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災害事件還有續集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

1984年12月,印度波帕爾、一家美國聯合碳化公司(Union Carbide)所屬的殺蟲劑工廠,發生大量的毒氣外洩事故,當時超過7千人中毒死亡,有1萬5千人陸續離世,其後20多年,仍有人因此遭受慢性病痛折磨,或是因為減損了工作能力,陷入貧窮的循環。

在這場引發世界震驚的工安事件發生前,工廠宣稱其產生的危害「不過是」造成喉嚨痛症狀,而公司堆積在廢棄廠房的有害廢棄物,污染當地土壤、地下水,嚴重威脅著居民健康。

2008年12月,台灣高雄大寮鄉、大發工業區4天6度傳出臭氣外洩事件,導致鄰近潮寮國中、國小百餘名師生以及居民不適送醫,嚴重者甚至全身抽搐、嘔吐,直到如今,環保署宣稱的深入調查,仍找不到確切的答案,環保局、工業局也說不出誰該負責,僅能先將學生疏散到更遠的地方上課。受害居民組織在地方、北上首府抗爭,也無法獲得確切的回應。

在這之前,大發工業區中的廢五金產業、其後引駐的石化產業、化學工業,以及從未升級的污水處理設備,讓該地區空氣時時混雜著怪味,但因空氣感到不適、呼吸困難的居民、師生,被視作敏感,幾年下來的指控無成,最終,人們得在最嚴重的健康威脅下,提出沈重的控訴。

時間、空間的距離,並沒有改變太多故事的結構、橋段,在住家、學校、村落與工業區之間,有許多牽扯不清的情仇,在台灣,一連串的反公害運動,寫下一件件環境災害的血淚歷史。然而若非出現立即性、情節嚴重的污染,撼動居民健康、生活權利,甚至是生命時,人們總是刻意忽略周遭潛藏的危機,所謂的「刻意」,並非鄰近工業區、污染源的人民聞不到、感受不到污染,而是他們的不滿、不適「刻意」的被政府、被其他未收污染之苦的人壓抑、忽視。

因為當人們追求的是經濟成長、追求的是開發至上,最簡單的作法即「刻意的忽視」,人們並不想「解決問題」,並不想將環境的污染成本、人民的健康風險評估納入考量,因此受害人唯有在忍無可忍下、組織起來抗爭,才勉強鬆動了些「刻意」,這次大寮鄉居民的怒吼,是許多人在身體、精神煎熬下換來了關注。

然而,還有多少的大寮鄉居民,還有多少的潮寮國中、國小的師生,是在忍受著非鼻子聞得著的毒氣,非五官可感受、描述的污染?大發工業區一個月內、6度的毒氣外洩絕非偶然,也絕不是台灣的單一事件,但因為政府對環境風險評估的忽視、對污染管制的縱容,人們對這一切一切、顯而易見環境健康傷害的冷漠,讓環境災害事件仍有續集。

許多人問,真找不到污染得元凶嗎?在環保署、地方環保局、經濟部工業局的相互推諉下,不難發現現有的管理、監察遠遠不夠,遑論要求阻止下一個連環災害事件的發生,污染的元凶絕對不僅一家工廠、不僅一座工業區,而是整個刻意冷漠、忽視的制度。

建立有效的管理、監督機制,區隔社區與工業區的空間,才是負責任的作法!我們不可能繼續刻意忽視環境、生存、健康為工業、污染的犧牲,這些刻意忽視的成本,已經成為我們社會債務的一部分,要從現在償還起。

建議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