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會】凱道原轉小教室總統道歉週年三場活動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email protected]
2017/07/31
資料來源: 

第一場

【原轉小敎室到總統原住民族日演講抗議行動】採訪通知

原轉小敎室三位發起人巴奈、那布、馬躍將在原轉會召集人蔡英文總統於8月1日原住民族日的公開演講時,在場外抗議總統向原住民族道歉一週年來,原轉會空轉,沒有實質調查權,無法調查原住民歷史與土地真相的失職表達嚴正抗議。

時間 |  8/1(二)上午9:50

地點 |  台大醫學院國際會議中心1樓(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2號)正門口

出席:巴奈、那布、馬躍、部落青年等二十餘人

第二場

【原轉小敎室總統道歉週年演說回應記者會】採訪通知

凱道夜宿抗議160天的原轉小敎室三位發起人巴奈、那布、馬躍將在原轉會召集人蔡英文總統於8月1日上午原住民族日及向原住民族道歉週年的公開演講後,邀請部落青年、學者、歌手下午在凱道部落舉辦公開回應記者會。

出席: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系教授

林飛帆 島國前進發起人

高蕾雅 歌手

啦法告 神山部落青年

林高捷 瑞祥部落青年

(名單陸續增加中 ,隨時更新)

時間 |  8/1(二)14:00

地點 |  凱道

第三場

【凱道小講堂總統道歉週年特別場】採訪通知

「小英道歉一週年,你怎麼說?」

「一個族群的成功,很有可能是建立在其他族群的苦難之上。除非我們不宣稱自己是一個公義的國家,否則這一段歷史必須正視,真相必須說出來」,這是去年8月1日原住民族日,蔡英文以總統身分代表政府,對原住民族道歉所說的一段話。然而一年過去了,「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原轉會)設置在總統府之下、由總統親自擔任召集人沒有促轉專法,也沒有實質調查權 ,試問蔡政府該如何找出真相?日前(7月29日)總統府副秘書長、原轉會的執行秘書姚人多受邀原民台「部落大小聲」節目專訪時也脫口說出:「按照台灣的憲政體制,總統府不應該有調查權」,沒有調查權的原轉會,要如何調查真相?沒有真相要怎麼原諒?要怎麼樣和解?

回顧小英總統去年道歉時,承諾作爲原轉會召集人的三大目標,「向原住民族報告歷史正義及轉型正義的執行進度」、「落實原住民族基本法,達成原住民族的歷史正義」、「建立原住民族的自治基礎」,進度嚴重落後、失焦,變成象徵性的行政業務辦理,便宜行事。原轉會每3個月才開一次會,目前只開過2次會毫無進度,花了10個月,對蘭嶼核廢料調查僅提初步真相調查報告,只找出兇手是當時核定的行政院兩任院長蔣經國、孫運璿,但是決策過程的細部真相,資料不齊全,如何處分?遷走蘭嶼核廢料的具體時間?此外,原住民轉型正義最核心的真相:「傳統領域土地調查」,卻因爲原民會公告的劃設辦法排除了私有土地,破壞傳統領域的完整性,為此原轉小敎室在凱道週邊和平抗爭了159天,至今還是沒有獲得具體回應。卻有原轉會委員花時間提案討論與轉型正義無關緊要的「恢復花東鐵路原住民車廂,來供給原住民來免費搭乘」。8月1日道歉週年,原轉小敎室將邀請六位講者一同討論「小英道歉一週年,你怎麼說呢?」歡迎媒體朋友出席採訪。

出席講者:

王閃耀KaisananAhuan  道卡斯族、中部平埔族群青年聯盟執行長

蔡政良 Futuru Tsai  台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系教授、紀錄片導演

巴奈 Panai Kusui歌手

官大偉  政治大學民族系教授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系教授

林飛帆  島國前進發起人

時間 |  8/1(二)19:30

地點 | 捷運台大醫院站1號出口

活動日期: 
2017/08/01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

回應

政府向原民道歉一週年 族人細數現況痛批:毫無改變
2017-08-02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文/公庫記者許詩愷

總統蔡英文上任後,在去年8月1日以政府層級公開向原住民族過去數世紀遭欺壓的歷史致歉,昨(1)日正好屆滿一週年。而原住民族委員會為此舉辦「全國原住民族行政會議」報告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進度。不滿相關政策的民間團體前來圍堵出席活動的蔡英文,希望她遵守諾言並修改《傳統領域劃設辦法》;但約三十人被多層警力阻擋在會場外,只得對著台大國際會議中心呼喊「總統道歉,沒有改變」,下午則前往凱道再度重申訴求。
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小教室表示,傳統領域是過去部落集體生活、共治的範圍,雖然如今被政府劃分為公有或私有地,實際上仍和現代「財產權」概念不同,必須用原住民族的角度看待。導演馬躍·比吼(Mayaw Biho)指出,《原基法》第21條規定,政商開發前需先向當地住民諮商,討論通過後才能動工;今年二月公布的劃設辦法卻未納入政府定義的「族人私有地」,破壞了傳統領域的完整性,若私有地不受「諮商同意權」保護,恐讓山海面臨更多破壞。他希望退回現行版本,在正式立法前進行修改,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Icyang Parod)也應對此下台負責。
上午會議期間,原轉小教室等團體被阻擋在會場外,只能用手機觀看直播,最後步行返回在總統府周邊露宿160天的基地。去年蔡英文道歉前,原民團體也曾發起「為歷史正義而走」行動。徒步一個月前往凱道抗議的阿美族瑞祥部落青年林高捷(Musi)說,財團正在他的故鄉興建溫泉,施工廢土都被棄置到劃設辦法所謂的族人私有地上,「如果現在的劃設辦法通過了,那我的部落是不是要繼續被隨意開發?」
針對民間訴求,夷將在過去五個月內不斷強調,相關法案已在立院來回數年,如今有機會先通過「劃設辦法」已是一大進步;但《原基法》的諮商同意權僅包含「公有地」,保障「私有地」部份則會納入未來《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的立法。而夷將也表示,立法過程必須循序漸進,更要兼顧族群和諧。
不滿官方說詞的原住民轉型正義同盟,去年在8月1日總統道歉後靜坐凱道抗議,迫使蔡英文步出總統府,與在就職典禮中獻唱的知名音樂人巴奈·庫穗(Panai Kusui)對談。當時蔡承諾,若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尚有不足之處,政府會持續補足。
目前族人與支持者們已露宿近半年,卻未獲政府正面回應;警方更以影響交通動線為由,於今年6月2日的暴雨中拆除帳篷。7月24日原民會舉辦活動時,在場外和員警發生衝突的抗爭者們也遭民進黨立委谷辣斯·尤達卡(Kolas Yotaka)批評「進入體制內的運動才是真正的原住民運動,凱道上的團體有得到部落認同嗎」,引發激烈論戰。
蔡英文在昨日的會議致詞時表示,去年道歉承諾時的八項重點皆有初步成果:除了傳統領域之外,還包含設立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推動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調查蘭嶼核廢料、還原平埔族群的身份和權利等。
原民會進一步解釋:今年起原住民族語言正式成為國家語言,召開《原基法》推動會議的次數也遠高於過往,並陸續發布了《動保法》、《漁業法》和《森林法》相關解釋令。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則補充,將以最快速度送交立法院審議《原住民身分法》。
對於相關進程,馬躍認同部份內容,但也再次強調方向需調整、《傳統領域法》應修正,「轉型正義不是每年辦紀念會唱歌跳舞」。他認為,總統府的「原轉委員會」缺乏調查權,導致許多開發案和歷史爭議難以被挖掘;應該效法「黨產委員會」的架構,由行政院主管並賦予其實權。
「漢人不知道總統為何道歉,政府也沒問過族人是否同意,這樣叫做和解嗎?」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施正鋒對此說明,必須先調查原住民族受壓迫的歷史,釐清真相,再逐步追究責任,討論如何彌補,最後詢問族人是否願意原諒;若不被接受,就要把這段過程再做得更完善,甚至讓一般大眾理解,才是實踐轉型正義。
下午各團體重返凱道施放狼煙,細數蔡英文道歉一週年後的現況。中部平埔族群青年聯盟執行長Kaisanan Ahuan便批評,「行政院提出的身份法修改,根本不是多數人的意見」。他說明,修法會在原本的山地原住民、平地原住民之外,新增一條「平埔原住民」;但憲法僅保障前兩者的參政權,其它法條也必須為此逐一修改,延後族人們受保障的時間,此作法根本是迫使平埔族成為次等原住民。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蕭竹均表示,雖然官方宣稱要守護族語,國高中校園卻缺乏必修課程,更未深入教授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他甚至遇過部落孩童不願說族語,抱怨「族名不好聽、其他同學都聽不懂」。讓蕭竹均質疑,昨日原民會大肆宣揚的成果非常膚淺。
去年蔡英文承諾調查在蘭嶼掩埋核廢料的決策過程。根據原民會簡報,目前進度只釐清當初下令者為已逝行政院長蔣經國、孫運璿,而蘭嶼居民在事前並不知情。但今年台電仍持續運送核廢料至蘭嶼,引發當地達悟族人憤怒,在全島豎起反核旗抗議。昨日巴奈便在凱道替蘭嶼居民宣讀訴求,他們痛批政府的處理程序「缺乏誠意、以拖待變」,反對台電繼續使用蓋在達悟族傳統領域上的核廢料貯存場,並宣告「在核廢遷出前,我們拒絕接受政府道歉」。
日前總統府副秘書長、原轉會執行秘書姚人多在接受原民台節目訪問時回應「在歷次大大小小的會議裡面,我沒有對不起原住民過」,強調改革不是為了選票,也能理解民間團體的反彈。島國前進發起人林飛帆,則對姚人多以及谷辣斯和夷將等官員的發言表示遺憾。林飛帆說,抗爭者知道改革需要時間,但改革更需要溝通誠意,他依然尊重姚人多,只是不懂:進入體制的前夥伴們,為何變得寬以待己、嚴格處理社會運動?

總統向原民道歉滿周年 學者檢視八承諾
2017-08-01 15:58 聯合晚報 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

今天是原住民族日,蔡英文總統向原住民族道歉也滿一周年。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陳張培倫表示,檢視當初蔡總統的八項承諾,原轉會確實成立,也公告傳領劃設辦法,「蔡總統做到了,但一不小心也可能做壞了」;明明可以創造一個歷史定位、為台灣族群平等往前跨一步,但這一步似乎讓原民社會「無感」。
陳張培倫說,蔡總統把原轉會當成任務型編組,不走法治化路線;而原轉會的「人治」色彩太重,運作模式沒有明確法源依據,蔡總統卸任後,「下一任總統還會蕭規曹隨嗎?」
陳張培倫提醒蔡總統,「原住民族過去400年來遭受的殖民傷害,不可能在4年、8年處理完畢,這可能是10年、20年長期的大工程」;為了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長久之計,蔡總統應該「好人做到底」,給原轉會一個明確的法源基礎。
「不當黨產條例過了,原住民族轉型條例還躺在那裡。」陳張培倫說,蔡總統若真為原住民好,應把原住民族轉型正義比照「處理不當黨產」的模式,設一個條例和組織專門處理。
長期參與原住民族事務的淡江大學教授包正豪表示,去年8月1日後,蔡政府開始推託所有對原住民族權利保障的承諾,「我們怎麼能夠相信一個輕信寡諾的政府呢?」
包正豪說,原住民權利問題一直都不是藍綠問題,而是族群利益衝突;民進黨政府再次證明,所有道歉都是政治姿態,不過想搏個「進步」名聲。
包正豪說,一年過去,蔡英文的承諾沒有一樣完成,民進黨真的還期望能夠獲得原住民的支持嗎?還是把原住民當成隨時拋棄的棋子?

包正豪:總統向原民道歉是一場「黑色幽默」
2017-08-01 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蔡英文總統向原住民族道歉今滿一周年。長期參與原住民族事務的淡江大學教授包正豪表示,一年過去,蔡英文的承諾沒有一樣完成,甚至調轉槍頭過來欺壓原住民。誠如去年他曾經說過的:「如果食言,要付出更高的政治代價。」如今,曾經和民進黨站在一起的原運,現在距離總統府不遠處,舉辦「原轉小教室」,教育群眾民進黨的不公義。民進黨真的還期望能夠獲得原住民的支持嗎?還是,其實民進黨始終把原住民當成棋子,還是那種可以隨時拋棄的棋子?
包正豪提到,去年8月1日原住民族日,甫當選的蔡英文總統,邀請16族原住民族代表進入總統府接受由她代表的國家道歉,同時發表一篇言詞剴切的《向原住民族道歉文》。其中,蔡英文總統誓言要「恢復原住民族歷史正義」,並對落實《原住民族基本法》相關子法訂定時間表,譬如承認平埔族群的原住民身分、傳統領域的劃設、土海法的通過等等。
當時,包正豪就提醒,原住民族權利的保障,必然會在修法過程當中面對保守勢力的反撲,因為這裡面每一項法律都牽涉到原漢利益衝突。他當時說:「總統給了原住民族一個美好的想像起點,但能否真的實現,在沒有看到相關法律落實前,我永遠保持懷疑的態度。」
包正豪表示,不幸而言中,蔡英文總統的承諾沒有一個及時完成,去年8月1日之後,開始推託所有對原住民族權利保障的承諾。這個早在意料之中,我們怎麼能夠相信一個「輕信寡諾」的政府呢!但萬萬想不到的是,他當時所提醒的「保守勢力」竟然會是「宣稱要保障原住民族權利的民進黨政府」。
「這一年以來,我們看到,壓迫原住民、阻止原住民族權利伸張的,竟然都是民進黨籍的從政同志。」包正豪表示,從張景森、姚人多等人身上,看到墾殖政權的傲慢;從民進黨漢人立委雙手一攤,說「我們就是做不到」;再到民進黨籍原住民立委和官員選擇站在族人對立面,強要族人朋友接受民進黨政府丟出的骨頭,還沾沾自喜地認為只有「在體制內才是真正的原運」。回首不遠一年前的道歉,這真是莫大的諷刺,簡直是一場黑色幽默。
包正豪表示,原住民權利問題一直都不是藍綠問題,而是族群利益衝突;正因為如此,所以推動起來特別困難,畢竟要面對的是台灣社會的絕大多數人。曾經我們願意相信民進黨政府的誠意,願意面對歷史事實,用實際手段來癒合傷口;但是民進黨政府再次證明,它們在這件事情上撒謊,所有的道歉都是政治姿態而已,不過想搏個「進步」名聲。等到真的要面對實際改革時,民進黨政府立刻露出猙獰的面目,用最不堪的手段來抹黑一直站在原住民族權利保障前線的勇者;另一手則是用「死老鼠」來誘惑收編部分原住民菁英,到處分官設職,用這個來分化原住民族。「失去原住民和進步漢人的心,蔡英文總統正在為此付出代價。」

響應原團連署 陳芳明:政黨應與財團劃清界線
2017-06-15 聯合報 記者林良齊╱即時報導

為了抗議原民會傳統領域劃設辦法,在街頭露宿113天的原轉小教室發起連署。至今已有許多文化及學術界人士加入連署,包括政大台文所教授陳芳明、作家蔣勳、鴻鴻等人參與。今天他們舉行記者會,邀請更多民眾加入。「政黨會輪替,但財團不會」,陳芳明說,所有的政黨應與財團劃清界線。
今年初,原民會頒布「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草案,將傳統領域排除私有地。引發原民團體不滿,從2月23日起在凱道露宿抗議,不料在6月2日早上遭優勢警力拆除、清空,他們隨即移往捷運台大醫院站持續表達訴求。
北醫人文所所長林益仁表示,許多人都哀悼導演齊柏林的努力,讓更多台灣人看到沒有被看見的地方;而這群在街頭露宿逾百日的原民團體,他們述說著長期被忽略、不公平的處境,希望更多人來關注。
上星期甫從政大退休的陳芳明說,自己是民進黨員;而民進黨常說「我們都命運共同體」、並呼籲「公平正義」,但等到他們執政後又淡忘了公平正義;原民團體距離總統府不到1公里,但不僅沒有看到(民進黨)公平正義的具體政策,甚至連接見他們也不願意。
「政黨會輪替,但財團不會」,陳芳明呼籲所有政黨應與財團劃清界線,只要財團還沒鬆開,他的筆就不會鬆懈。今年已經70歲的他看不到真正民主,「恐怕10年後也看不到」。
原轉小教室發起連署「119搶救我們的山海與縱谷─沒有人是局外人」,希望退回原民會公布的傳領劃設辦法草案。目前包括陳芳明、蔣勳等逾百位藝文、學界人士參與連署。
原轉小教室也將從17日起在台北寶藏巖舉辦「被消失的風景─凱道部落文件展」,展出日前遭警方清空的彩繪石頭及藝術品等,希望喚起更多民眾守護台灣土地、實踐轉型正義的決心。

原青陣:民進黨別忘了 政府必須承擔歷史傷痕
2017-08-01 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總統蔡英文向原住民族道歉今滿一周年,原住民族青年陣線成員撒丰安認為,民進黨政府忘記一件事情,就是現在他們代表的是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承擔的是整個歷史傷痕,而不只是一直覺得為什麼原住民社會不信任他們。」
撒丰安說,這一年來,不管是傳統領域的議題或是平埔政策,原民會做了許多形式上的「說明會」,但不是活動前一天才突然將資訊上網、就是當天才直播或發新聞稿,這樣根本不是誠心誠意溝通的方式;更不要說,每次與其說是說明會,反而更像是政令宣導,沒有討論餘地。
「在代表政府面對原住民社群的時候,不能假裝自己是善意的第三者」,撒丰安說,政府的腳步必須放慢,而不是急著想要形式上的政績。「我們要真正的面對問題並且逐步解決,而不是製造更多的對立和衝突。」
另外,原青陣將於8月3日公布「蔡英文原住民族政策追蹤平台」,未來三年希望透過有系統的資訊整理來達成客觀理性的監督,原住民青年會持續盯著蔡政府在接下來三年的政策落實狀況,並提供相關資料給族人,做為未來選舉時的參考依據。

原住民族青年陣線「蔡英文原住民族政策追蹤平台」網址:watching-tsai.indigenousyf.tw

若轉型正義不適用原民歷史正義,聯合國何苦提研究報告?前考試委員三點籲執政黨落實蔡英文原民政策
2016-07-19 Mata Taiwan
作者:Iban Nokan(伊凡·諾幹),泰雅族,台灣文化人類學、民族學研究者,為前考試院考試委員,並代表民進黨參選2014年臺北市山地原住民市議員。

2016年5月27日,林雍昇(科隆大學刑法暨國際刑法法學博士)於《民報》(Taiwan People News)發表〈威權體制的轉型正義不應與原住民族的歷史正義混為一談〉專文,指出:
「從根本理論上,處理從威權體制轉型到民主體制的轉型正義,與回復原住民族的歷史正義,兩者之間存在著不同的本質差異。」「處理從威權體制轉型到民主體制的轉型正義,主要追究的是加害人個人或特定團體所屬成員的刑事責任,即使後者最終仍是個人的刑事責任。……反之,有關於原住民族的歷史正義追求中所譴責的乃是集體責任,所要恢復的亦是集體權利。」
「『歷史正義』和『轉型正義』究責的主體,前者是集體,後者是個人,若想要適用同一種追訴程式來同時解決兩者的冤屈,在方法論上,在制度建構的邏輯上,就必然犯了致命的錯誤。轉型正義偏重國家對過往事件透過準司法及司法程序以撥亂反正,歷史正義則更著重國家於行政與立法權對過往作為的道歉及未來的承諾。」「這兩種『正義』既然有本質上的重大差異,混合於同一法律中處理,恐怕將造成全盤皆輸的結果。」
「較好的方式,無疑是針對本質迥異的原住民族歷史正義另以一特別法制加以處理(例如《原住民族基本法》(下稱「原基法」),才能為原住民族謀得最大化的權益;而非混藏於轉型正義工程中,去爭取不具未來性的過往損失。」
對於林博士的見解,本人歉難苟同,並謹初步回應如下。

一、「轉型正義」應包括「歷史正義」
雖然,江宜樺也在其 〈臺灣的轉型正義及其省思〉 論文中表示:
「有人將轉型正義應用在主流社會對邊緣社群的長期壓迫,而如今必須採取的補救措施(如美國白人對黑人的剝削、加拿大白人對原住民的壓迫、或各個社會男人對女人、異性戀對同性戀的欺凌等)。但這顯然是一種擴大解釋的作法,恐怕會治絲益棼,因此較少為學界所接受。」(思想編委會編著,《轉型正義與記憶政治》,2007年,頁68)
但是,人權與法律學者Ruti G. Teitel在其《Transitional Justice》(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一書中卻明確指出,轉型正義包括以下幾個層面:刑事正義、歷史正義(對高壓統治的過程進行歷史之清算,發掘真相藉以凝聚社會之集體記憶,重建政治認同)、補償正義(恢復受害者權利,或給予賠(補)償)、行政正義、憲法正義(重新建構憲法,進行制度變革,以建立合理持久的統治秩序)。
依據學理,並未將「歷史正義」排除在「轉型正義」之外。更何況,原住民族是戰後臺灣威權統治時期的受害者,在中華民國政府國家暴力下接(劫)收日本帝國掠奪自原住民族之領土(即不當國產)、強制推行國語運動致使各族群語言瀕臨死亡、以及實施同化政策導致原住民族喪失文化身分與族群認同等各項侵害原住民族人權事項,本來就屬於《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應行處理事項。

二、促轉委員會是處理歷史正義的主要作法
2004年8月3日,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向安全理事會提交「司法衝突中和衝突後社會的法治和轉型正義」報告(S/2004/616),對於「轉型正義」概念,認為係指「包含與一個社會為撫平過去的大規模虐害行為所遺留的傷痛,確保究問責任、伸張正義、實現和解而進行的努力的所有相關進程和機制。
這些進程和機制可以包括國際社會參與程度各有不同(或根本不參與)的司法和非司法機制、起訴個人、補償、真相調查、制度改革、審查和革職辦法,或其中任何一些的組合」;而且「在需要轉型正義的地方,戰略必須是全面的,包括兼顧起訴個人、賠償、尋求真相、改革機構、審查和革職的問題,或這些行動的任何適當組合。聯合國必須通過事先規劃和協商,審議不同的過渡司法機制會如何相互作用,以確保它們不互相衝突。例如,現在普遍認識到,真相委員會能夠積極補充刑事法庭」。
以此推論,未來將於總統府設置的「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只是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的輔助性作法,原住民族轉型正義事項仍應列入《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規範、處理。

三、司法與非司法處理原民轉型正義,不可偏廢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原住民族權利專家機制第六屆會議(2013年7月8日至12日)提出的研究報告(A/HRC/EMRIP/2013/2)中論述「原住民族和轉型正義進程」,例如:「符合國際人權規範和標準的轉型正義過程和機制應努力考慮到衝突的根源,並解決有關的所有侵犯權利的問題。對原住民族而言,這包括在衝突情況下產生的侵犯人權問題,原住民族在衝突中時常是突出的受害群體,還包括與原住民族喪失主權、土地、領地和資源,與違反原住民族與國家簽訂的條約、協定和其他建設性安排,以及與其被殖民化的集體經歷有關的各種冤情。」
換言之,為了伸張原住民族轉型正義,應由司法和非司法進程和機制來實現,包括起訴、尋求真相、補救方案、機構改革,或上述幾項的適當組合。這些機制是相互聯繫的,任何一種機制均不能代替另一種機制。
試問,如果轉型正義不適用於原住民族,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原住民族權利專家機制何需提出相關研究報告?
懇切期盼立法院本黨黨團朝府、院雙管齊下同時處理戰後威權統治時期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包括歷史正義)事宜的方向制定《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落實蔡總統英文原住民族政策主張,以免陷總統於不義。

由促轉會到轉型正義的省思
2018-09-24 民報 施正鋒

如果大家相信必須著手轉型正義,社會才有可能和解、民主政治才能鞏固、大家才能攜手對抗中國。那麼,除了對於受害者的療傷止痛(修復式正義),還必須釐清真相、及追究加害者的責任(處罰式正義)。經過這些矯正正義的必要程序,才有可能真誠面對過去、進行心靈撫慰,進而針對現在的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制度從事改造(分配式正義),然後才能企盼對於未來共同體的建構。因此,這是一項相當嚴肅的民族工程課題。
當下對轉型正義的爭辯,不管敵視、誤解、或濫用,除了對於知識的藐視,也在選擇性的正義,也就難免淪為政治鬥爭。民進黨政府把轉型正義的時間在威權時機,表面上是有強烈的針對性。問題是,目前社會的嚴重分歧,相當程度的始作俑者就是國民黨。然而,刻意不提日本殖民統治、一副無能為力的樣子、甚至於百般訕笑,無視原住民族因為土地被攫取而顛沛流離,換句話說,只願意處理省籍分歧、不顧原漢齟齬,那是對不起良心、高度選擇的正義。
對於如何進行轉型正義,特別是加害者,到目前為止,媒體跟政治人物都一知半解。特別是書念太少,本身已經有先入為主的偏見,才會大言不慚說和解只要道歉就好,講好聽是吃素的、講不好聽是和稀泥。除了元兇(決策者、劊子手),相信一般老百姓也想知道,難道一堆幫兇(特務、線民)都是無辜的?而更多冷漠的旁觀者、暗爽的受益者,他們角色又如何?真的歷史可以一刀兩斷切割嗎?便宜行事、急功近利,自討苦吃;急於切割、不弄清楚、沒有是非。
目前出爐的內部調查報告,主要是針對程序上的行政責任;國會對於自己立法授權成立的獨立機構,當然有替選民監督的責任,尤其是到底調查權的內涵為何。就民主國家的調查委員會、甚至於真相調查委員會的設置來說,大體是出自司法無法解決,那麼,沒有爭議的交給行政部門、朝野互信不足的就由國會指派,促轉會的人事當然充滿爭議與妥協。既然我們的社會缺乏南非屠圖大主教那樣有公信力的人,任命好好先生黃煌雄討好藍營,內部的矛盾與競逐就會外溢。
目前促轉會內部、或社會上對於轉型正義要採取何種方式,並沒有經過深刻的思考與討論而達成起碼的共識。所謂南非模式、及東歐(或東德)模式,其實就是真相調查、或至少不能讓過去的特務繼續隱身盤據軍公教,兩者並非相互排斥。如果只有真相、縱容那些人興風作浪,情何以堪?當國民黨把促轉會醜化為特務機關,沿用南廠(南非)或東廠(東德)的話語,外面的人無法會意。關鍵在於蔡英文總統認為威權時期大家都是屈從的,怎麼有可能洗心革面?
「張天欽事件」是一面照妖鏡,凸顯民進黨無能、國民黨無恥、名嘴假仙,唯一講內行話的是歐崇敬教授,他問道:那些藍營的人為何氣急敗壞?因為不少人年輕時代做過特務(特殊任務的簡稱),現在可能都不到60歲、甚至於只有40多,他們不僅獲得庇蔭還在一些職務上面,甚至於固定開「同學會」,難怪會怕人家知道。其實,不只是政治人物,媒體及大學才是最應該洗滌的地方,應該至少清查當年海工會、青工會、陸工會所安排的抓耙子吧?
近來媒體議論紛紛,一些公正人士忽然「正義凜然」,令人錯愕。想起多年前出國參加研討會,夜晚,飯店外面年輕女孩流連,後來瞭解,她們是趁長假來賺的,反正故鄉的人不會知道。恍然大悟,不少人今天可以在那個位置,一方面是酬庸、另一方面可能是繼續在做骯髒的事,難怪會擔心東窗事發。我們不希望看到報復、整肅,不過,這些人至少也要向社會告白,究竟是出於愛國情操、威脅利誘,否則,要如何獲得諒解、走出一輩子的陰影?
我是在1991年拿到博士,僥倖可以回到台灣,在淡江大學誤人子弟,一直被當作毒蛇猛獸,甚至於有學生去打小報告,施老師上課都在講政治,問題是,我教大一入門的政治學,除了課本上的理論跟外國的例子,就不能談當下的本國經驗?學生不懂事,我可以原諒,至於從國內到海外,我一直想要問那些寫報告做紀錄的人(通常是熟人),現在有沒有後悔?是不是欠我一個道歉?我們有機會促膝剖腹、當真正的朋友嗎?
我期待社會和解,因為那是現代民族國家的想像共同所必要的。然而,和解畢竟不是刻意失憶,而是能相互傾聽。如果我們希望終有一天能跟中國和平,為何每天相處的人,卻形同路人?相對地,即使外交上必須跟日本和好,為何一定要遺忘慰安婦的存在?當民進黨想盡各種藉口合理化自己的歷史記憶有限,就無法阻擋歷史事件在選舉之際被拿來炒作。不要說台灣人在日本時代的際遇如何詮釋,清朝、明鄭、甚至於荷蘭時期都應該坦承面對。
總之,歷史正義絕對不是教科書改寫而已,而是一種實踐。今天是「加禮宛戰役」140週年,恐怕絕大多數的人不知道有這件事,也就是由宜蘭流離失所到花蓮的噶瑪蘭平埔族人,儘管努力學習漢人開墾地,卻難逃被欺凌的命運。謹以拙文遙念在「開山撫番」過程中英勇對抗「官兵」而被斬首的烈士。
後記:我通常不願意直接點名當代的人。回台灣的時候,台灣教授協會已經成立,有幸受邀加入,並接替許慶雄教授擔任法政組召集人,跟大家一起規劃過「台灣憲法草案」,所以對於能繼續堅持理想的朋友充滿敬意。當所謂的「沈大老」說「台教會立場偏頗」,我只能說,唾棄你!

最沒資格談運動是蔡英文 施正鋒揭原因網大讚:一語道破
2021-08-03 中時新聞網 陳弘美

東京奧運正比賽得如火如荼,台灣內部不論是人民或是政治人物都為中華隊選手加油。對此,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認為,當前政治人物當中,最沒有資格談運動的是總統蔡英文,因為2020總統大選時,黨內總統初選一再修改比賽規則,只會把人家的小孩教壞,完全沒有一點運動精神。有網友看完施正鋒的評論,直言一語道破。
施正鋒今(3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東京奧運正比賽得如火如荼,不僅是人民擠在電視機前面加油,政治人物也不放棄機會蹭熱度。反正國會休會時期、朝野休兵,適逢疫情,立委又不能出國考察,湊熱鬧無傷大雅。難得雪中送炭、只有錦上添花,那是人之常情。然而,既然要分享選手平日流汗的光環,基本功夫還是要有,不要連打嘴炮都不用心。
而奧運舉辦期間又適逢8月1日原住民族日,施正鋒指出,蔡英文除了為原住民族喝采,不忘自我吹噓上任以來為了原民做了多少事。然而,除了沾光,看不出蔡英文是否知道,對於弱勢族群來說,運動是不得已的強項,更是教改多元入學較難剝奪的往上流動機會,刻板印象的背後隱藏著無奈與辛酸?那些更多沒有當上國手的,又有誰來關心?事實上,蔡英文初次大選的原民政策,當選後縮水為道歉文,所謂轉型正義政績大碗小碗,掩藏不了鼻子變長的窘境。
施正鋒認為,其實當前政治人物當中,最沒有資格談運動的是蔡英文:黨內總統初選一再修改比賽規則,只會把人家的小孩教壞,完全沒有一點運動精神。至於民進黨高掛「台獨黨綱」,掛羊頭賣狗肉,前總統陳水扁振振有詞「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只差沒有說「不然你要怎麼樣」。蔡英文進一步高舉「維持現狀」的免戰牌,下面的小嘍囉厚顏出來嚷嚷「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用來合理化自己的懦弱怠惰。試想,政權交到手上、還是全面執政,平常不努力,何時要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