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轉型正義72年前的今天(1945.1025)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email protected]
2017/10/20
資料來源: 


時間:2017年10月25日 (三)上午9點半至12點
地點:台北市中山堂2樓光復廳
報名專線:02-86019203
主持:呂秀蓮前副總統
主講:①城仲模(前司法院副院長)
            ②林滿紅(前國史館館長)
與談:①沈建德(「台灣國臨時政府」總召集人)                           
            ②廖福特(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1945年8月15日大日本帝國戰敗投降,10月25日聯合國成立,而盟軍代表也在全球各地同步舉行受降典禮,台灣地區的受降典禮於當天上午10時在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由日本臺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將軍代表,向陳儀將軍(代表盟軍)受降。
72年後的今天,在台北市中山堂光復廳,讓我們倒帶歷史,用「轉型正義」 的理念,來省思10月25日的意義。
 
議題大綱:
①、陳儀奉派接收台灣是戰勝國的接收(即軍事佔領),還是台灣主權的轉移?
②、國民政府宣稱台澎於1945年10月25日「正式重入中國版圖」,並成立「台灣省政府」,台灣人民真的可以從當天起「回復中華民國國籍」嗎?
③、台灣主權歸屬的國際法源,是1943年11月的開羅宣言,還是1952年的台北和約?
③、台灣歸屬問題,為何不能尊重台灣人的意見而以住民投票來決定?
④、無論根據舊金山和約或台北條約,日本僅明白表示「放棄對台灣及澎湖列島的一切權利、權利根據與要求」,卻未規定日本放棄之後,台、澎主權的最終歸屬,原因何在?有何意義?
⑤、1950年6月杜魯門宣佈「台灣法律地位未定」,台海中立化,開啟了「臺灣地位未定論」的主張 ? 臺北和約是臺灣地位未定論的再確認?
 

活動日期: 
2017/10/25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