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團籲提高營所稅
設基礎年金 月領最低八千

2017/05/11
苦勞網記者

婦女新知基金會等民間團體今天(5/11)上午召開記者會,批評目前政府推動的年金改革只著重「職業年金」,對於第一層的「基礎年金」卻甚少著墨,呼籲以稅收為財源,建立每個月給付不低於八千元的基礎年金制度,提供每個人在老年後的基礎尊嚴與生活保障。

婦女新知倡議以稅收為財源建立基礎年金制度。(攝影:王顥中)

批國民年金缺失 籲改稅收制基礎年金

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洪惠芬表示,台灣老人貧窮人口高達10%-20%,但實際得到社會救助的只有0.04%,貧窮率高的主因就是年金制度的缺失。目前社會上針對年改的討論主要集中在軍公教的制度,但全台覆蓋比例最高的制度是國民年金,有46%、約300萬的老年人口,每月平均只能領到三千多元的國民年金。

國民年金的設計主要針對沒有就業的人口,對這些人來說,每個月932元的保費是很高的負擔,導致國民年金實施至今繳費率一直降低,目前只剩43%。洪惠芬說,對於失業等沒有投入勞動市場的人口,討論職業年金沒有意義。此外,對於從事家務勞動的弱勢女性,如果必須繳納保費,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只能依賴配偶,等同於國家又把責任丟給家庭。

然而,即便國民年金「高保費,低給付」的設計,財務仍然不穩定,根據政府預估在2040年將會達到收支逆轉,目前的費率是8.5%,若要收支平衡必須調高到20%,換算下來每個月保費甚至會提高到兩千多元,對沒工作的人來說根本無力負擔,追根究底,洪惠芬認為,用保險制度的設計就會導致財務出狀況,呼籲應該改以稅收制建立基礎年金,「現在年金改革焦點都在第二層的『職業年金』,但如果第一層的根基不穩,就算做好年改,地基不穩房子還是危樓。」洪惠芬說,未來隨著人口結構急速高齡化、少子女化,可預見將有更多陷入貧窮的「下流老人」,或是老後仍須打零工維生的「過勞老人」。

財源哪裡來?

針對社會上對於設立基礎年金制度的呼聲,勞動部長林美珠日前在立法院備詢時直接表示,現在不能考量基礎年金,因為國家的財務狀況不允許。

然而,政府為何財政不佳?婦女新知基金會根據中央研究院2014年6月6日公布的《賦稅改革政策建議書》指出,我國租稅負擔率僅有12.8%,是全球最低,且薪資所得者稅負比重偏高,佔國家稅收約七成,企業及資本所得稅負比重則偏低。婦女新知根據該份建議書的試算,如果將營利事業所得稅從現行的17%,恢復到2010年修法前的25%,推估每年可新增1,174億元稅收,此外若將遺贈稅的累進稅率提高到50%,每年也可增加120億,作為基礎年金的財源,如果目前政府對國民年金每年716億、老農津貼540億的補助,亦轉移到基礎年金,總計就將近有3,000億,換算下來每個人就可以拿到不低於八千元的基礎年金。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秘書長陳政亮表示,婦女新知以稅制改革為財源的基礎年金建議方案,同時從資本家及政府既有對弱勢的補貼中(國民年金、老農津貼)抽出經費,再分配給每一個人,可以讓原來最弱勢者(領取國民年金者)領比較多,也同時讓勞工除了勞保退休給付外,還可以再加上基礎年金、促進階級平等及社會正義,並且保障每個人的老年尊嚴及公民權利,達成所得重分配的目標。

婦女新知比較各年金給付狀況,指出有66%老人領到的金額低於貧窮線。(資料提供:婦女新知基金會)

基礎年金有助社會弱勢群體

今日記者會上,除了婦女團體外,代表同志、街友、單親、以及青年勞動者的多個民團也共同出席,表達社會弱勢群體需要基礎年金的呼聲。青年勞動九五聯盟理事陳曉雯表示,台灣社會人口結構已經嚴重失衡,青年負擔越來越沈重,不能再把奉養老人的責任都丟給家庭、丟給青年,國家及企業都必須分擔,讓企業及富人盡到社會責任繳更多稅,建立基礎年金制度,避免世代互助的年金制度淪為世代不正義。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秘書長彭治鏐則表示,在長期服務老年同志的過程中,經常看見老年同志面臨傳統文化的歧視與出櫃壓力,和原生家庭關係疏遠,難以進入家戶財產的分配繼承,相對缺乏原生家庭的支持體系。其中老年的女同志,在年輕時薪資平均而言就低於男性,老年後所能領到的給付就更低,處境更為弱勢。

長期服務單親家庭的台灣婦女展業協會秘書長陳瑪利表示,單親女性也非常需要基礎年金保障,她說明在單親人口中,女性佔了三分之二,大多從事工時長、勞力密集、工資又低的服務業,平均每月收入僅26,528元(低於全國平均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39,238元),且平均撫養要1.75個小孩,再加上房租、托育等昂貴支出,往往很難負擔,許多單親家庭處於貧窮線邊緣,繳不出高額保費,老年後也缺乏保障。

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沈秀華表示,從社會不同族群的生活處境中可以看到性別、階級、世代等不同社會因素的交織性,台灣政府在推動年金改革過程中,卻沒有看到這些不同社會群體的生活困境,「老年保障是公民權,每個人都應該具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與尊嚴。」強調政府應有魄力推動,藉由此次社會各界對年金改革有高度共識的氛圍下,推動建立基礎年金制度。

責任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