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改革運動 須突破舊框架

2012/12/08
媒體改造學社社員、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副教授

1990年代初是台灣第一波媒體改革運動高峰,訴求「黨政軍退出媒體」,也就是反黨國壟斷。但當時部分媒改社團就質疑這論述的不足,他們提出簡單且關鍵的問題:黨政軍退出後呢?媒體該交給誰?他們主張媒體公共化,讓媒體回到公民手中。可惜這主張後來並未取代主流,更因相關政策設計不當或落實不力,多數媒體落入資本家手中。

近日媒體所有權愈發集中的趨勢,引發另一波媒改運動。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是從反黨國變成反資本,但就運動的邏輯和實質來看,並未改變。反資本壟斷跟反黨國壟斷相同,都非常正當。但「反」的動員容易,改革方向卻未明,我們依然面對上述的問題:資本退出之後呢?甚至,目前的論述大多只對特定資本家敏感,卻連「某某資本家退出之後呢?」這樣的問題也不曾拋出,更少見解答。

不過,這種停滯甚至倒退,並不是社運或學運圈所獨有,甚至很可能是因為社運所對抗的對象有更大倒退之故。在私人媒體方面,近日《聯合報》以不合比例和負面的手法處理學生與教育部長的衝突;種種行徑,都跟1980年代主流媒體對付社運的手法類似。而在政府方面,解嚴以來,兩黨政府和晚近成立的NCC,至今仍推不出任何進步的媒體政策和管制措施。近日教育部長的「關心」學運之舉,更令人有今夕是何夕的喟嘆和憤怒。

不只反更該想未來

一方面是建制的倒退與保守,另一方面是社會力量看似激進,但實質上也是倒退、防禦式行動。兩者共同構成台灣社會進步遲滯的表徵:台灣的民主並沒有我們以為的成熟,還有很多難題待解;其中最重要的課題,無非就是如何突破舊有思考和行動框架,啟動新的進步動能,避免社會各面向聯合倒退。當然,突破的力量,不可能寄望於建制和權威,我們只能期待於社會,期待於公民,尤其是比較不受舊文化羈絆的年輕公民。

該怎麼突破,年輕公民可以有自己的思考。當然媒改運動者本身也責無旁貸,我在此只能拋磚引玉兩點。第一,媒體改革不能只有破沒有立。反壟斷當然是必須,讓更多人了解資本主義對媒體和民主的負面影響,也不能不做。但除此之外,台灣媒體該往哪去?反壟斷運動者對此的主張是什麼?這問題必須包含在運動思維之中,否則很容易陷入既有的簡化對立框架;而我想既得利益者會很樂意見到這樣的狀況,因為那是他們最熟練的。

第二,此次反媒體壟斷運動終於將「中國因素」提出來,我認為這是正面的。中國崛起對台灣的影響,我們早該關注,與其擔心觸動政治而避談,不如正視和辯論。不過,面對媒體領域的中國因素,同樣不能只是簡單地反,那只會讓我們更抵擋不住。英國《衛報》曾報導,中國將在未來5年大幅投資國營媒體的海外擴張計劃,中央電視台預計將海外工作人員增到500個,披露的初步預算至少66億美金。台灣該端出什麼樣的媒體政策,顯然比單純反中更急迫。

臉書討論

回應

何時反媒體壟斷運動也可以將「美國因素」提出來?台灣一向是美國的媒體殖民地。

外資怪獸入侵全民
1996-04 申齊月刊 馮建三

二月初以來,陸續傳出新聞,聳動視聽。扛舉「民間全民」招牌,去年六月得到執照,正在籌設第四家特高頻無線電視的團體,竟然計畫引進中歐媒體事業集團(CME),甚至可能讓CME擁有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號稱「提倡本土語言與文化」,以此作為政治號召與壓力,取得電波經營權的電視台,在信誓旦旦,說要「防止財團壟斷」、「股權與經營權分開」、「使電視…成為…人民的公器」的人,居然要引進聽說有美國情報單位入股的跨國財團,這「玩笑」開大了。
如果外界持續關注與批評,是否會使主其事的人自知理虧、玩法而懸崖勒馬,尚待分曉。但即使能夠,也還不夠。
因為,單是從民間全民的最有力人士曾經有此荒唐想法,並且付諸實際行動,密切接觸外資財團的發展來看,已經很清楚顯示:新聞局去年將這個頻道交由其經營,完全所託非人,從而透露我國廣電政策大有問題。
現在,新聞局應該為此發展。負擔部份責任,亡羊補牢未必能夠奏效,但不補更糟。新聞局或許值得趁此機會,評估兩個層次的方案與政策。
首先,調查事件真相,並儘速提出報告,周知社會大眾(尤其是善意支持而入股的人),形成輿論力量。短期來說,可以使引進外資財團的非分想法更難得逞。長期來說,正可以防範未然,打斷政客夾金權的覬覦企圖。如果新聞局認為身居行政主管機關,出面調查有礙觀瞻,倒也不妨委由第三者進行調查,新聞局則只負責提供資料與經費等資源。
其次,重新檢討廣電的總體政策,除了評估取得這家頻道的人是否違反申設時的承諾,以至於構成了收回執照的要件,必須重新配發以外,它還應該包括衛星與有線電視(乃至於有線與電信的重疊問題)與公共電視及廣播電台。當然,這樣的政策尤其是必須針對三台的產權與經營權性質,廣泛而深入研商考議。
持平觀察,我國當前肩負廣電事務的行政層級太低、業務繁雜,要應付日常事務都已忙亂十分,要再前瞻規劃確實苛求。不過,國府如果以此為藉口,不肯改進,不肯認真而投注更多時間研究,而只會宛若念符咒,凡事都以國際化與自由化作為招牌,那就貽笑大方。近鄰香港,全世界知名的國際化與自由化城市,面對九七大限,卻在廣電事務方面有條不紊,六百多萬居民的有線電視只由一家經營;無線廣電方面,雖然二月初撤回關於廣電媒體競爭的政策法案白皮書,但已引發港人爭論,更使得香港的消費者委員會提出厚達六十五頁的報告,展現民間對於動態廣電秩序中,如何維護有意義之競爭,提出看法。
選總統,絕大部份新聞繞著跑,但好像沒有看到候選人就廣電政策提出說明。看來,如果想要有負責任的政府,告訴民眾,究竟對於廣電文化,我們有沒有任何價值立場,而廣電政策的制定與施行,是不是又能夠彰顯、保障這些價值,實在是緣木求魚了。
三月三日,民間全民電視台籌備會在台北世貿中心召開大會。參加會議的數百名小額投資者,在沒有得到完整的發言機會後,就被迫照案通過權力核心份子提出的董監事名單。接下來,應該就是要引進龐大外資了。
為了引進外資,主導籌備工作的人,包括前立委蔡同榮、德高望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李鎮源,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說出讓人難以置信的話。一個說,外國人要投資,這是看得起我們哩,有什麼不好?還有一個說法是,安心,控制權還是在我們手中,不會影響電視台的本土性格啦。
這些人分明說謊。為什麼?很簡單。這些外國人都是大胖呆嗎?花錢給你用,讓你控制?做慈善事業哩。還有,台灣人不是很有錢嗎?本土的財團難道就不夠多、不夠有錢嗎?引進外資,大概是施琅當年引進清兵那種心情罷。
還有,更簡單就可以戳破這個氣球的是,如果不是說謊,那為什麼這些人在申請執照時,不光明正大對外說要引進大筆外資,而非得在執照到手以後,偷雞摸狗地幹下這種行當,不讓反對外資的聲音與 文章,在會場散發?說穿了,恐怕這些人的心態就是要抱住外資大腿。他們口中所說的台獨與鄉土,與此對照,滑稽諷刺兼而有之,根本就是為了賺錢、為了撈點政治影響力,信口胡謅的嘛。不要忘了,去年三月,同樣一批人,也是跑到美國告洋狀,硬說新聞局如果沒有將頻道給他們,就是政治因素作祟;結果呢?政治因素確實在作祟,但結果相反,不是讓他們失去,而是讓他們得到頻道:申請這家電視頻道的公司,總共三家。論財力,高雄陳家的五十億,多出民間全民一倍以上;論專業技術,邱復生等人的豐年集團,更比他們有經驗。
說實話,以台灣現在的電視生態來說,這家無線電視台是否能夠生存,本來就有疑問;外資和本國資本的差別,也只是一百步與五十步的距離。討厭的是,這些人利用了社會民氣,放過了向三台施加壓力的機會,然後又擺出「你想怎麼樣」的鴨霸態度。
民間全民當中,已經有一批專業人員為此憤而辭職。但這些專業人的頭腦可能也不是很清楚,他們好像只反對外資,不怎麼特別反對本國資本,以為島內財團就會讓他們有較多的專業揮灑空間。他們也很奇怪地排斥新聞局進場干預這個混亂的局面,以為單只是一些微弱的反對聲音,就有辦法讓民間全民中斷引進外資的計畫。看來,不但是政治人物需要被改造;電視「專業」工人也應該再多多考察一下事實,記取教訓。

如果美國強迫中國媒體註冊為外國代理人,這無疑會給中美關係帶來負面影響
2017-11-16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 評論

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向美國國會提交的一份報告被公佈,該報告聲稱中國國有媒體在美國參與「間諜與政治宣傳」活動,呼籲國會要求其在美國的工作人員註冊為「外國代理人」。環球網總編胡錫進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這件事情是美國在對中國施加壓力,但是成為現實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美國會特設的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在這份年度報告中說,中國國有媒體正在海外迅速擴張,其中部分媒體在美國發展迅速,在紐約、華盛頓、芝加哥、洛杉磯、休斯敦、舊金山等地均設有辦事處,並為中國情報機構收集信息或編寫機密報告。報告援引美國資助的維權組織"自由之家"的證詞稱,這些中國媒體的工作人員不在《外國代理人登記法》的範圍內,是一個"漏洞"。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耿爽1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有關中國國有媒體的報告充滿偏見。耿爽表示,中方看到了有關報道,發表報告的委員會在涉華問題上一貫充滿偏見,有關報告的內容很多都是子虛烏有,報告的很多看法反應了他們對華的偏見、也逃不出他們的思維定勢。
環球網總編胡錫進這樣評論:
“這件事情是美國在對中國施加壓力,但是成為現實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他們將RT電視台列為外國代理人,其實是在為特朗普的"通俄門"製造所謂新的"證據",打擊特朗普通過這件事情也給特朗普,給他一些難堪。同時,他們也想以這種辦法對中國施加壓力。國會的報告最終變成司法部的行動,還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最後未必會成。如果對中國媒體採取這些措施,肯定會對中美關係造成不好的影響。美國國會經常發出這樣的聲音,中國人肯定不喜歡。當然,中國也會通過必要的途徑跟他們進行交涉,採取相應的外交預防性措施。
中美之間經常進行這樣的博弈,例如,美國國會還提出美國派軍艦去台灣,與台灣搞聯合軍演,以及允許台灣的軍艦停留美國港口等等。這都是國會提出的,這些比此事得壓力還要大。但是要變成實際行動或法律,還要有一個相當長的過程。
我認為RT電視台做得很棒,為很多西方國家的媒體做出了一個榜樣,直言不諱,非常有戰鬥力。我去過RT電視台,他們的硬件裝備並不是很先進,但是影響很大。他們在做到了很多第三世界國家媒體做不到的,我很佩服他們。不僅是美國,英國也曾對RT採取過不好的行動,但是這恰恰證明了:RT有影響力,才會遭到這樣的打擊報復和壓制。我希望他們能夠堅持下去,別怕西方對他們的壓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院長張樹華表示,的確有重演的趨勢,這也是美國政治退化、內鬥加劇的一個表現。他說:
“美國已經失去了政治自信,違背了過去所高揚的"新聞自由"、"言論自由"以及"信息自由"原則。近些年RT電視台的成功,反映的不僅是RT電視台本身取得的成績,還更多地反映出是美國人變壞了,是美國自己的政治出現了軟肋和漏洞。這些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在政治上衰退,他們就極力地尋找替罪羊,企圖將自己在政治上失敗、輿論上失分的罪過推向俄羅斯、甚至推向中國。這種做法得不到世界上多數國家的認可,也會遭到全世界媒體同仁的鄙視。這種做法有悖於傳媒的規律和傳媒的心理。
據我所知,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是拉進中美經貿交流的一個組織,他們此次向國會提交報告所引用的資料居然來自"自由之家"。該組織過去曾鼓動顏色革命,分裂世界,以自己的政治標準給其他國家打標籤。
如果美國人把中國的新華社以"代理人"的相關法律來加以管控,那我想,中國也會對此採取回應性舉措。這當然會影響中美關係首先,美國人會在十幾億中國人民面前丟分,美國所標榜的言論自由、信息自由都成為一句空話了。"
上周,美國司法部要求RT電視台,在星期一之前作為外國代理人機構進行登記。週一,RT電視台主編瑪格麗特·西蒙尼揚表示,RT America電視台已作為外國代理人機構進行了登記。
俄國家杜馬(議會下院)15日三讀全票通過了俄《非商業組織法》中的"外國代理人"條款修訂案,並將其遞交給俄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審議。俄議員表示,這一修訂案意味著,獲得外國資助的媒體可能被認定在俄羅斯的"外國代理人"。修訂案是回應俄羅斯媒體在美受壓制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