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稅改神祕面紗系列(一):威權主義到新自由主義(上)

2008/10/02
苦勞網特約記者

回顧台灣財政史,可發現1990年代以前,台灣財政長期盈餘;從1970年代走出赤字之後,直到1990年為止,台灣未償公債餘額逾千億,國庫歲計剩餘則高達2,000億,也就是說,這是個用歲計剩餘償還公債都還有剩的「零負債」政府。

此一成績,許多人將其引為「老國民黨」執政能力優越的指標,反對者則視其為「中華民國萬萬稅」表現,但若回到此財政盈餘的歷史脈絡,當可發現前述兩種看法,皆僅從統治術角度著眼,難以解釋戰後台灣財政構造特殊成因。因此,以下文字將從戰後到現在,橫跨50年,分析台灣的財政政治演變,提出相較主流不同觀點。

1. 1950~1970年代:戰備動員‧冷戰紅利

1.1 戰備動員體制

從二戰後至1970年代,專賣利益、公營事業盈餘及關稅,堪稱台灣財政收入的「鐵三角」。其中,專賣利益與公營事業盈餘都是所謂「非稅收入」,且常佔有總歲入20%以上的高比率。

此二種「非稅收入」的性質,與「賦稅」不同。賦稅基本上是國家對私人在市場中的經濟活動,抽取一定比率剩餘,間接干預市場;專賣與公營事業,則是國家直接介入市場經營。國家之所以如此做,並非為了像一般私營企業主那樣追求自身利潤的最大化,而是其戰備動員體制(或稱統制經濟)的一環,為的是支應需要投入一切人力物力的現代「總體戰」

1.2 冷戰財政紅利與稅式支出

造成財政盈餘的另一個因素是國際冷戰的「財政紅利」,這指的是自1950至1965年的美援,以及至1982年之前一路穩坐第一大稅目地位的關稅收入。

學者研究指出,美援持續期間,為使台灣扮演國際反共傭兵角色,美國幫國府支付了近60到70%的軍事費用;若以當時國防支出占中央政府支出70到80%的高比率,美援對「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成立,顯然十分重要。

至於關稅,則是同樣因應國際冷戰需要,是美國在經濟上扶植台灣走「出口導向」發展模式的產物。1959年,美援會依照美國駐華安全分署長郝樂遜的8點建議,提出了《十九點財經計畫》,翌年,以更周詳的《獎勵投資條例》取代。該條例共35條,涉及稅務的就有20條,主要是用高關稅(以及各種非關稅壁壘)保護國內產業、反向鼓勵出口創匯,另一方面,則發明各種優惠的「稅式支出」,鼓勵特定部門的加工出口工業。

與鼓勵出口、限制進口的高關稅相配套,台灣的「內地關稅」—貨物稅,也長期保持高水位,共同為抑制內需消費的戰備動員體制服務。

2. 1980年代:開放市場‧所得稅首要化

2.1 關稅減讓、開放市場

在前述結合反共軍事與加工出口基地於一身的財政體制之下,台灣完成了戰備動員與資本積累的雙重任務,但也因資本積累的持續推進,以及外部國際形勢的變化,這套體制在整個1980年代儘管依舊維持大量盈餘,卻因內、外部的諸多衝擊,使其內在結構逐漸轉型。

首先,1980年代國際冷戰局勢開始緩解,加上歐美自身遭逢經濟危機,美國開始不斷要求台灣推行自由化、國際化改革,大幅削減關稅、貨物稅及非關稅障礙,逼使台灣在1980、1985、1987與1988年大幅降低關稅,項目均達數千項。

同時,美國也要求開放外國商品與資本進入台灣消費市場,如打破專賣制度開放洋煙酒、開放外國農產品等,開啟了台灣此後經濟自由化浪潮,並在後來台灣加入GATT與WTO過程愈演愈烈,至今不衰。

此趨勢反映到財政,就是關稅與貨物稅在整體收入中所佔比率節節下降。菸酒專賣事業收入則隨著自由化、外國菸酒大舉入侵每下愈況,嚴重衝擊原本戰備動員體制。(待續)

往前閱讀:揭開稅改神秘面紗系列:前言

繼續閱讀:威權主義到新自由主義(下)

事件分類: 

回應

美日資本買辦猢猻走狗們現在終於開始逐漸發出哀嚎了!
解構打倒黨國體制、黨國資本?(新自由主義)改革?改革"個屁啦!
"(新自由主義)改革"個屁啦!教改?改個屁啦!金改?改個屁啦!霉體改革?改個屁啦!
等啊等.....,(等候”正義”的到來)等了十幾年….直到美日走狗們看到美國主子要崩垮了, 才終於有買辦猢猻走狗要開始檢討囂張吸血的新自由主義了(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