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行動者的天路歷程:《卯上台塑的女人》黛安‧威爾森

苦勞網特約記者

責任主編:徐沛然

1989年,住在美國德州的第四代討海人黛安‧威爾森(Diane Wilson),看到一則報導說她居住的卡杭郡(Calhoun)是全國受污染最嚴重的地方之一。因為那個地方遍佈大量石化工廠。她打電話給一名環保律師、在鎮上召開了一次會議談這件事,從此展開她對抗地方石化業污染、特別是卯上台塑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各方利益相關人士從一開始就不斷用各種途徑試圖阻擾她,甚至有直昇機到她家放黑槍威脅。企業及政客的說法永遠是一致的,他們覺得工廠帶來就業機會,似乎沒有比這個更了不起的事。但另一方面,隨著公聽會、法律訴訟、示威抗議後來還包括絕食行動的提出,媒體及社運團體開始注意這件事,若干不願暴露自己身份的人陸續透過黛安來爆料,例如石化廠的勞工、外包商等等,再加上海灣的污染越來越嚴重,相關醜聞的雪球越滾越大。

在故事後段卻有一個大轉折,因為財務壓力或許還有其他因素,當初義務幫忙的律師卻忽然與台塑妥協,這給黛安一個相當大的打擊。而幾乎在同時,黛安接到來自台灣的邀請,她的台灣行給她帶來新的動力,她回到家鄉後繼續投入對抗石化業污染的行動並獲得若干成果。

黛安‧威爾森在本書開頭序曲的第一句,就說:「大多數捕蝦人都承認,自己出海的動機不光是捕蝦而已,也是圖海上的清靜。」(頁24)接著她又說:「真正的原因是我在海上最快樂,我希望這個海灣永遠不變,即使我離開時亦然。」(頁25)我看著這些字句,想說這對於海的執著跟農民對於土地的執著根本是如出一轍。我繼續看下去,看著這自傳性極強的、小說式的敘事方式,實在跟預期中一般社運主題的書籍很不一樣,我要如何寫一篇文章來介紹它呢?我要如何面對黛安這種從我的角度來看是相當純粹的農民意識呢?

黛安不是典型的社運工作者,她是自發採取抗爭行動後,才逐漸接觸律師、環保團體、工會等社運組織。從這本書看起來,她就是一位熱愛鄉土的漁民,我們看不出她有特定的意識形態在推動她從事這些行動。黛安的鄰居朋友對她的支持,似乎是精神層面大於實質層面,她沒有所屬的組織。在她自述的故事裡,除了那名後來轉向的律師,其他社運團體對她的協助比較是聲援性的,她很多時候是自己要隨機應變。所以我說她是位直接行動者。

我們能說她的故事太過個人化或個人中心主義嗎?或許有些嫌疑。但是,我覺得她好像是要從這過程對她的磨難,來彰顯上天對她的啟示。黛安在本書一開頭的序曲裡,就提到差點沒逃過的一次船難,她說她本可以輕鬆逃過的、她是可以有選擇的,就像她大可不必讀那則關於卡杭郡的污染報導、大可不必去召開那次開頭的會議。「但這都是事後之明。」(頁29)

在她的律師確定轉向之後,對她造成非常大的打擊,她心灰意冷。在她最失意的時候,她仍然選擇了投向海的懷抱,她吞了一把安眠藥,登上自己的海蜂號捕蝦船出海。但最終,她還是再次度過劫難,她找到了另外一條路。

所以,我說這即是討海人黛安‧威爾森的天路歷程。

《卯上台塑的女人》贈書徵文系列文章 卯上台塑的女人與她的紀錄片

《卯上台塑的女人》訂購方式 http://zh.wildatheart.org.tw/archives/aecae.html

回應

譯者
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筆譯組、賴慈芸教授
司徒懿、徐立妍、張思婷、詹惟婷、潘勛、鄭安淳,及雙語審稿人馬逸飛(Marko Kovacevic),皆為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筆譯組學生,全書審稿為師大翻譯所專任教授賴慈芸。(譯者名依筆劃順序排列)

台灣學術界常態,騙很大!
全書審稿為 賴慈芸
譯者是一票學生
真正掛名譯者是老師.賴老師應該很缺錢.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鄭重聲明:

此次賴慈芸老師及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筆譯組的同學們,
在本協會的邀請下,以公益參與方式翻譯「卯上台塑的女人」,
唯要求本協會—不能以商業公司出版,而必須以公益團體名義出版。
本書銷售所得將全數做為本協會環境保育之用。
在此對賴慈芸老師等造成誤解與困擾,
本協會深感不捨與遺憾。

本協會需要各語言翻譯專長人士與志工的協助,
有意願或願意為台灣環境奉獻的人士,
竭誠歡迎與本協會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