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出二手衣是幫助還是傷害?
從一件T恤看非洲發展問題

苦勞網特約編輯

2016年6月19日,美國職業籃球聯盟(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NBA)季後賽最後一場決賽,迎來了戲劇化的結局。例行賽中創下歷史最高73場勝績,衛冕軍金州勇士隊(Golden State Warriors),爆冷門輸給了克里夫蘭騎士隊(Cleveland Cavaliers)。克里夫蘭騎士隊不僅迎來他們隊史首座總冠軍獎盃,更成為史上唯一一支在總冠軍系列戰中從一勝三負的落敗邊緣連贏三場逆轉奪冠的隊伍。

在這歷史性的激情之夜過後,美國娛樂與體育節目電視網(Entertainment Sports Programming Network, ESPN)記者達倫‧羅菲(Darren Rovell)在社交媒體推特(Twitter)上面分享了一張照片。成堆尚未開箱的貨物,堆積在佛蒙特州的某間連鎖體育用品店內,上面貼的標語寫著「在總冠軍賽結束之前都不要打開」。這些箱子裡面裝滿了金州勇士隊2016年NBA總冠軍的紀念商品,包括球衣、T恤、球帽等等。你可能覺得疑惑,今年的NBA總冠軍難道不是騎士隊嗎?

未來如果在某個第三世界國家,看到有人穿著金州勇士隊2016NBA總冠軍的T恤,不要太驚訝。(圖片來源:Twitter截圖)這不是平行世界所發生的事,也不是一場惡作劇。球團預先製作好這些印有2016年勇士隊冠軍的商品,讓球迷可以在球隊奪冠後,不須等待數天的印製與配送,馬上就能夠在店面或網路上買到它們。這並不是特例,事實上,美國主要的職業運動賽事,包括美式足球(NFL)、棒球(MLB)、和冰球(NHL),都是這樣運作。於是,隨著每年各職業賽事的總冠軍戰開打,就會隨之生產大量的「平行世界冠軍商品」,或是「總亞軍紀念商品」。這些商品因為無法在市場上銷售,所以幾乎都是選擇捐給慈善團體。達倫‧羅菲也在其推特表示,2016年勇士隊冠軍的紀念商品,將會「捐贈給需要的國家」。

捐衣服做好事?

以美國最受歡迎的職業美式足球聯盟NFL為例,每年季後賽「超級盃」(Super Bowl)後均留下大量無法銷售的紀念商品。在1996年至2014年的19年間1,他們將這些商品全數捐贈給知名慈善團體世界展望會(World Vision)。世界展望會表示,這項捐贈每年約有10萬件衣服,總價值相當於200萬美元。世展會將於幾個月內將物資發送到尚比亞(Zambia)、亞美尼亞(Armenia)、尼加拉瓜(Nicaragua)以及羅馬尼亞(Romania)等地,幫助當地需要的民眾。同時,因為衣服屬於實體捐贈,可以依照市價開立捐款收據,捐贈的球團可以因此減免其報稅的收入額度。這麼一來,球團出清了大量不需要的紀念商品(主要是衣服),這些衣服也沒有被浪費丟棄,而是拿去做好事。最終,第三世界貧窮的民眾及小朋友們,就有新衣服可穿,這看來似乎是一個多贏的完美方案?

小朋友們開心穿著尺寸明顯不合的「總亞軍T恤」合照。(圖片來源:<a href="http://blog.worldvision.org/partnerships/100000-reasons-to-love-the-super-bowl">World Vision Blog</a>)

然而,這樣的作法卻招致批評。資深海外非營利組織工作者桑德拉‧希瑪芬妮(Saundra Schimmelpfennig)於2011年撰文指出,將實體衣物千里迢迢運送到海外配發,是不聰明且不經濟的援助方式。同時,NFL的捐贈品將大舉淹沒當地的市場,壓低在地商人的商品售價。她認為,這個合作讓球團和世展會獲致雙贏,商人不須吸收全部的成本,且最終他們都會得到免費的公關報導,裡面附上一群人開心地接受這些T恤的照片。

作家湯姆‧墨菲(Tom Murphy)則認為,這樣的作法通常對地方經濟帶來負面影響,且反映了非政府組織對社區的期待,但未必真的對人們有幫助。況且,實體捐贈的各種流程、貨運、倉儲和分配等等,都將付出巨大的成本,使得這樣的做法欠缺效益。他呼籲世展會應考慮結束這種援助模式。

對於這些批評,美國世展會的媒體發言人艾咪‧帕洛迪(Amy Parodi)回應,任何物資都不是獨立地被分發,而是在整體策略評估下的一部分。世展會也會確保捐贈品不會破壞當地的宗教與文化。美國世展會的人道與緊急事務營運總監傑佛瑞‧萊特(Jeffery Wright)則表示,援外團體普遍都接受實體捐贈品,不是只有世展會。而自己將認真看待這些批評,但無法保證立即改變組織的援助政策。

我們可以從這起爭議開始思考,像衣服這類的實體捐贈品所帶來的各種效應。比如說,捐贈衣服是否真的「幫助」到第三世界的人民?然而,NFL每年捐贈約10萬件的T恤的數量固然不小,但比起全球流向第三世界的龐大二手衣貿易,這只不過是巨型冰山底下的小小一角。

舊衣如何成為問題?一個歷史性回顧

在人類歷史上大多數時期,以及較為原始經濟型態的社會而言,衣服是不易取得的珍貴物品。其來源可能來自於獵物的皮毛,或是人工採收植物纖維加工,並手工縫製的成果。所以衣物或布料總是不斷地重複使用、交換作為禮物或是多人共用。以歐洲的中世紀來說,只有貴族或上流社會的富裕人士,才能擁有許多新衣服。在那個時期,沒有大量舊衣物遭棄置的問題。

直到18世紀後期,由英國開始的工業革命,因海外殖民地供應大量的廉價原料,以及工業化紡織提昇的產能。原本昂貴的布料越來越廉價且普及,一般民眾也開始能夠負擔添購新衣物的開支。這時候,開始有較多的二手衣流出,除了由國內的上流階層流向中下階層外。伴隨著全球貿易的興起,也開始形成跨國的二手衣貿易網絡。同時,舊衣物也開始成為慈善捐贈的物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發展邁入黃金期。戰後數十年間,各主要工業國家經濟穩定成長,中產階級崛起。民眾購買力普遍提昇,也讓衣物服飾的消費量大增。這個時候,衣服對於人們的意義也開始轉變。一方面,因為新衣服容易取得,所以穿著舊衣或縫補過的衣物,就成為貧窮或不得體的象徵。另一方面,穿著也開始更多地和個人的自我認同有關。人們不再只為了實用的理由穿著衣物,而是為了展現自我認同與強調個人特質。

同時,工業化生產出的大量服飾,也必須要想辦法刺激民眾消費購買。如果人們的穿衣習慣還是像以前那樣,幾套衣服縫縫補補可以穿上許多年,服裝產業的利潤將相當有限。於是,流行時尚被商人們有意地創造出來。1950年,美國當時一位知名的服飾業者艾爾‧普凱特(B. Earl. Puckett),僱用了400名時尚專家,他說:「服裝產業的興盛不可能來自於日常的基本需求,我們必須加快衣物過時的速度。」

人們看待舊衣服的態度也隨之改變,現在人們丟棄衣物,不再只是因為衣物損壞無法使用,而更可能是因為款式退流行、舊了、不好看了。近年來,像Zara、H&M這類標榜快速時尚(Fast Fashion)的服裝品牌大行其道,其經營手法為提供大量平價的流行服飾,並迅速更替其流行樣式,刺激消費,也因此製造更多需要處理的二手衣。作家奧立佛‧鮑爾奇(Oliver Balch)就質疑快速時尚品牌所帶來的資源浪費,他指出英國每年估計約有17億美元價值的衣服被當作垃圾丟棄,而其中絕大部分都還可以使用。

舊衣服的處理問題,伴隨著資本主義發展而生。過量生產、過度消費所留下的大量舊衣,除了直接丟棄外,人們往往會考慮賣到二手市場或是捐贈給慈善團體。然而,不論是捐贈或賣出,這兩者經常意謂著同一件事──進入二手衣跨國貿易體系。

捐給慈善團體的衣服流向何方?

美國新罕布夏州的路邊一角,放了許多不同慈善團體的大型募捐箱。(圖片來源:<a href="http://www.unionleader.com/article/20121209/NEWS02/121209198&template=mobileart">Union Leader</a>)

在英美、西歐等工業先進國,路邊經常可見到慈善團體的大型募捐箱,主要接受捐贈品為衣物或鞋子。慈善團體往往將這樣的募捐行為和特定的群體連結在一起,例如「拯救小孩」、「幫助遊民」或是「協助第三世界民眾脫離貧窮」。但是,究竟捐贈的衣物是否真的被用在這些人身上呢?

事實上,除了少數自己擁有二手商品店面的組織,例如Goodwill、YMCA,會先將品質最好的二手衣物挑選到店面展示販售外,大多數民眾放進捐贈箱內的衣物,都直接被稱斤論兩地賣給二手衣出口商。出口商在其分類工廠裡面,由員工將買來的大量衣物分類。例如Precycle 這間公司的分類標準是,A級出口到波蘭;B級出口到非洲;C級出口到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約旦和巴基斯坦,更差的級別則是回收成為工業用布料。

接著,工業先進國民眾捐出的這些二手衣物,就會被打包成捆,運送到遙遠的第三世界國家,賣給當地的進口商。當地的進口商再層層轉賣給大盤商、中盤商,然後最後就是在市場擺攤販賣二手衣的小販。

儘管英國慈善零售協會(Charity Retail Association)宣稱,90%由捐贈者直接交給二手商店的衣物,都會在其商店內上架。然而,直接交給商店的的衣物數量並不多。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發展地理學系講師安德魯‧布魯克斯(Andrew Brooks)表示,雖然難以精確統計比例,但他估計只有10%至30%的二手衣會在英國國內販售。在加拿大、美國的情形也差不多。

一般民眾其實不知道他們捐贈給慈善團體的衣物,可能大部分會賣給商業公司,再出口至第三世界國家,成為市場小販攤位上的商品。而不是如他們想像,或是如勸募文案所說的「送交給需要的人」。2許多慈善團體可能選擇隱瞞,或是不主動說明,以免影響捐贈意願。這樣的做法確實有倫理問題,但對慈善團體來說,也有一些不得不為的苦衷。

許多公益團體都會舉辦各種募捐舊衣活動。(圖片來源:網路/作者重製)

根據英國政府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 Rural Affairs)於2009年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08年,英國的二手衣產業總共收集了52萬3千公噸的二手衣,相當於該年度新衣消費量的23%,這個數量仍在逐年上升中。而許多位於全球北方的工業先進國,都有類似的現象。

慈善團體收集而來的二手衣數量龐大,但是國內消費者對二手衣的需求卻沒有那麼多。即便有些慈善團體也經營二手商店,但大多數消費者仍傾向購買全新衣物。另外,二手衣的倉儲、管理跟銷售對慈善團體來說都要增加額外的成本。況且,也不是每個組織都有能力將二手衣運送到海外,並妥善分派給需要的對象。相較之下,直接轉賣給出口商,讓市場看不見的手來負責分配,對許多組織來說是一個既合理又省事,還可以增加團體收入的選擇。

物美價廉,二手衣席捲非洲

根據聯合國數據,2013年全球二手衣貿易總值高達43億美元,這還是低估的數值,並未納入走私等地下經濟部分。官方記載的跨國二手衣貿易總重量為390萬公噸,如果我們試著換算,這重量相當於75億條牛仔褲,或是318億件T恤,無疑是相當驚人的數量。其中最大出口國是美國,在2013年出口了6.87億美元的二手衣,主要出口至加拿大3、智利、瓜地馬拉和印度。而第二大出口國是英國,在2013年出口了6.12億美元的二手衣,主要出口至波蘭、迦納、巴基斯坦和烏克蘭。根據慈善團體樂施會(Oxfam)的評估,全球捐贈的二手衣,約有70%最終流向非洲

堆放在西非國家貝寧(Benin)一處倉庫的進口二手衣包裹。(圖片來源:<a href="http://www.betterplace-lab.org/en/what-happens-when-your-used-clothes-arrive-in-west-africa/">BetterPlace-Lab</a>)根據安德魯‧布魯克斯本身在莫三比克的田野觀察,進口二手衣平均市場售價僅為新衣服的35%至40%,例如,一件全新的男裝襯衫平均售價約為7.56美元,而進口二手衣的平均售價是3.61美元,還不到一半的價格。莫三比克家戶每月平均花在衣服上的費用,城市地區是10.5美元,鄉村地區是5.8美元。安德魯認為,價格上的明顯差距,讓貧窮的非洲人不得不選擇購買二手衣。

而新衣服為了能在非洲市場上銷售,商人往往只能選擇製作成本極低的新衣服,所以新衣服雖然在圖案或剪裁上較為時髦,但品質多半不佳。相對來說,那些被富裕工業國家民眾淘汰的二手衣,儘管樣式可能過時老氣,或是間有破損,但其使用衣料跟製作的品質都相對優秀。比起非洲市場上的新衣服,反而更加耐穿、耐用。

我們不難想像,這些物美價廉的二手衣成為非洲大部分國家民眾主要的衣著來源,包括肯亞(Kenya)、馬拉威(Malawi)、莫三比克(Mozambique)、奈及利亞(Nigeria)、盧安達(Rwanda)、塞內加爾(Senegal)、史瓦濟蘭(Swaziland)、坦尚尼亞(Tanzania)、贊比亞(Zambia)和辛巴威(Zimbabwe)在內都是如此。根據烏干達製造商協會(Uganda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的估計,二手衣佔了2003年全國衣物採購的81%。然而,也不是所有國家都如此,非洲最大的經濟體,南非(South Africa)的二手衣市場就不那麼熱絡,因為南非政府禁止進口二手衣

二手衣的全球貿易,讓這些本來會被丟棄的大量二手衣有了新去處,第三世界的人民也因此能夠擁有價格合理又高品質的衣物。更別提二手衣貿易創造了多少產值與工作機會,環保、人道、扶貧,可說是多個目標一次滿足。然而,這麼美好的二手衣貿易,仍舊招致批評。有人認為,對第三世界國家而言,進口二手衣的效應是弊大於利。

二手衣貿易帶來希望?

早在90年代,國際援助發展知識圈就開啟過類似爭論,究竟二手衣貿易對進口的第三世界國家,例如非洲各國來說,是好是壞?常見的批評是,大量廉價的二手衣湧入非洲市場,使得本國生產的衣物乏人問津,摧毀了他們國內的紡織產業,間接造成非洲許多國家無法發展工業技術,如今持續低度發展的情形。

然而,也有人抱持不同看法。美國喬治城大學麥當諾商學院教授皮翠拉‧瑞沃莉(Pietra Rivoli),在其著作《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The Travels of a T-Shirt in the Global Economy)當中,認為二手衣讓非洲民眾可以用便宜的價格購買高品質的衣物。同時,非洲蓬勃發展的二手衣經濟,則為非洲人民帶來工作,以及向上流動的機會。

肯亞首都奈洛比(Nairobi)的二手衣市集。(攝影:<a href="http://www.npr.org/sections/money/2013/12/10/247362140/the-afterlife-of-american-clothes">Sarah Elliott for NPR</a>)

她以自己在坦尚尼亞認識的朋友傑佛瑞‧米朗基(Geofrey Milonge)為例,2003年時傑佛瑞是個在市場擁有三個攤位的二手衣小販,之後他的生意不斷發展。到了2008年,他已經擁有了七個攤位,同時傑佛瑞也成為二手衣的批發進口商,直接從美國或歐洲進口二手衣貨櫃轉賣給其他商販。不僅如此,他還多角化經營自己的事業,開始投資房地產與進口建材。皮翠拉在書中驚喜地表示,當年遇到傑佛瑞時,他還只會說斯瓦希里語(Kiswahili)4,在2008年兩人重逢時,傑佛瑞已經可以用英語和她互通電子郵件了。

坦尚尼亞直到1961年才脫離英國殖民而獨立。1967年,朱利葉斯‧尼雷爾(Julius Nyerere)擔任總統時,宣示採取社會主義路線,將大型工業國有化,試圖擺脫殖民母國的影響,他同時也頒布了二手衣進口的禁令。皮翠拉認為,社會主義並沒有帶領坦尚尼亞走向繁榮。她表示,坦尚尼亞在70年代遭遇人民收入下降、投資衰減,經濟出問題。直到1985年,朱利葉斯‧尼雷爾下台,整個國家的經濟政策才大幅轉彎,走向開放。於此同時,二手衣的進口禁令也遭廢除。商人們可以光明正大地做二手衣生意,而不用再偷偷摸摸從鄰國走私進口。

皮翠拉表示,批評二手衣進口的聲浪主要來自於當地的紡織業者,然而坦尚尼亞紡織業的生產效率不彰、產品品質低落,缺乏良好管理,政治腐敗等等,這些都是非洲製造業普遍存在的問題。過往的長期保護並未讓當地紡織業成長茁壯,以至於沒有辦法和歐美進口的二手衣,或是由中國、亞洲輸入的廉價新衣競爭。她認為,沒有證據顯示,繼續禁止二手衣進口,坦尚尼亞的紡織業就能夠因此起飛。

相反地,皮翠拉認為,二手衣貿易雖然可能會讓當地紡織成衣業喪失一些工作崗位,但同時,整個二手衣產業從進口、分類、洗衣、物流到裁縫5等等,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以及走出貧窮的契機。她書中所提到傑佛瑞就是成功案例,透過二手衣經濟,傑佛瑞從坦尚尼亞的市場小販搖身一變,成為全球貿易的積極參與者。「西方的商學院學生在研究企業家精神,而傑佛瑞則是在體驗它。」她說。

二手衣經濟難以脫貧

然而,對於非洲的二手衣貿易,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發展地理學系講師安德魯‧布魯克斯,在其著作《服裝貧窮》(Clothing Poverty)中,卻提出了不同於前述皮翠拉‧瑞沃莉的看法。

首先,他認為部分研究者可能「過度樂觀」地評估二手衣貿易所創造的工作機會。舉例而言,西蒙‧菲爾德(Simone Field)1990年代曾經在辛巴威,2000年時在肯亞做過研究,她認為在肯亞大約有5百萬人直接或間接地參與進二手衣經濟,並從中獲益。這樣的說法被英國的紡織品回收協會(Textile Recycling Association)拿來證明「二手衣產業對世界經濟的重大貢獻」。安德魯指出,肯亞的總人口約為3千7百萬人,5百萬人意味著佔總人口的13.5%,是相當高的比例,但是西蒙並沒有說明她的數據從何而來。

然而,根據肯亞政府中央統計局(Central Burean of Statistics of Kenya)所作的調查,在肯亞的中小企業裡,二手衣零售商的數目約佔8%,並且在2001年時,僅僱用了約10.4萬人。如果假設每位工作者包括自己在內平均,有5個受撫養人口或間接受益者,那麼會得出大約50萬人的數字,這僅僅是西蒙所說人數的十分之一,安德魯認為,這顯示西蒙恐怕高估了參與二手衣經濟的人數。

位於辛巴威的二手衣攤位。(圖片來源:<a href="http://www.financialgazette.co.zw/to-ban-or-not-to-ban-secondhand-clothes-imports/">The Financial Gazette</a>)

而二手衣小販的實際收入究竟如何?安德魯以莫三比克首都馬布多(Maputo)市場的小販為例,小販會向上游購買進口未拆封的二手衣包裹,而包裹內衣服的品質、樣式、尺寸等等就直接決定了這批貨是賺是賠。因為二手衣包裹內容並非小販能左右,以至於這門生意的收入十分不穩定,運氣成份極高,可說是看天吃飯。據安德魯統計,市場內二手衣小販每日的平均收入約為5.4美元,在這個屬於全世界最貧窮國度之一的地方,這份收入對單身年輕人來說算是還不錯,但對於需要養家活口的人來說,就顯得捉襟見肘。他們必須時刻掙扎於要將收入拿來再投資於購買二手衣包裹,還是要優先滿足家人的生活需求。

安德魯認為,小販雖然不是國內最窮的那批人,但仍舊算不上是有錢人。販賣二手衣的風險跟不確定性太高,很可能開出一個充滿劣質品的包裹,就將之前賺的錢全部賠光,以至於難以依靠販賣二手衣穩定致富。根據學者法蘭西斯‧威古羅(Francis Wegulo)對肯亞二手鞋小販的研究,他發現販賣二手鞋雖然可以讓人脫離極端貧窮,但也僅只於此,小販難以依靠賣二手鞋走出貧窮或負債的泥沼。少數成功者的勵志故事,恐怕無法掩飾整體的困境。

二手衣衝擊當地產業

在一份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針對馬拉威經濟與產業分析的報告中這麼寫著:

「隨著二手衣市場開放,已經逐漸衰退的紡織與成衣工業,更受到嚴重影響。當地生產的衣物比進口二手衣昂貴,使得一些主要的工廠因為無法和廉價二手衣競爭,進而關廠倒閉。起初,這些大量流入的二手衣被視為『馬拉威有史以來所發生過最棒的事』。然而,對馬拉威的服裝產業來說,卻帶來毀滅性的結果。」

安德魯認為,雖然這份報告內容是談馬拉威,但在其他非洲國家也有類似狀況。但如果要將非洲整體成衣工業的衰退僅歸咎於進口二手衣,也是過度簡化這個複雜的問題。他指出,造成危機的根本原因來自於經濟自由化,二手衣只是其中一個環節。當各種因素同時交織在一起時,二手衣開放進口就會造成問題。

那麼,究竟進口二手衣對非洲國家的紡織成衣業有多少影響?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娜塔莉‧璜(Natalie L. Hoang)在2015年時回顧了先前的研究以及各項經濟數據,最終計算出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Sub-Saharan Africa)當地的紡織與成衣產品的銷售衰退,其中有40%是受到進口二手衣的影響。多倫多大學經濟分析與政策副教授高斯.佛雷瑟(Garth Frazer)在2008年發表的一份論文,亦認為在1981年至2000年間,非洲紡織業產量下跌以及就業減少的現象中,進口二手衣分別佔了40%與50%的影響因素

實際上,大部分的研究都同意進口二手衣會衝擊當地紡織成衣業。問題在於,進口二手衣帶來了怎樣的整體效應?是否真的利大於弊?

致命的吸引力

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是,如果二手衣真的這麼棒,為什麼二手衣席捲的是第三世界國家,而不是歐美等工業先進國?如果非洲的民眾足夠富裕,能輕易地消費起各種嶄新時尚衣著,他們還會對第一世界白人們所丟棄的舊衣服趨之若鶩嗎?

確實,二手衣貿易在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形成了蓬勃的經濟活動,也有許多人賴以維生。但持續進口二手衣,就意謂著錢由貧窮的第三世界人民口袋中不斷外流到富裕的工業先進國。況且,進口二手衣這類的消費品,不同於進口儀器設備或原物料,對於增加經濟產值沒有任何幫助,只會加重貿易逆差。最終,這些付出的錢,可能又會累積在民間或政府的債務上,惡化第三世界的債務危機。所以,正是因為第三世界普遍的貧窮與低度發展,二手衣貿易才能大行其道。而大量進口的二手衣,很可能反過來阻礙了整體發展與脫貧的機會。

事實上,因為紡織成衣業高勞力密集,低技術門檻的特質,使得它很適合成為工業後進國發展其工業技術、吸納大量勞動人口的起點。上個世紀60年代的亞洲四小龍,90年代的中國,都有著類似的發展歷程。運用充沛且低廉的勞動力優勢,配合著貿易保護措施,有計畫地發展進口替代到出口導向。一步步地累積資本、經驗和技術,培養出競爭力,成為少數能從發展中國家崛起的案例。所以,當我們在看非洲的紡織成衣業時,並不只是討論單一產業,同時也是在關注非洲的發展問題。

無法發展的非洲?

每日生活費低於1.9美元絕對貧窮比例地圖,顏色越深代表比例越高。可見到撒拉哈沙漠以南地區,有些國家高達60%以上。(圖表來源:<a href="http://povertydata.worldbank.org/poverty/region/SSA">世界銀行</a>)

顯示綠色部份即為所謂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也就是大部分國際組織所指的非洲。(圖表來源:<a href="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2%92%E5%93%88%E6%8B%89%E4%BB%A5%E5%8D%97%E9%9D%9E%E6%B4%B2">維基百科</a>)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為當前世界上最為貧窮及低度發展的地區。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公布的資料,2015年,該區域的平均國民年收入(Gross National Income)僅為1,627美元,全球平均為10,400美元,最高的挪威(Norway)則是93,820美元。不僅如此,最低十名國家全都位於此區域,包括蒲隆地(Burundi)的260美元、中非共和國(Central African Republic)的320美元,以及馬拉威(Malawi)的350美元。

而在2012年,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有42.7%的人,每日生活費用低於世界銀行1.9美元的絕對貧窮標準。同時,此區域2014年時的出生預期壽命僅為58.6歲,也遠低於全球平均的71.5歲。

當我們從二手衣貿易,到紡織成衣工業,並開始關注非洲的貧窮與發展問題時,我們得認知到,非洲長期以來的不發展或低度發展,有其生成的特殊歷史背景。

劍橋大學發展經濟學家張夏準(Ha Joon Chang)在其著作《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23 Things They Don't Tell You about Capitalism)中,駁斥各種斷言非洲無法發展的說法。他表示,在1960至1970年代,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人均收入年成長率約為1.6%,雖然比不上同時期東亞「奇蹟式」的成長(5%至6%),但仍屬於不錯的表現。然而,從1970年代末起,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各國被迫接受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所推動的「結構調整計畫」(Structural Adjustment Programs, SAPs),奉行自由貿易政策,大幅開放國內市場。張夏準抨擊,這些政策不利於經濟發展,讓非洲各國尚未成熟的產業,直接面臨國際競爭,導致工業崩盤。各國只能轉為仰賴農業、礦業等初級大宗商品出口,賺取微薄的利潤。

這些國家實施結構調整計畫後,經濟不只沒有成長,甚至開始衰退。張夏準指出,在1980年到1990年代,撒哈拉南部非洲國家的人均收入以每年0.7%的速度下降。雖然在2000年之後終於開始增長,但一併計算後,1980年到2009年之間,人均收入的年成長率只有0.2%。也就是說,在採用了這套(據說比較理想的)自由市場政策後,非洲人民的收入水準在這30年間可說是沒有成長。

這套崇尚自由市場,自由貿易、小政府、私有化、去管制化等政策方針,就是被稱為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的政治經濟意識形態。張夏準認為,歷史上並沒有工業後進國因奉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而發展成功的案例,強行吞下這帖不對症的藥方,只會使得窮國更加難以發展。

坦尚尼亞:結構調整計畫的犧牲品

前述提到,皮翠拉在《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書中認為,坦尚尼亞在70年代歷經了人民收入下降、投資衰減等經濟問題,直到1985年,主張社會主義的朱利葉斯‧尼雷爾下台,整個國家的經濟政策大幅轉彎,走向開放。而這個開放的貿易政策,帶來了後續欣欣向榮的二手衣經濟。然而,事實當真如此嗎?

根據聯合國大學(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的研究報告,坦尚尼亞在1971年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NP per capita)為100美元,整個70年代穩定成長下,在1982年達到310美元。同時,國內生產總值(GDP)也從1971年的13.7億美元,成長到1982年的62.5億美元6

不只主流的經濟指標成長,出生時預期壽命也從1960年的43.7歲,1980年成長到50.5歲,甚至高於2000年時的50歲。教育方面,學校的入學率也從1970年的33.83%,在1981年達到97.2%。從這些統計數據顯示,19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的坦尚尼亞,是一個各方面穩定發展的國家,而非皮翠拉所言,一段失敗的歷史。

然而,如同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在這段期間,坦尚尼亞因為持續的貿易逆差而累積了外債。這筆債務,也因為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歐美採取的極端緊縮貨幣政策,讓銀行利率飆高,以至於在短期內債務迅速膨脹到難以償還的地步。以美國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System)為例,1977年的存款年利率為5.54%,到了1981年,則調漲到驚人的16.39%。而同一時期,坦尚尼亞的外債總額,則是從1977年的14.48億美元,暴漲到1982年的29.15億美元,5年內增加了一倍有餘。國際貨幣基金所推動的結構調整計畫,就是要透過一系列的經濟改革政策,確保債務國可以償還債務。

1982年,坦尚尼亞也被迫接受了結構調整計畫,私有化國企,大幅開放市場,貶值貨幣以利出口,二手衣貿易也在1985年開放進口。結構調整計畫試圖讓坦尚尼亞擴大出口,以賺取外匯償還龐大外債。然而,開放市場的結果,出口總額沒有成長,進口總額反而不斷增加,貿易逆差持續擴大。舉例來說,1977年坦尚尼亞的進出口貿易逆差為1.67億美元,而1990年則增加到9.55億美元。另外,坦尚尼亞的產業結構也發生劇烈改變。在整個70年代,工業部門佔坦尚尼亞GDP的比重平均為12.2%,這個比例在80年代中不斷下跌,到了1990年,僅剩下6.4%,萎縮將近一半。

在債務部分, 坦尚尼亞試著擠出錢來償還外債,但很快地,每年支付的幾億美元,仍然追不上債務成長的速度,甚至連繳利息都不夠。在實施結構調整計畫後,坦尚尼亞的外債總額從1982年的29.15億美元,增加到1990年的61.29億美元。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暴增了一倍以上。這樣的現象,印證了前述張夏準的批評。而所謂的結構調整計畫,至此可說是完全破產。

莫三比克,沒有發展的成長

「莫三比克持續的成功故事,和其產生的信任氣氛,是對非洲懷疑和批評的解毒劑。」 ──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Kofi Annan)於2002年在莫三比克首都馬布多(Maputo)的發言

莫三比克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自從1975年從葡萄牙獨立之後,很快地就爆發內戰,直到1992年才結束。莫三比克可能是奉行結構調整方案最為徹底的國家之一,以至於經常被國際官方組織視為非洲發展的模範。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從2003年起至今,莫三比克每年平均GDP成長超過7%。

然而,在亮眼的經濟成長下,貧窮的狀況並沒有獲得相應幅度的改善。根據2014年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莫三比克在187個國家中排名180名,多重貧窮人口比例(Population in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近年來一直維持在70%上下。失業率從2000年的21.9%,到2013年小幅增加為22.8%。安德魯認為,自從內戰結束後,莫三比克並未採取1980至90年代的中國,或是1960至70年代的韓國所採取的發展策略 – 建立勞力密集產業。而是開放外資企業進駐,大量地榨取其天然資源,表面上GDP成長了,卻只創造了很有限的工作機會。同時,徹底執行的自由貿易和自由市場政策,讓包括二手衣在內的各種消費性產品大舉輸入,摧毀了原本就很脆弱的國內輕工業。他認為,這種「沒有發展的成長」,實際上是犧牲了莫三比克人民未來的機會。

圖為莫三比克政府債務佔其GDP比例,因莫三比克GDP近年來成長快速,故2013年攀升到和2006年的比例接近,但實際上總金額增加約一倍。(圖表來源:<a href="http://www.tradingeconomics.com/mozambique/government-debt-to-gdp">Trading Economics</a>)

莫三比克於今年6月爆發出債務危機。主要因為莫三比克政府坦承隱藏了一筆超過14億美元的債務。消息一傳出,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立刻中止了對莫三比克的貸款。各主要援助國也暫停並重新評估對莫三比克的援助工作。事實上,除了該筆隱藏債務外,莫三比克近年來的債務總額也開始攀升,根據標準普爾(S&P)估計,莫三比克目前的負債可能達到今年GDP的90%。目前該國政府正努力尋求外援協助。非洲發展的官方模範生如今正面臨嚴酷考驗。

禁與不禁,都非易事

今年三月,東非共同體(East African Community),包括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提議要在2019年前全面禁止二手衣進口。他們認為,這樣一來,有助於提振當地的紡織成衣業,增加就業,刺激經濟發展。在過去20年來,烏干達和坦尚尼亞的二手衣進口量成長率分別為233%和1100%。這些衣服,如我們所知,大部分都來自於發達西方國家。

然而,這份禁令是否能達到效果,仍數未知。事實上,有些國家雖然禁止二手衣進口,例如奈及利亞,但大量二手衣仍舊透過邊境走私進入奈及利亞國內。轉為地下經濟的二手衣貿易不僅無法管理,政府也會失去大筆稅務收入。安德魯認為,相對較為成功的案例可能是南非,但在南非的市面上仍舊能看到從莫三比克邊境走私進來的二手衣。同時,南非的紡織成衣業也並未因禁止二手衣進口而蓬勃發展,當地廠商仍舊面臨來自中國、印度或亞洲生產進口衣物的強烈競爭。

如今許多第三世界國家想要複製中國與東亞的發展經驗,但各種時空背景條件都和當時不同了。被琅琅上口,視為理所當然的自由貿易政策,實際上是1970年代末期開始,新自由主義崛起下的產物。而包括台灣在內,所謂「東亞奇蹟」的發展案例,則是奠基於1960至1970年代,它們不像其他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直接受到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強力左右。7同時,在1970年代以前,也並未風行各種自由貿易協定,各國仍有空間維持適度的關稅和貿易限制。張夏準認為,儘管過去有效的發展模式未必能成功複製到現在,但是不這麼做的話,根本不會有機會。而這些強加於第三世界國家的自由貿易政策,實際上是將向上發展的梯子一腳踹開,讓工業後進國陷入無法翻身的困境。

二手衣何去何從?拒絕簡單答案

大量製造,過度消費,正加速地球資源的消耗,以及製造更多的二手衣成為問題。(圖片來源:<a href="https://envgroup13.wordpress.com">Envgroup13</a>)如果第三世界不接收這些數量龐大的二手衣,就只能任其報廢銷毀。然而,沒有道理將「浪費資源」這樣的道德指控帽子扣在第三世界國家頭上。真正浪費、消耗地球資源的,難道不是這些製造二手衣的工業先進國嗎?2014年發表在《資源》(Resources)期刊上的一篇論文指出,在1979年至2009年的30年間,全球對原物料的消費增加了94%,特別自2000年之後,增加的趨勢越來越快。而這種大量製造、過度消費的社會經濟模式還有可能持續多久?

接著想下去,第三世界國家如果發展起來,全球資源的消耗量不就更大?沒錯,這是正近年來中國跟印度等人口眾多的國家工業化所帶來的挑戰。當前的發展模式固然亟需改變,但這並不構成反對第三世界工業化的理由。貧窮國家的人民無法只靠初期農礦產品的輸出而翻身。要賣出多少的咖啡、香蕉、橡膠,所賺到的利潤,才能買得起一支iPhone?如果說穿第一世界富國丟棄的二手衣,是他們當下最好的選擇,十年、二十年後這個現象應否、能否被改變?

有人表示,曾經在非洲的二手衣市場看到印有繁體中文的T恤,以及台灣選舉候選人的背心、帽子,顯示你我也很可能不自覺地參與進全球的二手衣貿易當中。當我們開始思考捐贈二手衣是否真的能「幫助」到別人時,有些人會希望你支持。例如做二手回收和出口的ERDTEX公司在官網上為自己叫屈,認為貿然禁止進口或課以重稅,並不真的能幫助第三世界的民眾,反而會讓窮人沒有便宜高品質的衣服可以買,並傷害大量目前依靠二手衣經濟過活的人。這樣的說法看起來似乎也不無道理?

講了那麼多,究竟這些衣服捐是不捐呢?人們總是會想尋求一個簡單的答案或是行為準則。二手衣是個問題,但二手衣的問題需要被放進資本主義發展歷史,被放進全球南北貧富不均、被放進新自由主義政策架構中,才能獲得深刻的理解。既然問題這麼複雜,自然不會有簡單的答案。事實上,我們也應該拒絕任何簡單的答案。這些問題解決的層次並不在於個人選擇捐或不捐,或對某些產品買或不買,而在於我們如何嚴肅地看待它們,思考、採取行動以改變整個體系。

  • 1. 自2015年起,NFL改為和Good360合作,原因不明。
  • 2. 本文所指涉對象,及其經營模式,主要為歐美慈善團體,並不確定台灣的慈善團體是否也採用此種模式。
  • 3. 運至加拿大在當地進行分類與再出口,應與兩國二手衣出口貿易政策不同有關。
  • 4. 根據維基百科,斯瓦希里語是坦尚尼亞、肯亞、烏干達的官方語言,為非洲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之一,約有5500萬使用人口。
  • 5. 從第一世界進口的二手衣,在剪裁、尺寸和風格上不見得合乎非洲人的需求,因此修改二手衣的裁縫需求也隨之成長。
  • 6. 此期間坦尚尼亞先令對美元匯率大致在7-9之間,沒有太大幅度變動。然而在1982年之後,因結構調整計畫所致,匯率重貶,採用當前美元(current $US)的GNP、GDP數據就不能拿來跟前一時期直接比較。
  • 7. 韓國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受創不輕,因而接受了國際貨幣基金的貸款以及結構調整計畫。但當時韓國已經是所謂發展成功的案例之一了。
特約撰述: 
責任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