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第三屆「光復釣魚臺行動論壇」
「一帶一路」與東海南海政經局勢研討會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email protected]
2016/03/06

活動時間:105年4月10日 9:00~17:00

活動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綜合大樓五樓國際會議廳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臺灣釣魚臺光復會、中華兩岸事務交流協會

協辦單位:《觀察》雜誌社、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

中國大陸和平崛起,基於國家戰略與全球化發展的趨勢,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合作夥伴關係,因此,中國大陸於2013年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目前已經獲得多個亞太國家、中亞和歐洲國家的認可,這一戰略很顯然要和APE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平臺對接,努力推動融合歐亞大陸甚至歐亞非大陸的經濟整合,走互惠互利的發展共贏之路。

面對「一帶一路」以商促政、大國角力的政經藍圖,將大幅翻轉東西方的地緣政治與權力消長,本會認為台灣社會應當更細膩深入的理解與應對,並應將東海與南海一併納入視野。因此,第三屆「光復釣魚臺行動論壇」即以「一帶一路與東海、南海」為論壇主題。
誠摯地邀請參加,與我們一起更深入地理解「一帶一路」新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論壇主題:

  1. 「一帶一路」大戰略的解讀與對區域政經的影響
  2. 「一帶一路」對奕「亞太再平衡」
  3. 「一帶一路」、「亞投行」與TPP,台灣的因應之道
  4. 中國大陸與東亞國家的新型夥伴關係與東海南海局勢變化 

注意事項:

  1. 報名以110名為限,超過110名主辦單位保留資格審核權,未經報名恕不提供會議手冊與午餐便當。
  2. 報名截止日期:即日起至4月5日止。

 

報名網址:http://goo.gl/forms/E61B4l8IaC(填表才能完成報名)

活動日期: 
2016/04/10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

回應

一帶一路碰撞門羅主義
2018-02-19 中國時報 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2月1日展開對墨西哥、阿根廷、祕魯、哥倫比亞與牙買加5國6天的訪問。從去年2月參議院正式通過提勒森國務卿的任命開始,一年來他一共對海外進行了17次訪問,其中在墨西哥只停留過2天。但是2月1日他重新回到了墨西哥,雖然這不代表川普政府已經有了完整的拉美政策,但至少顯示美國的外交雷達中已經重新擺上了拉美的位置。之所以如此,原因無他:中國來了!
冷戰結束後,地緣政治的傳統思維似乎已經褪色。連俄羅斯重新進入美國後院,和拉美左派國家建立軍事關係,都不曾讓美國皺一下眉頭。但這次中國大陸有計畫地進入拉美,卻讓美國提高了警覺。
提勒森在啟程前往拉美之前,在母校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發表演說,提醒拉美國家小心中國投資的幕後用心。提勒森警告,「侵略者正進入我們西半球。中國在全球新興市場所做的事,表面上看來是提供發展的誘人道路,實際上是以短期利益換取對中國的長期依賴。」他說,中國政府的投資條件通常要求各國進口中方勞工,反而會讓當地失業率上升、當地勞工的薪資下滑。提勒森特別警告拉美國家,小心歐洲殖民歷史重現,「拉丁美洲不需要一個新帝國強權。」
提勒森的講話,透露出他的焦慮。但話剛講出,就立刻引起大陸鷹派媒體的反彈,指責美國是想詆毀中國與拉美關係、是把拉美視為美國勢力範圍的「新門羅主義」。一下子,國際政治又回到古典歐洲的大國博弈。
提勒森的焦慮其來有自。因為就在國務院規畫提勒森拉美行的時候,大陸外交部長王毅正在拉丁美洲。1月23日,王毅在智利首都聖地牙哥參加中拉論壇第二階段部長級會議,拉美國家有33國與會。
中國大陸和拉美的經貿關係近年來不斷增強。2014年,中拉雙邊貿易超過2000億美元。從2000年到2016年,拉美國家從美國進口的貨物從占其進口總額的50%下降到33%,從中國進口的貨物所占比例則從3%增加到18%。2016年拉美對中國的出口,同比增加30%。如今中國大陸是智利與秘魯的最大貿易夥伴,對巴西也幾乎逼近是她的最大貿易夥伴。
中國在經營拉美關係時,做法比過去更為精緻,目標也更於多樣。過去大陸在拉美所關注的項目只是石油與礦產,金援的對象也只是左派的委內瑞拉。現在投資的對象不再局限於石油、礦產,電廠、港口、鐵路、公路等基礎建設都成為中國投資的對象。貸款等經濟援助對象也不是左派的委內瑞拉,巴西、阿根廷等現也都是中國給予金援的對象。
王毅在拉美時,也說明了中國一帶一路的倡議,歡迎拉美國家參與。英國《經濟學人》周刊表示,中國很能抓到外交的精緻處。因為王毅並沒有正式邀請拉美國家簽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只是強調拉美國家是一帶一路的自然延伸、是不可分割的夥伴。因為中國曉得,如果正式邀請拉美國家參與,必然會引起美國的強烈反彈,所以拉美國家也只有巴拿馬正式簽了帶路協議。這是中國把觸角伸進拉美時的謹慎之處。
拉美國家之於中國,當然也有他們的考量。第一個有求於中國的當然是資金。很多拉美國家的政治並不清明,要不是軍事獨裁,就是貪汙腐化;這對要求必須有良好治理、制度透明化才給予貸款的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而言,這些國家根本過不了這些標準,所以也貸不到款。可是中國對這些都不管。不但不管,因為中國大陸堅持不干涉內政,所以也不會要求這些國家必須先進行民主改革才能拿到金援;這些都正對拉美國家的脾胃,所以關係自然密切。
第二是中國大陸承包的基礎建設,也的確蓋得很快,這也是拉美國家過去完全沒有的經驗,所以中國逐漸成為拉美的靠山。但要說拉美國家自己有沒有一套對中政策或對中國的外交論述,可能也是沒有。
所以我們發現,拉丁美洲一直是國際政治上被人忽略的地區。美國沒有一套完整的拉美政策。歐洲對拉美的貿易協定也一直談不定,因為內部還有不同意見。拉美國家自己也沒有一套跟中國怎麼打交道的內部共識,更不用說一套對中的戰略論述。唯一有完整拉美戰略的,好像只剩下中國。中國是有計畫的戰略出擊,美國是很焦慮地被動回應。一帶一路碰到門羅主義,會寫出什麼樣的大國博弈故事,是我們繼續觀察的脈絡。

經濟決定統獨
2018-02-14 中國時報 謝志傳(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

《遠見雜誌》發表最新「2018台灣民心動向大調查」,調查顯示「贊成台灣獨立」的比率創下調查以來的10年新低,而「贊成與大陸統一」的比率攀上10年新高。這樣的結果可以看出台灣民意對兩岸關係的看法轉變。
近幾年來,中國大陸的進步有目共睹,不僅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舉辦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與「中國-拉丁美洲加勒比共同體論壇」,國際形象大幅改善,儼然成為引領國際事務的領導者之一。這連帶使得台灣民眾對於中國大陸的觀感大幅改善,讓台灣民眾對於統一的排斥感降低。
台灣民眾引以為傲的民主自由並未使台灣進步,反而使台灣與大陸的差距越來越大。尤其是台灣的低薪狀態已經使得年輕人紛紛西進,在大陸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也正因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大陸求職受到重用,更多的年輕世代表示有意願赴大陸求職。當然,想在大陸謀求好職務,先赴大陸求學適應大陸的生活環境,也是未來年輕人的選擇之一。因此,當台灣年輕人對於大陸的認識改觀之後,自然會使接受統一的比例增高。
至於支持台獨比例的降低,更是兩岸實力消長之下的必然結果。當台灣在20幾年前,因為經濟蓬勃發展帶來民主化,使得台灣在面對大陸時充滿自信,對於己身的制度甚為滿意,對於大陸的集權專制或是大陸提出的「一國兩制」嗤之以鼻。可惜的是,台灣過度炒作民主政治,而拖累經濟發展。反觀中國大陸,依照鄧小平的「韜光養晦」策略,埋頭拚經濟。兩岸的經濟差距在扁政府時期尚不大,但是到目前為止已不可同日而語。越來越多人注意到:台灣往獨的方向走,只是招致中共的武統,並無法替多數人帶來福祉。
民進黨政府上台以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大倒退,不光是兩岸關係受損,陸客的減少重創台灣的觀光業。加上民進黨過去一年多來操弄政治議題,處心積慮消滅對手陣營,還通過不少年輕人反感的《勞基法》,都使得年輕人看出他們在台灣的發展有限。加上最近兩岸因為M503航線的爭議,使得在大陸念書的台生、工作的台幹與眷屬或是台商面臨買不到機票、或買到昂貴的機票返鄉過年,讓民眾對於民進黨政府的兩岸政策不滿,促使民眾對於統獨看法的轉變。
簡言之,所謂支持統獨態度的轉變,實在是跟經濟息息相關。如果台灣獨立可以讓民眾過上更好的日子,當然支持獨立的人變多。但過去20年來,大陸的進步超乎想像,台灣走下坡卻是不爭的事實,年輕人在台灣看不到未來,自然會冷靜下來看清兩岸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