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專訪》吳介民︰跨海峽政商集團 正掌控這個國家

2014/01/06

記者鄒景雯/專訪

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吳介民指出,過去,他曾使用「跨海峽政商聯盟」這個概念,警示橫跨台海兩岸的政商關係,特別指向權力與商業利益(資本)的交易,例如在國共合作模式下獲得特殊利益的權貴政客(連戰家族、江丙坤家族等),實為北京對推動「兩岸整合」有功者的打賞。現在,中共利用這些關係建立起影響台灣內政的槓桿,這種操作已相當純熟,而在台灣也不乏樂於配合的財團與政客。

跨海峽資本 是台資還是中資?

問:「服貿協議」與「自經區特別條例」,已陸續送立法院等待審議。你會以什麼角度切入,來檢視當前的兩岸經貿發展問題?

吳介民︰最近情勢,需要對兩岸之間資本流動與操作模式,做更深入分析。許多資本財團同時部署在兩岸,這些資本究竟是台資、還是中資?例如旺旺、頂新、日月光等等。使用傳統的「台資」或「中資」來看這一類資本的行為,不夠精準,因為它們既是台資、又是中資,這種身分上的雙重性,更恰當的說法是「跨海峽資本」。這一類資本,原本出身台灣,但是其營運早已跨足兩岸,在中國的營收甚至遠甚台灣。它們為了中國市場可以自稱為「中國品牌」,但遇到問題時,又訴求台資身分、「台灣血統」,例如hTC開發中國市場受挫,王雪紅就回頭尋求台灣消費者支持。日月光爆發污染事件後,張虔生也喊出「根留台灣」。訴求「台商」身分,暗示「可以讓人放心、甚至認同它」的親近感。諷刺的是,媒體發現了張虔生是新加坡籍,商人的國籍取決於強烈的避稅動機。

問:這類資本的行為對台灣產生了什麼影響?

吳:跨海峽資本,對台灣政經、社會影響力愈來愈深,它們在兩岸穿梭操作,已形成主導台灣政經方向的一股力量。以食品業為例,旺旺在中國賺大錢,並曾拿中國政府巨額補貼。早在○八年就回台購買「三中」媒體集團,影響輿論,成為中共喉舌,鼓吹中華民族愛國言論,較《人民日報》、《新華網》不遑多讓;還引發「反媒體巨獸運動」。頂新發跡在中國,回台灣買味全,發生資金缺口時,國台辦協助紓困;近年回台灣買一○一股份,味全最近還爆發「黑心油事件」。

跨國五鬼搬運 犧牲台灣員工

製造業方面,污染後勁溪的日月光集團,值得細看。日月光集團總共約六十九家子公司。一九八四年在高雄設廠,一九九九年開始介入環隆電氣的經營權(當年入股環電廿一%)。二千年起陸續在上海、蘇州、山東威海及昆山設廠。○三年在上海設立環旭電子。二○一二年集團全球營收近六十四億美元,在台營業額廿四億美元,看似典型的跨國企業,其實不然。

幾年前,日月光操作環電在台股下市,然後在上海將「環旭電子」上市,並用「環旭」來台設立的「環鴻科技」收購環電生產線,利用資產重組,大賺股市金融財,長期操作下來,生產線逐步外移,犧牲台灣環電員工工作權益,大量裁員。另值得注意,環旭在中國是A股上市,外資要A股上市,絕大部份要採取「中外合資」的模式。環旭其實很接近「純外資」,但包裝為「中外合資」。日月光在中國是否享有特殊政商關係?

問:這些企業集團,經營形態各異,可否歸納一些通性?

吳:這些跨海峽資本,大致上有一些類似的行為特徵。第一,遊走在兩岸間政商關係網絡之中,本質上接近權力與金錢/資本的交易。第二,在兩岸都設立組織機構,方便資金、貨物、人員(勞動力)的調度,規避不利其營運的政府法規。第三,利用兩岸關係中「特殊化的制度漏洞」,從事「尋租活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十條開了「後門」,以致大量中國勞工可用「活動」名義進來,然後訂定許多相關的配套,賦予行政機關很大的裁量權。最近馬政府更將這些配套,整合成「大陸地區人民進入臺灣地區許可辦法」,較過去規定更加鬆綁。這會產生什麼問題?就是造成台灣的「外勞雙軌制」:一般外國人,適用《就業服務法》,規定較嚴,門檻較高。中國人適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所衍生的一套法令與行政措施。李健鴻教授講得好,他說台灣本身的制度設計,就是採取「一國兩制」,表面上設防,其實是給中資開後門。很弔詭的,原本在一九九○年代,為「大陸地區」設立了一套特殊體制,是為了防它,現在卻演變為替跨海峽資本敲開「尋租空間」。兩年前被揭發的「洋華事件」,就是以實習受訓名義輸入中國勞工。

兩岸權貴俱樂部 誰有資格參加

問:但有些人質疑︰資本就是資本,需要特別警戒中資和跨海峽資本嗎?

吳: 這似是而非。沒錯,跨海峽資本運作,坐落在資本全球化的大環境;兩岸之間「貿易自由化」,也是全球化一環。但仔細觀察這些「跨國企業」,基本上只跨兩國,以日月光為例,它的生產基地主要佈局在中國與台灣;但它同時設立多家控股公司,用來操作財務,都是避稅天堂,像百慕達、維京群島、開曼群島等地。所以,這種全球化其實鎖定在兩岸之間,所謂「大中華區」的全球化,就是「鎖進中國」。再者,中國資本主義具有強烈的權錢交易性格,消化吸納了跨海峽資本,使之競相參加博鰲論壇、紫金山峰會,躋身兩岸權貴資本俱樂部。人權、勞動條件,不會進入政商交易的議程之中。

還有,中國政府對於台灣的主權宣稱與領土圖謀,使兩岸之間的經濟關係更加複雜。因此,對服貿協議的批判,除了從反新自由主義全球化、關注弱勢者的利益、社會安全等角度,還需加上國家安全、產業發展政策等視角。對台灣而言,新自由主義全球化與經濟中國化,是雙螺旋的共構關係。

跨海峽資本遊走兩岸,出入靈活彈性,有如拓撲學上的「莫比烏斯帶」,是一種裡外相通的資本/政商空間。如同我手上的這條圓圈色帶,一面白色、一面紫色,你把它剪斷,扭一圈,再接合,結果原本兩個各自獨立的空間,就變成兩面相通的同一空間,成為「空間變形蟲」,方便五鬼搬運。

對中國特殊化 導致尋租腐化

問:你認為台灣應該如何政策補強?

吳:目前政策對跨海峽資本、對中資,因為採取「特殊化」政策,結果導致「尋租空間」,也就是特權交易的蔓延。因為特殊化,讓權力和金錢之間的交易,更加方便,那些玩弄政商關係的人,更表露一種「理所當然」的無賴:「不然你要我怎麼辦?」

釜底抽薪,就是對「外來資本」都採取同一套標準。不應該特殊化中國,而是合理地管控資本進出,如「民主陣線」賴中強律師所建議,嚴格規範「任何他國政府對台灣進行具有控制力或重大影響的投資」。此外,在敏感產業、弱勢就業群體、社會安全、民主防衛機制、文化自主性等方面,政府應該嚴加把關,不能以「自由化」說辭傷害社會。對於「自經區」,也應採取同樣標準。「自經區」按照目前「新自由技術官僚」的藍圖,「前店後廠」模式開跑,整個台灣就成為「替資本家去除管制」的「自由島」了。在「擁護自經區」的企業財團與「反服貿協議」的小企業、弱勢企業之間,存有實實在在的階級衝突。

我必須強調,跨海峽政商集團正在掌控這個國家。目前體制下,《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何不正名為《兩岸政商關係條例》?這套惡質、鼓勵尋租、創造腐化空間的法制,必須廢除。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

回應

吱吱告訴我們:和阿共簽原本叫做CEPA的ECFA會變成阿共一省,因為南韓和印度簽了以後南韓變成印度一省(或者印度變成南韓一省)。
吱吱告訴我們:和阿共簽經貿協定會被阿共統一,因為以老美為首的國家現在都變成中國的一部分。
吱吱告訴我們:和阿共簽經貿協定之後會被拉低薪資,因為日本和阿共簽了以後現在日本工資和阿共一樣便宜。
吱吱告訴我們:我們不需要和隔壁的大國打好關係,因為我們可以靠愛台灣消滅該國。
吱吱告訴我們:KMT和馬英九一定賣台,就算這輩子沒賣下輩子也會賣,活著沒賣死了也會賣。(比照周亞夫)
吱吱告訴我們:地下電台是言論自由,因為吃假藥和洗腎是台灣奇蹟。
吱吱告訴我們:綠營打人叫做言論自由,因為國民黨和條子被打是天經地義的。
吱吱告訴我們:集會遊行可以闖禁止區,因為這是台灣人的土地,所以就算是金庫裡面也可以進去。
吱吱告訴我們:罵KMT是唯一要務,因為大腦什麼的思考器官他們是不存在的。
(http://mocear.wordpress.com/2010/01/15/%E5%90%B1%E5%90%B1%E5%91%8A%E8%A8...)

民進黨派閥竟也在搞「微調」
2014-1-25 自由時報社論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jan/25/today-s1.htm

馬英九總統最近又重彈「拚經濟」的舊調,但馬政府在做的卻予人「拚中國化」之感。監察委員葛永光以政府出版品以「台灣」稱本國、以「中國」稱大陸地區,有悖「一中各表」為由,糾正行政院。另外,高中歷史、地理和公民與社會課程綱要,馬政府也假借課綱調整之名「去台灣化」。教育部還主張,在高中歷史課程綱要增加「政府遷台後,我國之主權範圍仍及於全中國」等文字!那些小題大作或無事生非,真是不知今夕是何夕。
不過,這些作為可都是馬英九「一國兩區」的發酵成果。除了國內的洗腦教育與宣傳,近年來他們還積極推銷「馬氏國際法」。馬英九及外交部一再宣稱,根據所謂的「開羅宣言」,台灣已經歸還中華民國,因此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真是可笑,「開羅宣言」這份充其量只是新聞稿的文件,沒有參戰雙方的代表參加,竟然被馬政府上上下下奉為比相關國家正式簽署的「舊金山和約」還要具有國際法效力。此一「馬氏國際法」,拿到外國的國際法課堂胡謅,不知道有多大的「笑果」。
馬英九「拚中國化」已經夠危險了,現在連民進黨內有些派閥的言行,也給人在「拚中國化」的觀感。所謂的「一中憲法」、「一國兩市」,已經是陳年舊貨了。不久前,某基金會一行,在負責人授權下率團到中國北京參與經貿論壇。這項消息經媒體披露後,該負責人的說明充滿了「對岸」等名詞,站在台灣國家高度應該稱呼的「中國」,似乎已經不知不覺被「微調」了。這些走向,如果是反映他們心中的「民進黨的最後一哩路」,那麼,這最後一哩路的盡頭恐怕是墳墓吧!
今天,為什麼聲望一落千丈的馬英九膽敢用「大中國史觀」,「微調」高中課程綱領,種種「拚中國化」不避人耳目?說穿了,就是民進黨內出現愈來愈多的派閥也在「微調」中國政策,而且是往馬英九的「一國兩區」方向「微調」。一個很明顯的道理,當民進黨派閥也主張「一中憲法」,也很識相地改稱中國為「大陸」、「對岸」,在這種情況下,其他民進黨人批評馬英九的「一國兩區」,還有甚麼力道?如果這種民進黨派閥愈來愈多,馬英九的「終極統一」之路不是更容易「馬到成功」嗎?
中國對民進黨的統戰分化,從過去拉攏失意政客發展到今天拉攏派閥,收穫頗豐。延續黨外運動的特質,民進黨自來就不是鐵板一塊,而是派系的組合。那些派閥的心中,總是派系優先、政黨其次,愛台灣更往往淪為吸票工具。現在,那些派閥只顧自己的派系,只計算派系的選票與席位,有沒有民進黨與台灣都無所謂了。於是乎,某派閥祭祖哭泣,中國便嘉獎一番;某派閥改稱「對岸」,也獲得中國按讚。中國的算盤很簡單,那些派閥一個接一個鬆動,民進黨就變成空殼司令部了,本土勢力就無所寄託了。
所謂的「輸在中國政策」,其結論勢必就是當馬英九的跟屁蟲,把「反併吞」微調為「凍台獨」,然後要台灣人民支持他們完成最後一哩路,好讓他們重回執政之路。問題是,這樣的派閥當選,這樣的民進黨執政,跟台灣人民有何關係?他們應該要向藍營的選民拉票才對吧!本土運動的歷史一再證明,背離台灣人民的派閥,不論過去多麼深得人心,都會被無情地唾棄!換言之,那些派閥自以為天縱英明、聰明過頂,事實上他們只不過是台灣人民追求願景的「票桶」罷了,一旦這個「桶」變成了「統」,台灣人民就不會再把票投進去了。

———-
下面的臉書網友Su-min Ho同日發出的回應真是一針見血:

你們是不是很滿意「中國+1」?樂當「海鷗」?
去中國經貿交流就是微調?人家有說要「凍結台獨黨綱」嗎?
蘇貞昌說台灣已經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不必再回頭講台獨,自由還批別人微調?你們評論一下蘇把民進黨搞得天怒人怨如何?
別人是派閥,你們不是另一個派閥的支持者嗎?
別以為自己可以壟斷台派的視聽,現在大家沒那麼信了。

批評綠營就是唱衰台灣,批評藍營就是為民把關!
台灣的問題在哪裡,顯而易見!

美國對台獨的政策就是 “鳥籠政策”,容許台獨在鳥籠內蹦蹦跳跳,但絕不允許出籠。也就是說,台獨可以推動,但絕不允許實行。
阿扁開始時不信這一套,搞出一邊一國,惹惱了美國,被指責是 “麻煩製造者”。扁還被小布希罵 “son of bitch”,連扁嫂訪美都被以搜身方式羞辱,藉機警告民進黨。
台獨是要處處聽美國的,這就是被美國豢養的目的,不聽話就得被處罰。阿扁下台就被關,這沒有美國因素嗎?
蘇貞昌要小心一點。不聽話,小心美國主子隨時會翻臉的,阿扁就是例子。

回應梁文傑議員:解構民進黨綁架台獨的經濟騙局
2016-09-09 上報 李嘉宇(自由台灣黨南翼負責人/高雄果菜市場不當徵收自救會聲援者)

昨天(9/8)晚上,民進黨籍的台北市議員梁文傑寫了一篇文章投書媒體(上報),標題為「從高雄果菜市場拆遷談談台獨的未來」。內容說道,如果政府繼續只求民主自由不顧執政效率,放任這些擋拆團體將土地正義無限上綱到阻礙經濟發展,一旦連印尼的經濟都要超越台灣時,台灣獨立的理念還有什麼吸引力可言?看似很懂經濟發展的字裡行間,卻可以清楚看到,早就已經與當年民進黨左派台獨理念背道而馳、卻仍假著台獨之名來鞏固執政的發展至上主義。

一、梁大議員心中的經濟發展是什麼樣子?

昨天的文章中,大量引述了中國的GDP驚人成長、印尼的國民所得即將超越台灣、台灣人口是新加坡的4倍,但政府預算卻相差無幾等數據來恐嚇讀者。過去幾年,民進黨在野時跟著人民一起譴責馬英九政權只重視GDP的表面數字,卻無視於已經嚴重M型化的台灣貧富差距。然而今天取得政權之後,卻像喝了孟婆湯似的,忘了過去幾年GDP在許多狀況幾乎都被它自己拆穿是打腫臉充胖子的虛幻名詞。
經濟確實是現實且重要的課題,無論台獨有多大的理想性,勢必得面對經濟的挑戰。然而拚經濟有很多種方式,但是只能拿出GDP來說嘴的民進黨顯然走上了中國國民黨過去劫貧濟富的老路線。台灣當局的GDP過去15年來成長了160%,但是何以我們的失業率卻居高不下,同時人民實質所得會倒退回16年前之譜?因為在政府擁護大企業並且不願進行產業轉型的經濟政策之下,堆疊起華麗GDP的大財團早已爭著西進賺取代工天堂的強國人民幣,上百萬勞工的就業機會被更為廉價的中國勞工所取代。
以人頭冒充的鉅額中資進到台灣炒房市場,讓台北成為房價所得比高居世界第一的炒房天堂,造成的結果除了讓數字華麗但卻毫無實質產能的房市也能拿來灌水GDP,以及所帶動的都市更新和浮濫徵收之外,還清房貸前經濟完全被套牢的台灣人失去購買能力,30年沒有多餘的預算再進行太多消費,找不到市場的企業繼續到海外投資,島內經濟結構繼續被架空,讓兩岸買辦能夠繼續綁架政府要求讓中資的一條龍產業進來台灣壟斷市場。
沒有決定權的中小企業跟台灣人民無從選擇,只能繼續在這個GDP遊戲中苟且偷生,任由壟斷經濟紅利的資本強權決定我們的未來。有人可能會指望財團賺到的錢會回流到台灣市場,然而事實是它避稅都來不及了,政府還想盡辦法幫它量身打造減稅系統。歷史已經告訴我們,這些政客掛在嘴上的涓滴效應從來不曾發生,而經濟發展所帶動的都市更新和浮濫徵收卻因為這樣開始隨伺在側,對我們的土地跟家園虎視眈眈。
其實回顧整個都市更新及土地徵收,除了是透過公權力強制奪取土地後,轉讓給土地掮客並建立起選舉期間政治獻金回饋的假公濟私行徑之外,它更是一種符合台灣人主流價值觀的中產階級意象化的意識形態買票,並且用人造的的美景取代真實生活的社區,重新將弱勢者的財產分配給本來就有能力生存的人,形成「財團的太陽,更是窮人的墳場」(引自《我們家在康樂里》展出文案)。用經濟及開發的名義,來選擇執政者認為可以活下去的人。
而梁大議員說有GDP才有籌碼談台獨,事實是不是如此?其實GDP在經濟學上只不過是一個攏統的統計數字,對政府而言是有意義的,但對生活在基層的人民以及實際影響生活的個人收入卻無法具體呈現,甚至反而形成掩蓋貧富差距的橡皮圖章,更容易塑造民強國富的假象。甚至我們可以說,這種追求GDP的扭曲價值觀以及背後的副作用,才是台灣獨立最大的絆腳石,因為GDP極大化能夠得到好處的人不會是廣大的平民百姓,而是在兩岸經濟架構之下壟斷所有好處的裙帶得利者,而這些人更不可能來主張台獨。民進黨不會不知道真相,以及所導致台灣永遠無法經濟獨立的結果。它選擇用這樣的GDP騙局繼續洗腦台灣人民只有一個原因,在當前的金權政治之下,這樣的裙帶政治才能讓執政黨維繫住這些財團金主以及這個利益結構所建立起來的地方樁腳選票動員系統,進而繼續執政。然後再匪夷所思地告訴你,只有民進黨繼續執政台灣才能獨立。

二、民主與經濟是否必然衝突?

梁大議員質疑,是不是每件事都要經過「溝通溝通再溝通」,協商到百分之百的同意才能做?並指出無限上綱的民主阻礙了公共建設的推動跟經濟發展;中國及新加坡雖然威權獨裁,但是經濟發展速度遠勝台灣;印度比台灣更加民主,但是誰會想住在貧窮的印度?
首先,印度雖然採議會民主制,並因此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但梁大議員隻字不提的是其種姓制度所造成的巨大階級差異,以及過去長年以來為避免階級流動而存在的「榮譽謀殺(honor killing)」所導致的法治不彰。梁大議員說,印度因為太過民主,政府無法徵收土地做公共建設,導致鐵路等交通建設落後,難以發展經濟。但是昨天政治大學法學院劉宏恩老師已經指出,梁大議員刻意不說的是,印度現行的高標土地徵收條例(必須70%的地主同意)是2013年才開始施行的,在這之前的一百多年印度當局根本無須經過地主同意就可以強制徵收。那這樣的話,印度百餘年來的交通建設落後又跟後來的「太過民主」有什麼關係?梁大議員刻意避重就輕的說法,以及逕自將法治不彰擴大解釋為民主自由,並且無視於種姓之下的貪腐橫行以及所導致的經濟發展停滯,改將這頂貧窮元凶的帽子扣到民主自由的頭上,模糊視聽的手法令人難不唾棄。
梁大議員不知道是裝傻還是真的不懂,台灣的人民實質所得倒退16年也應該要由威權復辟的獨裁專制負起責任,而不是被獵女巫的民主自由。我們回顧以下幾個在專制黑箱之下的政治掏空案,相信各位就能了解經濟倒退的元凶會是獨裁還是民主:兆豐金上百億美金洗錢以及要由全民買單的官股罰款、金管會標售幸福人壽600億全民買單、陳由豪潛逃中國所留623億銀行債務、核四數十年來執意封存不予停建所多花的上千億預算、以及威權時期中國國民黨所累積數不盡的不當黨產,這些帳要算到民主還是專制的頭上?
除此之外,等著透過一中憲法來規避國會監督直接收買台灣,並將造成更加極端貧富差距的服貿、貨貿等兩岸經濟協議,依然在旁邊等著這個扭曲且無從監督的中華民國「一國兩區」不正常憲政體制,來替它打開通往台灣的大門。有著這樣壟斷所有油水的裙帶結構以及印度的前車之鑑,台灣人民在經濟最大的敵人是民主還是專制,相信各位簡單思考就會有答案。

三、台獨與土地正義是否一定對立?

梁大議員說,最獨裁的中國GDP已經超越台灣,一旦連印尼都要超越台灣時,台灣獨立的理念還有什麼吸引力可言?首先,梁大議員已經沒有正當性再透過上述的去民主化假議題以及GDP騙局來挾持台灣人民的獨立意志。民進黨這次的手法令人徹底失望,過去國民黨慣用一樣的經濟恐嚇牌來脅迫人民放棄民主,如今民進黨不僅在這一點上做的如出一轍,更是透過扭曲台獨理念以及合理化土地浮濫徵收的方式,要來包裝它們意圖進行的裙帶政治藍圖。
民進黨在「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的主流共識之下取得政權,然而在它選擇繼承這個利益結構來延續舊政治裙帶系統的時候,卻變成「國民黨倒不了,民進黨吃到飽」的荒謬局面。轉型正義也成了這些利益轉移到民進黨手上的合理化憑證。
民進黨在台灣非藍即綠的政治框架迷思之下,長期壟斷獨派民眾的選票。也因此,許多不敢投給第三勢力小黨的人民,即使在其它議題上對民進黨不滿意,但為了台灣獨立也只敢將選票投給民進黨。卻沒有想到,如果連這樣小小一塊土地的開發利益以及所犧牲的居民權利成本都能選擇站在強權開發的那一邊,那未來面臨到更大的獨立建國議題背後所牽動的利益結構重組以及舊勢力反撲的時候,民進黨究竟還有什麼立場要人民相信你會站在帝國強權的對立面?民進黨在郭正亮這種統派人選都能遞補成為不分區立委的情況之下,已經沒有任何正當性再用只被你們當成神主牌的台灣獨立來脅迫我們做出任何迫遷議題的讓步。即使從最表面的戰術執行來看,在此刻先讓路給政府財團累積台灣獨立需要的經濟資本,我們未來也不可能再指望台獨,因為在當前的裙帶結構及不正常憲政體制之下,獨大且無從監督的行政權就是讓台灣成為財團天堂的首謀。一旦讓這個利益結構進一步取得體制的絕對主導權,台灣獨立將永遠胎死腹中。
梁大議員在昨天的投書當中提到,當年的台北市康樂里拆遷案中,一位住戶自殺抗議。並且問說,在今天媒體更加強勢的台北市,如果為了拆遷死了一個人會怎麼樣?面對這樣冷血的說法,民進黨已經完全背棄為了轉型正義所投給它們的任何一張選票。台灣獨立不是要建立一個繼續讓財團壟斷的國家,任何少數族群都不應該在台獨的過程中被犧牲,更何況是大辣辣透過政治騙局來出賣所有不屬權貴階層的廣大人民。台獨運動為的是讓台灣人民擺脫帝國壓迫,並能夠決定自己的命運。甚至我們可以說,所有反對壓迫的抵抗運動,都是人民追求獨立自主的過程。所有發生在這塊土地的抵抗運動,都是我們在追求屬於自己的國家之過程當中不可或缺的養分,讓社區的人民累積自救意識,未來面對更大的運動時我們才有基層的實戰經驗,來面對更大利益結構的挑戰。土地正義跟台灣獨立,絕非像梁大議員說的是對立的是非題選項,而是我們在追求新國家的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挑戰。
2016年的政黨輪替已經讓台灣的政治重新洗牌,不僅是政治席次的更迭,連左右統獨的光譜位置都已經在重新安排。這個光譜什麼時候會拍板定案?端看完全執政的民進黨實際做出的每一個決策跟政治表態,時間可長可短,我輩亦躬逢其盛這個歷史時刻。然而如果昨天的投書就是梁大議員跟民進黨的最終表態,那相信歷史很快會對民進黨的光譜給出答案,而這個已經呼之欲出的答案,應該不被幾十年來為了台灣的民主跟獨立所犧牲的前輩們所樂見。
所有的人都等著看民進黨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