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台灣,同志友善嗎?
—台灣首次同志人權政策檢視成果報告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email protected]
2018/01/03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於本日公布《2017台灣同志(LGBTI)人權政策檢視報告》,檢視14個面向、27個議題的台灣同志人權與政策現況,發現有些同志人權議題缺乏法律政策規範與保障;有些欠缺研究統計數據;有些則雖有相關法律規範,但因法律規範本身的瑕疵或設計不足、執法人員的性別意識不足、反同忌性勢力的介入等種種因素,使得同志的權利在台灣依然無法受到妥善的實質保障。因此,熱線針對台灣政府提出四項建言:

一、制訂法律政策保障同志人權,同時改善有法律政策之同志人權議題的實際落實情況,並針對第一線工作人員提供多元性別平等之資源與培訓課程。

二、各層級政府部會在進行性別統計時,應在適當項目加入包含性傾向、性別認同之選項,並針對同志研究投入資源,以建立有實證研究的政策方向。

三、政府應投入資源積極進行基於性別平等概念的社會教育,同時加強宣導建立多元友善的職場。

四、政府應於政策及宣導上減少性別刻板的設計與用詞,積極處理因性別刻板印象而對跨性別或陰陽人族群所造成的政策排除效應。

台灣需全面檢視同志人權

近年來,在台灣的公民社會與政治領域雖然對婚姻平權議題相當關注,但目前仍相當缺乏關於同志人權政策的全面檢視與系統性整理,過去雖曾有人權報告談到同志相關政策,包括民間團體針對各公約所提出之民間版影子報告,以及國際特赦組織、台灣人權促進會等人權團體提出之人權報告,但同志議題通常只佔部分章節。此外,有些同志權益相關的議題則散落在不同的論文與成果報告之中,例如性別平等教育中的同志教育、家庭暴力防治法中的同志親密暴力等。而如兒少法規與分級制度對於青少年同志的影響,在實務工作者的眼中雖認為是重要的,但缺乏相關的實證研究。

因此,熱線花了2017年一整年的時間,透過長期文獻回顧、訪談專家學者與組織工作者、焦點團體討論等方式,全面檢視臺灣同志人權相關政策,於2018年開春公布了《2017臺灣同志(LGBTI)人權政策檢視報告》,此報告涵蓋了14個不同的同志人權面向、包含27個影響台灣同志公民生命甚鉅的台灣同志權利與政策現況(見附錄一),同時,熱線也針對台灣的同志人權政策提出了具體政策建議。

同志人權、無所不在

報告中的14個面向包含國際規範、性別平等之專責機構、生命身體、法律及執法之平等對待、工作、教育、健康、家庭與親密關係、性言論管制、媒體、運動、空間、跨性別、陰陽人/雙性人,在此面向之下,27個議題分別是國際公約簽署狀況、性別平等之專責機構、仇恨犯罪、同志難民庇護、反歧視法、工作、警察職權行使、監獄處遇 、校園性別霸凌、性別平等教育政策、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愛滋、娛樂性藥物、精神健康、同志友善醫療、長期照護、家庭暴力、同志親密暴力、同志伴侶法律地位、親權、性言論管制、媒體、運動、空間、跨性別、陰陽人/雙性人等等。可見得同志身為台灣公民的一份子,從個人健康、家庭保障,到免於恐懼的在社區生活、安老等,在在都是屬於身為人的基本權利,不只是婚姻平權需要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從出生、到成長、甚至死亡前的照顧,同志人權其實更是無所不在。

熱線在檢視政策的過程中也發現,台灣現存關於同志的學術研究大量集中在公衛體系的愛滋相關研究,資源投入明顯有落差;此外,許多相關的學術研究多採取質性研究方法,缺乏全面性的統計資料,故往往難以推論同志權利受侵害狀況的普遍性狀況。

從報告中可以發現,有些同志人權議題仍缺乏法律政策的規範與保障,例如同性伴侶的法律地位、親權與收養。許多議題欠缺統計數據,例如仇恨犯罪的在地發生比例、多元性別族群的生理與心理健康調查、長期照顧中的性傾向與性別認同相關統計與調查等等;有些議題雖有相關法律規範,但可能因為法律規範本身的瑕疵(如愛滋捐血禁令、蓄意傳染刑責)、執法人員的性別意識不足(如警察職權行使)、反同忌性勢力的介入(如性別平等教育)、勞資權力懸殊、蒐證不易(如工作權)等種種因素,使得同志的權利在今日的台灣依然無法受到妥善的實質保障。加上整體社會仍普遍存在僵固的傳統性別刻板印象,許多奠基於性別二分的機制規範與空間規劃,對於許多同志造成生活中重大的不便,例如跨性別、陰陽人。由於政策上的缺失,讓台灣的同志族群,在每天一睜開眼就面臨到比非同志族群更多的挑戰與困難,也必須付出更多的心力、時間、金錢,來讓自己和所愛的人在台灣這塊土地生活下去。

台灣,同志友善嗎?

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黃怡碧執行長,分享從2009年開始在九項的聯合國人權公約中有五項都已經國際法化,其中對於性別多元和性少數的相關權益都有非常明確的保障,也是性別運動者很重要的武器,但在台灣,反同團體卻也使用家長團體、性別人權團體、公共衛生專業團體、女性團體等身分包裝,去脈絡化地解釋公約。保守的公務部門,尤其是教育部,卻和這些反同團體站在一起。但不論是兩公約或是CEDAW,國外人權審查委員的結論性意見與建議都建議台灣政府加強對同志多項權利的保障。

政大社工所王增勇教授則提到,台灣解嚴之後,陸續於1994年產出老年人權報告,身心障礙者人權報告,23年之後,同志人權檢視報告終於誕生,代表著台灣逐步的走向人權國家的路途上、代表著同志社群對國家全面施政檢視,相信有民間的監督,和政府的努力,平等能走得更快。但從婚姻平權推動過程中讓我們更看到,同志在台灣的社會裡還是被高度的污名化,台灣的同志不但沒有被社會看見,在權益方面也沒有全面的被保障。王老師分享,有一位澳洲推動同志婚姻的工作者曾說,雖然澳洲同志婚姻通過,但他也在過程中感受到,沒有一個公民向同志社群一樣,需要不斷證明自己才獲得制度性的平等,而台灣社會卻在大法官釋憲之後,放棄了比較快、傷害不這麼深的道路。王老師並提醒政府,制度上若只有男女,而沒有多元,同志不會因為制度性上的排除就沒有存在,而最重要的是免於恐懼的自由。

記者會中,尤美女委員表示,感謝同志諮詢熱線願意投入資源,雖然大法官748號釋憲之後,同性伴侶的權益似乎被社會各界關注,但實際上有很多同志每天生活當中,都依舊面臨許多的歧視和不平等的對待,立法院也成立了性別平等委員會,立院會將此報告內所列出的27個議題逐一檢視,台灣的政策和未來監督政府性別的平等不限於同志婚姻的平權,還包含更多的同志人權相關議題。

友善不要是口號 政策多元才是好

行政院性別平等處趙惠文參議則在現場回應,性別平等政策綱領中有提到多元性別,在106年的1月3日七個面向中的十六項的具體行動措施有包含多元性別的內容,也希望能落實保障多元性別人權,督促各部會能夠落實,性平處也會持續關注。逐字拜讀報告後,也讓性別平等處感到有更多需要加強的部分,願意承諾與民間團體繼續努力,近期也為了增加社會大眾對多元性別更多認識,舉辦多元性別攝影展,也會在各縣市巡迴展覽。

為了讓台灣真正的成為一個亞洲最友善同志的國家,讓台灣的同志公民能夠在這塊土地安居樂業,熱線針對台灣政府提出四項建言:一、制訂法律政策保障同志人權,同時改善有法律政策之同志人權議題的實際落實情況,並針對第一線工作人員提供多元性別平等之資源與培訓課程。二、各層級政府部會在進行性別統計時,應在適當項目加入包含性傾向、性別認同之選項,並針對同志研究投入資源,以建立有實證研究的政策方向。三、政府應投入資源積極進行基於性別平等概念的社會教育,同時加強宣導建立多元友善的職場。四、政府應於政策及宣導上減少性別刻板的設計與用詞,積極處理因性別刻板印象而對跨性別或陰陽人族群所造成的政策排除效應。

同志諮詢熱線希望台灣政府可以不只是婚姻平權成為亞洲第一,而是一個能夠真正落實人權國家理念,保障同志人權,同時也平等對待所有公民的進步國家。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