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監督國會?
韓國運動經驗分享

2009/05/29
苦勞網特約記者

5月25日,公民監督國會聯盟邀請到韓國「環境實踐聯合會」會長,同實也是「韓國國政監查監督運動」召集人李京律來台交流。李京律以「韓國經驗-國會監督與落選運動」為題,分享韓國國會監督的運作。

韓國的國會監督運動,自1999年開始至今,已有近10年歷史。李京律表示,剛開始從事國會監督時,受到議員普遍敵視,甚至前往拜會時被議員趕出門。但是經過半年、一年的努力後,逐漸獲得認可,國會也主動為監督人員安排旁聽席。目前除了有關國家安全以外的會議,聯盟都可以旁聽。

監督聯盟由數個不同的民間團體所組成,包括婦女、環保、反貪、法律等等,平時會培訓民眾成為監督員。而國會開議時,監督員以兩人為一組工作,其中一人需為議案相關領域之團體成員或專業人士。李京律表示,監督員需具備高度責任感,並嚴守政治中立,以免引起爭議。

李京律說明,國會監督時,需詳實紀錄會議完整過程,包括出席者、時間與質詢者、缺席者及其理由,每半小時重新統計缺席者姓名。如有問題,監督成員也可以現場向議員提問。會議結束後,監督成員需將記錄與會議狀況回報。聯盟將依照照些紀錄,定期評選公布表現優秀與不適任的國會議員。透過這樣嚴格的監督方式,李京律表示,韓國國會議員的出席率明顯提升。

聯盟的運作主要依賴招收會員的會費收入維持,並無接受政府補助或民間捐款。另外參與聯盟的環保團體將標章供廠商製造產品,並提撥部分回饋金供聯盟使用。李京律指出,聯盟亦發行「國政監督手冊」,提供民眾相關資訊。而聯盟的網站,每天平均有4、5千人瀏覽。顯示國會監督運動具有一定影響力。

李京律認為,國會監督目的在於讓國會正常運作,並藉由讓市民參與監督,擴大民主政治的基礎。座談主持人,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理事長顧忠華感嘆指出,相較於韓國,台灣方面的運動起步較晚,仍有許多進步空間,期待未來能越做越好。

建議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