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哥發嫂到底說了什麼

2009/07/30

* 2009-07-30 * 中國時報 * 【李廣均】

 為了宣導ECFA,經濟部推出漫畫文宣「一哥發嫂」,引起台南縣長蘇煥智的強烈抗議,此一事件也再次暴露台灣社會對於文化偏見與刻板印象的誤解和濫用。

 在輿論壓力下,經濟部官員出面道歉並解釋,文宣製作的初衷是立意良善,希望以幽默活潑的方式宣導政策。但是我必須指出,評估「一哥發嫂」漫畫文宣的關鍵不在於立意是否良善,而是當事人的負面感受。二○○七年,馬英九曾經出於善意地對原住民說出「我把你當人看」,引起強烈不滿,最後只好道歉。數月前,美國總統歐巴馬接受電視脫口秀訪問,談及自己的保齡球技,隨口說出「我的保齡球打得就和特殊奧運的水平差不多」,此話一出輿論譁然,最後也是以道歉收場。

 看似輕鬆的電視談話為何會引起抗議呢?關鍵在於歐巴馬球技平平是他個人的事情,與特奧選手有何相干?為何要放在一起比較?歐巴馬的幽默玩笑,對於特奧選手或是殘障人士卻可能是尷尬和痛苦。同樣地,我們也可以質問,有人「得過且過、沒有危機意識」(且不論我們是否有權利批評這樣的人生態度),這和台南人又有何必然關係?全台各地難道沒有這樣的人嗎?如果文宣內容是要鎖定「得過且過、沒有危機意識」者,為何要讓台南人單獨背負此種刻板印象,這不符合事實也不公平。

 更進一步地來看,許多笑話或自以為是的幽默往往是優勢者在不經意下顯露出對於弱勢者的態度和偏見,也是一種權力關係的展現。換言之,文化偏見和刻板印象的生產與複製並不在於是否有事實基礎,更在於權力關係,一種優勢與弱勢之間的宰制關係。

 回顧歷史,長期以來重北輕南、壓抑母語的相關政策產生了我們對於區域、語言、人群的刻板印象和優劣評價。因此,與其說「一哥發嫂」的文宣內容產生地域或族群歧視,倒不如說這正是主政者和優勢文化長期透過教育、媒體等機制,所複製出來對於弱勢者的偏見和刻板印象,也確認鞏固了兩者之間的宰制關係。

 當然,主流社會的文化偏見和刻板印象不只限於地域,諸如原住民、同志、外籍配偶、勞工、性工作者等弱勢團體也常是這種刻板印象的受害者。文化偏見和刻板印象經常以一種簡化的方式將個人的屬性特徵(膚色、性別、性取向、出生地)與後天行為(生活方式、學習能力)產生不當連結和推論,更糟糕的是,這種偏見和刻板印象很容易鼓勵一種種族主義式的解釋模式。

 文化偏見和刻板印象的散布其實是台灣社會的普遍現象,藍綠都有不良紀錄。如果我們願意強調,一個人的出生地和愛台灣沒有因果關係,我們是否也應該同意,一個人是否會「得過且過、沒有危機意識」也和台南人沒有必然關係。在台灣,具有文化偏見和刻板印象的說法屢見不鮮,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不論族群、性別、性取向、地域都很難倖免(穿裙子的不適合擔任三軍統帥/外籍配偶不要生太多/同志得愛滋是一種天譴……)。

 「一哥發嫂」的文宣烏龍暴露政府官員和相關幕僚,缺乏對於社會差異的敏感度和多元文化素養。我們不應將台南人的抗議解釋為有心人士的刻意反對,而是將此一事件視為台灣社會學習超越文化偏見和刻板印象的教訓。唯有透過對於社會差異與多元文化的瞭解和尊重,我們才能落實人權保障和深化民主內涵。(作者為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副教授)

事件分類: 

臉書討論

回應

沒見過如此白目的政府說帖

【聯合報╱社論】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050030.shtml

KMT, 馬蛆長, .....明明就是故意的
那也根本不是又犯了什麼錯誤
反正他們是一定要簽ECFA, 一定要和國統中一
還在意你什麼觀感??
不再趁機羞辱你一番怎行??
上面中國時報 李廣均 的文章, 和轉貼的聯合報社論
表面上好像寫得是在伸張公平正義, 實際上根本毫無內容, 同樣意思的文字反覆鬼扯;
背地裡不外是KMT再一次強暴人民後, 事後唬弄一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