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錢無用 公共優先
民間團體評五都幼托政策

2010/11/05
苦勞網特約記者

責任主編:張心華

台灣的生育率被美國人口資料局形容為「鉛鎚式」下降,政府的補貼、獎勵措施無法發揮功效;今天(11/5)數個民間團體直指托育政策缺乏「公共性」是主要原因;他們並評比了兩黨五都候選人的政策,其中新北市的兩組候選人蔡英文和朱立倫,由於拒絕「發現金」的邏輯,獲得了較高的評價;而台中、台南、高雄三都的候選人,除了國民黨台南市長候選人郭添財外,其餘候選人則都缺乏公共性的幼托政見,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召集人劉毓秀認為「是這些政治人物自己在擴大南北差距,怪不得別人。」

民間團體提出「普及公共教育」、「民主審議」與「(負面標準)現金發放」三項標準評價這些市長候選人。

地區 台北市 新北市 大台中 大台南 大高雄
候選人 郝 龍斌 蘇 貞昌 朱 立倫 蔡 英文 蘇 嘉全 胡 志強 郭 添財 賴 清德 楊 秋興 黃 昭順 陳 菊
普及公共托育


民主審議








現金發放

五都十一候選人的評比,上面兩排大紅圈表示較高的評價、小紅圈表示次高的評價,空白表示完全沒有政策(最差的評價);最下面一排,大黑圈表示提出「現金發放」的政策,為負面評價;空白表示沒有提出「現金發放」政策,為正面評價。

三個評比標準是相互環扣的,教育及保育服務行動聯盟總召集人王淑英說,目前「公辦民營」的幼托機構中,不乏有業者成立名目的非營利組織,實際上以營利為目的的情形,所以「公辦民營」還不夠,還需要做到「公民合營」,讓園方、老師、家長共同參與,將園所的經營狀況公開、共同討論經營的方向,達到「審議式民主」的要求,才能夠發揮公共化經營的目的。

「像是高雄市長陳菊提出『審議民主』的政策,但是卻沒有提出普及公共化園所的政策,這就好像只拿出糖霜、沒有蛋糕一樣,是沒有用的」,劉毓秀說,公共性的幼托機構需要做到「普及」,而不能只是針對弱勢兒童服務,沒有普及的服務,不但品質不容易做好,而且容易造成「標籤化」,要讓(經濟條件)好的、不好家家庭的兒童一起,才能達成公共化的理想。

而每次到了選舉的時候開出來的「現金發放」支票,則是民間團體最詬病的,劉毓秀說,從世界各國的例子,可以看出來,像是「生育補貼」這種政策,是沒有用的,像是德國,以高額的生育津貼,鼓勵生育,結果是讓生育率不增反降,全世界以津貼方式,讓生育率提升的只有俄國的普丁政府,不過他們每生一胎補助一萬美元,相當於30萬台幣,才讓生育率從1.3%提升到1.5%,但是北歐的瑞典,透過普及的公共托育政策,讓生育率從1.5%提升到1.9%,接近「人口替代」的目標。

「公共化」的對立面,就是私立的幼托機構,在市場化的思維下,受僱的幼托工作者勞動條件受到極大的壓縮,王淑英說,她們往往只能領到勞基法基本工資邊緣,甚至更低的待遇,而面對活蹦亂跳的孩子們,不同於在工廠裡面對冷冰冰的機器,身心都有極大的壓力,之前,政府曾經抽檢對50家「績優」的園所,發現不合格率境高達三分之二,市場化下幼托機構的惡質化,可見一斑。

而不管是中央的「幼教券」,或者地方的各種現金發放的津貼,最後都會流到這些私立的園所去,而政府一方面發錢,另一方面又不能限制私立園所的收費,造成「肉包子打狗」的效應,劉毓秀說「發更多的錢,只是用更大的包子去打狗」。而更嚴重的是,這種現金發放的邏輯,又在資源上排擠了公共化政策的形成;多位市長候選人同時提出「普及公共托育」和「現金發放」的政策,到底有多少資源、可行性如何,也備受質疑。

而新北市兩組候選人都沒有提出「現金發放」政策,這可說是良性競爭的結果,相較於中、南部,就具有當選態式的胡志強、賴清德、陳菊,則除了發錢之外,沒有提出普及的公共化托育政策,「這種南北差異是自己造成的,怪不得別人」劉毓秀說。

建議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