存在著亞速營這樣的納粹集團普遍輕描淡寫,對於納粹份子第一時間就在網路上秀出剛拿到手的西方武器也視而不見,甚至斥之為「俄國大外宣」。戰爭總有結束的一天,試問:屆時西方世界要拿這群訓練有素、持有武器的納粹民兵軍團怎麼辦?

不要忘記,美國在發動伊拉克戰爭時國內曾有高達八成的民意支持,開戰與復仇就是當年不容質疑的政治正確,如今再多檢討反省也只是後見之明。西方軍援烏克蘭是此刻不容質疑的政治正確,為了區域長期和平,請多想想軍武輸出可能產生的非預期後果,莫讓歷史一再重演。

苦勞網南方國際編譯,初衷就是希望能為台灣讀者提供不同於西方主流的視角,在擺放自身立場之前,起碼必須先知道這些來自「平行時空」的論述確實存在。從媒體的角度看,但凡是能引發話題、促進辯論,就算是好事。無論正反意見批評肯定,謝謝每一位留言的網友。

責任主編: 

回應

借鑑俄烏 呂秀蓮:別以為抗中就可保台
2022-03-13 中國時報 黃婉婷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雙方交火逾2周,傷亡不斷;許多國際學者點名,大陸恐循此例執行武力犯台。前副總統呂秀蓮12日主張,台灣應該重新檢討兩岸關係,必須掙脫統獨的爭議,別以為抗中就可以保台,更預言「台灣如果不和平,很可能變第二個戰場」。
呂秀蓮昨在「新女性 Her-Story 50周年巡迴展」致詞說,烏克蘭是一面鏡子,戰火下全民皆兵,全國女性和男性一樣勇敢;俄國以為自己可以獨霸,卻付出意想不到的代價。想想自己,台灣當然不是烏克蘭,但也拒絕變成戰爭的犧牲品。若烏克蘭最後變成中立國,那為何犧牲的是烏克蘭國民?
呂秀蓮認為,以後的戰爭是科技戰、全球戰,而非大國打小國。出兵打他國將遭全世界譴責,所以全世界都支持烏克蘭,對俄國打經濟戰、金融戰及人道戰等。台灣雖然很幸運,但看到烏克蘭的現況,應該要想想台灣的優勢在哪,那就是柔性力量、民主、科技及愛,要展現台灣價值。
「統就反獨、獨就反統!」呂秀蓮直言,現在應該要重新檢討兩岸關係,掙脫統獨爭議;這項議題糾纏了30、40年,相當內耗。她意有所指地說,有些人以為抗中就可以保台,但事實上愈抗中台灣愈陷入危機;現在大陸有14億的人口,愈刺激就累積愈多的敵意,用來對付台灣。
呂秀蓮說,「烏克蘭和俄國是遠親近鄰的關係,台灣和中國也是這關係。」她強調,人民和人民不該有仇恨,台灣應珍惜自由民主,不要揮霍,不然兩岸關係怎麼辦?她表示,自己有信心,只要大家一起努力超越黨派、族群,就能建構和平和愛的台灣。
觀察國際現況,呂指出,現在很多國際媒體等著聽台灣人民的聲音,台灣要和平的人應站出來,相信所有事情可以解決;就現況看來,烏克蘭最終仍要靠談判,結果可能會接受中立國的安排,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呂秀蓮說,台灣在中美兩強之間的角色不是別人的棋子,中美爭強的局面中「美國看上台灣,是因為台灣離中國近」。她強調,台灣最近如果不和平,就可能成第二個戰場,但台灣頭到台灣尾就這麼短,是不能有戰爭。

綠營粗糙推出「這4字」被國民黨嘲笑 林濁水:只能嘆氣
2023-01-01 中時新聞網 黃麗蓉

民進黨每天喊抗中,終於發現「國民黨路線才是對的」。前民進黨立委林濁水表示,慌慌張張地粗糙推出「和平保台」新名詞,果然被國民黨嘲笑,只能嘆氣。
林濁水今日在臉書貼文表示,「和平保台」新名詞取代「抗中保台」,果然被國民黨嘲笑。一開始,他就預料會這樣了。沒有細膩處理,就慌慌張張地粗糙推出,只能嘆氣。
網友回應表示,「丟臉丟到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他們保個X啊!」、「早知如此,何必當初?」、「這次KMT笑得很有意思」、「這意思是『抗中』無法『和平』!認清事實沒什麼好嘲笑,更不要以『嘲笑』二字掩飾民進黨已自認抗中無法保台!」
也有網友認為,「即便其他名稱,就不會被國民黨攻擊或嘲笑嗎?」、「她(總統蔡英文)前幾天才宣布徵兵制恢復一年、要加強『作戰訓練』,今天卻說2023年兩岸之間要加強交流,什麼邏輯?」

加入國際組織受阻 民眾黨:「抗中」無法實質保台
2023-04-19 中時新聞網 李奇叡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邱臣遠、幹事長張其祿今召開記者會表示,當前兩岸關係難解,台灣加入國際組織屢受阻礙,政府應試圖爭取民主同盟支持,並處理中共「經濟政策武器化」的趨勢,拿出靈活、務實的外交方針。打著「抗中」旗號,無法實質「保台」,甚至是侷限台灣的國際發展空間。
邱臣遠表示,蔡英文總統2016年當選後,提出「揚棄單向援助、走向國際合作」的踏實外交方針。但回首過去7年,「大撒幣」竟成外交主軸,錯誤政策嚴重影響台灣與友邦交流。他說,台灣久未受邀參與WHA,去年雖有13個友邦、數十個歐盟國家聲援,依舊功敗垂成。更別說如今國際局勢已然不同,台灣今年是否能順利以觀察員身份參與WHA,仍有不少變數。
邱臣遠認為,蔡政府要拿出更靈活、務實的外交方針,才能有效爭取各國認同。例如去年曾在WHA正式會議發言支持台灣的國家,包含德國、盧森堡、捷克及立陶宛等,外交部應保持溝通,即時掌握各國立場。而2022年32個歐洲國家與加拿大在歐洲議會成立的「福爾摩沙俱樂部」平台中,聯名致函WHA提倡台灣入會,政府必須持續爭取支持。
邱臣遠建議,除了官方管道,也可透過我國僑胞與商界於各種活動倡議,向當地政府爭取支持,增加台灣發聲機會。他提到,蔡總統為了擺脫台灣對大陸市場的依賴,推動新南向政策揚言開拓新市場。但去年10月至今,新南向18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呈現下降趨勢。政府試圖「抗中」,卻拿不出及格成績「保台」,讓台灣陷入經濟困頓危局。
邱臣遠說,對應錯綜複雜的國際情勢,單一管道的模式與大撒幣的策略,只會限縮台灣的國際交流空間,這是蔡政府需要檢討的。政府未來除了另闢新市場,也要推動貿易多元化、加速產業升級轉型。唯有提升台灣國際競爭力,才能穩健迎向未來變局。
張其祿指出,蔡政府在兩岸關係上陷入僵局,若兩岸關係無解,要加入WHO、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等國際組織談何容易。蔡政府應把實際的困境告訴民眾,而非用空話愚弄民眾。他提醒,大陸商務部對台灣啟動貿易壁壘調查,過去對台的讓利,現在卻成為調查的重點,對ECFA的影響不容忽視。
張其祿說,我國經濟部宣稱禁止從對岸進口的2455項商品只占台灣出口到對岸比重0.9%,試圖淡化貿易壁壘調查可能的影響,但完全是避重就輕。實際上,未來兩岸貿易議題將可能直接在WTO場域直接上演攻防。而值得一提的是,WTO既有上訴機構2019年起已暫時停擺至今,歐盟、中國、澳洲及紐西蘭等52國改以「臨時上訴仲裁多邊協議」(MPIA)臨時性代替措施處理。但台灣目前沒有加入MPIA,就算趕緊加入,仲裁結果也未必有利台灣。
張其祿表示,若當前台美、台歐、台日等多邊關係號稱史上最好,蔡政府應與友好國家展開合作交流,包含調整產業供應鏈結構、推動「友岸外包」,運用「價值同盟」與「矽盾」等獨特優勢,儘速加入CPTPP等中國大陸影響力尚未進入的國際組織,甚至另闢蹊徑與民主同盟國家建立合作關係,才是務實之道。

美國是戴著民主自由面具的經濟掠奪者
2022-04-21 風傳媒 汪志雄/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

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武器製造商與軍火輸出國。從最簡單的商業利益考量,能夠讓這個國家獲取最大利潤的,就是製造戰爭。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全世界有超過150個地區發生了超過250次的武裝衝突。其中,美國以「執行聯合國決議、捍衛民主自由、實施人道主義援助、維護世界和平、保護美國公民生命財產安全」等作為藉口,發動了其中超過80%以上的戰爭,導致約3億人死亡,超過二戰死亡總人數的四倍。
這些戰爭美其名是因為民主與自由,其實都是為了金錢與利益。
美國透過聳動的「民主自由」價值,不斷對外發動戰爭以達成「經濟掠奪」的殖民式民主,因此鮮少為當地國帶來安定與繁榮,反而帶來更多動盪與災難。
從越南、利比亞、葉門、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到最近的烏克蘭,歷史一而再的證明了,跟美國在政治上走得太近,至終都只會帶來災難,從繁華走向荒蕪。
美國為了維護自身的國際霸權,奉行單邊主義,肆意踐踏他國人權,踐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動輒退群毀約,推卸國際責任,動搖全球互信合作基礎。頻頻制裁動武,導致世界多地陷入動盪混亂,引發嚴重人道主義災難。
美國習慣指責他國的人權問題,卻無視自己國內「少數族裔飽受歧視、婦女面臨嚴重暴力、弱勢群體處境艱難、移民遭受非人道對待」。這種「自以為天」的美式雙標,恰恰呼應了美國用「自由人權的狹隘理解」為框架」,以「稱霸全球的核心利益」為標尺,每年利用捕風捉影、道聽途說的材料,拼湊出世界各國的人權報告,對不符合其戰略利益的國家和地區的人權狀況,肆意歪曲貶低。卻對自身持續性、系統化、大規模侵犯人權的斑斑劣跡,視若無睹。
所以說穿了,美國從來不是什麼「正義使者」,而是以強欺弱、投機現實的「國際流氓」。美國一直在全球各地製造恐怖平衡與區域動亂,因為不這樣做,它的武器要賣給誰呢?
在過去近半世紀的國際動盪中,美國軍火商是最大的獲利者。眾所皆知,對美國媒體、智庫、政府遊說團體最大的挹助者,也是美國軍火商。所以那些相信美國的民主自由資本主義會為世界帶來和平的人,不是頭殼壞掉、就是嗑了迷幻藥。
蔡英文一味親美,已經讓台灣近年來成為美國武器的最大買主。蔡英文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民主陣營言聽計從,並將台灣塑造成站在第一線對抗共產中國的民主尖兵。殊不知現今美國與中國的對抗從來不是為了民主價值與自由人權,而是為了世界霸權與經濟殖民。蔡英文與她的支持者自詡為辣台派,卻不知自己只是別人牽繩下一條需要自備狗糧的看門鬥犬,最終只會讓台灣陷入險境。
中美對抗,爭的是世界霸權。而台灣對美國的唯一功能,就是扯住中國的後腿,阻止中國超越美國。
美國既不敢主動挑起戰端,便只會拼命把台灣往火線推,冀望兩岸擦槍走火,好讓美國有機可乘。而最愚蠢的就是小英政府以及那些天天對中共喊話嗆聲的政客、名嘴、覺青、網紅們,你有看過把炸彈綁在自己身上、還死命往自己身上潑汽油的傻子嗎?美國在後面拿著打火機,只怕是要笑到噎氣了!
所以現在的台灣真的沒有好棒棒。蔡英文政府充其量只是一個幫美國消化武器庫存的盤仔,是一個隨時等著被犧牲的傀儡政權。人民在「抗中保台」的民粹大旗下胡亂跟風支持這樣的政黨,這只能說是台灣人自己的悲哀。

美式雙標
2021-12-15 東方日報 評論員陳競立

英國高等法院日前裁定「維基解密」始創人阿桑奇須引渡美國受審,意味著他可能面對175年的刑期。究竟阿桑奇犯了甚麼十惡不赦的大罪?他的「罪行」其實很簡單,就是曝光了美國的罪行,包括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罪行、在關塔那摩灣監獄虐待囚犯、非法監視聯合國秘書長及其他外交官、在洪都拉斯策劃軍事政變、在也門發動秘密戰爭令成千上萬人遇害……大家說說看,到底是阿桑奇有罪、還是美國有罪?
正如俄羅斯媒體指出,如果阿桑奇是中國記者,揭露的是中國的罪行、而非美國的罪行,其命運將大大不同。他應該已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成為人權日的主角,其照片甚至會被放在拜登炮製的「民主峰會」頂端。此外,他還會成為西方抵制北京冬季奧運會的旗手,西方每條新聞都會以他的命運開頭,西方每家媒體都會為這隻車輪上的蝴蝶被輾碎而憤怒。可憐的阿桑奇,如果他生為中國人就好了!
阿桑奇的不幸,不光在於他不是中國人,更在於他講真話,將美國種種見不得人的罪惡勾當暴露在全世界面前。正如「走佬特工」斯諾登,如果揭露的是其他國家的醜行,早就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可惜他們碰上「強權即公理」的美霸,只能被迫亡命天涯。斯諾登比較幸運獲得俄羅斯庇護,阿桑奇則終究難逃一劫。
在阿桑奇事件中,美英狼狽為奸的醜態固然暴露無遺,西方媒體的虛偽更令人嘆為觀止。他們平時將自由人權喊得震天價響,關於中國的話題更是經常小題大做、甚至無中生有。如今眼見同行被美國打壓、迫害和追殺,他們竟噤若寒蟬,沒有一個人出來說句公道話。莫非他們擔心同樣的厄運將來降臨自己身上?俄媒形容,美國的巨輪再次近乎悄無聲息地輾碎正義,沒人能聽到它的尖叫。其實被輾碎的不只是正義,還有西方自由神話。
最匪夷所思的是,身為澳洲公民的阿桑奇被美國追殺而走投無路,澳洲政府竟聲稱尊重司法程序,不牽涉於本案之中。不妨想像一下,如果阿桑奇是被中國追緝,澳洲政府和西方傳媒會有甚麼反應?其實不用想像也知道答案,他們必定大張撻伐,嚴厲譴責中國打壓自由人權。總而言之,任何人都可以享有新聞和言論自由,唯獨不能有批評和揭露美國罪行的自由,這就是美式「馳名雙標」。

阿桑奇:美国曾支持乌克兰新纳粹 弗吉尼亚暴乱是自作自受
2017-08-15 观察者网 周远方

美国弗吉尼亚暴力冲突已致3死35伤,“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却指责美国政府自作自受:多年来资助并培训乌克兰、叙利亚等地的极端分子,鼓吹身份政治,自然而然就会导致美国国内社会的撕裂。
网络新闻媒体TheDuran报道称,阿桑奇8月14日发布多条推特指责,美国政府在乌克兰之乱中就曾支持新纳粹分子闹事,却从未有人出来批评当时的奥巴马。
在下面这条推特中,阿桑奇指出,在弗吉尼亚夏洛茨维尔举行的极右翼火炬游行,与之前在乌克兰法西斯主义者在基辅举行的火炬游行十分相似。当然,基辅的游行者穿戴防弹装备和面罩,更为暴力。但2014年时,西方主流媒体并不关注乌克兰新纳粹分子的暴行,反而赞叹这是“一朵新的民主之花”。
《纽约时报》在2014年3月1日的报道中写道:美国和欧盟已经拥抱了这里(乌克兰)的革命,这是一朵新的民主之花,也是在前苏联土地上对独裁统治和暴政的一记重拳。(题:《在最初的胜利后,乌克兰领袖面临限时挑战》)
而当时联合国已经注意到,新纳粹主义者们试图推翻一个合法政府,建立一个法西斯政权并资助在顿巴斯的战斗。在这些战斗中,甚至有人使用化学武器。然而,西方媒体并不关注这些事实。
一名网友在报道下的评论中,晒出了乌克兰新纳粹党领袖Oleh Tyahnybok与众多西方重量级政治人物会面的照片,包括美国参议员麦凯恩、国务卿克里、国务院发言人维多利亚·纽兰、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欧盟贸易委员凯瑟琳·阿什顿等(闪电背景的照片系此人在连任新纳粹党党首时行纳粹礼)。
报道称,在叙利亚,也没有什么土生土长的“温和反对派”,只有外国势力资助的各种瓦哈比极端恐怖分子。
阿桑奇说,你们认为“有一个抗议者在政治暴力中被杀死”已经很糟糕了吗?还早呢。他说,当前美国的极右翼并没有形成成熟的政治诉求,也没有要求推翻政府。但是想象一下,如果美国国内的新纳粹分子被外国势力资助价值数十亿的武器、资金和培训,会是什么样的情形?他说,美国国内两党都不愿承认的一个事实就是,愈演愈烈的身份政治冲突正在取代美国两党政治,已经自然而然地成为撕裂社会的利器。
报道最后建议,如果美国真的想解决内部撕裂,就应当停止武装国外的极端主义者,把注意力转到国内。

美式雙標
2021-12-15 東方日報 陳競立/東方日報評論員

英國高等法院日前裁定「維基解密」始創人阿桑奇須引渡美國受審,意味著他可能面對175年的刑期。究竟阿桑奇犯了甚麼十惡不赦的大罪?他的「罪行」其實很簡單,就是曝光了美國的罪行,包括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罪行、在關塔那摩灣監獄虐待囚犯、非法監視聯合國秘書長及其他外交官、在洪都拉斯策劃軍事政變、在也門發動秘密戰爭令成千上萬人遇害……大家說說看,到底是阿桑奇有罪、還是美國有罪?
正如俄羅斯媒體指出,如果阿桑奇是中國記者,揭露的是中國的罪行、而非美國的罪行,其命運將大大不同。他應該已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成為人權日的主角,其照片甚至會被放在拜登炮製的「民主峰會」頂端。此外,他還會成為西方抵制北京冬季奧運會的旗手,西方每條新聞都會以他的命運開頭,西方每家媒體都會為這隻車輪上的蝴蝶被輾碎而憤怒。可憐的阿桑奇,如果他生為中國人就好了!
阿桑奇的不幸,不光在於他不是中國人,更在於他講真話,將美國種種見不得人的罪惡勾當暴露在全世界面前。正如「走佬特工」斯諾登,如果揭露的是其他國家的醜行,早就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可惜他們碰上「強權即公理」的美霸,只能被迫亡命天涯。斯諾登比較幸運獲得俄羅斯庇護,阿桑奇則終究難逃一劫。
在阿桑奇事件中,美英狼狽為奸的醜態固然暴露無遺,西方媒體的虛偽更令人嘆為觀止。他們平時將自由人權喊得震天價響,關於中國的話題更是經常小題大做、甚至無中生有。如今眼見同行被美國打壓、迫害和追殺,他們竟噤若寒蟬,沒有一個人出來說句公道話。莫非他們擔心同樣的厄運將來降臨自己身上?俄媒形容,美國的巨輪再次近乎悄無聲息地輾碎正義,沒人能聽到它的尖叫。其實被輾碎的不只是正義,還有西方自由神話。
最匪夷所思的是,身為澳洲公民的阿桑奇被美國追殺而走投無路,澳洲政府竟聲稱尊重司法程序,不牽涉於本案之中。不妨想像一下,如果阿桑奇是被中國追緝,澳洲政府和西方傳媒會有甚麼反應?其實不用想像也知道答案,他們必定大張撻伐,嚴厲譴責中國打壓自由人權。總而言之,任何人都可以享有新聞和言論自由,唯獨不能有批評和揭露美國罪行的自由,這就是美式「馳名雙標」。

美專家稱 不管作何選擇 台灣是美國最危險困境
2022-06-18 中評社華盛頓6月17日電 記者余東暉

美國專家指出,不管美國對於台灣作何戰略選擇,台灣都是美國面臨的最棘手、最危險的困境。華盛頓在此幾乎沒有好的選項,卻有很多可能引發災難的壞選項。
即將發行的美國《外交事務》雜誌7/8月刊發表由喬治城大學副教授塔爾梅奇(Caitlin Talmadge)和辛辛那提大學副教授格林(Brendan Rittenhouse Green)合寫的專文,題為“征服的後果,為什麼印太力量取決於台灣”,提出了:台灣“巨大的軍事價值”,對於美國的大戰略構成了難以處理的問題。
中評社記者16日預覽這篇文章的當天,美國總統國安顧問沙利文在美國智庫宣稱:美國的對台政策就是要確保美國不得不決定是否出兵防衛台灣的那一天“永遠不會到來”,因為美國事先阻止了這種事情的發生。
這篇文章寫道:“台灣是美國對華政策的所有困境碰撞的地方,是世界上最棘手、最危險的問題之一”;“華盛頓在這方面幾乎沒有什麼好的選項,卻有很多可能引發災難的壞選項”。
作者分析,拿下台灣將為北京提供一種以前的大國都認為非常有用的軍事選擇。台灣巨大的軍事價值,強化了美國人“不讓中國控制台灣”的主張。然而,這個理由的說服力取決於幾個因素,包括:中國大陸拿下台灣後,會否利用台灣島尋求進一步的領土擴張和做進一步的軍事和技術投資。
作者指出:“無論美國採取什麼措施,無論美國是否想把台灣從中國手中奪走,都將在與中國的對峙中承擔風險和代價。”文章從美國的三種策略,分析美國將面臨的危險困境:
第一,如果美國繼續保持目前遏制中國的戰略,保持其在亞洲的聯盟網絡和軍事存在,保衛台灣將是極其昂貴的。
作者指出,台灣的軍事價值給了中國尋求統一的強大動機,而不是最常被引用的民族主義衝動。遏制北京,可能需要放棄美國長期以來關於華盛頓是否會保護台灣的戰略模糊政策,而需要明確的軍事支持承諾。但他們警告,結束戰略模糊性,可能會引發該政策旨在防止的危機。這種轉變幾乎肯定會加大中美之間因預期衝突而展開軍備競賽的壓力,加劇這兩個大國之間本已危險的競爭。
第二,美國可能尋求一個更靈活的安全邊界,減少對台灣的承諾,同時仍然保留美國條約盟友和在亞洲部署的一些前沿軍事力量。
作者分析,雖然這樣可以減少因台灣問題發生衝突的可能性,但也會因為台灣的軍事價值而增加其他軍事費用。美軍將不得不在台灣東海岸更加危險的區域執行任務,也不得不準備如何切斷戰爭爆發時中國大陸的通訊聯絡方式。
如果美國採取這種做法,安撫美國的條約盟友將成為一項艱巨得多的任務。正是因為控制台灣將使北京獲得重大的軍事優勢,日本、菲律賓和韓國可能會要求美國展示其持續的承諾、包括核保護,甚至尋求他們自己的核計劃。
第三,美國可能採取策略,結束對台灣的承諾,同時減少其在亞洲的軍事存在、以及在該地區的其他聯盟承諾。
作者認為,如果美國這樣做,將打破目前微妙的平衡,更有可能引發戰爭。日本會擔心自己的一些島嶼成為下一個目標,可能自己出來為保衛台灣而戰,即使美國不會這樣做。結果可能是一場大國在亞洲的戰爭,美國可能被迫捲入其中。這樣的戰爭將是毀滅性的。
塔爾梅奇和格林認為,無論美國是鞏固其對台灣及其亞洲盟友的承諾,還是完全或部分地收回承諾,台灣島改變該地區軍事平衡的潛力將迫使華盛頓做出艱難的權衡,放棄該地區的軍事機動能力,或面臨與中國展開軍備競賽甚至公開衝突的風險。不管美國採取什麼樣的大戰略,位於美中關係、地緣政治和亞洲軍事平衡的樞紐的台灣,都會給美國帶來危險或讓其付出代價。

美國槍患背後的暴力文化推崇
2022-06-16 新華社華盛頓6月15日電 記者孫丁

美國近期連續發生造成嚴重傷亡的槍擊事件。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向來推崇暴力文化,對內催生出難以解決的槍支暴力問題,對外更是肆意發動戰爭,橫行霸道,嚴重威脅世界和平。
據美國“槍支暴力檔案”網站數據,截至本月14日,美國今年已有超過1.9萬人因槍支暴力喪生、包括750名未成年人,已發生267起造成至少4人死傷的槍擊事件。僅在剛過去的周末,美國就發生至少11起此類事件,共造成至少11人死亡、45人受傷。
槍擊事件頻發給美國民眾帶來巨大傷痛,給很多孩子造成心理陰影。在5月發生的震驚美國及國際社會的得克薩斯州尤瓦爾迪市羅布小學槍擊事件中,11歲的米婭·塞里略親眼看到一名教師被射中頭部,她把遇害同學的血抹在身上裝死才逃過一劫。在一段提供給美國國會的視頻證詞中,塞里略說,她“再也不會在學校感到安全”。
近來,美國各地不斷爆發反對槍支暴力的大規模示威活動,僅11日全美就有450多場集會。民眾要求政府和政客,切實解決槍支暴力問題,加強對兒童生命安全的保護。孩子正在上小學的斯薇塔·庫馬爾對新華社記者説:“沒聽說其他國家有這樣的困擾,這簡直太荒唐了。”
在輿論壓力下,白宮最近提出一系列加強槍支監管的倡議措施,國會眾議院通過所有控槍法案草案。在參議院,民主、共和兩黨部分議員日前就如何推進槍支安全立法達成框架協議,但協議中不包括禁售攻擊性武器、將合法購買這些武器的年齡從18歲調高至21歲、以及普遍加強購槍者背景審查等重要內容,並未觸及控槍問題的關鍵。
美國槍支問題長期難以解決,且愈加嚴重,一大原因是美國對暴力文化的推崇。
美國學者亨利·吉魯日前發表的文章《大規模槍擊與美國暴力文化》指出,在美國,槍支問題關聯著政治腐敗,是超級富豪和大財團掌控權力、與美國社會個人主義價值觀泛濫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鼓吹擁槍權的團體和軍工企業以巨額資金賄賂政客,並利用大財團控制的媒體不斷向公眾灌輸“個人自由等同於不受約束的擁槍權”的觀念。
美國的影視、動畫、遊戲等許多大眾文化娛樂産品都充斥暴力、血腥元素,各種殺戮、血腥、恐怖的畫面呈現在螢幕和其他文化產品上,潛移默化地影響受眾。《紐約客》網站文章說,世界上大部分暴力娛樂産品出自美國,“美國在現實中的屠殺和電影中的屠殺方面都走在世界前面”。
美國心理學家安娜·諾加萊斯指出,“我們生活在一個美化暴力的社會”,電視、社交媒體、遊戲中滿是暴力,兒童和青少年長期接觸這些內容,或對暴力變得麻木、甚至認同並模倣,把暴力當成解決問題的手段。
正因為這種暴力文化,在美國,買槍成了消費,練槍成了消遣,隨之而來的就是愈演愈烈的槍患。羅布小學事件的槍手行兇前一周去買了兩把攻擊性步槍,以慶祝自己年滿18歲,隨後就發生了震驚世界的慘劇。
美國的暴力基因在一場場對外戰爭中更是顯露無遺。“美國的歷史是充滿戰爭和擴張的歷史”,美國歷史學家保羅·阿特伍德在《戰爭與帝國:美國的生活方式》一書中這樣寫道。
美國從以暴力為基礎的殖民制度中誕生。1776年獨立後,美國展開“西進運動”,大規模地將印第安人從他們的土地上驅逐,還直接動用軍隊屠殺印第安人。美國的種族滅絕,導致印第安人口從1492年的500萬銳減到20世紀初的25萬。美國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指出,美國是“在種族滅絕中誕生的”。
美國一貫通過暴力和戰爭對外擴張,其奪取霸權的歷程伴隨著戰爭和殺戮。在建國以來240多年的歷史中,美國只有10多年沒有打仗。
近幾十年來,為了維護霸權,美國對外推行以軍事力量為基礎的干涉主義,發動或挑起一系列戰爭,給國際和平與穩定造成嚴重威脅和破壞,給許多國家和地區帶去了無盡災禍和苦難。據統計,從二戰結束到2001年,世界上153個地區發生248次武裝衝突,其中201次由美國發動、佔比超過八成。自2001年以來,美國非法發動戰爭和軍事行動造成超過80萬人死亡、數千萬人流離失所。
美國反戰組織“不戰而勝”負責人埃麗卡·費恩說,包括新冠疫情、氣候變化、經濟不平等在內的重大全球性威脅,從來就沒有軍事解決方案。美國政府削減公共產品投入,繼續無節制地為軍火商提供資源,最終只會損害本國和全世界的安全。

美軍事專家超悲觀預言:裴洛西訪台恐怕已決定台灣命運——封鎖、癱瘓、投降
2022-08-05 風傳媒 閻紀宇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問台灣,引爆中國激烈反應。解放軍4日起在台灣周邊海域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當天下午更對台灣周邊海域發射「東風」系列彈道飛彈,徹底暴露其窮兵黷武的野蠻霸權本質。美國軍事專家派恩非常悲觀地預測,中國會以報復裴洛西為藉口先發制人,對台灣進行長期海空封鎖,美國愛莫能助,台灣將被迫與北京談判「統一」進程,接受已在香港破產幻滅的「一國兩制」。
派恩(David T. Pyne)在美國務實主義學派政論雜誌《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發表專文〈這意味著戰爭:裴洛西訪問是否已決定台灣的命運?〉(This Means War: Has Pelosi’s Visit Sealed Taiwan's Fate?)指出,中國對「和平統一台灣」的耐性已經耗竭,過去20年來大幅精進兩棲作戰能力;拜登(Joe Biden)上任迄今,解放軍戰機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超過1400架次;日前,中國宣稱台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然後,裴洛西(Nancy Pelosi)的造訪台灣讓中國「撿到槍」。
派恩認為,有跡象顯示,中國將以報復裴洛西訪台為藉口,對台灣實施它謀畫多年的海上與空中封鎖行動,而且宜早不宜遲。五角大廈2021年版《中國軍力報告》指出,中國除了對台灣進行海空封鎖,還可能奪取台灣外島、以飛彈攻擊台灣重要軍事目標。美國如果試圖打破解放軍的封鎖,解放軍反擊美軍機艦,結果恐怕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
遂行封鎖之前,中國會先對台灣的關鍵基礎設施發動網路攻擊,癱瘓台灣的通訊系統,讓台灣與世隔絕。台灣的輸電網絡使用不少中國產製的設備,恐怕會被「開後門」。台灣軍方的指揮、管制、通訊(C3)系統與衛星定位系統(GPS)將遭破壞,無法協調防禦作戰。台灣的燃油運補系統將遭攻擊,軍民車船飛機停擺,糧食運補系統也是如此。還有自來水、緊急醫療、火警、執法系統也都是解放軍打擊破壞的目標。派恩估計,台灣可能短短幾周之內就會投降。
美國會怎麼做?派恩研判,拜登會下令第七艦隊(US Seventh Fleet)全員出動,部署到西太平洋,抗衡解放軍海軍與兩棲部隊。但是中國已經針對「為台灣與美國一戰」準備了幾十年,就戰區優勢而言,美國的傳統武力與核武恐怕都討不了便宜。如果美軍攻擊中國本土,解放軍很可能對美國本土發動核武第一擊(nuclear strike)。
派恩認為,如此一來,對美國的國家利益而言,「避免與中國爆發核武衝突」的重要性將超過「防衛台灣遭中國入侵」。在台灣這邊,一旦體認到美軍不會打破中國的海空封鎖、對台灣進行人道支援,那麼也就只能坐下來與北京談判「統一協議」,一個以鄧小平「一國兩制」為基礎的協議,美國甚至可能幫忙斡旋。美國只要其印太地區的軍事同盟體系得以維持,其實是能夠接受台灣真正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新南向已死?外交特考東南亞語種喊停
2022-08-21 中國時報 楊孟立

蔡政府推行「新南向政策」,因應政策需要,上任隔年即大肆宣傳要在外交特考增設東南亞語種組別,包括印尼文、越南文、馬來文、泰文。然而去年、今年的外交特考已經悄悄下架東南亞語種的名額,短期內也未有招納東南亞語種人才的相關規畫。
外交特考自2017年加開印尼文組與越南文組,隔年再加開馬來文組與泰文組。一直到2020年為止,4屆的外交特考總共錄取印尼文與越南文專才各4人,馬來文與泰文專才各1人。不過,這10名東南亞語種專長的外交官已經有3人請辭,陣亡率遠高於平均值。
外交特考去年起停開東南亞語種組,卻新增以全英文命題及作答的「英文組二」,考試科目除了「國文」及「綜合法政知識」兩科維持以中文出題及作答外,其他專業科目都將以英文出題及應答。當時曾遭質疑是為了海外國人的第二、三代「因人設事」,不過外交部澄清,是為了進用具高階英文能力的外交人才,進而提升整體涉外事務人員的語言能力。
一名資深外交官向本報表示,以台灣跟東南亞國家的密切關係,僅剩的7名東南亞語種專才絕對不夠。但是外交特考斷然關掉東南亞語種的大門,反而加開英文組名額,多少也反映出高層認清「新南向已死」、以及緊抱美國的心態。
對於外交特考不再招考東南亞語種組別,外交部表示,為推動新南向及因應我國駐東南亞地區館處工作需要,自2017年起至2020年於外交特考招考印尼文、越南文、馬來文及泰文等語組,另派遣同仁實地赴東南亞國家語訓,強化東南亞語文能力。
外交部指出,會持續透過外交及國際事務學院辦理特殊語文課程,鼓勵駐東南亞地區館處同仁於駐地學習語言等方式培養東南亞語系人才;也將配合人力規畫,提報外交特考各語組需用名額。惟據了解,外交學院所開設課程,實際時數並不足以應用東南亞業務所需,且人員派駐當地才開始學習東南亞語恐緩不濟急。

俄烏之戰讓台灣人民得到一個啟示:
當「戰場是在台灣」時,那怕是全球所有國家全部支持你、提供你武器,死的仍然是台灣人。

郭岱君:台海若開戰 必定玉石俱焚
2022-11-29 聯合報 程嘉文

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郭岱君表示,一九三七年侵華的日本,自信滿滿程度,頗類似今年對烏克蘭出兵的俄國;日本最終被迫無條件投降,全國三百萬人因戰爭橫死。俄國侵烏的結局勝敗難料,但就政治面,無論民族尊嚴、國際形象及民生經濟,都已遭受重挫;對烏克蘭來說,半壁江山淪為戰場,同樣是難以磨滅的傷害。
郭岱君與香港科技大學榮休教授齊錫生對談「策略廟算與國際權衡:揭秘抗戰時期秘密和議的面紗」論壇,本周六下午登場,將剖析抗戰期間中日雙方的和談嘗試,以及相關努力全部失敗的原因。
郭岱君說,以今日兩岸局勢來看,外國擔心中國崛起,自然想利用台灣作為反制的槓桿;北京卻仍隨之起舞,一旦掉入國際圍堵陷阱,就會如今日俄羅斯局面。同樣道理,台灣也要避免成為圍堵中國的誘餌;倘若不能維持和平競合,一旦走上戰爭,必是玉石俱焚。
這項論壇由聯合報系主辦,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長風基金會、台灣玉山科技協會、和碩聯合科技、聯經出版公司協辦。十二月三日(本周六)下午兩點半到五點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B1國際會議廳舉行,當天也是郭岱君「重探抗戰史(三)」新書發表會。
郭岱君指出,中日戰爭及國共內戰,原本自認優勢的一方,最後都是輸家;勝利有時隱伏失敗,失敗有時會轉為勝利。創造民生樂利與國際和平,才是國家民族的真正勝利。
由郭岱君召集兩岸與日本、美國學者,依據蔣介石日記等新史料共同編寫的「重探抗戰史」,近日出版第三部「抗戰與中國之命運」,為系列畫下句號。

郭女士對抗戰議題的研究,精湛深刻,引人入勝。謂日於1937侵華有如俄之對烏,將中華民國因此比擬為烏克蘭,則語焉不詳。先不言鶴見俊輔早倡導日之侵華始於1931
年,所謂15年戰爭之說法被諸多日本學者採用,單就烏東受俄數世紀影響,許多人有能力說俄語,其親俄自不待言,1991年之後多次選舉所支持之候選人或意向與烏西等地不同,以上,中華民國何曾有類似傾向?即便將克里米亞半島之2014年公投入俄與1932年藉軍事衝突而成立的滿洲國相比較,不類同處亦多,僅舉一例而言,日本藉以掠取資源,俄則顧慮黑海艦隊之駐紮。

蔡英文開國安會議 學者爆內幕「好無聊快睡著了」:一開口全場愣住
2022-12-22 中時新聞網 祝潤霖

淡江大學助理教授何景榮是東南亞裔台灣新住民第二代,他22日在臉書分享過去以新住民身分到總統府會見總統蔡英文的情況。何景榮提到,當時蔡英文姍姍來遲,坐下後的第一句話竟然說:「唉!剛才開國安會議,我都快睡著了...他們講話好無聊!」何景榮強調,後來他才知道,民進黨喜歡的是沒有聲音、可以拿來當樣板的新住民或原住民。像他這麼多意見、比前副總統呂秀蓮還吵的新住民,民進黨當然不喜歡。
「2017年12月8日上午,我又被叫進總統府。」何景榮吐嘈,美其名是總統要關懷新住民、諮詢新南向政策;實際上就是進府內吃吃喝喝、拍拍照,營造民進黨政府關心新住民、推動新南向的假象而已。「後來我才知道:民進黨喜歡的是沒有聲音、可以拿來當樣板的新住民或原住民。」就算有為禍人間的酒駕前科,只要聽話,照樣能升官!像我這麼多意見、比呂秀蓮還吵的新住民,民進黨當然不喜歡!
何景榮回憶,他們等了很久,蔡英文總統才姍姍來遲...她坐下來的第一句話,就是:「唉!剛才開國安會議,我都快睡著了...他們講話好無聊!」大家聽到,都愣住了!「堂堂一國之君,怎麼會在公開場合,這樣批評黨政高層呢?」他心裡這樣想的同時,也望向左前方的鶴鳴(林鶴明);他平時像彌勒佛一樣的肥厚笑臉,此時卻露出木然的鐵青之色...「以後不能再讓她說實話!讀稿機一定要隨侍在側,逼她照稿唸!」何景榮,猜他當時心裡是這樣想的。
何景榮還提到,小英總統對他說:「每次開會開到快睡著,我就好想喝一杯你們印尼的咖啡喔...」(咦?不是愛台灣?怎麼不說「愛喝古坑咖啡」?幹嘛偷蹭我的祖國?)接著她又說:「你們印尼有一道菜,叫Asam,我以前唸博士班的馬來西亞同學請我吃過。不知道今天有沒有這道菜?」他心想:「報告總統:Asam這個印尼字的意思,就只是『酸』而已,並不是菜名。」當時他想的是:蔡總統是一位連Thailand的國名都會拼錯的博士,傻得可愛,難怪會被這位馬來同學騙!
接下來,在大家等待食物烹飪的過程裡,何景榮的老毛病又犯了,開始跟蔡總統論述新南向政策實踐成功的方法,包括善用當地留台校友會的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並把握東南亞數位經濟(digital economy)崛起的機會...只見蔡總統不發一語、默默點頭,「嗯...嗯...」,然後眼角餘光不斷飄到鶴鳴那邊...何當時心想,總統氣度真大,不但讓他暢所欲言,還一直想聽其他幕僚的意見...(後來我才覺得,1.5博好像根本聽不懂我在說什麼...一直偷瞄幕僚,可能是想說:「護駕!護駕!我的讀稿機呢?」)全文酸度爆表。

兵役延長即將宣布!他們洗版爽喊「讚啦」:年輕人再嘴啊
2022-12-22 中時新聞網 王子瑄

兵役延長何時宣布,備受外界關注。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昨日表示,以強化訓練內容為核心的義務役改革方案,正進入最後盤整階段;總統蔡英文將於下周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就相關方案及配套討論定案後向各界報告。此消息引發熱烈討論,大批網友卻相當開心、紛紛大喊「讚啦」,他們直呼出一張嘴的年輕人總算要付出代價了,並呼籲兵役應直接延長至2年以上。
針對義務役相關議題,張惇涵昨日晚間表示,守護國家安全與利益,維護台海及區域和平穩定,一直是執政團隊的重要責任;而以強化全民防衛戰力為目標、以強化守衛家園為任務、以強化訓練內容為核心的義務役改革方案,正進入最後盤整階段。
至於具體方案何時將公布?張惇涵指出,誠如蔡英文透過社群媒體所表示,蔡總統將於下周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就相關方案及配套討論定案後向各界報告;確切的時間或形式若有確定,則將另行通知。
這個消息掀起熱烈討論,網友湧入臉書相關新聞連結留言:「年輕人再嘴啊!不是很會罵?該身體力行了吧!」「讚啦……至少2年才行」、「支持延長2年以上」、「哈哈哈!真的要嗎?真的要!希望政府明年就直接實行,不要再等了!不要再等選舉完了,好久好久」、「最好那些太重太輕免役的也要突擊檢查,進到標準值馬上去當兵」、「817年輕人們,你們付出的時刻到了」。

提議教幼兒辨炮彈聲 藍委斥荒謬可笑
2023-01-02 中國時報 林良齊、李侑珊、張薷

全民皆兵?行政院兒權小組日前建議,國防教育納入高中以下教材,包括幼稚園都得學辨別炮彈聲。對此,藍委認為「荒謬可笑」,家長也爆氣表示「該教孩子避戰,而不是把他們推到戰場」。
蔡英文總統拍板兵役延長為1年。本報也發現,行政院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推動小組去年10月31日召開臨時會議,要求教育部參考國家安全手冊內容,針對高中以下學校定期辦理戰備演練。
提案委員陳名謙、江瑜庭提出多點建議,包含:兒少各年齡層戰時應變與防災需要,建請應為各年齡層編訂適當教材,如為幼齡者標示注音或使內容更簡明;除了使國人辨別警報聲以外,建議納入炮彈聲辨別。
最後決議:建議國防部,參考兒少觀點,提供符合國人需求與易讀國防資訊;建請教育部,參考國家安手冊內容,擬定幼兒園、國中小及高中不同年齡段教學素材,規畫定期辦理演練,透過學校教育將全民國防知識從校園推廣到家庭。
家有3子的新北家長Bran說,成年人對大陸軍演無感,如何要孩子站出來保家衛國?「我們該教下一代如何避戰,而不是把打仗當成光榮,更不該把下一代推到戰場。」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表示,該會議主持人是政務委員林萬億,討論主題就是針對學童灌輸戰爭意識,作法好比訓練「娃娃兵」,本末倒置。他說,國防教育理應傳達和平的重要性、認識戰爭的殘酷,以達避戰目的;而非模擬戰場,甚至向學童傳達草木皆兵、不惜戰到一兵一卒的觀念,非民主國家的作為。
國民黨立委李德維痛批,兩岸關係搞壞,民進黨就是始作俑者,導致兩岸兵凶戰危;這時候民進黨竟變本加厲,現在手伸進幼稚園與小學,大搞他們口中所謂的黨國教育,令人感嘆「今夕是何夕」,非常惡劣又可惡。

郭正亮:「反正蔡英文有關美國的發言就不用聽,她就是傀儡,沒有人相信她講美國的部分。」
----------

蔡英文延長兵役真的沒美國壓力?郭正亮爆內幕:下任總統苦了
2023-01-02 中時新聞網 王柏文

在睽違兩年後,總統蔡英文終於27日召開記者會,說明兵役延長,並稱沒有受到來自美國的壓力。對此,前立委郭正亮1日就表示,「蔡英文之所以會這麼久才做出兵役延長的決定,不是因為美國,是因為國防部反對」。郭正亮更直言「下一任的台灣領導人一定會很辛苦」,引發討論。
郭正亮1日在中天節目《國際直球對決》中表示,對於台灣的兵役延長,「蔡英文之所以會這麼久才做出決定,不是因為美國,是因為國防部反對。蔡英文主要是要說服國防部。因為要把台灣的兵力結構改成烏克蘭模式,這個國防部是反對的。」郭正亮更說,所以蔡英文主要是在溝通內部,「那在美國施壓的時候還用說嗎?反正蔡英文有關美國的發言就不用聽,她就是傀儡,沒有人相信她講美國的部分。」
不過,郭正亮最後也說,「不過這部分就是國防部真的反對。因為義務役這麼多菜鳥兵只有一年訓練,到時候跟職業軍人混合,要怎麼調度作戰,這是很大的問題。反正下一任的台灣領導人一定會很辛苦,因為一定會碰到這個問題。」

法知名學者:烏俄戰爭將導致美失去全球金融控制力
2023-01-14 中時新聞網 張威翔

法國知名學者托德(Emmanuel Todd)在接受該國《費加洛報》(Le Figaro)採訪時談到,烏俄戰爭攸關美國的未來,一旦友好的歐洲經濟體變得疲憊不堪,屆時美國將面臨失去對世界金融控制的風險,戰爭轉向消耗戰,更是在比拚天然資源和工業能量。此外,西方媒體常傳「俄羅斯被孤立」,現實卻很骨感,多達75%的國家並不追隨西方的論調。
據俄羅斯《塔斯社》(TASS)13日報導,托德回顧了芝加哥大學的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教授所提供的一份分析。米爾斯海默認為,對於俄羅斯來說,烏俄戰爭是攸關俄國「存亡」的事情。而對美國來說,這只是其他國家之間的另一場遊戲,誰的勝利或失敗對美國來說並不重要。
但這種分析是不夠的。托德認為,美國總統拜登現在必須要抓緊時間。美國是脆弱的,而俄羅斯經濟的抵抗力正在把美帝國主義體系推向深淵。托德說:「沒有人預料到俄羅斯經濟能夠抵御北約的經濟力量。」
他確信,美國正處於長期衰退階段,在其世界影響力逐漸走弱的背景下,它決定在其二戰後獲得的「保護國」——歐洲和日本——施加更大的影響力。這位專家指出,在這種背景下,歐洲經濟的崩潰對美國本身來說充滿了巨大的風險。
「如果俄羅斯經濟對制裁進行長期抵抗,並設法使歐洲經濟失血,並在中國的支持下設法生存,美國對世界的貨幣控制將崩潰。隨之而來的,將會是美國為其巨大的貿易赤字提供資金的能力幾乎為零。這場戰爭已經成為美國存亡問題。它不能在俄羅斯之前退出衝突。他們不能放手。」
托德說:「這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現在處於一場無休止的戰爭中,處於一場必然導致一方或另一方崩潰的對峙中。」
這位專家說,烏俄戰爭「導致了實體經濟,可以衡量國家的實際財富和它們的生產能力。」他特別指出,在2014年西方首次對俄羅斯實施重大制裁後,俄羅斯的小麥產量增加了2倍,以及俄羅斯在建設核電站方面的領先地位,不僅在國內,而且在國外。
衝突的結果「將取決於這2方系統,他們生產武器的能力」,托德認為。戰爭趨勢走向消耗戰,降低了美國其先進軍事技術的影響力。消耗戰將技術人員、原物料、天然資源和工業潛力的可用性推到了舞台上。
在這一點上,西方主導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開始產生問題:「我們已經把這麼多工業從我們的領土外移了出去,我們現在不知道我們的軍工廠是否能夠保持理想的生產速度。」
除了天然資源和工業資源之外,這位專家還指出了人力資源和教育的巨大作用。他指出,美國在人口方面比俄羅斯有2倍多的優勢,但他建議讀者記住:在美國只有7%的學生掌握工程專業,而在俄羅斯有大約25%的學生,這最終使得俄羅斯更具競爭優勢。「美國正在用外國學生,主要是印度人,甚至在更大程度上是中國人,來填補這一空白。不過這種替代人力資源並不可靠,而且已經在減少了。」
托德還敦促,不要忘記「意識形態和文化力量的平衡」。他回顧說,在蘇聯時代,共產主義意識形態被當作軟實力來使用,在中國贏得了一些正面效果,在印度和歐洲也有部分讚譽。然而,對於穆斯林世界來說,由於蘇聯官方無神論,這種意識形態並不具有吸引力。托德還認為,俄羅斯今天再次將自己定位為一個大國,不僅是反殖民主義,而且是父系和與傳統習俗有關的保守主義,可以吸引更大的支持。
「西方報紙悲哀地搞笑,他們一直在說「俄羅斯被孤立了,俄羅斯被孤立了」。「但當你看一看聯合國的投票情況,就會發現世界上75%的人不追隨西方。在這種時刻,西方顯得非常渺小。」
托德說:「目前的衝突,我們的媒體傾向於描述為政治價值的衝突,在更深層次上是人類價值的衝突。正是這種認識和深度的缺乏,使對抗變得危險。」
「現實是,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開始了。很明顯,這場衝突最初是一場有限的領土戰爭(烏俄戰爭),現在已經演變成以整個西方國家為一方,中國、俄羅斯為另一方的全球經濟對抗,已經成為一場世界大戰。」不過,他推測,考慮到目前的經濟和人口因素,預計敵對行動應在五年內結束。
他認為,通過向烏克蘭提供軍事裝備,歐洲國家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參與殺害俄羅斯人」,儘管他們並沒有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歐洲人主要關注的是經濟。我們可以通過通貨膨脹和各種商品短缺,實質感受到戰爭的影響 ,」這位專家強調。
他說,俄羅斯在參與「與西方」的經濟戰爭的同時,也在部分地恢復軍事經濟,但同時它也在盡力照顧人民。「這就是繼從哈爾科夫、基輔地區和從赫爾松撤軍的目的。我們正在計算烏克蘭人佔領的平方公里,而俄羅斯人則在等待歐洲經濟體的衰落。我們是他們的主要前線。」

戰爭無贏家 在野黨籲蔡勿誤判情勢
2023-01-11 中國時報 邱新博、張薷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一份台海戰爭兵推結果顯示,共軍若2026年犯台雖難以成功,且現代化的海軍將全軍覆沒,但美國、日本、台灣也是慘勝。在野黨立委10日表示,戰爭沒有贏家,若戰場在台灣就會成為輸家,台灣也更無法承受經濟基礎歸零的結果,呼籲蔡政府不要誤判情勢、並爭取和平。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表示,蔡英文總統「抗中保台」的主張,導致台海緊張關係;副總統賴清德則說抗中保台和反共保台都是手段,目的是要爭取和平、穩定的發展;他要請民進黨告訴全民,兩岸關係隨時擦槍走火下,要如何避戰爭取和平?
賴士葆表示,雖然CSIS不希望這份報告被解讀為在暗示一場台海之戰「極有可能、甚至不可免」,但這樣的論述極其矛盾,因為不會在兩岸關係互動良好狀況下無的放矢;國際社會屢次把台灣類比為烏克蘭第二,國際危機組織盤點今年10大世界火藥庫,台海局勢再次被列入名單。
賴士葆強調,戰爭沒有贏家,但是戰場在台灣,就會是最大的輸家。役男役期延長,增加國軍戰力,一旦戰爭發生也不能讓台灣幸免於難,炮火洗禮下就變成廢墟;蔡政府應以「三分軍事、七分政治」思維來展開兩岸有意義的和平對話,才是避戰王道。
民眾黨立委邱臣遠表示,就算最終結果顯示解放軍無法成功侵占台灣,「但是全國電力和基礎建設將遭到嚴重破壞,經濟基礎歸零,台灣有辦法承受嗎?」
邱臣遠說,台灣是海島國家,一旦開戰將孤立無援,外部的軍隊或物資根本進不了台灣;在無法複製「烏克蘭模式」的情況下,台海的國際局勢更加嚴峻。
他表示,雖然兵推並沒有表明戰爭「一定發生」,但未來中國大陸必會持續加大打壓力道,運用外交孤立、灰色地帶戰法及經濟打擊等非軍事手段壓迫台灣;這次公布的兵推結果,將增加中國大陸侵略台灣的不確定性,凸顯威懾力量的影響性。
邱臣遠呼籲蔡政府,不要誤判台海情勢,並應在中美之間取得平衡,避免將台灣推上戰爭浪尖。
此外,解放軍8至9日派57架次軍機擾台後,9至10日清晨只有11架次軍機、3艘次軍艦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國軍均嚴密監控與應處。

2023大選年台美關係觀察指標
2023-01-15 中國時報 方恩格/美國共和黨前亞太區主席

2022年,筆者預測,拜登政府將對台灣實施「臨時禁制令」(TRO),潛在禁制令項目包括:儘管萊豬公投結果仍難恢復貿易談判,拒絕邀請台灣參加環太平洋軍事演習(RIMPAC),或者讓蔡英文總統和副總統賴清德到中美洲或加勒比地區國家時過境美國參加公開活動。
事實證明,美國沒有邀請台灣加入印太經濟框架,而是提出了「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台灣沒有被邀請加入環太平洋軍演,賴副總統也低調於2022年1月前往宏都拉斯參加新總統卡斯楚就職典禮時中途過境美國。
對於台美關係,有許多政治評論家都抱持著「正面思考」,做出遠比事實更美好的預測。筆者認為,與其將那些對於台美情勢做出劃火柴許願般「預測」奉為圭臬,不如就更客觀實際的著眼點來討論。以下列舉五點供各位觀察與思考:
一、美國是否歡迎台灣的總統參選人訪問華府:最近幾年的總統參選人都有在選前到華府參訪的奇怪習慣。民進黨蔡英文於2015年和2011年訪問了華府。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於2015年訪問華府,並在2022年再次訪問華府。筆者不認同台灣的總統候選人赴美尋求美國政府肯定的作法,總統候選人不應浪費時間進行這種在台北就很容易做到的對話。
二、美國總統候選人是否訪台:2024年1月開始的政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初選,對於尋求共和黨提名的候選人來說,訪問台灣是證明他們比其他候選人更能「抗中保台」的一種方式。可能的候選人蓬佩奧在2022年兩度訪問台灣。其他潛在的候選人也可能訪台,包括佛羅里達州州長德桑提斯。
三、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是否在今年下半年會宣布協議:若達成協議,將有助民進黨在2024年1月大選前告訴選民,民進黨是美台關係最佳管理者?台灣民眾和業界需要為一籃子協議做好準備,這些協議從表面上看可能是雙邊的,但鑑於議程項目的性質,可能會要求台灣比美國做出更多的行動,對美開放市場。如果達成雙邊協議,民進黨立院黨團是否會快速或逐條審查協議?國民黨立院黨團會反對這些協議還是堅持朱立倫主席的「親美」政策?
四、新任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訪台嗎:眾議院共和黨議員普遍支持裴洛西議長去年8月訪台,麥卡錫也頻頻談及中國問題。在他的領導下,眾議院共和黨少數派成立了「中國工作小組」,他將任命一個兩黨「特別委員會」進一步調查中國問題。如果麥卡錫提出訪台,拜登政府會不會比反對裴洛西訪台更積極?不管怎樣,這次訪問的費用最終還是要由台灣埋單。所以,如果麥卡錫提出訪台,最主要的決定者還是蔡英文總統。
五、其他問題:美台關係中值得關注的其他問題包括協助台灣實質參與多邊組織、重要武器銷售、拜登政府官員訪問台灣、邀請台灣官員參加美國主辦的多邊活動,宣布更多的雙邊倡議。
筆者觀察到,許多外國政治評論員對於台灣的政治生態了解不夠深入,導致他們的評論流於空泛。放眼2024年台灣大選,筆者認為,我們最「不」應該關注的,就是一些自稱專家的外國政治評論家怎麼預測台灣的選舉。以最近「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表的台海兵推報告為例,此報告一出,可能重挫台灣人的民心與士氣,進而影響選民的投票選擇。因此筆者建議台灣的朋友們,可以客觀參考外國評論,但不需要過度迎合。而台灣的選民更擦亮眼睛,避免被外來的不負責言論所左右。

全力阻擋台灣成亞洲烏克蘭
2023-02-02 中國時報 呂秀蓮/前副總統

俄烏戰爭從去年2月24日開打以來,活生生地告訴世人戰爭有多血腥殘暴、有多昂貴浪費。普丁原以為烏克蘭在孤弱無援下3、5天就投降,而澤倫斯基則在美歐及北約的撐腰下宣稱絕不投降。很多人更擔憂,冰天雪地的嚴冬不知會凍死多少無辜的人民。
美國前副參謀總長基恩去年10月5日接受FOX電視台訪問說:「美國提供660億美元讓烏克蘭和俄羅斯對抗,而且重創俄羅斯,並重振北約雄風。這是一項對未來安全的投資,只占美國6兆美元的政府預算中1.1%的投資。」雖說卸任的前國防將領不能代表現任政府,但美國利用烏克蘭領土及人民來對抗俄國、挫敗普丁,是不爭的事實。關心台灣安危禍福的國人,對於年前年後幾則新聞,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年前,蔡總統宣布延長服兵役時間的同一天,美國宣布軍售1.8億美元的「M136火山布雷系統」以及人攜式刺針飛彈與HIMARS多管火箭系統給台灣。雖然國防部說明,火山布雷系統是車載布雷,用來炸車輛,不是對人的殺傷地雷,它能在10分鐘內布設110個地雷罐,也會智慧型定時自毀。但還是造成人心惶惶,因為大家意會到:美國真的要將美中戰爭的戰場設在台灣本土。一旦火山布雷在林口、桃園、台中及台南海灘,美麗的寶島豈不風雲變色?這與我們的國防戰略「決戰境外」、「重層嚇阻」迥異;歷年漢光演習的灘岸決戰並未出現地雷。
年假尚未過完,華府又傳來兩聲巨雷。一是美國國會成立的「美國與中國共產黨特別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主席蓋拉格表示,「台灣問題是中國特別委員會關注的焦點,希望我們能到台灣舉行聽證會。」委員會將於2月間成立,3月舉行首場聽證會。
令人不覺想起,不久前國會才通過的「台灣學人計畫」,由美方推薦聯邦政府官員來台進行一年的華語訓練,並在我們的行政院及立法院「實習一年」。據悉這是出自歐巴馬時代擔任國務卿的希拉蕊的構想,曾在日本實施。
美國國會來台舉辦聽證會?聯邦政府派官員到行政院和立法院上班?這到底是美台合作的新典範,還是否認台灣國家主權的具體作為?駐美代表處、外交部、總統府、甚至立法院,難道除了感恩稱謝,只能照單全收嗎?
1979年4月1日,美國總統卡特在國會施壓下簽署《台灣關係法》,確立並維持美台斷交後的雙方實質關係。去年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原本要在那天來台,後來延到8月,立即掀起凶險的台海危機,並讓台灣海峽中線從此消失、共軍侵擾台灣變成常態化。我們付出的代價還不夠高嗎?歷經波折登上新任議長寶座的麥卡錫也已透露將於4月間來台訪問,蔡政府到底在進行怎樣的投資?
如今,敗選的民進黨已重整旗鼓,有意角逐下屆總統的朝野人士也在媒體鼓噪聲中開始摩拳擦掌。但生於斯、長於斯的2350萬好男好女,在度過3445架次中共軍機侵擾的2022年之後,應該認真思考台灣的安危與禍福,全力阻擋台灣成為亞洲烏克蘭。

所謂「美國是為台灣好,台灣應該要犧牲一些」的「美國爸爸論」,在台灣利益、台灣價值與台灣人尊嚴之前,是說不通的。搬走「護國神山」台積電,還要台灣人說謝謝的「話術」,是把台灣人當傻瓜,讓人感到噁心。台灣興起「疑美論」有其理由,美國不能怨懟,因為那是美國自己造成的。
----------

美國不能怨懟台灣「疑美論」興起
2023-01-20 洞傳媒 羅慶生/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

日前,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顯示,台灣「疑美論」興起,尤其是年輕世代。雖然整體有5成3民眾不認為「美國軍援台灣會將台灣推向戰爭」,20歲到24歲的年輕人卻有51.5%表示「非常同意」或「還算同意」。或許戰爭對年輕世代的影響超過年長者,因而畏懼或不願發生戰爭的傾向更為明顯。如果是這原因,那麼20歲以下的台灣人或許將更懷疑美國對台灣別有用心。
對此,不久前來台訪問的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在政大演講中批判。他指出,認為美國準備把台灣烏克蘭化的論點「和北京的宣傳有點像」、邏輯荒唐錯誤,甚至嘲諷「荒謬的氣味,就像台北夜市的臭豆腐一樣臭」。但美國真能怨懟台灣「疑美論」的興起嗎?博明搞不清楚:臭豆腐對美國人來說很臭,但對台灣人來說吃起來很香。
其實台灣出現「疑美論」是很不尋常的。從美國與中華民國邦交的歷史來看,即便1979年斷交,美國不再承認中華民國,台灣仍一直是美國的堅定盟友。無論藍營執政或者綠營執政,無論兩岸政策是「和中」抑或是「抗中」,外交政策的基調都是「親美」。然則為何會出現「疑美論」?雖然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呼籲「不能讓懷疑美國的言論成為社會共識」,但無風不起浪,問題或許是出於美國而不是台灣。這兩年美國在台灣議題上的操作,純粹只為自己利益的現象過於明顯且急躁,才會引起台灣年輕人的擔憂。
以博明的言論為例,這位和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同被中國大陸制裁的政客曾在記者會上表示,他認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非但不能成為防衛台灣的「矽盾」,反而是北京想侵台的導因。因此美國提升半導體產業市占率,將有助降低北京侵台動機。
博明指出,中國想控制半導體產業,不再仰賴從台灣或美國進口,如此就可輕易將其他國家當作「人質」,例如對澳洲的做法;因此美國跨黨派的共識,是絕不能讓中國獲取這樣的控制力。美國除了實施晶片出口管制外,也積極提升自身的半導體產能,如此才能讓北京三思,即使攻占台灣也不能獨占全球半導體市場;因此台美在半導體領域合作,將有助於創造一個更能嚇阻中國侵台的全球經濟體系。
這論述乍看合理,其實大有問題,不僅隱藏著美中霸權競爭的假定,還存在犧牲盟邦以維持美國霸權的邏輯。只要是立足於台灣利益,都將難以接受。
所謂「絕不能讓中國控制半導體產業」,即意味著美國認為應該繼續由美國控制。擔心中國可輕易將其他國家當作「人質」,則反映現在是美國將其他國家當作「人質」,例如施壓荷蘭和日本共同制裁中國半導體產業。這顯示:美國推動「美中競爭」的本質就是應對中國挑戰,繼續維持美國霸權。不過美國基於自己的國家利益採取積極行動,是理所當為,台灣人沒有什麼好抱怨。
然而,強調「台美在半導體領域合作,有助於創造一個更能嚇阻中國侵台的全球經濟體系」,卻是操弄「話術」,將美國自己利益包裝成台灣的利益,這就有些過頭。無論從任何角度,美國施壓台積電赴美設廠,都是有利於美國而不利台灣。因而拜登總統才會興奮地宣布:美國製造業回來了!而台灣則在經濟上有被掏空的疑慮,台積電的高雄廠即被緩建。安全上疑慮更深,「護國神山」被搬走,能不擔心嗎?如果這樣還要被說成是為台灣著想,讓台灣情何以堪?
所以博明才會想說服台灣人:台積電不是「矽盾」,反而引誘北京入侵;搬到美國,反有利台灣安全。但這種「話術」只會讓台灣人更難過。這豈不是明確表態,美國不會因台灣生產全球9成的先進晶片就出兵保衛台灣,所以沒有什麼「矽盾」?美國之前確實很擔心,商務部長雷蒙多就講過「令人徹夜難眠」的重話;現在當然可以放心了,因為台積電已經到美國設廠。
將台灣擁有台積電列為北京想侵台的原因,完全不合邏輯。「台灣半導體之父」張忠謀已經說得清清楚楚,一旦發生戰爭,台積電就毀了。即便中國想拿半導體先進產能,動武結果也只得到個空殼甚至是廢墟。真認為中國戰略家的腦袋都是漿糊?
因而博明的說法,只會讓腦袋清楚的台灣人認為,美國占了便宜還賣乖。進而質疑:拜登政府所謂的共同利益、價值觀與合作,都只是包裝美國利益的話術而已。「美國優先」的實質不變,只是前任的川普總統敢講清楚。
事實上,質疑美國犧牲盟友成全自己利益,不是只有腦袋清楚的台灣人,美國歐洲盟邦同樣如此。美國以制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為由,要求盟邦抵制俄羅斯的石油與天然氣,讓歐洲能源價格暴漲,美國油商則大發利市。生產成本墊高的歐洲企業不得不尋找新的生產基地。美國則透過《降低通膨法案》提供補貼,吸引製造業到美國,造成歐洲「去工業化」危機。法、德對此提出抗議,但美國不理。
德國總理蕭茲在中共20大結束後,即率團訪問北京;其他歐洲領導人,也利用峇厘島G20峰會期間,紛紛尋求與習近平會晤。這種打臉美國的作法,都暗示對美國只顧自己利益的做法不滿。
更明確的訊號,是荷蘭遲遲不同意加入美國對中國半導體制裁的行列。美國在要求荷蘭拒絕出口ASML最先進的EUV光刻機到中國後,現在想進一步將限制擴大到前個世代的DUV光刻機,以更徹底的封殺中國半導體產業,但未考慮這將造成ASML與荷蘭整體半導體產業的損失。如此等於美國自己獨享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利益(因為先進晶片將由美國製造),卻要盟邦付出代價。這種「美國優先」的操作,和要求盟邦抵制俄羅斯能源異曲同工:美國獨享天然氣價格暴漲與製造業回美國的利益,付出代價的卻是歐洲人。
美國施壓荷蘭已有一段時間,且態度愈來愈強硬;荷蘭擋不住,不得不同意配合,但要求美國補償損失。這不容易,因為此例一開,就會有其他國家要求比照。美國聯邦政府現在財政非常緊張,債務已達31.4兆美元的借款上限,要美國掏腰包可不容易。僵持多久,就讓我們看下去吧。
這就是美國的問題。美國要維持霸權應對中國挑戰,合理;從盟邦吸血來茁壯自己,卻不合理。強硬施壓的態度已經引起歐洲人不滿,比利時首相德克魯(Alexander De Croo)即將美國這種咄咄逼人的行徑比喻成惡霸。
在台海同樣如此。台美合作是互惠,應該相互尊重。因為台灣固然需要美國協防台海,美國同樣需要台灣守住第一島鏈,否則將喪失西太平洋海權。所謂「美國是為台灣好,台灣應該要犧牲一些」的「美國爸爸論」,在台灣利益、台灣價值與台灣人尊嚴之前,是說不通的。
搬走「護國神山」台積電,還要台灣人說謝謝的「話術」,是把台灣人當傻瓜,讓人感到噁心。台灣興起「疑美論」有其理由,美國不能怨懟,因為那是美國自己造成的。

拜登的對華政策與其對俄政策一樣,都是言辭強硬而行為軟弱
2022-08-22 觀察者網 文/艾勒·施特勞斯(美國戰爭與和平研究中心理事) 譯/由冠群

喬·拜登總統的對俄政策與希歐多爾·羅斯福的和平處方背道而馳:「說話要溫和,但手裡要有大棒。」他對弗拉基米爾·普京進行人身攻擊並呼籲更迭俄羅斯政權,隨後美國官方就牽強地否認了這些話有此含義,而美國的對俄威懾力也就此明顯減小。
像普京這樣性格的人可能會給拜登上一堂現實教育課。
我們已經看到了烏克蘭正在發生什麼,我們正在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
拜登的許多對華行為也與其對俄行為類似,他可能會使烏克蘭的遭遇也降臨到台灣頭上。
首先,讓我們弄清拜登是如何邀請普京來到烏克蘭的,這一切始於他將殘留駐阿美軍部隊撤出阿富汗。那時,俄羅斯已開始毫不掩飾地垂涎烏克蘭。美國的所有盟友已開始懷疑美國是否可靠,所以拜登用惡化局勢這種方式來安慰他們:他說「我們會捍衛我們的北約盟友」,就這樣。面對公眾的強烈抗議,他補充道:「可能也包括台灣地區,其他除外。」這等於說烏克蘭可以任人宰割。
當初我在研究外交政策時,我們這些學者都知道「迪安·艾奇遜的錯誤」——是他在劃定亞洲防衛圈時漏掉了韓國,從而招致韓國被侵略。我們至今仍在為這個錯誤付出高昂的代價。拜登顯然從未明白這一點。
拜登還採取了許多其他措施來吸引俄羅斯進攻烏克蘭。此前,唐納德·川普向烏克蘭輸送武器已悄悄進行了四年,而拜登停止了這一行動。追隨巴拉克·歐巴馬的人原以為武裝烏克蘭必然會引發危機,但私下對普京很禮貌的川普卻向烏克蘭輸送了武器而又沒有引發危機。
拜登在北溪二號管道項目上向安格拉·梅克爾屈膝投降,這在俄羅斯人看來,2022年就像2014年一樣,等於美國給俄羅斯開了綠燈:只要烏克蘭不聽話,俄羅斯就可以施壓和入侵烏克蘭。普京陳兵俄烏邊境大半年時間。可拜登卻什麼都沒做,只說「普京如果入侵烏克蘭,他就是個蠢蛋,他會遭受經濟制裁」。可他同時還向普京保證,如果俄羅斯入侵,美國不會保衛烏克蘭。
此後,在戰爭爆發前的最後一刻,拜登終於送出了少量武器。我們都記得,拜登政府原以為烏克蘭將在不到一周的時間裡被完全佔領,然後反抗勢力可能會出現。到時,拜登最終會出於某種理由武裝烏克蘭,完全不在意和預先武裝烏克蘭以使其有能力自衛相比,到那時再武裝烏克蘭會更危險,效果也會更差。客觀分析,這種「自我感覺良好」似乎對拜登很重要:這主要是能讓他放心大膽地說,華盛頓沒有做任何可被稱為好鬥或挑釁的事情。
結果是可以預見的:普京攻打了烏克蘭。拜登軟弱的藉口是美俄衝突會有爆發核戰爭的危險,但正因為他軟弱,所以核戰爭的危險變得非常真實。拜登被一步步捲入這場衝突,公開受辱般地每次都多給烏克蘭一點武器,儘管這些武器給得太少來得太晚了。他還每次都公開反對向烏克蘭輸送這些武器,說提供這些武器會「激怒」普京。但與拜登及其同夥害怕採取的行動相比,他們的言論更有對抗性,從而激怒了普京。可他們仍盲目吹噓自己沒有挑釁。他們說,美國正被越來越深地捲入這場衝突,但不應為衝突升級負責。
當然,實際動機不僅包括公開宣稱的好意,還包括能被預料到的後果。清醒的人不會只聽這些好意,而完全忽略那些可能出現的後果。從馬基維利到韋伯,從帕累托到伯納姆,他們的現實主義理論已解釋得很清楚。它們都是真實意圖的一部分。
自己怯懦、卻又去嘲弄對手來誘發戰爭,不接受失敗、卻又故意不去獲取勝利以便讓戰爭無休止地進行下去,這是最不道德的。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還自吹是好人,只因你原本不想惹是生非或懷有任何私心雜念,這是最惡劣的「目不見睫」。
不論是歐巴馬在敘利亞的行為、還是拜登在烏克蘭的行為,外國分析人士都可能會被美國的這種行為逼得疑神疑鬼。例如,許多俄羅斯學者和分析人士試圖將美國的這種行為解讀為,企圖讓俄羅斯陷入永無盡頭的戰爭中流血不止;而其他人則認為,這是美國有意「渾水摸魚」,目的是讓所有國家最終都絕望崩潰,從而不戰而勝地使它們盼望出現一個傳說中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美國。可悲的是,這些解釋過於理性,一些不太聰明的美國官僚在試圖理解一項荒謬政策時也會想出此類東西。其實,心理學解釋更有道理。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說,在那些拒絕向烏克蘭提供自衛武器的西方領導人手上,有著成千上萬烏克蘭人的血。基輔羞辱拜登政府,迫使其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武器,卻沒有迫使其放棄「烏克蘭獲勝會很危險」這一想法。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在戰爭各個階段,援烏武器都來得太晚太少。
美國政策曾屢次導致烏克蘭遭受入侵。2014年,歐巴馬政府做了同樣的事情,沒有向烏克蘭提供致命武器來提高其國防能力。同樣的主張和言辭給俄羅斯慣出了一種特殊的毛病,使它覺得美國無論做什麼都是在挑釁自己。同一個外交政策團隊提出同樣的主張,從而將「升級局勢的主動權」拱手讓給了俄羅斯,結果是一樣的:俄羅斯動手了。
國會和媒體迫使拜登重申了美國的對台「戰略模糊」政策。真幸運,美國的對華政策與對俄政策並不完全相同。但不幸的是,它們有令人不安的相似性:言辭強硬而行為軟弱;取消一些制裁;討論取消川普的關稅;公開為中國辯解,說是我們的政策激怒了中國;公開辯稱,如果我們這樣做或那樣做,我們會因激怒中國而罪莫大焉。
與此同時,還要做一些真正具有挑釁性的事:大談「民主」來抹黑中國;就為了滿足拜登個人的虛榮心——黨同伐異,而邀請台灣參加「民主峰會」;兌現競選承諾,宣揚「民主價值觀」;做出這些舉動並成為一個比川普更「好」的美國人,以此獲得媒體稱讚;大談全球「民主」、「獨裁」勢不兩立;非要黑白分明,從而失去真正的朋友;對敵人,盡可能地虛聲恫喝,實際上卻無所作為。
如果你想引來危險的對抗,那麼這些就是標準程式。
如果你想要和平而又不願投降,那就停止挑動戰爭,阻止侵略,謹言慎行,做我們在冷戰那幾十年做過的事:厲兵秣馬,伐竹沉木,針鋒相對,以牙還牙;避免口舌之爭;以文明和理性的方式推廣「民主價值觀」,充分考慮眾多國家的現實局限性和實際利益。
威懾不是鬧著玩的,威懾永遠不會像我們希望的那樣安全無事。但相比被動地引發戰爭後又退縮不前,威懾則更安全也更合乎道德。威懾使虛偽的平白無故不復存在,使我們勇於維護自己的利益和承擔相應的責任。我們不希望這個世界存在威懾行為。但未來世界與當今世界一樣,都需要威懾行為存在。
(觀察者網由冠群譯自美國「國家利益」網站)

卜睿哲:美中關係惡化 台灣絕不會從中受益
2023-03-20 中時新聞網 崔慈悌

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卜睿哲今天表示,儘管台灣與美國緊密聯盟,但台北方面所定義的國家利益並不一定和華府相同,如果美中關係繼續惡化,台灣絕不會從中受益。他建議台灣政治領袖共同訂定一套政策,用以因應兩岸關係的所有挑戰,以傳達台灣對未來走向的具體期待。
卜睿哲今天出席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舉辦的論壇發表演說表示,在全球化的經濟中,每個國家都希望「創造」超過「破壞」,但這並不一定發生。民粹主義在台灣社會中蔓延,其中一個結果就是,太陽花運動發生9年後的今天,就算明顯符合台灣的利益,台灣至今仍缺乏一個與中國大陸達成經濟協議的機制。
他歸納出兩岸關係當前兩種政策傾向,第一種是對中國大陸的安撫與接觸,第二種則是出於恐懼的警惕和威懾。他認為,自2005年以來,國民黨的首選是第一種,而民進黨的首選則是第二種。
但他認為,兩岸問題不在於是要選擇接觸還是威懾,而是在於如何取得平衡及整合兩者,「除了一國兩制之外,是否存在一個台灣主流民意可接受的兩岸政治安排?」
他擔心的趨勢是,美中之間目前的敵意如此強烈,如果美國和大陸無法避免戰爭,台灣可能會被捲入其中。此外,美國政治家想要支持和幫助台灣方面過於積極,像是裴洛西訪台,因此會激怒北京採取報復行動。結果,台灣的大多數人認為,他們比以前更不安全了。
儘管台灣與美國緊密聯盟,但他認為,台北方面所定義的國家利益方式並不一定和華府相同,加上美國兩黨反中意識發酵、大陸境內民族主義崛起,如果美中關係繼續惡化,台灣絕不會從中受益。
因此他建議,台灣政治領袖應該齊聚一堂,制定一套政策用以應對兩岸關係的所有挑戰,建立跨黨派兩岸政治關係共識,以傳達台灣對未來走向的具體期待。像是民進黨,就可以暫停該黨章程的獨立條款,並宣示:只要北京堅持一國兩制,台灣就不會參與政治對話。

蘇煥智:發射衛星發國家級警報 民進黨變放羊的孩子
2024-01-09 聯合新聞網 蔡晉宇

前台南縣縣長蘇煥智今天表示,下午的國家防空警報引起全民關注,這可能是台灣第一次發布國家級防空警報;不過這個國家級防空警報有許多疑點,竟然是針對中共「發射衛星」而非「發射導彈」,且英文寫Missile而不是Satellite;過去射飛彈不發布防空警報,反而這選前四天敏感時機發布國家級防空警報,讓人高度懷疑有操作「芒果乾(亡國感)」政治動機。
蘇煥智批評,上一次中共導彈飛越台灣領空時,為什麼不發防空警報?等到日本政府發表抗議新聞記者會,台灣才被迫承認飛彈飛越領空。
中共發射衛星,台灣到底要不要發布防空警報?過去台灣從來沒有針對中共發射人造衛星而發防空警報,更不會動用國家級防空警報。畢竟衛星不是飛彈,衛星的軌道到底算是外太空或是台灣領空?其實,衛星的軌道應該算是國際公共空域,已經不能算是領空。
蘇煥智指出,理論上,發射衛星過程平常是不會經過台灣領空;會經過的原因,在於中共為了減少意外的可能性,操控火箭降落在太平洋的海面上,其實離我國領空也有相當的距離。
蘇煥智說,這次中共發射衛星,民進黨政府發布國家級防空警報,根本就是「放羊的孩子」在喊「狼來了」,就是操作「芒果乾」;看起來,應該要有人負起「政治操控國家級防空警報」的政治責任。為了選舉的政治操作,一直賣「芒果乾」,這樣兩岸關係還能好嗎?

淨耀法師語中評:兩岸本無問題 勿自私傲慢
2023-12-29 中評社台北12月29日電(記者 張穎齊)

2024大選攸關台海和平,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淨耀法師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兩岸要互相尊重、祝福,自然就能和諧、和平。兩岸華人要為全世界及全人類的幸福著想。但現在有的人或是黨派,為了自己的私利,造成台灣的動亂,甚至影響到兩岸與國際,會導致整個台灣社會要付出代價。
淨耀法師表示,兩岸本來就是同根同源;他站在宗教的立場,時時刻刻為兩岸祝禱,在佛力的加持下,希望每個人都身體健康、心想事成。只要每個人有受益後,就會考慮到其他人,並顧及社會的安定和生存,進一步達到兩岸和諧。兩岸華人都要有共生、共榮的理念,為全世界的祥和、全人類的幸福有所貢獻,這也是21世紀中國人該進行的共同理想與理念。
淨耀法師談到,現在有些人卻太過講求利益,為了滿足個人的利益與錢,小至個人,大到國家,都被影響。過去的人有倫理、道德觀,反觀現代有些人卻沒有。一切都以獲取利益作為唯一手段,如此一來,人與人之間、兩岸之間,感情都會愈來愈疏離,從家庭的凝聚力鬆散,以致社會出現動亂,進而影響整個國際。
淨耀法師指出,所以他說,兩岸或國際間本來並沒有什麼問題,但創造災難與問題的是個人擴及政黨的自私、傲慢、貪婪。這是根本的問題,要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就是要透過教育。人民若沒受到好的教育及引導,那就會被汙染,以致整個家庭、社會都要付出代價。
對於俄烏戰爭、以巴戰爭、中美關係、兩岸關係等,淨耀法師向中評社說,他認為,全人類都該照顧好這個地球。人之所以誕生在這個地球上,都有生存的權利;若大家都能認清這個道理,就會懂得互相尊重、提攜,達到共生、共榮的目的。
淨耀法師強調,不可為自我的利益去踐踏別人、去弱肉強食,這是很不該的。個人擁有再大的權力與財富,都沒辦法抵擋老、病、死的無常。人若要活得安心,唯有共生共榮。大家都應清楚自己是地球的一份子,應互相尊重;若想創造個人的理想,那也要建立在法治上。法治是遊戲規則,必須尊重;法治也是建立在台灣人的道德倫理之上。
淨耀法師也提到,他希望每個人都要有眾生平等、尊重的理念,才能達到和平,政黨與政黨之間也才會有共同的和平理念,台灣才會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