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染髮,台北低什麼頭?

2007/06/13
高三畢業生、中學生學生權利促進會副秘書長

髮禁的解除,向來被視為是台灣校園民主與人權突破的一個重要參考性指標。然而針對近日新加坡交換學生服儀規範所引發的爭議,台北市教育局卻表示學生染髮事態嚴重甚至會影響國家形象,將協同教育局蒐集髮禁開放後的各種問題呈報中央,並強調「台北市仍要有服儀規範」、「將適度管理」。

北市府髮禁政策曖昧不明

在學生與社會各界多年來的不斷努力之下,中學的髮禁在2005年終於得以解除。其最大的成果,即是更加保障了學生除了文字、言說之外,透過任何行動或作為表現某種象徵意義性言論的自由。

而台北市教育局作為一個首善之都的教育主管機關,不僅沒能踩穩此一立場,說詞不是曖昧不明便是反反覆覆。台北市教育局長吳清基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台北市未來仍將採取持續支持教育部開放髮禁政策的立場,但也不會過度放任,中學生必須學會自我管理。」無論學校老師或一般社會大眾,都要問究竟何謂「支持開放髮禁」但不會「過度放任」又仍需「學生自我管理」?說到底,台北市教育局對於學生的髮型究竟採取什麼態度,是尊重?教導?管理?還是規馴?我們不得而知。而教育局如此彆扭的發言方式更是不負責任之舉。

交換學生忍辱負重

此次台灣交換學生因染髮遭新加坡政府以近乎羞辱的方式威脅其將頭髮剪掉,否則將不承認他的交換學生資格並「退回」台灣。記者前往採訪時,該名學生也因為不捨長期蓄留的長髮必須被剪短而落淚。之後,新加坡教育單位更特別提醒該國家長未來要挑選不會奇裝異服的台灣接待家庭。

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的髮型,早已是多數先進國家的正常現象,然而面對一個在國際人權各項評比指標上總是吊車尾的新加坡政府,辦理交換學生活動時,台北市政府卻毫無保護本國學生的能力,反倒是回過頭批判自己國內的髮禁開放政策。

此事恰好顯示了我國在外交能力上的積弱不振與無能。試想,假如此事是發生在美國、英國(或任何一個正常的民主國家),不過是兩位學生染髮,有可能會因此被視為嚴重影響國家形象嗎?我想,反倒是新加坡政府會再一次地被指為威權與不進步吧!

重新闡明解除髮禁價值

我相信,解除髮禁所代表的自由、人權價值正是這些年來教育改革最值得驕傲的象徵,從破除學生身分所謂「特別權力關係」迷思,到讓每一位學生逐漸尋找、展現自己的主體性,這不正是所有關心教育的人所期盼的嗎?

看到這次去新加坡的交換學生,就像是一個最好的試金石,試驗出這些平日善於使用假進步言論的偽善官員的真實面貌。仍記得剛解除髮禁時,我和同學欣喜地討論著要設計怎樣的髮型。不禁要說台灣這些莫名其妙的政治人物,將「影響國家形象」這個大帽子扣在學生身上,實在太沉重,也太荒謬。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