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書寫者與被書寫者相遇

2012/04/06

轉載自〈工人文學獎〉

自詡為知識份子者,多少有以天下為己任之心,擔當群眾中的異見者,為弱勢發聲,以行動捍衛理想。不同的人會選擇以不同的方式介入:有作家化身成服務生、有學者走入工廠當打工妹、有貴族刻意抹去上層口音走入煤礦......這些行動,都是知識份子嘗試走入一個底層的位置,書寫那不屬於他們的世界。

歐威爾的煤礦之旅 提起歐威爾,一般都會想起《1984》或《動物農莊》,抵抗獨裁者的形象。其實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社會主義者,年輕時曾到英國考察煤礦工人的生活,寫下《通往維岡碼頭之旅》。

那可不是一般的考察團。歐威爾在維岡,住的是充滿蒼蠅和甲蟲的賣牛肚店,冒著崩塌的危險,跟工人爬進1.5哩長、只有疏落的木柱支撐的地道,進入採煤工廠的核心。

《維岡碼頭》不單是一紀實作品,書後半部有關歐威爾半自傳性的反思,才是全書最引人入勝的部分。

貴族階級的烙印 歐威爾出身英國的中產家庭,入讀伊頓公學,一派英國貴族的口音與習性。他回憶自身成長,對低下階層的印象,總是覺得他們有陣味(The lower classes smell)。

歐威爾向讀者剖白偏見是如何煉成的。由入學伊始,老師便教導貴族孩童們,不能和工人一起玩,因為他們很骯髒。由於當時的煤礦工人工作環境很差,煤礦旁並沒有臨時公共浴室,於是他們黝黑的肌膚便成為骯髒的標誌,強化「工人有陣味」的偏見。當時的英國朝野大臣及貴族更普遍認為工人天生不喜歡洗澡,甚至連一些支持工人的社會主義者也接受現實,和天主教結合,製造「骯髒自然、清潔奢侈」的論述,企圖混淆視聽。

一件小事反映了階級偏見的根深柢固:年輕歐威爾認為到碼頭最嚇人的景象,就是見到海軍水手飲同一樽的啤酒,「一齊吹喇叭」,他一想到就會作嘔。但同一時間,如果真的有工人要和他分享啤酒,他卻會被迫接受,因為當時貴族都認為工人是不講道德的野蠻人,又怎敢冒犯?

向工人贖罪的自我探索 歐威爾是何時開始關心工人的呢?他畢業後到了緬甸擔任皇家員警,負責當地治安工作,本來也算是不俗的優差,但他總懷有「帝國主義入侵者」的濃厚罪惡感。在一次對緬甸人的審判中,他親眼目睹上吊行刑的過程,身為壓迫者其中的一分子,歐威爾再也忍不住良心的譴責,於1927年回到了英國。

回國後,歐威爾開始把注意力放到工人身上,因為他逐漸瞭解到,英國工人和緬甸人一樣,都是不公義制度下的犧牲者。不公義的制度,使得英國人能夠在剝削印度和非洲人後享受著優質的生活,亦使得英國本土上流貴族得以踐踏著工人的勞動成果。正正是有著這樣的經歷,歐威爾和他筆下的勞動者不只是有著書寫者與被書寫者的關係,更帶有向勞動者贖罪的意味在內。

知識份子書寫工人的困難 如果說歐威爾以贖罪之心走入群眾,那麼身為學者的潘毅所選擇的,就是希望可以消除理論與現實之間的鴻溝。以研究中國勞工為主的她,不論是《中國女工》、還是《大工地上》,都是抱著一個解決現實問題的心態而書寫工人。正如潘毅接受《新京報》訪問所表示的,她書寫的東西並不是給學者看,而是希望農民工本身也看得明白。書寫故事只是橋樑,只有工人們權利意識覺醒起來,才有改變現實的可能。

同樣是為勞工發聲,艾倫瑞克《我在底層的生活》及歐貝納《資深記者化身底層階級180天》都選擇了捨棄單純的報導角度,而決心成為工人的一分子。艾倫瑞克以六十歲之齡先後當過女侍、旅館房務員、清潔女工等作觀察;而歐貝納則選擇揭露邊緣清潔工如何消隱於一般人的視線之外。不過,她們在書中似乎無法觸及的,是知識份子與工人之間那難以消除的鴻溝。

相比起努力走進基層而不得的知識份子,工人生來便身處最有利的位置,由他們書寫自己的故事,才最有感動人心的力量。曾經是食品廠工人的劉英傑,便把昔日在花生廠組織工會的往事,改編成小說《夢幻食品廠120小時》,諷刺工人如何成為老闆賺錢的工具。

書寫者的超然地位,大概是建築于其旁觀者的位置;當書寫者「身不由己」地代入被書寫者的角度中,自我對質往往會使置身事外變得不再可能。由工人文學獎委員會主辦的「知識份子書寫工人的困難」系列講座,將會進一步剖析書寫者與被書寫者之間那相依互存的關係。

=====================================

第六屆工人文學獎已接受投稿!

去年的第五屆工人文學獎啟動以後,我們舉辦了多場公開講座及寫作工作坊,向大眾推廣工人文學的理念,鼓勵工人和關注工人的各界人士進行文學創作,最後一共收到386份來自港、台、澳、大陸及海外各地的投稿。這對25年後複辦的一屆工人文學獎來說,成果令人興奮。

然而,過去一年裡,工人面對的依舊是一個權力嚴重失衡的勞動市場,依舊是一個毫無保障的社會;工人的文化仍然不受社會所重視;工人的聲音,偶然也會受到人們關注,但總是很快就被忘掉;一般大眾對基層工友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貧窮」、「議價能力低」等的標籤上,而從沒承認他們的勞動價值。由此種種,可見「工人文學獎」仍有續辦之必要,故今年我們亦將再接再厲,舉辦第六屆工人文學獎,在鼓勵工人創作,表達心聲之餘,亦推動各階層人士,包括學生與文學作者關注基層生活,正視工人處境,以及對工人文化作更多更深入的探討。

今屆除了繼續設「詩歌」、「散文」、「小說」、「攝影」、「錄影短片」五組外,特意增設「報告文學」一組,希望藉此鼓勵大眾書寫以工人等基層為研究物件的報告文學,並藉由這些著重調查及分析的報告文學,發掘現象的成因及問題根源,以更深入地反映工人的工作處境和生活面貌,而並不止於表面的報導或揭露。各組別之參賽作品要求請參閱本會網頁內的比賽細則。

一如往年,參加者可自由選擇題目,也可起用委員會的建議主題。今年的兩個建議主題分別為:

1. 「沉重的肉身」   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壓榨下,工人的身體往往被勞役、摧殘、壓抑,成為異化的工具及逐利的機器。人類解放和價值實現,常被理解為精神性的追求,卻忽略了身體才是鬥爭的物質基礎,以及開展對抗或服從的重要場域。沉重的肉身是限制,也是憑藉。

2. 「存在與時間」 底層勞工經常被迫接受超長工時的工作條件,在扣除工作和休息時間以後,閒置時間往往所餘無幾。在漫長的工作時間中,工人如何理解自己的存在?超長工時如何影響我們的精神發展,又如何扭轉了我們對生活的理解?

有意參加的朋友請將作品電郵或郵寄至本會,截止投稿日期為2012年4月30日。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郵寄地址:香港新界葵湧葵芳邨葵仁樓地下7號

詩歌、散文、小說、報告文學四組可以電腦稿件或手寫稿件投遞;攝影、錄影短片兩組,可將作品燒錄光碟並郵寄至本會。詳情請參閱本會網頁內之投稿方法。

如對以上各項有疑問,歡迎電郵或致電9514 6827向我們查詢。 期待著你們的作品!

詳情流覽: http://www.workerliteratur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