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後稿】台少盟發起校園人權環境大調查,中學生打61.85分低空飛過
舉辦第二屆轉大人高峰會,為CRC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暖身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email protected]
2017/08/23

為因應11月20日即將登場的我國首次《兒童權利公約》(簡稱:CRC)國家報告國際審查,台少盟不僅串連41個關注兒童少年議題的多元民間團體組成「兒童權利公約民間監督聯盟」撰寫「NGO影子報告」,也培力46位兒童及青少年完成14份呈現兒少當事人觀點與建議的「CRC兒少報告」。

從14份兒少報告中發現,台灣青少年最在意的是:校園是否提供一個落實人權的友善環境?因為每天幾乎有超過1/3的時間都待在學校裡。雖然人權教育已經推動超過10年,但在校園中實際落實程度如何,勢必聆聽青少年的聲音。因此台少盟運用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公室出版的《人權教育入門:中小學校的實踐活動》(ABC - Teaching Human Rights: Practical Activitie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附上的指標問卷,讓國高中職的學生做調查,了解他們的實際校園生活經驗與感受。本次調查是透過網路問卷讓中學生檢視校園生活經驗,短短十天共有1,293位國中、高中、高職學生填寫問卷,針對現行中學校園人權環境整體平均打了61.85分剛好及格、低空飛過的分數。

台少盟秘書長葉大華表示,這顯示兒童權利公約有關於校園兒童人權的保障,包括表意權、社會參與權、文化休閒權、禁止體罰/霸凌等酷刑之權利尚有很大進步的空間,以及缺乏落實保障相關權益之申訴機制與救濟管道。此外私立學校相較於公立學校,校園人權平均總分低了8.76分,可見私立學校的校園人權明顯受到更多的壓抑與限制。目前我國兒童少年本身權益被嚴重剝奪時,並無獨立於行政體系外的受理申訴救濟機制可以接受個案申訴,國際社會有設置「兒童監察使」或獨立的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受理兒童個案之申訴與調查,因此設置「兒童監察使」或獨立的國家人權委員會,應是落實兒童權利公約必須思考與推動的方向。此外為落實人權校園,教育部應於各級學校建制有效的學生人權監督機制與救濟管道。

8/23、8/24為期兩天的轉大人高峰會,鎖定八個涉及青少年及兒童重要、新興及發展觀點的跨領域議題,深入研討總共16條《兒童權利公約》條文的相關權利如何在台灣落實。總計超過40位青少年、NGO工作者、教師、監察委員、立法委員輪番上陣,並邀請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進行對話。台少盟表示舉辦第二屆轉大人高峰會,除了持續倡導國家必須符合兒少人口比例逐年提升兒少預算至少到5%,並提醒蔡英文總統應實踐去年國際人權日的承諾,儘速依巴黎原則成立獨立的【國家人權委員會】,方能為台灣青少年轉大人的政策環境、資源投注用力推一把,打造符合CRC國際人權標準,兒少得以順利「轉大人」的多元發展環境。

此外為2017第二屆轉大人高峰會第一天揭開序幕的,是《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第六條所規定,行政院為推動CRC相關工作成立的「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推動小組」召集人—林萬億政務委員,以及立法委員尤美女委員,台少盟創會理事長紀惠容女士,現任理事長李建清先生,以及參與台少盟十八歲投票權運動,現為台大學生會會長的林彥廷同學。第二天則有曾戮力調查桃園少輔院買姓少年枉死案的監察院王美玉監查委員,以及積極關注司法少年人權、青少年勞工人權、文化休閒權益的多元兒少及公民團體。

校園人權環境大調查結果公佈

台少盟運用聯合國研發的校園人權指標,透過網路問卷讓青年學子檢視校園生活經驗,短短十天共有1,293位國中、高中、高職學生填寫問卷,整體平均給予中學校園人權環境打了61.85分剛好及格的低空飛過的分數(總分為100分)。

在聯合國25項校園人權指標中(每題可給予0-4分),投票的全體青少年平均給予最高分的三項指標依序為:

「14. 我校歡迎有各種不同背景和文化的教職員工、學生,包括外國人。」(3.25分)、「25. 我在學校有責任確保人們不歧視他人。」(3.02分)、「08. 當發生衝突的時候,我們會採用非暴力的、合作的方式解決衝突。」(2.98分)

而平均最低分的三項人權指標依序為:

「09.學校有專門處理關於歧視問題的政策和規則,並且會在歧視事件發生時付諸實施。」(1.72分)、「16.我校成員可以自由印製和散佈各種出版物,而不必擔心受到審查或懲罰。」(1.87分)、「24.我們學校的教職員工都能得到足夠的報酬,以維持其本人和家庭健康與適當生活福祉。」(1.86分)、

由上述調查結果可知,整體而言表現相對較佳的校園人權面向是:跨文化/族群間的相互尊重、不歧視的觀念教育、非暴力的互動方式;但比較缺乏的校園人權面向則為:處理歧視問題的具體政策與規範並未明訂與不夠落實、教職員工的勞動權益偏低(工資低、工時長)、學生言論自由與表意權的實踐仍然受到限制與壓抑。

私立學校校園人權分數整體偏低

若進一步分組分析調查結果,地區、性別、年齡層與國高中之間的平均分數沒有明顯差異,都在60分左右。但值得注意的是,若分別觀察私立與公立學校的平均總分,私立學校相較於公立學校,校園人權平均總分低了8.76分。可見私立學校的校園人權明顯受到更多的壓抑與限制。

進一步來看,私立學校有8項指標低於2分,只有1項高於3分;公立學校有2項指標低於2分,有4項指標高於3分。可見得,私立學校的校園人權是整體地比公立學校更差,而不只是被極端的項目拉低表現。

私立學校最低分的三項校園人權指標為:「16.我校成員可以自由印製和散佈各種出版物,而不必擔心受到審查或懲罰。」(1.46分)、「23.我校社區成員在學校工作日有充分的休息/休假時間,並且在公平的工作條件下,工時安排合理。」(1.49分)、「22.我校成員會互相鼓勵組織起來並採取行動來解決有關正義、生態、貧困與和平的問題。」(1.56分)從調查結果來看,相較於公立學校,私立學校的學生與教職員工不僅更容易過勞,也更不被鼓勵參與社會及公共事務,其言論自由與表意權也相當受到限制。

從2006年至今「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在各級學校已經進行超過10年,也明列在教育部人權及公民教育中程計畫(106-110學年度)中,相關計畫載明:請各教育主管機關輔導所轄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年度應確實規劃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等三種對象,分別以抽樣或普查方式實施「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之評估檢核,實施後應將調查資料妥善保存並做成分析紀錄,進而提出學校及縣市層級之分析報告,並據以擬定學校及縣市層級之改進措施。然而從調查結果可發現,中學生對於校園人權的評價並不高,顯示相關人權環境指標有推動上的落差,也無法看見教育部對於相關指標實際的分析管考機制。

本次調查結果印證了在升學主義的高壓影響下,台灣的教育環境明顯背離聯合國的青年發展議程。今年度國際青年日的主題設定為:「青年人建設和平」,聯合國一再呼籲世界各國不能忽視年輕人,讓年輕人成為這個發展進程的一部分,改變現在青年被排除在政治,經濟和社會領域和進程之外的囧境。此外必須盡全力地與各方利害關係人進行接觸,追求每個年輕人都能夠充分的發揮,提供青年參與政治、經濟與社會公共事務,讓年輕人不只是被動的受益者,而應讓年輕人成為積極的合作夥伴。因此如要讓青年學子成為積極的合作夥伴,教育部應於各級學校建制有效的學生人權監督機制與救濟管道,落實人權校園的理念與精神,讓每位學生都能夠自由的在校園內表達意見及參與公共事務。

因此,台少盟自從兩年前開始舉辦轉大人高峰會,就是嘗試打造一個以兒少與青年為主體、多元利害關係人的發聲與溝通平台,藉此凝聚各界共識以支持轉大人的政策環境。今年再度透過集結社會力量舉辦第二屆轉大人高峰會,冀望從兒童青少年自身的經驗、觀點與建議,找到改善校園人權的出路,特別是相關政府部門能仔細傾聽,落實校園人權政策與制度的革新及執行,讓兒童與青少年不會因為踏進校園而失去了人權。同時也將當事人觀點與聲音帶到今年十一月即將進行的《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審查會議上,真正彰顯落實《兒童權利公約》兒童最佳利益的核心精神。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