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青年貧窮化:聆聽RCA工殤者的聲音

2013/11/21
英國倫敦大學Goldsmiths學院社會學博士生
▲美國無線電公司(RCA)受害女工與工傷受害人協會,2012年3月8日在行政院門口帶布條與罹癌死亡女工照片呼口號,要求職安法排入優先法案,全民監督化學物質資訊。(圖文/中央社)

聆聽工殤者的聲音,對一個社會的意義是什麼?

由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原台灣美國無線公司員工關懷協會合力採訪撰寫,出版了《拒絕被遺忘的聲音──RCA工殤口述史》。此書透過12位親身曾在「台灣美國無線公司」(簡稱RCA公司)工作的罹癌員工或其家屬的口述歷史,述說了1970到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背後,一群因跨國資本在台製造環境污染、不幸因此染上種種癌症、病痛的勞工故事。

透過草根勞工的口述歷史出版,我們能夠進入到這群經常被主流社會所遺忘的人們的生活中。儘管血跡斑斑,卻饒富意義。

工殤者的確並非和你我無關。他們非但並不罕見,而只是在主流社會下,遭有意遮蔽、或自感難以啟齒地存活著。他們遭遇災害的原因,往往也並非是偶然的不幸,而是整個社會結構下的某種必然後果。

「以為公司有所處理」

《拒絕被遺忘的聲音──RCA工殤口述史》中,一位RCA前員工說到,他是如何看到有機溶劑被大規模地傾倒到地底下,卻誤以為公司有所處理。「這些洗髒了的有機溶劑……員工用手推車推到廠房外傾倒。……包括他在內的RCA員工,都以為傾倒地點的地底下有一個巨大類似儲油槽的容器……他們也覺得,等到儲存槽滿了之後,公司會定期請人來抽取清理。這種詭異且莫名出現的『以為』源自於誰,員工們也莫衷一是,沒有任何人曉得。更沒有人知道,那些被倒入地下的有機溶劑,污染了地下水,地下水再被RCA公司的水源系統抽起來當作廠內員工的飲用水。」(傅若珣的故事,頁190)

何以員工會有這樣「詭異且莫名出現的『以為』」,而輕信公司不會污染環境、傷及員工?進一步地,從員工們的口述之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和「跨國資本」、「美商」、「美籍管理幹部」、「高科技」、「人人稱羨」等先進符號,息息相關。

例如員工們述說的:「當年,我們很感激美商電子公司給我們賺錢的機會,從來沒有懷疑過在工廠上班、住在工廠附近會有危險……」(鄭王愛珠陳述書,頁214)。

代表先進、文明意義的美商公司,遮蔽了員工的環境風險意識,「那時RCA不但開很多職缺,而且福利很好,提供住宿、交通、工作穩定、薪水不差、廠內還有廠醫,並且連加班費都比外面好得多,吸引不少人前來應徵」(陳麗真的故事,頁288),以至於,如今諸多員工發生病變、展開追討抗爭,還是有人抱持著「RCA是一間好公司」、「這些出來抗議的人士是在胡搞」的想法,將各種跨國資本帶來的環境破壞、職業災害視而不見,或歸諸於個人問題。

▲美國無線電公司(RCA)污染事件纏訟多年,受害者2013年9月13日帶著新書「拒絕被遺忘的聲音─RCA工殤口述史」至台北地院召開記者會,希望大家關心台灣經濟發展下所付出的代價。(圖文/中央社)

美商=高科技=安全有保障?

RCA員工們用身體為代價,對這整個社會上了一課。這在所謂「高科技產業」持續擴張的今日,也相當有啟示意義。所謂的高科技產業、公司源自外國、洋人主管……,並不代表就會更負責任、或用更進步的手法來處理環境和勞工問題。相反地,藉由象徵地位上的優勢,這些高科技產業更可能肆無忌憚地將環境成本轉嫁要勞工承擔──特別是倘若他們從未懷疑會成為公司發展的犧牲者的話。

在世界分工體系上後進地區,資本輸入與文化殖民,往往是交織而生。我想對於台灣整體社會而言,回頭來聆聽如RCA等工殤者的聲音,不只是同情他們的苦難,或是換個角度看一段已經過去的歷史;更是要清洗自身的後殖民偏見,正視資本的真實邏輯:儘管是「美商」「高科技」公司,對待員工也同樣是以追求利潤、壓低成本為優先考量。稍微高些的工資福利,或許能換來的員工榮譽感,但並無法保障人們就能有安全的工作環境。對照當前台灣的跨國「高科技產業」或「高端服務業」,過勞、惡性加班、甚至種種職業病依然頻傳,RCA員工的血汗經驗,不正是相當值得這社會省思嗎?

更進一步說,縱容這一切苦難在台灣發生,親美親資、唯發展的政府,當然也是造就問題的元凶之一。引入外資以發展的經濟成長策略,和縱容外資剝削勞工掠奪環境,在理論上一定程度該是兩回事。但政府的親資階級立場,對外資的放任甚至同謀,卻讓它幾乎必然成了同一回事。

甚至,儘管RCA受害員工和家屬抗議多年,不分歷經的藍綠政權,都依然不願主動認定此類跨國公司的罪責,或提供基本的行政與法律資源協助受害勞工與家屬們討回公道(該書指出,2001年時任民進黨政府行政院長的張俊雄,甚至主動解散了行政院下的「RCA專案小組」)。如今僅能倚靠員工們自行提起訴訟,拖著罹患種種疾病的身軀,艱辛地在法院裡奮戰著。國家階級立場造成的傷害,遠遠不是公益律師或社運份子所足以彌補的。

面對運動中的內部紛爭經驗

另一方面,此書的確不只是訴苦、記錄人們的苦難而已。《拒絕被遺忘的聲音──RCA工殤口述史》另一項難能可貴之處,是大方地自我揭露運動過程中的組織困境,以為繼續前行做準備。

RCA關懷協會在1999年成立後,經歷了大規模的抗爭動員與訴訟,在2003年因為外部訴訟受阻、內部領導糾紛,而趨於沉寂。直到2006年才有再次組織、重啟運動的動作。書籍尾端的〈走過十五年──RCA組織與運動回顧〉的部分,以座談紀實的方式,娓娓道出了其中的領導糾葛,被領導者在其中的種種心態。裡頭談到,關懷協會原來理事長對內對外發生了不少衝突,但過去協會部分成員們看到問題後,採取的消極、鄉愿以對的心態,也是構成問題的原因。

如同多數社運的經驗一般,一場長期的運動最常遭遇的困境,往往並非來自外部挑戰而已,而更是內部人與人的關係互動問題。此書正視了這問題,也為其他社會運動作出了提醒:領導者怎麼在群體中受到約束,和被領導的會眾相互尊重與信任,始終是看似簡單、但無法迴避的關鍵課題。

草根人民要挑戰跨國資本,是漫漫長路。受壓迫者的聲音,始終不是太大、太多,而是太小、太少。我們期許更多的口述歷史出版、讓更多拒絕被遺忘的聲音再現,尋找更多願意聆聽和團結的大眾。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