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生師比值是非題,教育部長別逃避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email protected]
2017/07/04

   106學年度的學雜費調整案,唯一申請調漲學雜費的仁德醫專,由於「資格不符」被撤回學雜費調漲申請,下學年度將沒有任何一所大學將調漲大學日間部大學生學雜費。

   我們準備了幾題有關大學生師比計算、調降學雜費的考題,要教育部長好好針對這些問題表態,別再讓台灣130萬大學生繳交高學費,卻還要持續忍受高生師比、大班授課的高教環境。

    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表示,在少子女化的現在,中學的生師比值持續下降,為何只有大學的生師比值平均從2008年的20上升到今年22。這顯然跟少子女化無關,而是大專院校減聘老師並招收更多學生的獲利邏輯所致,教育部卻坐視不管。境外生權益小組黃康偉同學也質疑,生師比值的計算扣除境外生非常的不合理,就算現在有境外生達10%以上就可以納入生師比值計算的規定,但是境外生超過10%的學校少之又少,難道只要境外生不達10%就不算學生了嗎?

    反教盟針對境外生全面納入生師比、生師比公式與各教原始數據公開、兼任教師折算、增聘專任教師等議題請教育表態。教育部高教司譚以敬專委以還在研議、會做改善等口頭說辭敷衍,卻提不出各項議題的改善時辰表,形同冷凍這些重要且急迫的訴求。

   教育部身為各大專院校的主管機關,不但沒有善盡監督職責,還不願立即公開資訊供大眾檢視。反教盟絕對會緊盯教育部對現各項改善及公開的承諾,為全體大專院校的老師及學生爭取我們應得的工作權和受教權。

■只審漲學費、不審降學費,審議小組只是教育部漲學費的白手套?

   雖然今年沒有大學要調漲日間部大學生學雜費,然而更重要的「調降」學雜費教育部卻完全沒有處理。《專科以上學校學雜費收取辦法》第14條規定:

「調降學校學雜費案等事宜,得邀集相關機關(構)、學者專家、學生代表及家長代表組成學雜費審議小組 」

   依法、依照慣例,調降學雜費也應一併審議,而今年教育部卻完全不打算召開審議小組審查。去年14所大學申請調整學雜費,教育部長潘文忠說大學學費調整「照機制審議」、高教司長李彥儀也表示「教部一貫立場都是從嚴審議」。漲學費時就說要從嚴審議,降學費時卻選擇不召開審議小組、不與外界核對降學費指標數據,證明了歷年來的學雜費審議小組只不過是調漲學雜費政策的工具,當只有調降學雜費的案例要審議時,就維護大學校方的獲利不召開審議。

■逃避核對生師比數據,教育部持續包庇生師比值超標大學

  反教盟在6月5日於教育部前公佈18所生師比值超標應調降學雜費大學名單、數據(詳見附表一)。這一個月以來,反教盟不斷地透過電話、郵件要求教育部出面核對生師比值計算資料,然而教育部始終不公開部內計算生師比值數據、不與反教盟核對各校生師比值。

    生師比值越高,就代表學校的教師越不充足,也就代表著大班制、併班上課越來越普遍。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之下,學生依然每年要繳納高學費給學校,卻不見學校把獲利拿來增聘師資。身為高教主管機關的教育部竟跟著長期包庇這些生師比超標、未聘足教師的學校,教育部的未懲處等於將本應調降的18所學校、24萬6000多名學生一共超過1億多元的學雜費,白白奉送給了這些生師比超標、辦學出現重大缺失的學校。

教育部專員譚以敬代表回覆時,僅表示今年已經沒有調漲,但當反教盟成員追問如何處理生師比超標講學費時,卻回應公式還在研議,而依照教育部審議的數據沒有學習超標,反教盟要求公開原始數據,專員卻回應「有些數據比較複雜」因此還在研議,說辭前後矛盾,也顯示教育部指責民間團體數據不正確,卻不願正面回應反教盟的去電與信件,完全沒有要拿出原始數據比對與民間團體討論的誠意。

■生師比值計算公式混亂,使社會無法瞭解真實狀況

   目前教育部所使用的生師比值計算公式非常混亂,至少有三種:

一、法規中的計算方式:在《專科以上學校學雜費收取辦法》、《專科以上學校總量發展規模與資源條件標準》中,即是以境外生不算學生、進修部學生減權計算、4名兼任教師折算1名專任教師的「縮水學生、灌水教師」的公式計算。

二、「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的計算方式:教育部在網路上公告的生師比數值,不以法規為標準,卻是以「計各校日間學制學生數/日間學制專任教師數,學生數及教師數均不加權」這樣無法源依據的算式公佈。

三、申請調漲學雜費大學的計算方式:今年教育部給各大學申請調漲學雜費文件中,卻又要求大學以「日間學制學生數除以全校專兼任教師總和」的算式回報日間部生師比值。

   當要調降學雜費時,教育部就選擇用第一種「縮水學生、灌水教師」的公式來美化生師比值數字,讓大學不需要隨著招收的學生增加而增加專任教師數量。在「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上又用「利於比較與學術研究與國際各國共通性」的較嚴格、國際通用的計算方式。教育部計算生師比值的方式混亂不清,應該立即統整讓外界得知各校真實的生師比值。

在現場回應反教盟開出的生師比值考卷,專員指無論是境外生納生師比或是兼任教師是否應在生師比的折算都還在研議中,並指境外生若超過10%可計生師比,現場與會團體與反教盟皆質疑,教育部自二月起傳出要修正生師比公式後就沒有下文,如今竟然仍在研議,而境外生占學生10%是很高的標準,若要因此就將境外生略而不計,實在難稱是「把境外生當人看」。

■立即修改法規生師比值計算公式,實際呈現大學師資現況

   長期以來,教師、學生團體對於教育部生師比計算方式的批判,就是生師比值計算公式本身即是用「灌水」教師數量、「縮水」學生數量的方式來掩蓋高教師資不足的問題。

   例如,在法規上教育部將境外生排除在生師比計算公式之外,大學為了獲利而不斷擴大招收外國學生,2007~2016年外國學生從3萬,509人成長到11萬1,340人(詳見附表二)。大學獲利增加卻不用相對的增加師資,造成在大班、併班上課越來越普遍,本、外大學生的受教權益一併受害。

   更因為教育部讓各大學可以將「4名兼任教師折算為1名專任教師」,造成各大學為了節省成本濫用兼任教師。1994~2008年高教擴張期間,大學學生人數成長1.84倍,專任教師只增加了1.46倍,而兼任教師卻成長了2.15倍,大學收取的學雜費大幅增加卻節省成本濫用兼任教師;2008~2016年間,學生人數根本沒有明顯減少,專任教師卻減少了7%,大學持續增加兼任教師比例維持獲利(詳見附表三)。

   在這樣的計算方式之下,只有大學校方在獲利,學生、教師都共同受罪,應該立即修改法規生師比值計算公式,實際呈現大學師資現況。

■我們的訴求:

1、公開核對105學年生師比值計算數據,停止包庇生師比值超標學校。

2、境外生完全納入生師比值計算公式,確實反應大學教學資源。

3、新增高教預算增聘大學專任教師,實際降低大學生師比值。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