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水庫pH值一葉知秋
環團要求稽查污染源

2007/07/10
苦勞網實習記者

「如果連北水局都在偽造數據,扭曲真實,以後叫民眾如何相信政府!」近日密集監測石門水庫水質,中華醫事學院護理系副教授黃煥彰語重心長地說。

在7月9日綠色陣線召開的記者會中,黃煥彰拿出環保團體在6月底到7月初在石門水庫偵測的水質pH數據,和環保署的水庫水質資料與北水局水質監測資料比對,發現環保團體和環保署的調查數據都顯示石門水庫pH平均值落在8到9之間,甚至超過9,與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提供的pH值7.50有顯著的出入,「pH值從7到9,其中氫離子濃度差將近一百倍!」黃煥彰說。

綠陣顧問林長茂和黃煥彰質疑,北水局是否企圖美化水質數據?黃煥彰實際進入北水局網站指出,光北水局網路上的水質資料就有兩套系統,疑似「修正前」與「修正後」的監測資料。以石門水庫大壩的pH值資料來說,從網站首頁點入,7月9日的「水質監測系統」顯示平均pH值約在7左右;但同一天從「水情資訊」進入的「自動監測系統」大壩的平均pH值竟高達10。記者會後,約下午1點左右北水局網站「水情資訊」下的聯結已失效。

黃煥彰認為,北水局在尚未釐清為何有兩套數據前,便關閉聯結,足見其管理能力低落,連pH值都可以顛三倒四,朝令夕改,甚至企圖欺騙民眾。黃煥彰說:「北水局連個網站都搞不定,叫我們要怎麼相信他們會妥善運用高達320億的整治經費!」

林長茂透露,造成水庫pH值偏高的原因可能與水庫整治計畫有關,綠陣實地勘查發現,水體附近的回填土充斥不明物質,且表土滲水和附近的水溝pH值高達9.8,疑似摻雜有毒的工程廢棄物。林長茂說,北水局應負監督承包廠商的責任,而不是設計、發包、監造甚至驗收都委外,「逃避責任,坐領乾薪。」

綠陣執行長吳東傑表示,今天記者會披露的水質pH值問題只是一個開端,主要是突顯行政部門整體管理不當的問題,「颱風期的水質、濁度、土石流和集水區開發等問題,才是我們關注的焦點。」吳東傑強調,環保團體未來會持續監督石門水庫的治水方案,除了監測水質外,不排除取樣回填土化驗,檢測重金屬含量。

「花了320億進行石門水庫整治計畫卻沒有達到整治的目的,水質反而越來越糟。」黃煥彰強調,北水局應提供正確的水質監測數據,建立公部門信用,並追蹤造成pH值偏高的汙染源,為400萬人的飲用水和環境生態把關。

另外,針對水利署昨天下午發表新聞稿表示,水庫表層水呈鹼性是因為「夏日藻類大量繁殖之故」,黃煥彰拿出2005年度環保署水庫水質監測資料,其中秋冬月份pH值不降反升,藉此駁斥水利署的說法,「可見藻類繁殖不是唯一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