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將領的微詞與戰爭的本意

2007/09/04

9月2日,報載3位英國將領指責美國的伊拉克政策為「智力破產」、「胡鬧」、「反恐戰爭不合時宜」、「致命缺陷」,同時具體指出美前國防長倫斯斐除了「置一切警告於不顧,使得如今進退失據」之外,尤其是解散伊拉克本身的安全力量更是個嚴重錯誤…。同時,媒體又廣泛報道,英國有意「讓聯合國派遣藍盔部隊取代英國士兵,近期將撤退伊南巴斯拉地區的駐軍」。

此消息與前幾天美國國防部長蓋茲所提出的「打算在伊拉克建立類似韓國的永久性軍事基地」對比,的確讓人對當前國際局勢的混亂扼腕。

首先,這場戰爭是在沒有安理會授權下發動的非法戰爭,且不說國際社會本應根據《憲章》規定,對侵略方進行集體制裁,而實際情況卻是,由安理會作出新決議,將侵略方「漂白」為「管理當局」。去年黎巴嫩事件亦是如此,以色列進行侵略之後,聯合國不是組織軍事力量對侵略方進行制裁,而是將維和部隊駐紮在受侵略方境內,要求挨打的真主黨繳械。其他類似事件,如阿富汗、南斯拉夫的瓦解,埃塞爾比亞對索馬裡內戰的干預,結局均是由國際維和力量出馬,處理善後。如今,英國更是重施故技,情況好比不法商人,習慣性地要求納稅者貼補自己的投機虧損。

就上述3位將軍對美國的指責方面,從現代軍人「為和平而戰」的理念出發,的確是一針見血。但是,如果美國戰略家的初衷在於分而治之、讓伊拉克倒退50年、控制石油資源,則美國「做的說不得」的戰略部署,絕對不是那麼低能弱智。

綜觀近27年的一系列事件,我們可輕易觀察到同樣的軌跡。分而治之、拉一個打一個的策略,首先運用在南斯拉夫身上,待敵對勢力約束在局部地區之後,便開始對其人民進行經濟封鎖和集體制裁。肢解前南斯拉夫的過程至今未告結束,本年11月科索沃宣佈獨立似乎已成定局。

黎巴嫩、巴勒斯坦情況也是如此,分而治之、拉一個打一個的結果,便是將敵對勢力逐步孤立在難民營及加沙地帶,以便作最後的掃蕩。

探討戰爭的目標在於重建和平,或赤裸裸的摧毀敵方,最為顯著的標誌就是攻擊方使用什麼武器,打擊什麼目標。如果,攻擊目標以基本設施為主,又以投擲大量集束彈、貧鈾彈為輔,則真正的戰略目標肯定是不可告人。

伊拉克問題方面,自從最後一個遜尼派部長辭職後,不論是直接尋求獨立或以「邦聯制」加以點綴,「三國鼎立」的局面已無可逆轉。庫爾德一方,早於1991年底北緯36度禁飛線劃定時,便已儼然成為獨立王國。南部什葉派生活圈,也於1992年8月北緯33度禁飛區劃定之時,逐漸為不同什葉教派和地方勢力所控制。今後伊拉克政府一旦以邦聯模式促成分裂,則結果必然是一場族群清洗的重演。彼時除了現有的400萬難民之外,通過互相驅趕,再增加數百萬難民也並非不能想像。同時,即便「三國鼎立」勢在難免,美、英兩國為了更加有效地加以管理和控制資源,進一步將該三地區分解為若干勢均力敵的地方勢力、軍閥勢力,也可從當前的亂局中略見端倪。事態果真如此發展,則建立永久性軍事基地、控制戰略要地和石油資源,將成為美國任何一個政府必須執行的國策,但為了減少己方有生力量的傷亡,增加聯合國的藍盔部隊不失為聰明之舉。

估計未來伊拉克軍閥割據局面將長期存在,凡需要美國支持的地方勢力必須提供「以油換物」的服務;而國際社會,為了分享石油大餅,也必須參加維和部隊,「以人換油」。

比較之下,阿富汗的前景遠非伊拉克之「明朗」。為了確保對中亞石油、油氣的控制,美國早已與阿富汗北方聯盟的軍閥結為盟友(多在政府擔任要職)。按此原始計劃,上述資源可避開伊朗,經阿富汗北部,直接通往巴基斯坦出口。當前問題在於,自1980年起,巴基斯坦在美、英協同下,長期大規模培養塔利班勢力。如今,即便2001年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已遭美國推翻,而巴基斯坦北部地區的塔利班原教旨主義者已與阿富汗南部的塔利班結為一體。因此,別說是控制資源,甚至維繫巴基斯坦的國家完整都大成問題。最近聯合國有關機構指出,當前國際市場93%的交易鴉片產自阿富汗;而其中絕大多數,來自與巴基斯坦的接壤地帶。這說明,阿、巴之間廣大地區早已失去控制。

塔利班政權瓦解後,即刻蛻變為潛入民間的游擊組織。只要該組織保持分散、游擊狀態,便可能以拖延時間來等待轉機。但如果一時衝動,嘗試構建地方政府,則將成為固定槍靶,重蹈巴勒斯坦哈馬斯的覆轍。阿富汗山嶽密佈,歷史上一向是影響發展的障礙,但也是任何外來勢力無法全面控制的原因。近百多年英國、蘇聯都先後有過慘痛的經驗;山姆大叔雖然兵強馬壯,但也需要極好的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