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中國時報》國際版對尼加拉瓜的報導「尼國走回獨裁 拜台灣之賜?」文中直呼尼國桑定陣線執政的新政府為「獨裁政權」,並諷刺台灣標榜民主人權卻資助此一「獨裁政權」。我認為,這樣的觀點與事實完全背離,而且全無反省地繼承了當年冷戰時期美國極右派與台灣蔣家政權的國際觀。解嚴二十年、政黨輪替七年以來,冷戰觀點竟然還如此頑固地掌握著媒體發言權,甚至繼續存在民進黨政府的外交政策中,實在太令人痛心了。
一九八○年,我造訪了當時桑定陣線執政下的尼加拉瓜,當時的尼加拉瓜是中南美洲歷史上少見的民主、自由、開放、而且追求公義的社會,對絕大多數的貧窮人民來說尤其是如此。一般人民積極參與政府運作、宗教受到尊重並發揮重大作用、人民的基本需求是政府施政的首要目標。這與之前半世紀兩代蘇慕薩父子政權、甚至同時代鄰近的中美洲國家都形成巨大的反差,而且與當時蘇聯的官僚集權完全不同。雖然桑定陣線最終在無法抵抗強大的美國壓力、無法解決國內複雜的矛盾之下失敗了,那時期的努力還是值得尊敬的。
當時的台灣在中美洲扮演什麼角色?幾乎所有關心過中美洲內戰的人都不會忘記,在薩爾瓦多下令謀殺羅美洛大主教與其他神父修女、多次下令屠村、雙手沾滿鮮血的軍事獨裁者道布依桑,正是在台灣北投復興崗的政戰學校「遠朋班」受訓來台七次的!跟他一起受到台灣各種援助,還有不斷入侵尼加拉瓜屠殺村民的美國非法資助訓練的反共游擊隊、及中南美各地軍事獨裁者。
看清楚國民黨與中美洲獨裁勢力的緊密連帶,使得許多北美的民主人士由衷地支持當時還在高壓下奮鬥的台灣民主運動。我從當時就不斷地想說服我的台灣同志們,台灣爭取民主與獨立的真正的朋友在這些普通人民,而不是國民黨歷來習慣花大錢收買的美國與其附庸國的極右派政客。很不幸地,我們有目共睹,民進黨上台之後,絲毫未改地接收而且堅決執行了國民黨的極右外交路線!
當前,全世界都知道中國早已不是什麼人民的革命政權,而是資本家的天堂、貧苦人的深淵。台灣在民主、人權、社會公義上雖然還有一些缺失,至少比起中國還好很多。如果民進黨政府上台後可以徹底檢討改正國民黨的極右外交路線、爭取國際進步人士的認同的話,與中國的外交戰絕不會落到可悲地灑錢買票競賽。哥斯大黎加與台灣的斷交顯示,沒有清除國民黨當年在中美洲人民心中留下的陰影,人家有機會當然會選擇既無冤仇、又更有錢的中國。
阿扁在祝賀尼加拉瓜的奧蒂嘉總統就任時,與這位桑定陣線的領導人互稱兄弟。所有人都知道這僅僅是雙方的裝腔作勢,台灣為了入聯的一票、尼國為了經濟援助。可是,終究桑定陣線執政下的尼加拉瓜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個左傾的友邦。在眾多黨派與社會人士都紛紛呼籲要重拾左翼價值的今日台灣,如果我們能真誠地與尼加拉瓜密切交往,說不定在失去這個朋友之前,我們真的能學習到一些早就該學到的進步價值。但是,前提是要徹底地放棄極右的國際觀!
(作者為台灣綠黨國際事務主任,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助理教授)
回應
尼國走回獨裁 拜台灣之賜?
尼國走回獨裁 拜台灣之賜?
2007-12-01 中國時報 郭篤為/巴拿馬十一月卅日電
尼加拉瓜左派桑定政權主導的「人民議會」,今天在無法源和違憲的狀態下宣布成立,八○年代同一共產政權獨裁執政的版本再度借屍還魂。這個恢復民主十七年的國家被再度推回社會主義的陣營,委內瑞拉、古巴、伊朗和台灣功不可沒。
台灣?沒錯。一個標榜民主人權的國家在左派總統奧蒂嘉元月就任後,捐贈了三千萬美元的發電機、贈貸出六千八百萬美元的醫院,還在本周捐出了五千三百公噸的白米。
台灣的鉅額援助,與南美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捐贈發電機和半買半送的柴油以及大批作為副食的黑豆,古巴的免費醫療和伊朗的農業協助,使奧蒂嘉執政的中美洲最貧困國家免於崩潰,社會主義得以捲土重來。
卅日上午由奧蒂嘉親自主持成立的「人民議會」,由「桑定國家解放黨」在全國十七個省份黨代表組成,第一夫人、前游擊司令穆里佑親自主導。
這個十天前被國會封殺、最高法院仍未判定合法性的組織,在奧蒂嘉廿九日頒布的特別命令下成立,直接反應民意並提供廉價食物、醫療、補貼電力與運輸。該組織將掌握全國五百四十萬人口中佔八成的貧困階層,穩固桑定國家解放陣線執政。
尼加拉瓜在野黨與媒體強力反對的「人民議會」,是「桑定國家解放組織」八○年代循古巴共產政權模式成立的「桑定防衛組織」翻版。該組織當年在監督民眾、民防和食物配給上發揮了效用,同時攔阻了美國資助的「康特拉Contra」反共游擊隊推翻奧蒂嘉的企圖。
奧蒂嘉總統今天也履行多年來的競選承諾,將他口中由台灣捐贈的「恥辱之樓」總統府易名為共產國家專有的「民族宮Palacio de los pueblos」,提供「人民議會」的各級民間團體使用,抹殺了台灣納稅人捐贈三億五千萬台幣的原意。總統府在奧蒂嘉就職後大門深鎖,十個半月來沒有任何用途。
奧蒂嘉「司令」一九七九年血腥革命二十八年後,再度推出反民主的「人民議會」,和已成立同類組織的委內瑞拉、玻利維亞與厄瓜多相互呼應。中美洲唯一與「邪惡軸心」國家結盟與美國對嗆的尼加拉瓜,無可避免的已成為美國後院的又一隱憂。
黃子哲反諷林鶴明:民進黨副祕像極了克拉芙特的小祕書
黃子哲反諷林鶴明:民進黨副祕像極了克拉芙特的小祕書
2021-01-11 中時即時 黃福其
川普政府下台前派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訪台,引發議論。民進黨副祕書長林鶴明諷刺「國民黨大腦和四肢不協調」,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黃子哲在臉書反擊,指過去形象還算溫和的林鶴明卻為此火力全開,頻頻對國民黨開炮;只是林明明是民進黨的副祕,卻像極了克拉芙特的小祕書。
他說,林鶴明甚至還拿馬英九過去在總統任內也曾接見過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波頓一事來說嘴,但這根本畫錯重點、胡扯瞎說又不當類比。民進黨對別人的「小明」不人道,自己家的「小明」卻胡說八道。
黃子哲指出,林鶴明說克拉芙特是現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波頓當年是卸任大使。克拉芙特在川普卸任前來台,波頓當年也在小布希卸任前訪台,「試問,兩位大使一個現任,一個卸任,同樣都在該年美國總統卸任前訪台,按照馬英九邏輯,他當年不就做了一件更沒有作用的事情?他當年怎麼不批評美方刺激中共,還發新聞稿肯定人家?消費歐巴馬?」
他說,事實上,波頓的確於2009年1月6日、也是小布希即將卸任之際來台訪問,而時任中華民國總統的馬英九也予以接見。但既然林鶴明知道,克拉芙特是現任,而波頓當時是卸任大使。怎麼會傻到分不清楚兩人的代表性是截然不同,被賦予的意義當然也大大不同。
黃子哲說,沒有官職的波頓訪台,頂多就是代表自己或其服務的機構,沒有人會期待會帶來什麼實質的利益或影響,波頓不會也不需要有特別的作用,馬總統就是款待一位長期友台的老朋友。但克拉芙特既是現任的國務院高官,一方面不免讓台灣民眾對她有更高的期待,但另一方面,來訪的時機卻選在過渡政府之際,便注定這是一場空虛的臨去秋波。也就是因為這樣的矛盾,外界才會對克拉芙特的訪台有所質疑。
他指出,而且既然當時波頓來訪既不代表小布希政府或即將接任的歐巴馬政府,是要如何刺激北京?克拉芙特儘管只剩幾天的任期,但仍具有美國官方的代表性,甚至會影響未來的台美中關係。所以AIT前處長楊甦棣也表示,在一個「跛腳政府」即將下台之際派高層到訪台灣很奇怪,時機也很糟,這麼做根本得不到什麼好處,且讓下任總統拜登與台建立具有建設性和積極關係增加難度。
黃子哲強調,如果連楊甦棣都有所批判,那為何馬英九不能提出克拉芙特訪台實際上沒什麼作用的質疑?林鶴明左諷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大腦四肢不協調,右批馬英九忘光光,其實都是要藉扣上國民黨反美的大帽子,來轉移蔡英文政府押錯寶(川普)的窘境。但就算用上「馬維拉」的老招,恐怕也如同美國大選的結果一樣,再怎麼掙扎也回不去了。
學者當官 失德失智
學者當官 失德失智
2021-12-03 中國時報 施正鋒/東華大學民族事務暨發展學系教授
四項公投即將登場,除了中選會舉辦5場意見發表會,民進黨挾執政優勢舉辦說明會,儼然選舉造勢場。選民公投意願原本就低於一般選舉,舉世皆然;朝野政黨如果能帶動公投議題討論,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只不過,由生產、包裝到行銷,關鍵還是在產品好壞。
民進黨由在野到執政昨是今非、自我否定,此番透過中央廚房一條鞭方式進行直銷:大體先由學術界、或靠公家挹注生存的研究單位提供似是而非的論述,邀請到中常會專題演講;接著總統登高一呼定調,再由部會首長出面吆喝,然後蝦兵蟹將舉辦座談會、或投書媒體,不愁海內外側翼不競相投懷送抱。
公投是人民約制政客的最後防線,為了提高選民的參與、確保多數決的正當性,民主國家行之有年的作法是盡量「公投綁大選」,以免低空飛過、政策執行窒礙難行。年輕學者一知半解、搽脂抹粉,把歐洲民主國家公投「未必能」搭上「國會大選」扭曲為「不可以」掛「全國性選舉」,阿諛獻策、其心可誅。
政治學博士立委管碧玲以2018年選舉投票率67%、而公投只有55%,來否定選舉可以帶動公投。投票率看議題、競爭程度,脫鉤的意願可能更低,單一個案豈可視為常態?公投如家常便飯的瑞士一年四季各有一個公投日,沒有必要綁繁複的國會選舉,海洋法博士內政部長徐國勇不該鸚鵡學舌、妄言歐美實務。
公投議題林林總總,比如交通(道路靠右或左)、農業(農藥使用)或食安(基因改造標示)。在美國各州及歐盟國家的公投方興未艾,農業經濟博士陳吉仲憑什麼說「沒有國家用公投決定食安」?他把美國與歐盟間含荷爾蒙牛肉爭端指鹿為馬為萊劑,避談美豬出口歐盟、俄、中必須先認證,當然沒有必要公投。
提供進口萊豬模版的總舖師是台大政治系教授陶儀芬,專長國際政治經濟的她不解「台灣人接受FDA認證的疫苗、卻不接受同樣被認證的萊豬」,經過總統加持,經濟部長王美花默背覆誦。她強調「反美豬就是違反對等公平原則」。請告訴國人,為何美國賣中國的豬肉不含萊劑,而不到2成的萊豬卻硬要塞給我們?
危言聳聽的是中經院WTO中心副執行長李淳,夸夸而談台灣反萊豬是毀諾、恐怕會「付出實際代價」。國際貿易爭端原本就可以透過調解、仲裁、協商,最壞的情況也不過是採用關稅配額(局部零關稅),何必嚇唬國人?以歐盟與美國間的貿易糾葛來看,你來我往、互有輸贏,公道在人心,沒有道理舉白旗。
美國耿耿於懷與台灣的貿易有鉅額逆差,必須反躬自省,而非怪罪台灣人不吃萊豬。其實,台灣每年從美國進口大量農產品,更不用說鉅額軍購,何況還有護國神山晶片。民進黨政府對於美國卑躬屈膝,不能自反而縮捍衛國家利益,有愧國人託付。至若葛萊儀及薛瑞福隔海對唱,並非經貿專家,不值一哂。
政府的決策,應該以民為本、立基知識,而非曲意逢迎。蔡英文總統去年誤判情勢,承諾開放萊豬;沒有想到美國政權轉移,豬羊變色、一切落空。美豬原本進口以加工為主,沒有多大金額,卻落得敲鑼打鼓公投,美國得不償失,相關人士十分不解。民進黨政府任人宰割,究竟是生性膽小、還是草包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