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議原住民形象刻板化
Pangcah:立法反歧視

2011/03/10
苦勞網特約記者

責任主編:張心華

日前海峽交流基金會發佈的網路宣傳影片中,以Pangcah(阿美族;音同邦查)語「梆仔」(男性生殖器)稱呼原住民角色,引發爭議;加上桃園縣潘姓警察怒罵原住民「死番仔」與總統府陳情受辱一連串的事件,讓Pangcah阿美族守護聯盟今日召開記者會,要求海基會懲處失職人員及馬英九總統道歉外,更希望相關部會人員能盡快推動反族群歧視法的訂定。

紀錄片工作者馬躍.比吼指出,以蔡阿嘎的片子為例,片中除了以Pangcah語「梆仔」(男性生殖器)稱呼原住民角色外,對於原住民的形象更是刻板化。他說,現實中根本沒有原住民會這樣說話。 馬躍提到,透過傳播媒體及政治人物的言論,民眾很容易複製其中的刻板印象, 但海基會宣傳影片中所出現的歧視,在現行法令中卻沒有相關法令可約束。

舉出歷來政治人物的歧視言語及網路上的惡搞影片,歌手白芷認為,也許網路上的Kuso影片只是無心之過,但這些過錯其實是來自根深蒂固的偏見。因而,她希望當權者能找到更好的辦法,讓大家學會多族群的文化。在場成員林志強則認為,強調多元文化須落實在教育中,讓孩子從小學習多元文化,徹底從教育做起。

馬躍.比吼表示,「因為社會不會自己變好, 因此只有訴求最低的規範-法律,來限制族群的偏見及歧視。」希望政府能推動反族群歧視法,透過可有效執行的法令,以嚇阻任何形式的歧視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