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環保議題,遇到政黨--新「消費」運動

2008/04/12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執行秘書

從去年的立委選舉到今年的總統大選,隱約感受到環保或其他運動團體裡有二種氛圍。一是慶幸民進黨將無法再染指、收割種種社會議題,運動團體的政治路線以及議題的推進,也終於有了獨立自主的曙光;二是擔憂民進黨過去雖然背叛或消費若干主張,但若其更向中間、主流價值靠攏,屆時台灣的兩個主要政黨變得愈來愈像時,是否代表環保、勞工等社會公平正義的議題,將被這個社會更加孤立,從少數派落到更邊陲的位置?

3年來,幾次前往日本進行反核紀錄片的交流,也邀及日本反核團體來台訪問、體檢核四廠,甚至拜會李遠哲交換意見。記得非核亞洲論壇的佐藤先生屢屢讚賞台灣的成就,能把反核議題推到極致,「反核派」竟可選上總統,雖然後來有續建、停建風波,這卻也是在日本難以企求的成果。也難忘旅經人潮洶湧的新宿車站時,看見共產黨人士拿著麥克風疾呼「反對修改教育基本法」,而過往行人卻無一人抬頭觀望或駐足聆聽,只有我們這些外國人新鮮地注視著他。

或許很多人欣羨的是這種可以發表自己言論,即使多數人並不理睬的「公民精神」與「民主風範」吧!但我心裡暗自憂心的是,那社會議題更深層的推進呢?我想起歐美的環保工作者以裸體抗議來引起主流社會注意,但,台灣社會已然也走到這個地步了嗎?

回頭省思日本人認為的「反核派」何以選上總統?眾所皆知,民進黨曾是反國民黨,行民主、反獨裁的集合,若要以此論定當時那每年上萬人的反核遊行就是支持環保的群眾似乎也樂觀了,其中夾雜著許多重疊的參與者,或許是只因反國民黨所以反核、可能愛護生態所以反核;可能因為支持台灣獨立,所以支持人民自決公共事務;可能出身台電勞工階級,本著自身工作經驗所以反核。種種都讓我以為若把初期的環保運動發展的觀察,著重在這些街頭抗議事件,那或許環保運動的曾經風光,其實是種錯誤的認知。

當馬英九、謝長廷(及民進黨政府的政策)都是以高舉拼經濟大旗來選舉,而又同時對於蘇花高態度含糊其辭;當李遠哲說「核能發電是抑制氣候變遷的良藥」,因此必須要續建核四,馬英九主張不但要續建更要速建;謝長廷更拗成民進黨的非核家園是主張不要蓋新的核電廠,而核四不是新核電廠時,我們禁不住要問,這幾年的環境運動到底累積了多少?對於核四問題,到現在評量的標準還是那麼的單一?說「不」和說「要」的速度可以那麼快轉變,不禁令人擔心,民眾如何參與國家重大決策、資訊公開或者地方居民有無可能決定一個將在自己地區的規劃案等等的觀念,其實不曾深植於人們的心中?

我們並非落到乞求政黨關愛眼神的窘境,但當年把主力放在支持爭取民主而愛屋及烏支持環境議題的民間力量,是否能繼續支持環保議題?還是他們被政黨綁架,於是環保及其他社會議題,也因政黨(不)再提起,而(不)再支持?我們不得不憂心,「群眾」在哪裡?除了新開發的,是否我們其實在跟政黨爭奪這些當年「進步」的群眾?!並且希望2008年起的這一回合,不要再重演一遍之前被消費的戲碼。

政治與社會議題,或許無法這樣截然二分。

曾經,支持台獨、反核、環保、勞工、農民議題的「群眾」,其實有很高重疊性。他們當中可能很多人繼續隨著民進黨對議題的態度而起伏;或許有人已能認清民進黨僅是利用社運議題,所以不願再繼續被牽引著;但重點是那個凝聚所有社會議題的政治綱領(公約數)已經分散(不再),現今,各議題變得似乎只能單打獨鬥,連試圖翻轉最基本的既有價值與政策都顯得力不從心。

我當然不會天真或愚蠢地希望民進黨或其他政黨再來消費這些議題,然而,環保團體的工作者,究竟是應該把「群眾」更單一、分殊化,還是盡可能去理解台灣社會發展的脈絡,進而極大化地去爭取那些當年的進步群眾?政治路線又該如何呢?是不是必須匯集其他議題的共同矛盾,才有可能發揮出更大的力量?

當政治人物還願意談這些進步議題時,我們似乎還有拉扯空間。但如果連掮客本質的政客都不願談時,以致我存在著另一種擔憂,我們的「社會/環保議題」是不是更難映入民眾的眼簾?所以怎麼既要人家談,卻又不至於被消費,似乎是重來一遍的挑戰。最近熱門的所謂社運政治化的討論,但到底怎樣定調過去的「運動史」,其實決定著運動的方向。以致,要自詡為從事「政治--社運」的工作者,或僅是個單一議題的NGO工作者,正左右著你我的抉擇。

建議標籤: 
事件分類: 

回應

或許更重要的問題是:
在二次政黨輪替之後,當核四、蘇花高、離島工業區等議題被兩個政黨消費玩弄之後,當平面和電子媒體被政府和財團利用置入操弄議題之後,當社會公正人士也不願意傾聽正反兩面的訴求並作冷靜的思辯而選擇選邊站用情緒性的語言支持特定的一方爭取掌聲和溫暖之後,有多少人有耐心仔細傾聽站在自己的反方的陳述和分析?
蘇花高對於環境的破壞是在施工期間或在營運期間,倘若不建蘇花高,鐵路或海運是否可以具有充分的替代效果?不建蘇花高,是否花東的遊客會住宿更久消費更多?因為交通不便而不得不留宿花東是一種好的策略?不建蘇花高,幾百億的預算真可以分配給花東做必要的軟硬體建設?做了隧道和高架佔了絕大部分的蘇花高真的會對環境有重大的破壞?若真的要建蘇花高,花蓮人就沒有能力在這段期間提昇花蓮的觀光競爭力和品質,以便讓未來可以快速到來的遊客留宿長住?
遊客願意住多久時間的關鍵真的是只有交通的便利與不便?
同樣地,核四到底該不該建?林口電廠該不該擴建?彰工電廠該不該建?
台灣到底需要多少電?電力給誰用了?
湖山水庫該不該建?水給誰用了?真的對地層下陷有幫助?湖山水庫興建真的會讓八色鳥絕跡?台灣有多少個八色鳥的棲地?問題的關鍵真的是八色鳥嗎?
離島工業區的台塑大煉鋼廠和國光石化和發電廠興建以及湖山水庫的關係為何?
有多少人願意坐下來好好講一講、聽一聽呢?

「當社會公正人士也不願意傾聽正反兩面的訴求並作冷靜的思辯而選擇選邊站用情緒性的語言支持特定的一方爭取掌聲和溫暖之後,有多少人有耐心仔細傾聽站在自己的反方的陳述和分析?」
我覺得上述superbird的提問切到的問題核心
以蘇花高為例:
當反興建的論述、僅是從讓觀光客因交通不便不得不住宿、生態保育優先等訴求
那麼,對於花蓮地方受失業、城鄉教育落差、農業無法外銷所苦的地方民眾來說
他們關心的是就業、經濟問題
這對他們來說是沒有說服力的

而要增加說服力
就不能僅是反對,而必須提出「站在民眾利益的訴求」、並區分出「財團與民眾利益的矛盾」
不僅必須積極的提出交通上、船運鐵路替代性的可能性
以及花蓮整體產業、如何正面的提出「吸引、留旅客」的誘因條件
畢竟交通便利、對於農業觀光或者居民醫療民生,都是息息相關的
也當反蘇花高的訴求開始積極面對上述問題時
能同時在宣傳上,向支持興建、猶豫是否興建的人去遊說:
在照顧「基層人民」的肚皮、經濟發展、居住環境改善的前提下
共思改善經濟的交通方式

花蓮人會認同政客所說的:「不是花蓮人沒資格喊反蘇花高」
主要不是抽象的「認同政治」、狹隘的「地方主義」
而是長期以來的經濟不利
讓原本在政治上長期無力的花蓮多元族群
不得不、被迫的為找尋經濟出路而認同這種保守口號

回到反蘇花高的行動
嘗試對基層人民釋出善意、避免讓蘇花高,被政客利用變成撕裂、分化地方人民的工具
是可以積極嘗試的目標吧
下週五早上的蘇花高環評,也會有許多花蓮子弟朝此目標努力
也希望許多曾參與反核、反水庫的朋友
從從過往失敗、成功的經驗總結中
提出更多建議,讓反蘇花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