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發展想像的國家會議
「永續發展目標」啟示錄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常務理事

責任主編:孫窮理

【編按】今天刊出隔周二由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寫手群輪流執筆的「環境前線」專欄;本週由綠盟常務理事馬康多執筆。

聯合國已就2012年「永續發展會議(又稱「Rio+20 summit」里約後20年峰會)」決議,初擬出17項2030年全球性的「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相關連結),本文除對這目標做概略性介紹之外,也比對了在「經貿國是會議」、「全國能源會議」等台灣官方大拜拜式的會議中的思維與「永續發展」概念的衝突之處,並就「永續發展目標」中「能源」與「產業」的面向,再提「如何讓核四死透?以何替代核四的130億度電?」產生向永續發展的思維,以因應未來能源產經政策的辯論。

巴西世足賽引發國內的抗議風潮,凸顯出貧窮與資源分配不均的議題,巴西「反世足」請參閱:〈巴西反世界盃的社會脈絡 無住屋工人運動 為居住正義鬥爭〉及〈要求公平正義 巴西人民群起反世足〉(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2012年6月,聯合國「永續發展會議」(UN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由於時間上剛好是1992年,同樣在里約召開的「地球高峰會」(Earth Summit,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UNCED)後20年,因此又被稱為「Rio+20」。

當全球因世足賽再度聚焦巴西,且更因此次當地民眾激烈抗爭,促使台灣在趕搭四年一度的足球風潮之時,開始試著理解此類基於「體育賽事震撼主義」(Sporting Shock Doctrine)的大型賽會對主辦國在財政、社會平等上的負面衝擊[1]

此次的世界盃與2012年的「里約後二十永續發展高峰會」(Rio+20 summit)以及2016年的里約奧運,被視為巴西躍上世界舞台的象徵,然世界盃與奧運此兩世界性盛會的正面狂歡效應以及負面的遺緒,均屬短期與區域性的,而Rio+20永續發展高峰會結論的作為與不作為,卻將具全球性的影響,亦對未來兩個世代的治理體制的變革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永續發展目標」的應然

Rio+20永續發展高峰會重要決議之一,聯合國需於2015年提出一可接續千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的「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以期可提供全球若欲以永續發展作為治理目標時的依循參考。而依據聯合國責成的工作小組綜整各利害相關人提出的建議,其於六月份初擬「根絕貧窮」、「根絕飢荒」、「提升大眾健康」等17項「永續發展目標」,以作為後續討論基礎[2]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6月18日在報紙刊登大幅廣告,為基改作物宣傳。(翻攝自當天聯合報)

雖從字面上看來,這17項「永續發展目標」均屬泛泛之論,但若細部分析各目標的實質意涵,其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如論及貧窮議題時,該目標強調的是「根絕各種型態的貧窮」,故除提出各國應以將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的人口數降低至一定比例為治理指標外,亦提出2030年時各國應為貧窮以及位於氣候脆弱區域的社群建構充分的防災措施,以及需將生物多樣性保育策略整合至國家發展策略等指標,旨在彰顯貧窮問題的解決之道,絕非低收入補貼,而需考量系統性的策略。

在飢荒問題上,相較於食藥署以基改作物可提供便宜食物選擇為由,幫大型基改種子業者辯護,在目前「永續發展目標」討論中,明確強調真正對達到食物安全以及充分的營養有助益者,乃是確保小農可取得充分的財務與知識的支持,以顯著提升其收入與生產力。並明確提出2030年時,全球食物生產體系的廚餘比例應較現況削減50%。對於健康議題上,除確保大眾均可享有適切的醫療的醫療權觀點以外,亦將2030年時應將各國因空氣污染所導致的死亡人數降低至一定比例列為健康面向的指標,突顯空氣污染問題的嚴峻。

缺乏反思的經貿國是會議

「全國經貿國是會議」由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主辦,自6月21號(北區場)起,目前正在北、南、中、東巡迴舉辦分區會議中,兩個建議議題為:「全球化趨勢下臺灣經濟發展策略」及「臺灣加入區域經貿整合與兩岸經貿策略」,該會議結束後,攸關未來能源政策的「全國能源會議」也將登場。(攝影:孫窮理)相關連結:全國經貿國是會議

近期面對《服貿協議》以及核電兩議題,分別端出「經貿國是會議」以及「全國能源會議」回應民眾的關切。但若從「永續發展目標」中對於此兩面向的討論檢視當前官方對此兩個國家會議的議題設定,則處處可見因對於發展的狹隘認識,如何扼殺政策論辯空間。

在經濟面向上,「永續發展目標」中建議以「促進強健、兼容與永續的經濟成長以及合宜勞動」為目標,因此其雖建議仍應考慮人均所得年成長率,但其更重視的項目是如何創造位於所得分佈後40%者的收入持續增長,更具體提出將2020年時青年失業人數較現今削減一半的目標[3]且為矯正當前總體經濟政策的GDP迷思,此初擬建議中亦將建構一可將社會、人力與環境資本均納入考量的會計制度列為一重要的制度變革指標。

而在經貿國是會議分區會議的引言資料中,雖有觸及所得不均、青年就業率等問題,但最終的對策均是導向簽署區域性自由貿易協定、對外開放,僅建議藉由「增加職訓機會及誘因、強化就業服務」,以縮減自由貿易協定輸者圈策略[4]

然而根據林國榮等人所發表的〈ECFA 對我國勞動市場與所得分配的經濟影響評估之研究〉[5],兩岸貿易自由化最大受益者為最高所得群組的家庭,用於分析所得不均程度的吉尼係數,將隨著市場開放程度擴大而提高,驗證貿易自由化將會造成臺灣所得分配不均的情況愈形惡化。

而經貿國是會議未曾試圖去回應此根本性的質疑,無視對於發展的反思是諸多公民團體關注服貿議題的驅動力[6],更漠視國際上對於永續發展範疇下的經濟面向的關注,早已超越企業永續競爭力之類的漂綠台詞,而要求各國需採行治理上的變革。基於前述會議範疇設定的偏執,此次經貿國是會議,彷彿只是工商團體的大腸花論壇。

永續能源轉型之路

歷經4月底的抗爭行動後,官方提出將召開全國能源會議,討論核四封存後的能源政策走向:核四可提供的193億度電該由哪一種替代電力選項填補?在會議籌劃過程中,屢次對外放出將以既有核電延役,或是將放寬減碳目標,以利燃煤火力電廠的興建等[8],作為核四替代方案。若從上述輿論風向球觀察,「以核四封存作為能源轉型起點」此進步性的觀點,從未存在其政策規劃原則之中。

而若欲能使核四「死透」,必須推動發展主義的翻轉[8]。而此次「永續發展目標」中於能源與產業面向的討論,可作為台灣討論能源與產業轉型方向的初步架構。

能源面向上,「永續發展目標」強調應「確保人人可享有可負擔、永續與穩定的現代能源服務」[9]。其揭示的一項重點,就是能源議題的關注焦點應該是能源服務(energy service),其明確設定目標:第一,在供給面上,全球應在2030年時,將再生能源於全球能源的占比加倍;第二,在需求面上,2030年時的能源效率進步率亦應較今日倍增。

若要達到前述兩項目標,則需於2030年時落實移除化石燃料補貼此政策工具。在產業面向上,「永續發展目標」則是提出「促進永續工業化」的目標,指出各國應明定2030年時,該國工業製程的汰舊換新比例,以達到該國就工業所設定的能源效率與資源效率改善目標。

前述整理的國際針對永續發展目標的討論,可視為當前國際於體制內對於「發展」兩字所應涵括的準則的共識,事實上已屬各利害團體間折衷後的成果。然而若官方於全國能源會議議題規劃的過程,如同經貿國是會議一般,繼續漠視前述國際於能源轉型上所標舉的方向,無視於反核民意背後代表的範型轉移的訴求,則不僅此國家會議將喪失其社會對話的功能,台灣亦將錯失另一扇機會之窗。

【註釋】
[1] Zirin, D. 2014. 〈Brazil's Dance with the Devil The World Cup, the Olympics, and the Fight for Democracy. Haymarket Books〉[back]
[2] 〈United Nations’ Divis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4. Introduction and Proposed Goals and Target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the Post 2015 Development Agenda〉(原文連結[back]
[3] 同註[2]。[back]
[4] 台灣經濟研究院,2014,經貿國是會議〈全球化趨勢下臺灣經濟發展策略〉〈引言報告〉。[back]
[5] 林國榮、許聖民、徐世勳,2013,〈ECFA 對我國勞動市場與所得分配的經濟影響評估〉,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44:1, 27–80(文章連結[back]
[6] 洪申翰、王舜薇,〈不只是反黑箱反服貿〉,立報2014/3/31(文章連結)。[back]
[7] 〈核電廠延役否 能源會議討論〉,中央社(文章連結)。[back]
[8] 洪申翰,〈怎麼讓核四死透? 公民運動、在地性與發展主義的翻轉〉(文章連結[back]
[9] 同註[2]。[back]
【環境前線】專欄,由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眾寫手供稿,預定隔週二出刊。
  • 2014/06/03 〈怎麼讓核四死透? 公民運動、在地性與發展主義的翻轉〉 洪申翰
  • 2014/06/17 〈誰的能源,誰的安全? 〉 房思宏
  • 回應

    50年前說家家戶戶會有電腦電視冰箱冷氣機的人...會被當瘋子,
    30年前說會人手一支手機的人,,.會被當瘋子,
    同樣現在說廢棄核能然後家家戶戶發展綠能自行發電...也會被當瘋子,
    2030年的科技跟儲能技術,普通家庭的太陽能板可能只要曬個1小時的太陽就能供應24小時的用電...
    就是當眾人都說不可能才有商機賺,天才與平民,窮人與富人就差在這...
    當大家都知道理所當然的事情...根本沒有知道的意義...

    終結核能
    從現在做起

    終結核能
    從現在做起

    趕快申請綠電!

    每個人嘴巴喊廢核,要承受發展綠電的高昂電價,身體倒是挺誠實的。

    台電走狗又出現囉
    綠能昂貴?那看看什麼叫做便宜?
    核四什麼時候可以回本...
    利潤-成本=0才叫做回本
    核四廠要賺幾年才有機會賺回建廠成本3500億...
    不算後續營運維修除役跟核廢料成本(天文數字10兆都不夠),只算建廠成本...
    一年賺100億利潤...要連續賺35年才有辦法回本...這還只是建廠成本的回本!!!
    核一核二核三廠有哪一座廠一年有辦法賺100億?然後連續賺超過10年的?
    連損益兩平都做不到???
    奇怪了?核能有益台灣可以節省成本,怎麼不賺錢整天都在虧錢呢???
    你今天做生意請員工然後每天每月每年都在陪錢你會說我愛台灣拼經濟賠錢沒差啦這種鬼話???
    每年都在賠錢???奇怪了,這樣叫做廉價?電費漲是錢,稅金賠就不是錢?
    什麼狗屁邏輯???
    用核電可以無限制年年賠錢虧本,奇怪了
    (賠錢=拼經濟=對台灣有好處=有未來,只有國民黨跟馬英九這種垃圾腦袋講得出來)...
    用綠能就要求要效益跟回本?你用手機用電視用電腦用冰箱用冷氣機會要求效益跟回本嗎?
    漲電價,回本跟投資效益這種話很明顯就是台電的洗腦手段...

    核能這檔事居然有人會扯到比較環保...
    也真是夠神奇了,就跟台灣政客鬼扯清廉一樣...

    談能源跟電價千萬不要鬼扯環保這檔事...
    要談環保那去當猴子猩猩比較實在...請用數字說服人民...

    3500億可以做什麼?
    核四預估發電量2,700MW可以推算出一年發電量為(2,700,000KW)*(365天)*(24小時)*(90%容量因素) = 21,286,800,000度(212億8680萬度)
    台灣總共830萬戶*每戶每月用電330度*12(月)=每年需要約330億度民生用電
    核四頂多提供212/330=65%的民生用電...
    還沒正式運轉花了3500億只能供應台灣不到70%的民生用電...
    還沒把工業用電算進去呢...
    而且誰敢保證,核四正式運轉一定能發這麼多電出來????
    按照中華民國政府+國民黨這種633的騙術...
    發電量沒灌水誰敢信????

    3500億拿來補貼太陽能屋頂,每戶35萬...總共可以補貼100萬戶
    100萬戶*24度(每天,24坪的屋頂每小時發電量約8度,平均每天保守估計3小時就好)*365=87億度(極度保守的數字),足以供應至少白天台灣民生用電44%的用電量(白天尖峰與晚上離峰用電比是3:2,白天用電度數約198億度),
    這還只是最保守的估計,如果把政府機關,工廠,高樓大廈這些建築物的頂樓都算進來,
    達到100%也不是問題...
    而且太陽能屋頂還有個功能就是隔熱遮陽,也就是說這些建築物需要使用的空調電力也會跟著降低...供電增加用電減少...
    更重要的是,家家戶戶發電系統不用怕核災,不用怕電廠失靈或是輸電網掛掉,馬上會有整座電廠的供電量消失...因為家家戶戶都是個別的太陽能發電不可能幾十萬家都一起失靈...
    再加上,太陽光永遠都不會漲價,台灣本身就有能力自製太陽能技術,所有的錢台灣都可以自己賺,讓台灣的廠商跟勞工賺...
    反觀核能?台灣毫無核能技術,所有的技術設備原料都要進口(奇怪這叫做能源自主?)
    所有的錢都被美國人賺走,而且誰敢保證核能技術設備原料不會漲價?

    3500億還只是現在已知的金額...
    按照台電的無能跟國民黨的胃口...
    核四繼續興建外加未來營運維修核廢料成本,
    將來花到4000億5000億甚至1兆都不算過分...
    這些錢拿來補貼太陽能,凡是出太陽的日子,台灣人可以用電用到爽都免錢...

    在反核的同時,卻也不能自動忽略目前再生能源與輸配電技術完全不足以應付用電需求的事實。(http://ethias.blogspot.tw/2014/03/blog-post_18.html?showComment=13959716...)

    什麼叫做輸配電技術不足以供應?
    火力發電核能發電廠的輸配電系統做的到...
    換成綠能就說做不到?
    綠能的供電量大到能夠負擔火力+核能輸電的輸配電系統難以承受???
    這..........也有人信........

    最有效率的輸配電系統家家戶戶用電做到100%自我發電就是最好的配電技術...
    當然會有人酸做不到...
    2014年你說做不到,到了2030年你還是會說做不到
    別想說26年還很長,以為自己可以置身事外...
    網路手機革命也不過是這10幾年的事...
    現在台灣人的平均壽命至少75歲,到了2030年也許平均壽命會到90歲...
    台灣現在除了60歲以上的人不用煩惱26年以後的事情外...
    60歲以下的所有的人都應該煩惱如何面對未來的能源改革...

    拜託台灣年輕人往前看+往錢看...機會不用到中國就有...
    找不到產業未來?找不到就業機會?找不到投資目標?

    請看天才的思考與布局...

    電動車、能源儲存、太陽能三位一體,穆斯克打造 Giga 王朝霸業
    作者 藍 弋丰 | 發布日期 2014 年 06 月 23 日 | 分類 太陽能 , 能源科技
    艾隆‧穆斯克( Elon Musk)擁有 SpaceX 太空事業,為他博得不少媒體版面,近年來其電動車事業特斯拉(Tesla)也成為汽車產業的新星,讓他更為出名,不過,他擔任董事長的另一個事業:美國太陽能租賃業龍頭 SolarCity,也同樣在產業界舉足輕重,只不過沒有特斯拉那麼赫赫有名,但這個情況即將改變。

    垂直整合太陽能產業

    從金融、行銷、模組安裝,一路整併,可以看出 SolarCity 的大計是打算逐步進行完全的垂直整合,這個策略與特斯拉興建 Giga Factory 鋰電池廠有異曲同工之妙,而 SolarCity 整併至今,垂直整合的環節只剩下太陽能面板製造,因此下一步動作也就不令人意外:2014 年 6 月,SolarCity 宣布以 2 億美元價格,包括 1.68 億美元股票、900 萬美元現金,與 2,300 萬美元的債券──若達成本與規模目標,則再加上 1.5 億美元股票──買下新創事業、高效能太陽能電池面板廠 Silevo。

    買下 Silevo 的主要目標,穆斯克在 Twitter 上挑明了說:「目標是讓去除補貼後的太陽能,成本低於來自燃煤發電與頁岩氣燃氣發電的電網電力。」

    先前《科技新報》報導,德國與歐洲最大科技應用研究機構弗勞恩霍夫(Fraunhofer)指出,展望未來,德國太陽能將比燃煤發電便宜。另一方面,順風光電買下破產的無錫尚德資產進行再造的新無錫尚德,新上任的執行長羅鑫表示,最快 2016 年,遲則 2017 年,太陽能電池發電均化成本將降至與中國的燃煤發電成本相當,將引起中國能源市場結構性的大改變。如今不僅德國、中國,美國的穆斯克也明白指出要達到太陽能低於燃煤的目標。

    打造生產基地追求來源穩定

    穆斯克在買下 Silevo 之後,打算仿效在特斯拉建造 Giga factory 的計畫,將 Silevo 於美國紐約州水牛城原本 200 百萬瓦的建廠計畫,擴建產能到 1 吉瓦(Gigawatt),並且將在 2 年內完成。市場推估吉瓦工廠的興建成本約在 3.5 億美元到 4 億美元之間。

    只有一個問題:2011 年以來,太陽能電池價格雪崩,SolarCity 身為採購者,從中得到最大利益,相對的,太陽能廠則大多陷入困境,倒閉者有之,整併者有之,如今 SolarCity 卻打算從撿便宜的採購者,轉變為虧大了的生產者?莫非穆斯克真的是「綠」到不行,拿企業做慈善,為了推動綠能連股東權益都不顧?

    但是,股東們並不這麼想,消息宣布後,當天 SolarCity 股價應聲上漲 17.6%。

    原因很簡單,不論是穆斯克本人,或是 SolarCity 的股東,都能看見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太陽能比燃氣、燃煤便宜只是時間的問題,當價格黃金交叉,太陽能不再需要依靠補貼就會蓬勃發展,需求將一夕間徒增,而經過長期整併、淘汰的太陽能產業,產能絕對不足以應付這樣的全面性需求,SolarCity 為了確保太陽能電池面板的來源,以及鎖定成本,趁現在擁有自有太陽能電池面板製造能量,正是時候。

    穆斯克表示:「若不這麼做,長期而言,我們將有可能無法取得事業擴張所需的太陽能面板。」

    穆斯克計畫在中長期,將提升太陽能面板產能到數十吉瓦,還認為光是 SolarCity 本身就可消化掉這樣龐大的產能。

    http://technews.tw/2014/06/23/elon-musks-dream/

    不要再說不可能

    人家都已經準備起飛了
    台灣還在坐牛車...

    藍弋丰?不就是那個在2011年搞垮《台灣漫畫月刊》的關鍵人物嗎?

    台電野狗不意外
    說了謊無法圓謊之後
    開始人身攻擊了...
    還有沒有

    要論搞垮台灣能源市場...
    台灣除了國民黨與台電這兩大罪人以外...還有誰呢?

    哈哈哈!恭喜民進黨野狗你被台灣e新聞神打臉!
    -----------------------------------------------

    藍弋丰,小英教育基金會的寶?
    2013-04-17 台灣e新聞

    在網路看到一則在美國NJ的活動,April 20:藍弋丰先生演講會
    講題:從「橡皮推翻了滿清」看台灣的未來
    藍弋丰簡介: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後,從事翻譯、撰稿及圖文創作,嗜好研究歷史,並關心全球財經產業與環境等議題。曾任《國家地理雜誌》、台灣微軟、集邦科技特約譯者,並有動畫、漫畫、插畫、書籍封面及插圖等作品。著有《海角七號電影小說》、歷史小說《明騎西行記》、歷史書籍《橡皮推翻了滿清》,並於《健康世界》雜誌、小英教育基金會 「想想論壇」、科技網站「TechNews 科技新報」固定撰稿。
    看到「藍弋丰」這個名字,立刻讓我想到謝長廷的愛將楊蕙如。楊蕙如與藍弋丰等人合作開辦了《台灣漫畫月刊》,由楊蕙如擔任社長,由七名漫畫家執筆。藍弋丰就是其中的一名漫畫家,擁有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的高學歷。可是做事是「靠實力」,而不是「看學歷」。《台灣漫畫月刊》從創刊到停刊只有短短的九天,為什麼會如此慘不忍睹?原因是漫畫月刊惡評如潮,作品根本是電腦修圖而不是漫畫。
    再者,歷史是歷史,小說是小說;藍弋丰寫的是歷史,還是小說?

    民進黨該如何帶領台灣脫離擁核與空污的兩難?
    2018-11-18 蘋果即時 錢建文(彰化醫療界聯盟理事長)

    無核就要增火,燃煤有害健康就要燃氣,燃氣怕來不及就要破壞藻礁,不想破壞藻礁就要核電。事實是這樣嗎?
    空氣污染問題已經成為全國人民關注的重大議題。面對影響深遠的重大議題,就要處理問題的根源,才不會讓問題陷於上述的無解循環中。
    什麼是空污問題的根源?能源議題顯然是問題的根源之一,也是現在大家討論的焦點。不同的發電方式,就會有不同嚴重度的污染問題。然而不管用哪一種方式,都會有各自不同的問題。因此更進一步應該問的是,為什麼台灣需要那麼多電?
    消耗掉台灣的大量發電,卻創造出相對低的經濟貢獻,也製造了大量污染的最大根源,就是:能源效率低的石化鋼鐵產業,也就是所謂的褐色企業。
    早在2010年台灣智庫的研究就顯示,台灣的石化業製造了太多外部成本,對整體國家來說,做越多就越不划算。這些高耗能產業製造了污染,危害了人民的健康,造成每年鉅額健保支出。另一方面,石化業的老闆自己也承認,台灣不適合發展觀光業的原因,就是台灣被這些產業搞得太髒。這個根源問題不處理,卻只推無核家園,就會把民進黨自己推向無解的難題中。
    我們能期待民進黨政府處理國民黨政府留下來的錯誤產業政策嗎?蔡英文總統在總統大選前曾經密訪六輕,但後來被媒體發現;民進黨執政之後,也居然把已經研究六輕健康危害十多年的台大公衛學院詹長權院長的研究經費取消;此外,當同黨彰化縣長魏明谷依法停發台化彰化廠中的燃煤電廠的燃煤許可證之前,也受到來自於中央政府的高壓阻攔,最後甚至還以修改空污法的方式限縮地方政府的管制權限。由以上三點來看,民進黨政府只會欺負台灣瑰寶藻礁,不敢處理對國家人民不利的骯髒褐色企業財團。
    要解決所有問題的最好方式,就是用政策的手段將石化鋼鐵的外部成本內部化,迫使他們不要再靠出賣台灣人的健康方式大賺「得來容易的錢」(easy money):要用天然氣發電,要自己淡化海水,要為了污染環境所造成的疾病損失補償健康醫療與生命損失的費用;若能如此,他們才會努力轉型,大幅減少低階石化產品產量,將資金轉往更乾淨對大家都有幫助的綠色經濟。
    減褐政策符合所有人的利益,甚至包括褐色企業家自己。非核之後,唯有減褐以減少用電需求,民進黨才能真正超越國民黨,帶領台灣脫離擁核與空污的兩難困境。

    失去舞台的人們──224反核大遊行記者側記
    2001/03/04 苦勞網 夏之後

    進場

    從捷運站出口一路收傳單擠過人群到中正紀念堂正門時,反核大老以及民進黨人士等人正共同拉著「核四公投人民做主」的布條給記者照相。
    混亂人群中,我找不到主辦單位要新聞稿,手中卻已滿滿是傳單。傳單上訴求的主題琳瑯滿目,從某有名人士實際是黑道,到老舊眷村改建抗議台北市長馬英九。有人大罵媒體,有人要媒體幫忙作主,嘮嘮叨叨寫滿整張紙,說來說去就是跟反核八竿子搭不上關係。
    閃爍鎂光燈中,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告訴記者,核四案歷經多次行政立法兩院討論,所得的答案都無法讓民眾信服,像這麼重大的問題,由人民來做決定當然是最好的。他又談到七年前為主張核四公投的絕食抗議所獲得的廣大響應,今天在此又看到許多老朋友,很高興。至於現在民進黨該怎麼面對反核議題,剛剛辭去民進黨首席顧問的林義雄彷彿是無事一身輕,他告訴記者,「請大家去問黨主席謝長廷。」

    環保老戰友:「親愛的黨,你還愛我嗎?」

    不知怎的,我突然想起去年四月底台灣環盟宣布正式登記為社團組織的場合。那時,民進黨剛贏得總統大選不久,許多與民進黨為長期戰友的環保人士還享受著「反核必勝」的快感,畢竟自己人要掌權了嘛!只有幾位出席的貢寮人,認真地問著來致詞的當時的民進黨主席林義雄,新政府會不會有更好的政治手段來解決這宗荒天下之大謬的核四爭議。鹽寮反核自救會代表吳文通甚至激動地要林義雄當場給一個承諾,說他絕對不會讓貢寮人失望。
    媒體注視下,林義雄信誓旦旦告訴在場的貢寮人,也告訴環盟老友,民進黨所選的新閣揆一定會有與之前國民黨不同的思維方式,「我一定會處罰違背(反核)黨綱的黨員!」
    廣場上招搖的旗幟,有「續建違法」及「重做環評」等等的反核訴求,也有個人競選造勢標語。指揮車高分貝地廣播卻無效地整理著凌亂的隊伍。突然一名中年男子衝上前,揮舞著旗竿怒氣沖沖,大罵林義雄和前台北縣長尤清「免想欲選總統」。一陣拉扯中,旁邊此起彼落著的聲音是「攏是自己人啦,麥安呢啦」。
    終於,動粗的男子被架開,他像是跑錯戲臺的龍套角色,激動卻失落地在一旁被安撫著。他心裡在想什麼?我沒問,我不知道。但是我想到,十多年前遊行中常見的一些「衝組的」,不是就這樣勇於為自己信念服務,向心裡不爽對象「訐譙」嗎?現在這樣作又為什麼不對了呢?
    224反核遊行中,「衝組的」哪裡去了?不只是「衝組的」不見了,還有當年反核口號喊得響亮遊行群眾,勇於向不爽對象「訐譙」的人也消失了。難不成是因為自己支持的黨掌權了,主其事者變成自己友人,即使心裡其實有幾分被「背棄、欺騙」的感覺,也不好意思「訐譙」嗎?從阿扁上任到經濟部進行三個月核四再評估,從政院十月底宣布停建核四到在野聯盟施壓下不得不投降續建,這過程中,反核人士誰不「訐譙」?
    歷史脈動中,反核運動的主流份子與民進黨十多年來相濡以沫是不爭的事實,但是這樣曖昧的關係卻隨民進黨執政受到考驗。對民進黨而言,新歡是千嬌百媚、難以抗拒的政權利益綜合體,另一方面,苦哈哈喊著「非核家園」的舊愛卻又有著千萬選票的魅力,關係著自身未來利益的延續與否。
    於是,新的關係函數圖儼然成形,官位高低與反核音量成反比。有了官位的昔日反核大將不再來參加反核遊行,民進黨高層據說「不方便」出面。結果,來參加224遊行的是不得不顧選票的黨中央零星幾個公職,還有要參選的人,但是他們不談反核四,他們談支持核四公投。

    另類之聲:「民進黨,以及親愛的老師們,幹!」

    勇於向不爽對象「訐譙」的人都哪裡去了?還是有。站在信義路上數十個環保及宗教組織的成員,散發著「反核運動拒絕被政黨綁架」的傳單,說要「教育民眾」。這些因為民進黨介入而不屑加入此次遊行的反核人士說,支持民進黨的民眾其實可以跳過支持民進黨這一步驟,直接主張反核,如果阿扁背棄反核理念,就該被唾棄。
    不過,理想與現實還是有差距。當民進黨大隊走過這些發傳單的團體時,許多好奇的人圍過來,一聽到在喊反扁,一群歐巴桑搖手退還傳單連說「阮不愛罵阿扁仔啦,伊不是故意的啦。」而被動員來的的阿扁死忠支持群眾則是與這些團體成員爆發零星肢體衝突,「要打架來打啊!驚啥!?」
    「是啊,驚啥!?」這些另類的反核人士也這樣說。「主張理性辯論的老師們以及民進黨這種相互掛勾利益交換的價值觀,對社會必定有負面效果的!」一位激進的女生告訴我。「社會價值觀如此多元化,反核聲音又為何不能多元呈現?難道只能跟著他們這些人與民進黨之間多年來的複雜情結起舞?」
    這些另類的反核人士中許多人在十多年前,是積極的「反核學生工作大隊」。當以前一些的反核伙伴今天走在民進黨大隊為參選準備而高唱公投時,他們已經花了十多年,一路跟著主張理性辯論的反核老師走來,走著走著,卻發現走到了不得不與老師們揮別的分岔點。在數年下鄉貢寮從事組織工作過程中,他們發現,反核不該只是高級知識份子以專業知識辯論的空間,更不該是與政黨交換條件的議題。
    一位另類反核人士說,「走一次核四廠重建碼頭,看一回正在死去的海岸,不用提沒作環評等等的行政缺失,你就會良心發現:不該讓貢寮人這樣完蛋。」

    貢寮人:「啊?欲說啥米?擱會當說啥米? 」

    貢寮人呢?無力撐起的「鹽寮反核自救會」旗幟下,數十位貢寮人在隊伍中踩著零落腳步。會長陳慶塘阿伯告訴我,「對民進黨失望歸失望,還是要來遊行支持一下公投,看看貢寮人悲哀的命運甘會倘改變一下。」一旁北縣民進黨議員主動向媒體的強調著,說要要求黨中央處分違反黨綱的黨員,包括總統、行政院長等等。
    會長陳慶塘阿伯及其他貢寮人不置可否,沒意見而落寞地走著。他們還能再說些什麼呢?以往衝撞性格明顯、喊反核口號鏗鏘有力的貢寮人哪裡去了?甚至反核戰將吳文通今天也沒來。數十年來,貢寮鄉在地反核戰將逐漸衰老凋零,不少人因為過去與國民黨掌控的體制衝撞而付出官司纏身的代價,在改朝換代後又被自己曾經忠貞支持的對象給背叛。對貢寮人而言,反核這條歌再唱下去,似乎也變成了對茫茫大海高唱的「哭調仔」,只能安慰自己。

    路人&學生:「@#@$%!……」

    遊行隊伍經過仁愛路,遊行成員憤恨地踐踏過鋪在地上三個的反對黨的黨旗,走過親民黨及國民黨中央黨部,象徵意義地丟進幾個寫著核四公投紙箱示威一下。周遭揚起的掌聲讓我恍惚想起在國外見過的街頭表演節目,沒錯,就是這種掌聲,事不關己,純看熱鬧而已。
    在凱達格蘭大道,二三十位大學生拉著白布條擋住遊行隊伍,他們喊著「非核家園,人民尊嚴!」。相對起指揮車超級音量的擴音機,學生只能透過小小的擴音器,相對微弱地吶喊抗議著民進黨介入此次反核遊行。學生說,民進黨根本就是「假反核之名,行綁票之實」。
    遊行指揮車上,領隊乾脆大方地說「給學生十分鐘開記者會」。於是,巧妙地利用時間整隊一下,方便等一下進駐廣場。等下還要唱歌、打雷射光到總統府,可有得忙呢!
    學生繼續喊著「抗議美日資本介入」、「反核運動回歸群眾基本路線」,伴著鎂光燈霹哩啪啦此起彼落。終於喊完了,走人。

    退場

    遊行至此,我覺得意興闌珊。遊行人士沿路向路人分析的能源政策問題,政府難道不知道嗎?喊反扁的另類反核團體與貢寮人,走著草根組織路線,抵擋得住核四違法續建嗎?顧選票的民進黨公職,怎能尷尬又堅定地且不合邏輯地向媒體說「我們還是堅持黨綱中的反核立場啊,所以要公投」?還有,速戰速決的新世代的反核學生,再也不像十多年前傻呼呼在台電大樓長時間靜坐的抗議學生類型了,他們當時是否想像得到,這樣的抗議之聲就在隔天媒體版面限制下全部「槓龜」,抗議行徑給乾乾淨淨抹去,不留痕跡?
    十多年來,反核運動與民進黨的曖昧不清,終於在今天224反核遊行中,讓大家失去了舞台。大家都不知道,在224那樣的遊行現場該如何如同以前一般,扮演自己熟悉的角色。也許,各自終將找到新的舞台、新的角色,甚至退下戲服不演了也不一定。
    冷風中夜色降臨,我不禁深深嘆一口氣,終於轉身離去。坐在捷運車上,人來人往,都市生活運作依舊。但是今天遊行過程中,許多人不同立場的話語在我腦中盤旋不去,還得整理一下才能寫稿交差。
    我想,如果我是事不關己的觀眾,也許會因為反核這齣戲碼高潮跌起劇情峰迴路轉而鼓掌吧。但我終究不是觀眾,而是無法置身事外的台灣人民一份子,因為工作關係而見證部分後台真相的過程中,我清楚知道,我不會給多年來反核這齣荒腔走板的戲碼任何掌聲。我甚至要高喊,請先放棄必定會出賣人民的政黨吧,誰也不知道自己家鄉會不會變成下一個貢寮、在下一個議題中被政黨角力無辜犧牲。
    我想,只要覺醒的民眾方向堅定,運動路線不同也無妨。正如一位執著的另類反核人士這樣告訴我,「我們不是要與反核老師們劃清界限。只要目標堅定,不同路線也能相互刺激,反核終將會成功。」

    蔡英文:綠執政時停建核四 政權差點垮掉
    2013-04-25 中評社台北4月25日電(記者 黃筱筠)

    行政院將要通過不在籍投票,影響可能達130幾萬人。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昨天接受媒體詢問時表示,2012大選時,中國對台灣選舉的影響是非常明顯;若要實行不在籍投票,必須要極盡排除中國對台灣大選的各項重大干預。
    蔡英文昨天到東吳大學城區部演講,題目是“挑戰未來–談現代青年的公共責任”,現場學生座無虛席。
    有人質疑執政黨提出不在籍投票是計謀。蔡英文也說,有很多人應該會有這樣的質疑,執政黨必須提出必要說明以及提出有效的預防措施。
    蔡英文在演講後,一名東吳大學學生提問,有關台灣面臨自由化市場的挑戰,如何不要過度依賴中國大陸,對ECFA的成果以及評價?蔡英文表示,適度自由化會產生壓力而改變經濟體質,但速度太快,來不及反應,產業會垮掉,導致無法承受第二波自由化,“爆衝式的自由化會摧毀產業”,因此拿捏非常重要。
    她也說,台灣加入WTO的談判總共花了10年,至今台灣產業都還沒完全調整好,現在加上來自中國的競爭,台灣產業調整壓力很大;在這個背景之下,加上ECFA發展速度快,更無法提供產業調整結構的時間;因此,她認為,中國和台灣過度開放會破壞產業,對產業沒好處;過去都是中國接單、台灣出口,產業發展以中國出口為GDP上的數字,因此台灣GDP成長不代表增加就業率和薪資。
    蔡英文在回答另一位學生詢問有關挑戰秩序的問題時表示,理想發展到支持,有一段距離;現在雖有七成的人反對核四興建,但過去2000年到2001年,民進黨執政時決議停建核四,當時這個決定“讓民進黨政權差一點垮掉”。

    歷經大退步的十年 環運必須走自己的路
    2011-04-24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楊憲宏

    過去10年,台灣的環境保護可以說是「不進反退」,基本上是挫折最烈的10年。
    2000年政黨輪替,原本是民主的大躍進;可是,民進黨執政之後,在環保問題上妥協或冒進,使得台灣的環保運動呈現停滯、荒廢的狀態。過去,1980年代台灣的環境運動是與黨外政治運動並駕齊驅,甚至有些狀態是超前的;原因是,執政的國民黨是個只重視經濟發展、不在意環境保護的團體;很大的一個問題是,這個以「中國」為名的政黨,政治的目的是回到中國,台灣只是中國國民黨的「反共復興基地」、只是中國國民黨的跳板,這樣的政黨當然不會愛惜台灣。
    黨外運動是以本土核心的思維,保衛台灣。愛護鄉土、珍惜山林、疼愛河流成了一種內化的神聖使命,這樣的黨外運動自然與環保運動交流契合。可是,1988年,黨外運動組黨成功、成為「民主進步黨」之後,環保運動與民進黨之間逐漸出現差別。民進黨的成立是以奪權為目標,環保運動基本上與民進黨的多數金主是站在對立面的;甚至許多民進黨背後的金主是污染者,他們不但投資民進黨、也同時投資國民黨。加上當時一些加入民進黨的環保鬥士以綠色環保理念進入地方選舉都紛紛敗選,敗選的因素大多是對手買票;一旦民進黨內的環保運動者競選失敗,民進黨就與環保運動更行更遠。
    這是1990年後的顯著現象,環保運動逐漸獨立於民進黨之外;可是因為國民黨仍然是一個以經濟發展掛帥的政黨,在政治光譜上,環保運動仍然只能與在野的民進黨進行合作。
    環保運動者都十分謹慎,不要變成民進黨的政治工具。有些環保運動者在1990年代加入民進黨的地方執政為合作的方式,希望可以讓環保運動在民進黨的政治目標上站好一席之地;現在回顧起來,這些努力的效果十分有限,大多數的環保運動者最後都進入民進黨的政治派系染缸中、無法自拔。
    民進黨在2000年之前,呈現出來的奪權意圖十分彰顯;雖然保有一些看似環保理念政綱,其實是口號;雖然環保運動者感到失望,可是有個不環保的國民黨與不太關心環保運動的新黨、親民黨作對比,民進黨仍然得到環保運動者的支持。
    2000年民進黨執政之後,大量的吸納環保運動者進入政府體制,表面上是想在環保革新上有一番作為。可是2000年到2004年民進黨在執政之後,迅速結交了更多過去在國民黨的金主,大多是長期汙染台灣的工業家;這種矛盾的成長,使得環保運動者根本不可能在民進黨的執政下有任何進展。核四廢除的冒進作為,更使得民進黨杯弓蛇影。因此在民進黨執政時代,種種荒謬的「國家重大建設」都出爐,其中最大爭議是「蘇花高」還有「國光石化」。2003年到2007年之間,環保運動者眼見著多年來的環保伙伴民進黨執政之後在環保方面的失守,幾乎欲哭無淚。
    過去10年是慘痛的環保大退步10年。
    2008年國民黨重新拿回執政權,所推出的一樣是把台灣當成跳板的政策。國民黨仍然以「中國」為其終極目標,並不在意台灣環保是否沉淪。這一回國民黨更加肆無忌憚了,他們可以隨時告訴民眾「民進黨執政的時候也主張……」,讓人民走投無路。雖然2012民進黨聲稱他們有了「覺悟」要重拾環保政策、要停核四、要停建國光石化……,可是他們說的有信用嗎?國民黨、民進黨其實在環保上都是難兄難弟,一對活寶。
    2012後的10年,台灣的環境將更加惡劣;台灣環保運動必須走自己的路,否則在國、民兩黨的奪權遊戲中必然粉身碎骨。

    反核、民進黨黨綱與經濟掛帥
    2000年6月9日 新世代青年團 作者:徐文嚮

    最近在核四是否興建的爭議中,「反核是為了反獨裁」這個論點甚囂塵上。問題是,反核和反核獨裁根本是兩回事,道理很明顯:如果政治民主化了,我們就不反核了嗎?如果核能問題,政府用所謂民主的方式(比如說公投或立法院表決)決定要繼續蓋核四、核五,我們就該同意嗎?
    反核從來就不是程序民主的問題,而是完全不同的社會發展思維的問題,是以經濟掛帥、財團利潤為導向的發展道路,還是以人民幸福為中心的發展道路,是兩種不同道路的選擇。試想:當初國民黨政府會興建核電廠,還不是由行政院提出、立法院通過?解嚴之後,每次核四預算的審查和解凍(一九九四年七月十二日),何嘗不是透過「民主的程序」進行的?如果我們真的只是在乎程序民主的問題,反核早就沒有立場可言了。反核的最主要意義,就在於我們對非核家園的堅持,對免於恐懼的追求。我們不要為了經濟發展而草菅人命的環境政策,也不要為了賺盡世界最後一分錢而讓自己成為「秘雕人」。
    關於反核,或是整個環保問題,民進黨黨綱寫得清清楚楚:「匡正過去破壞生態環境之經濟掛帥政策,確立生態保育及生活品質優先之原則。」(參見民進黨黨綱「基本綱領」第三項第六條)
    換句話說,不只是核電廠,所有為求高度經濟發展、不顧自然生態破壞的產業政策,都要匡正,一步步走向萎縮、結束的道路,改以永續發展、優先考慮自然生態的方式,建立理想的社會為目標。既然如此,陳水扁總統也好,林俊義署長也好,民進黨一旦執政,理所當然要依照黨綱的原則,落實反核立場,建立非核家園。非但如此,所有以經濟掛帥的政策(包括濱南開發案、美濃水庫等),都應該立即停掉現有的工作進度,重新思考台灣社會的走向。否則,政黨輪替只不過是換湯不換藥,經濟掛帥的「天道」依然不變!
    但是,新政府卻選擇了違背民進黨黨綱精神的舊道路。以核能問題而言,「反獨裁」的說法,不正是為「公投決定核四存廢」的方向鋪路嗎?近日內即將形成的「核四再評估委員會」,要去精算廢掉核四廠的損失,評估核四廠蓋與不蓋的發電成本、核廢處理、安全問題等等,雖然美其名是以社會總成本的概念來評估,依然是限在經濟掛帥的框框裏打轉。
    從反核的立場出發,我想,一定要在新政府的框架之外,重新尋找出發點和可能性。換句話說,以環盟總會為主導的反核團體,現在一心想要擠進評估小組,不但是錯誤的做法,更是無效的做法。重新來過,或許辛苦些,但卻更徹底──反核運動在這三個月來的變化,已經使得運動本身面臨抉擇:捨棄一切我們所熟悉的做法重新出發,或是在「大局為重」的假象下繼續自我欺騙、同時也欺騙別人。
    如何抉擇,正考驗著我們每一個堅決反核的人。

    苦勞網那篇文章(馬康多寫的這篇文章)一口氣把核四幹掉了五十億度。
    先不論藍弋丰那篇裡頭怎麼看都像是在吸引投資的廣告,裡頭根本沒有提到他們研發出了電網級的電池,而是只有製造更多電池,光是這些電池要放在什麼地方就是個超級大問題。
    別忘了,台灣一天平均只有四小時有效日照,即使發電足夠,剩下二十小時的用電全都要靠電池。
    有夢最美,但是只有夢就糟糕了。(http://mocear.wordpress.com/2014/06/07/%E5%8F%8D%E6%A0%B8%E5%93%88%E5%93...)

    台灣別因日本廢核不當
    2014年7月22日 蘋果日報 濮勵志(美華核能學會前會長)

    日本福島3年前的海嘯後幾天,我們專業幹核能安全的,用電腦程式分析福島第一到第四機組前因後果,與現狀完全吻合。《紐約時報》當年4月3日刊出了專訪,對象包括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核管署NRC主席、幾位大學教授、各國家實驗室人士、法國AREVA公司高層(他們供應福島核燃料)及我本人,標題是「From Afar, a Vivid Picture of Japan Crisis(從遠處看,日本災難畫面生動)」,結論是「日本人老實瞎眼」(The Japanese are honestly blind)。
    一年後,日本下議院正式調查報告出爐,其結論清楚指明,起因不是地震和海嘯,完全是人為失誤。他們進一步說明:日本的核電廠沒有跟上世界潮流,沒持續做安全方面的改進。以赤裸的語氣寫下癥結:「我們的問題是:對上級盲目的服從,對長官從不質疑,做事固守成規,團隊精神至上,跳不出一個島國人的心態,事故純為日本製造。」
    福島按明治維新以來最大海嘯紀錄,築了6公尺高防波堤,曾傳說在我國唐朝貞觀即日本平安時代有極大地震海嘯,但無正史紀錄,就未加理會。結果當時地震九級,機組雖安全停機,停電後緊急柴油發電機照設計啟動,但等到海嘯來襲時浪高14公尺,淹過防波堤直接灌入汽輪機房地下室的柴油發電機,短路不僅切斷驅動注水泵的交流電,連控制閥門的直流電也喪失了。原子爐高壓放不掉,又沒動力驅泵打水,加上東京電力當局延誤手動洩壓時機,才造成嚴重後果。
    我們台灣所有一、二、三電廠,在80年代初就嚴格執行了以上美國標準所有規定。福島後又加裝移動式交流發電機、備用電瓶和貯水槽,加上原有山坡上的生水池,共有7層散熱裝置。所以在龍門縱有海嘯來襲,別說輻射物外洩,就是燃料損傷都是不可能的!沒有什麼「一旦」、「萬一」。科學不是靠「大師」甚或「天師」起卦臆測,要腳踏實地的累積經驗後向前邁進。
    我在今年3月去過福島,到仙台市的日本國立東北大學。福島海嘯後房屋及基礎設施已恢復,不覺災區景象,居民也開始遷返。我去他們量子工學系,講授新版嚴重事故分析程式,教他們教授如何帶博士、碩士生,並且支援附近另一核電廠女川改進工程,等待近期重新啟動發電。回程參加在東京舉行的日本核學會年會,會場氣氛熱烈,全面復核指日可期。
    台灣有人主張因日廢核,基本上是種次殖民地心態,眼看上等皇民犯了大錯,就對自己說:連他們都會犯錯,我們遠遠不及,乾脆不用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