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費原來這樣漲:教育部的學費調整機制

2012/09/25
清大研究生聯合會會長、清大社會所學生

責任主編:張心華font>

每年各大學與教育部或多或少發起關於大學學費的討論,今年(2012)1月在油電雙漲的同時,教育部放出「未來可能會漲學費」的訊息,引發了各大學紛紛在媒體上表態支持。對於社會大眾而言,大學提出的調漲原因令人難以接受,並引發了一些抗爭行動。經過在立法院國民兩黨的教育立委輪番砲轟之後,教育部承諾立法院會成立專案小組處理大學的學雜費議題,期望建立一個常態性的調整機制。

然而,教育部在過去數十年來到底如何處理大學學費這個議題?各大學為什麼有漲學費的壓力?在一次又一次的抗爭結束之後,學費到底漲了沒有?

為何學費一直漲?

所謂的「高學費政策」必須放在高等教育環境的改變中來看。為了回應1994年教改訴求,教育部自1994年9月成立教改會,開始推動高等教育擴張。為了快速達成「廣設高中大學」的目標,教育部以專科、技職院校的升格以取代籌措資源成立新院校。儘管表面上看起來高等教育部門的總體經費隨著擴張逐年增加,但實際上只是把原本專科學校的經費移往高教部門,沒有新的資源投入。

在高等教育競爭學生生源的「市場」中,大學必須具有足夠的競爭力,私立大學資本投入不足的部分依靠學費來支撐,在台灣的環境下,目前私立大學有6到7成的經費來源為學費收入。公立大學雖然有6到8成收入來自政府經費,但是在教育部藉由大學之間的績效競爭來分配教育經費的政策影響之下,公立大學亦有強烈的經費渴求,導致總體上「高教經費看起來有成長,但學校年年在喊窮」的狀況。

在高等教育擴張的「高教普及化」過程中,為了顧及高等教育菁英性質,教育部開始將高教經費集中在前段公立學校,塑造公立大學之間的差距。2006年開始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大量投資研究績效良好的前段國立大學,然而這部份的高等教育經費來源並不是教育部的經常經費,而是通過特別預算的方式補充的教育經費。白話的說,歷年來教育經費常態性不足,好不容易增加的特別預算透過教育部的調控直接分配給前段的公立大學,加劇了大學間的競爭和資源不平等。

教育經費不足、過度膨脹高等教育,這兩個因素直接導致各大學調漲學費的壓力。在總體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向未改變的情況下,各大學很難改變目前的狀態,顧及學生的經濟壓力調降學費。

學費調整的具體過程

那麼,就目前的體制來看,如果學校有漲學費的需求,操作上如何做才可能達成呢?

教育部其實並不會主動推動學雜費調漲,他們認為自己的角色是基於對各方勢力的權衡,公正的決定在此刻如何調整學費。教育部的態度忽視了自己在主導高教結構轉變上的角色,然而這種態度決定了學費調整的制度設計。

教育部對學雜費的掌控方式大致可分成兩個時期,1999年以前是「統一制定期」,大學學雜費收費標準由政府統一規畫及管制,學費參考軍公教人員待遇的調幅,雜費則參考當年度4月份物價指數的變動,每年由教育部統一訂定。1999年之後開始推動「學雜費彈性方案」,分為私立、公立兩種管理方式,各類學校指標跟核准方式差異很大。1999年之後學費的調整大致以這個方案為主,在2004、05、06年分別有修正。

這兩個時期的學費調整機制,在「決定要收取多少學雜費」的不同是:1999年以前,教育部在聆聽各界意見後,獨自決定高教學雜費的收取狀況;1999年以後,教育部制訂指標,由各校自行決定漲幅,送教育部經審核後公布各校可否調漲。

現在一個大學如果想要調漲學費,必須要先按照「方案」和「修正規定」內容,根據學校的情況提出文件。經過校內各處室的努力之後,文件送達教育部,教育部彙整所有申請學校,召集「學雜費審核小組」,送交各方專家審核。教育部審核通過之後,必須再通過「校內程序」(2005年修正規定),才能夠真正調漲學費。校內程序是先成立專案小組,說明學校調漲學雜費的合理性;與學生代表溝通,經過校內會議(通常是校務會議)決議通過,就可以正式實施調漲學雜費的決定了。

從2005年增訂「公私立大專校院彈性調整學雜費方案修正規定」之後,向教育部提出學雜費調整的學校便下降至十家以下,事實上,從2009年至今,都沒有調整學雜費。

90-100學年度學雜費調整情形(資料來源:教育部)

教育部跟各大學在這個學費調整制度裡遇到的問題是,表面上看起來學費由「教育部統一制定」改變為「彈性調整」,但其實教育部只給予各大學「建議調整幅度」的權力,規範各學校調整學費的指標也不具即時性,大學學費實際上還是處於教育部的管制之下。教育部會否核准各大學調漲學雜費,主要還是依據當年的民意壓力,如果反對聲浪不大,就很有可能調漲。

也就是說,在這個情況下,各大學對於調漲學雜費的內部需求無法紓解,亟欲尋找新的管道。在多重壓力之下,今年教育部嘗試解決問題的作為,就是成立「常態性大專學雜費調整方案小組」。

常態性大專校院學雜費調整方案專案小組

在2012年3月針對調漲學費的民間抗爭後,教育部在立法院承諾組織專案小組處理學費問題。同時由於青輔會「青年參與政策討論」的政府內部施壓,教育部允諾青輔會派代表參與學費政策討論。我在這個時間點被青輔會找上,受邀成為會議成員,從4月第一次會議參與至今。

這個「常態性大專校院學雜費調整方案專案小組」的會議權力結構設計、成員來源、會議議程、會議結論等,都掌握在教育部手中。第一次的小組會議中教育部長蔣偉寧即明確表示該會議是為了屏除政治爭議,從政策實務上討論學費問題的解決方法。但是該小組會議的設計,卻注定了這個小組不可能討論出具體明確的解決方案。

在與會代表的決定上,教育部為了迴避政治衝突,選擇了可以把政治問題放兩旁、靜心討論的人選。(專案小組成員包含國立大專、私立大專、私立科技大學及專科學校所推薦代表共 7 名、學生代表 2 名、家長代表 1 名、教師代表 1 名、學者專家 5 名、國家教育研究院代表 2 名及本部代表 4 名,合計 22 名共同擔任。)舉例而言,教師代表理論上應該選擇大學教師組織的代表,但是教育部在會議前及會議中明確的拒絕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的參與,轉而邀請主力是中小學教師的全國教師會派代表參與。

在會議內容上,從在教育部召開的小組會議、國教院召開的工作圈會議到公聽會,教育部都沒有提出明確的學費政策作為議案討論,而是以去結構化的討論方式,讓所有與會代表自由發表對大學學費問題的看法,並提供一些數據資料作為現場論戰的材料。事實上過往數次開會的現場便經常呈現「混戰」的狀態,每個人各就自己的立場陳述意見,講完一輪會議就結束了。

按照教育部對於本小組會議的任務設定,應該要制定調整學雜費的常態性政策,事實上教育部在過去八年中已經制定了教育部內部處理學雜費的政策,但是既有政策既不符合學校的需求,更不符合社會大眾的期待。教育部看起來沒有打算檢討高等教育的經費分配和結構性問題,也尚未討論過往學雜費調整機制,會議現場混沌不明。

根據目前的了解,該小組會議最後可能產生的結果有兩種,一是教育部修正部分細節後,重新公布原有的「彈性調整學雜費專案」。二是廢棄此專案,另行設計專案讓各大學有更多的空間自行調漲學費。

結語:學費調整機制迴避結構問題,應從高教資源分配調整起

台灣高等教育的學費爭議已存在20餘年,歷經高等教育許多制度改變,政府在大學學費掌控上的角色並未實質改變,然而政府建立的學費調整機制既無法滿足各大學對學費調整的渴求,也未達到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對政府應監督大學收費的公平性的期待。面對高等教育擴張造成的私人就學成本增加,以及高等教育的「反向重分配」現象,教育部應該從高等教育的資源分配開始調整,而非僅解決學費調整的表面問題。

建議標籤: 

回應

但是教育部在會議前及會議中明確的拒絕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的參與,轉而邀請主力是中小學教師的全國教師會派代表參與。

上面這一段是真的嗎?? 那教育部網站怎麼會有聲明稿因為高等教育產業公會拒絕出席的部分??

真的看不大懂@@

上面這一段是真的嗎?? 那教育部網站怎麼會有聲明稿因為高等教育產業公會拒絕出席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