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失語者的呼聲》中追尋一般性

2007/09/30
苦勞網特約記者

書名:失語者的呼聲─中國打工妹口述 支持機構:(香港)樂施會 女工關懷 編者:潘毅 黎婉薇 攝影:任焰 出版:(北京)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06年3月 ISBN:7108023903

大約在潘毅老師撰寫她的博士論文的時候,基於對這些女工處境的無法忘懷,潘老師發起創立了「女工關懷」,開始在大陸內地的勞工服務工作。這一本作品,算是「女工關懷」對打工妹們的一些紀錄整理吧。《失語者的呼聲》以口述故事的言說形式,紀錄了十六名打工妹出外打工的歷程。以下,我們試著比較一下這本作品的行文方式與《中國女工》的差別。

在《失語者的呼聲》中,十六名打工妹分別陳述了她們自己的生命故事。縱使這些打工妹們來自四面八方,各自擁有不同的遭遇與特殊性,但綜觀之,這些個別的、分散的故事卻也提供了若干集體性與普遍性。例如:屢屢在背後發生作用宛如幽靈的父權家庭及包辦婚姻(當然還包括無望的農村前景),以及打工妹們來到城市暫時逃離幽靈的糾纏時,卻反而生出的孤寂感;城市部門中因市場經濟而被破壞的、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只是,這些一般性是從個別而分散的個人歷程中所共同呈現的。

而在博士論文改寫作《中國女工》中,即使仍以質性的民族志寫作來進行,卻為較結構化的處理方式,表現了打工妹們在工廠及宿舍中的集體生活。另一方面,即使作者不僅只把焦點集中在打工妹們的勞動現場,還包括了日常生活的其他面向,但總的來說,勞動關係是打工妹們集體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一個主軸。

於是,把兩本書相互參考對照,就好像用不同的鏡頭來看待打工妹們的生涯:一個是微觀的、另一個是較為鉅視的。

我個人的感覺是,在《失語者的呼聲》中,個別打工妹的故事雖然展現了普遍性,卻這普遍性卻有點遺失在不明確的脈絡中。口述故事,或許可以更清楚、更完整地描繪個別行動者的面貌,但個別化而缺乏共同結構背景的說明,卻也可能削弱了個體間彼此的聯繫。

例如,那個父權幽靈,到底是在什麼樣的社會條件下產生作用、使打工妹們困擾不已,這恐怕不是早已習慣於都市生活的當代少男女們所能輕易體會的。又好比,在故事中雖然好幾位都提到打工的辛苦與自發性反抗的發生,但是,打工妹們到底身處什麼樣的生產關係中,致使她們即便遭受重大工傷的煎熬仍然申訴無門,似乎也是較缺乏的一部分。

反而在《中國女工》裏,因為論述的脈絡就是沿著流星廠內的生活、生產關係而展開,把個體放回了具體的客觀結構之中(把生活放回集體的政治與社會關係中、把生產活動放回生產關係中),於是,個體行動的困境與限制反而更容易突顯出來。那麼,為何即使擁有普遍性、但集體的行動卻仍無法普遍化地展開來,或許就有更清晰的脈絡來做作一步討論。

當然,兩本書的寫作策略定位上,或許本來就設定了不同的訴求對象與功能。這裡,筆者只是提供了對兩本書互相對照參考的觀看方式。

最後,筆者還要說的是,《失語者的呼聲》中有些感嘆與場景,讓我想起了張藝謀與陳凱歌近期那些小品式的作品,例如《一個都不能少》、《幸福時光》及《和你在一起》。相對於同樣他們執導的那些大場面而討好好萊塢的噁濫片,這些小品文悼念了因市場經濟而被破壞的人際關懷,試圖追回那已漸失去的樸實良善人心。大導演居然與小打工妹們一致、有同樣的情感投射,或許也展現了當代中國人民的某種一般性吧!

延伸閱讀:

「女工關懷」網頁

《中國女工》 流離在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