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論壇》外勞不在這裡聚會 該在哪?

2012/09/11

台鐵為避免外勞集聚台北火車站影響旅客動線,特地拉起紅線限制活動範圍,以及「禁止組織型集會活動」等告示。從表面看來,這似乎是單純的法益對立,旅客出入的權利相抗於外勞「聚」會的權利,但實際上,是考驗著台灣社會是否真的「富而好禮」。

台灣在經濟起飛之後,辛苦、汙穢、危險的職缺,已多由外勞來替補。可以說,沒有外勞的離鄉背井,就沒有今天的高鐵、捷運以及長期照顧的協助等等。

然而,號稱富人情味的台灣,卻不見得人人都感謝外勞的付出。控制行動、不尊重信仰,苛扣工資等,時有所聞。二○○五年的高捷外勞暴動,更是歷史上可恥的一頁,在公權力縱容之下,廠商集體性的虐待外勞,讓台灣人民感到羞愧。

七年之後,我們進步了多少?對於台北車站的處理,一個晉惠帝式的問題是:為什麼外勞不去其他地方,非要在台北車站阻礙大眾不可呢?

台灣人在假日可在家休閒,或出遊聚會。但對收入微薄的外勞來說,省一塊錢就可以多一塊錢寄回家裡,只好選擇交通便利、又不受天候影響的台北車站「聚」會。甚至有在不同縣市工作的外勞夫妻,假日時也選擇在台北車站碰面,這是多麼卑微的心願?

當然,台鐵並沒有禁止外勞在台北車站聚會,但從告示中所流露的心態很明顯是不歡迎,而這個心態反而是最核心的問題。「被趕走」的感覺,換成你我都不會舒服的。

就這個議題,正確的問法不該是「外勞與旅客誰比較重要」,而是「如果台北車站不適合,我們應該提供那裡來滿足外勞的休閒生活?」這個地點需要一些條件,包括交通便利、價格低廉、不受天氣影響等等,這當然不是台鐵可以負起的責任。

台北市政府設有外勞文化中心,可惜交通不便利,使用率不高,財力稍遜的其他縣市更不足論;這表示外勞的權益還是在施政順位的後端。這不該是進步的民主社會所表現的態度。

假日能夠自由行動的外勞,已經是比下有餘。在近二十萬的看護工中,有許多人是全年全職的。而尚在審議中的《家事勞工保障法》草案,雖規定每七日可休假一日。但就算規定要放假,又怎麼讓外勞去享受放假呢?

其他包括高額的仲介費、不能自由轉換雇主、工作年限的上限等等不合理的現象,不及備載,但追根究柢,還是心態問題。如果我們能夠真正以「推己及人」的態度去思考外勞的處境,很多現象是可以避免的。

要說政府對外勞人權漠不關心,是過於苛責,但做得是否夠多夠快夠好,也是政府應當自省的。由台北車站事件見微知著,我們能改善的,還有很多。加油!

【2012/09/11 聯合報 1010911】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

回應

感同身受,我是一名外籍配偶,工作认真负责却常常被欺负,这是一个人权国家去总是有一些鼠辈想做地头蛇欺负我们这些人,谁可以还我们公道,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或主管不管员工来自何方?只要能为公司创造利益,能为社会带来帮助,来自何方真的有这么重要吗?如果要排挤我们自己都附出一点,老板们自会去考量要聘请谁,还用担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