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行變拼盤 火大聯盟:綠焦慮出口

2013/01/14

【徐子晴/台北報導】民進黨號召民眾一一三火大上街遊行,人民火大聯盟基隆辦公室主任王醒之表示,火大列車駛到終點,卻發現這僅是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盤算選票的遊行,也是蘇用來處理民進黨焦慮的出口。

人民火大聯盟於二○○七年成立,關注勞工權益、性工作者、移民者、同志權益、原住民等議題,成立目的是要打破社會貧富不均,藍綠壟斷的權貴政治,推動將「政治還給普通人」:但這次民進黨以「火大」為遊行訴求之一,卻也讓該聯盟「很火大」。

王醒之表示,民進黨正面臨三個問題,包括外部的中國焦慮、黨內的權力焦慮與藍綠政治共犯的焦慮。

他說,觀察民進黨內幾位天王,呂、游在面對群眾場合時,面對黨內模糊的中國政策,僅從同到尾反對中國因素;而剛從中國大陸返台的謝長廷,在致詞時連提都不敢提「中國」二字;更遑論以「反媒體壟斷」作為中國焦慮出口的蘇貞昌,對兩岸政策更是一字不提,凸顯遊行的「火大」僅是民進黨內焦慮的出口。

此外,王醒之也說,這場遊行也體現民進黨內的政治焦慮,四大天王在遊行現場的發言調性皆不同,雖稱為「火大列車」,但黨內四大天王卻已在列車長室大打出手。從結果而論,遊行現場僅變成一個大拼盤,黨內的權力結構並沒改變。

王醒之也指出,民進黨過去曾執政八年,卻未準備好和人民交代;火大遊行雖訴求多元「異」見、擴大社會參與、要求召開國是會議,卻沒見民進黨端出任何年金改革的方案,僅從政黨輪替角度出發,向總統大選靠攏,顯見民進黨仍然是不合格的在野黨;從人民、弱勢團體和社會運動的角度而言,該監督的不僅是國民黨,無法端出改革政策的在野黨民進黨,更應檢討。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

回應

2012-12-22 蘋果日報 王醒之(人民火大行動聯盟基隆辦公室主任、輔仁大學心理系講師)

民進黨近日啟動的「火大列車」與政治運動團體「人民火大行動聯盟」的「撞名」,實在讓人百感交集,民進黨2008年下野後已經數次。儘管「火大精神」可共享,意謂著抵制、抗暴,但是火的燒法卻大不同。
筆者到火大列車活動現場觀察,除了少數幾位平民來賓(如大學生、媒體勞工)上台現身陪襯外,其他上台的全是派系天王或現任民代;除了用以拉近民眾距離的民生用語(如奶粉、便當、水電價格飛漲)外,其他多是選舉語言的堆砌,如:「大家聽到民進黨的聲音就爽,對不對?」、「民進黨立法院要過半」、「民進黨要為人民上街頭」等等,彷彿2014年底七合一選舉已然開打。
不論「總統無能、人民火大」的口號是訴求或嗆聲,有馬英九的幫襯,民進黨表面上舉重若輕,看似滿手選舉的好牌,不管出哪張牌都可反馬打馬、吸收選票;但實際上是避重就輕兼重溫舊夢,彷彿從未執政過地再次翻箱倒櫃找出30年前的黨外精神,重提過去突破戒嚴、報禁、民主化的美好戰役,不斷將國民黨簡化為人民苦難唯一敵人,粗糙地進行政治消費與動員。
然而,此刻民進黨用以反馬的基本教材,尤其勞工處境方面,哪一個不是國、民兩黨輪政期間向資本家靠攏時所合寫的劇本!
因此,蘇貞昌的政治精算再明顯不過:這一輛「火大列車」是:(1)藉由勞保危機,再次集中選票市場、(2)使用反馬打馬,繼續鞏固政黨認同、(3)透過反對媒體壟斷,間接安置民進黨內的「中國焦慮」,同時化解自己的領導危機。
雖然看似一舉數得的好計畫,卻也同時凸顯出:火大列車的「火」仍是權力欲火,而非升斗小民發自底層反抗藍綠統治階級的怒火。
相對於此,正港的「人民火大」是社運界在2005年陳哲男貪瀆事件爆發後,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等自主性社團所發出的第一波抗議行動。當時的「人民火大秋鬥」,同時衝著國、民兩黨的政資合體怪獸,訴求的就是「政客還權、財團還錢」。
而2007年後的人民火大行動聯盟更以「政治還給普通人」的精神,數度介入主流選舉,試圖集結棄絕藍綠的選民在政治上拿回人民的財政權、受教權、參政權。
追根究柢,真該火大的不是藍綠之爭,應是左右之別,是「社會資源重分配」與「假發展、真剝削」兩者之間的選擇。
蘇貞昌用「歷史循環倒退嚕」譏諷,國民黨讓台灣的經濟民生、自由民主「倒退嚕」;但我們若從「黨外精神」回頭看,這句話恐怕也該奉送回「心中只有選票、沒有人民」的民進黨。
馬英九固然該反,但千萬別上錯火車;入座前要先問列車長,究竟是往左還是往右開?身陷水火並且火大的基層人民,也別因民進黨的綠色列車開動就「熄火」,因:人民這把怒火,不只對著國民黨,是準備連民進黨都要一起燒的!

2012-12-26 台灣立報 黃德北(世新大學社發所教授)

今夏以來,「關廠失業勞工連線」發起一連串抗爭,隨後勞保年金傳出債務危機,終於點燃人民一直被壓抑的不滿情緒,要求政府徹底解決台灣社會保障體系問題。本來危機也是轉機,台灣可以利用此一機會全面檢討現行退休制度不合理與問題所在,並透過全民參與國是會議,集體對話共擬解決方案;但民進黨卻見獵心喜,不主動提出退休金改革方案,反而挪用左翼的「人民火大聯盟」標誌,動員群眾參加人民火大遊行。我們贊成全民上街迫使政府出面解決當前退休制度的財務危機與不公平問題,但堅決反對右翼的民進黨又想來藉勞工困境從中收割政治利益。
當前退休養老出現的財政惡化問題,固然與2009年實施的勞保年金制度未考慮繳費與給付之間的平衡有關;但追本溯源,2004年民進黨政府在通過退休金新制改革時為討好資方,大幅降低退休金給付水平,使勞工日後不得不轉而要求增加勞保年金所得,讓今天退休制度改革更增困難。2004年立法院審議勞退新制法案時,前身為「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的「人民火大聯盟」曾提出左翼工人版勞退新制改革方案,要求提高資方繳費水平、結清舊制年資,並請立委高金素梅提案;但在當時民進黨立委沈富雄等人阻撓下,工人版勞退金提案遭封殺,民進黨政府法案最終通過;因此,民進黨對於當前退休制度問題惡化,是與國民黨一樣都負有不可推卸責任。
為了消弭民間不滿的聲音,國民黨政府宣稱要在明年年初提出退休金制度改革方案,晚近更在各地舉辦說明會與各界對話。據參加立法院法案協商的教師工會代表表示:相對於國民黨還想面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民進黨立委更傾向不要讓改革方案通過,以便能繼續炒作「公保勞不保」、「18趴」、「取消年終慰問金」議題,搞分化受薪階級的老把戲。民進黨最近發動的人民火大遊行是另一個例證:在勞工發動密集街頭遊行後,民進黨也開始鼓動民眾上街,但卻遲遲不提出自己的退休制度改革方案,這種不負責任的作法是我們唾棄的。我們要求朝野政黨都應對退休制度提出具體改革方案,召開國是會議,與勞工團體的訴求進行對話;這一目標未實現前,勞工會繼續走上街頭進行抗爭,但絕不是去搭民進黨的人民火大列車。
藥品廣告詞「絲絲有兩種」,「人民火大」也有兩種:如果你支持台灣向右傾的人民火大,就去搭1月13日由民進黨動員的列車;如果你希望台灣向左轉,就請來支持1月19日由自主工運團體發起的遊行。

像這種公司政府有責任透過主流媒體公告週知,讓民眾知道後拒絕應徵公司招不到人只好關門大吉,讓一兩間企業因此倒閉殺雞儆猴為其他公司借鏡後企業就不敢亂搞了。

我也看不起默許縱容黑心企業存在的政府
罰鍰有符合比例原則嗎?
都罰個幾千幾萬塊 對黑心無良企業根本不痛不癢

可能是疏忽? 不是可能吧....本來就是明顯的壓榨...尹主委你是真不知還是演演戲給大眾人事看?
大家又不是眼睛瞎了...鬼話連篇的政府....
話說勞委會怎麼又沒出來當資方打手呢?

尹官員整天在網路部落格宣揚政績,巴結阿九,這樣的政務官我也看不起。

綠色執政掉漆 對陸好感躍升
2018-06-20 旺報 王崑義(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教授)

台灣民意基金會日前公布民調,台灣人對大陸的好感度為48.8%,首度高於反感度43.9%。該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分析,這應該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因為中國大國崛起的印象,加上台灣經濟發展疲弱,導致台灣人對大陸好感度提升。
過去在民進黨的宣傳下,中國在台灣人的印象中彷彿是一個不開化的集權國家。尤其是去年中共19大之後,習近平把國家主席兩任期的限制取消,台灣人在享受民主之餘應該會大為反感才是,但是民調顯示並非這麼一回事。
要了解台灣人對大陸印象的轉換,最近兩位國外學者加拿大的貝淡寧與新加坡的馬凱碩一再推崇的「中國賢能政治」,應該是一個比較好的啟發。他們認為「中國賢能政治」的成功,主要是領導人可以超脫對選民的承諾,專注在國家長遠方向、宏觀問題,而且在追求高效率的原則下,國家建設與發展舉目可見,自然增強了人民的榮譽感。
反觀美國模式的失敗,代表著自由主義政治模式的失敗,其中有幾個因素互為因果。先是全球化與科技的衝擊,造成選民與政治菁英的疏離,這也使得民粹主義式的政治人物興起,傳統政黨政治靠邊站。尤其是美國總統川普不顧全球厭惡保護主義,不斷對中國祭出貿易戰,讓全球經濟動盪,更象徵美國模式的衰敗。
蔡英文主政後,採取極端親美的政策,難免背上美國模式衰敗的包袱。更重要的是美國民粹主義背後,也隱藏著「分贓政治」的惡風,台灣政治也染上這股惡習,政治人物只要總統不高興,可以隨時棄之如敝屣;喜歡的話,則不管道德、能力,都可以力挺到底。政治是非、價值標準,在民主台灣都已經不復見;其中蔡英文以總統的高度力挺北農總經理吳音寧,或許就是這樣一面鏡子。
除了「賢能政治」與「分贓政治」可以作為政治運作優劣的區別之外,大陸從今年以來不斷的推出惠台措施,讓許多看不到未來發展希望的台灣青年紛紛大膽西進,更可以看出台海兩個政治實體的成敗。
就以今年6月初舉辦的海峽論壇為例,廈門海滄區曾在論壇舉辦時,頒發35名台灣青年擔任農村「主任助理」的證書。過去大家會認為台灣青年跨海到大陸尋求發展,即使不到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就職,最少也該到東莞、昆山等台商聚集的地方找尋出路;如今卻有許多人願意到大陸的農村擔任類似台灣村里幹事等職務,這無非是對中共宣揚農村革命的嚮往,而願意選擇到大陸最底層、最缺乏年輕人的農村紮根,協助大陸地方推行「鄉村治理」。
相信台灣青年如果沒有對中共政權有好感,絕對做不到這樣願意放棄優質的都市生活,而選擇奔赴農村。尤其是今年海滄區召募35名「主任助理」的廣告發出之後,還曾經吸引了278名台灣青年投寄履歷表報名,最後才選出大部分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人選。
高學歷的台青都願意到大陸最底層的農村發展,如果沒有對大陸的發展有信心,沒有對台灣未來的發展不看好,很難產生一種奉獻的心志。這應該是台灣民意基金會調查好感度最能透露的現象。蔡政府與其不斷妖魔化中國的發展,還不如檢討為何執政才滿兩年,就有那麼多的青年願意奔赴大陸底層工作?難道這不是台灣人民對綠色政權在失望之餘,所產生的另一種反動嗎?

應該是裝傻吧 !
政府都是等被爆了才不得不承認,
然後官司纏身後又試圖翻盤 。

可成董事長洪水樹日前表示,包括加班費、各項津貼的薪資三萬五到四萬元仍招不到人
(多數廠商都有這樣的情形,底薪給你勞基法規定,17000其餘要多領你就靠加班,所以一個人一個用加班可以加到35000,但是許多台灣人就是不願意加班,只有外勞願意加,所以廠商就說三四萬請不到人,主要是要說給政府聽,要政府放寬外勞限制的)所以不要聽很多企業說什麼多少錢請不到人,那都是要靠極限加班所得來的。

尹官員是個官腔一流做事三流的,罰十一次還叫非故意,要等過勞死才來處理嗎

台灣政府就是不敢學對岸中國政府訂勞動合同阿。訂了就不會有這種慣老闆、無良企業了。你說這樣子人力成本會偏高喔。如果這樣子人力成本會偏高,那為啥一些企業喊著要回歸台灣?擺明就是在中國沒有低成本人力可以用了,而台灣人力算一算還偏低,所以趕快跑回來啦!!

傻傻的 連歐巴馬都偏左,白癡民進黨 要學著點!

我真的很擔憂 民進黨這樣會充溫噩夢,再輸一屁股

名詞換一換 東西不換,最後還是管理學造成的禍害. 人民要自我解放,這個環節要打破.

2013/01/16 王崑義(台灣戰略學會理事長)

民進黨發動「113火大遊行」之時,雖然現場主持人宣稱有20萬人參與,但警方估計參加的群眾並未超過10萬人。這樣的人數,若以去年12月15日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就已經展開全台動員的情況來看,這比過去沒有大動員就動輒有幾十萬人參加的情況來比,對民進黨來說,這絕對不是一場成功的群眾運動。
其實,一場成功的群眾運動,除人數的多寡之外,訴求議題是否足以吸引人民參與,才是最重要的動力。但是儘管綠營人數把這一場火大遊行賦予「公民抵抗」的運動,可是真正的「公民抵抗」絕非是把內政問題拿到街頭變成一個意識型態的戰場,反而應該是針對民主、人權與和平這些人類生存的普世價值作為訴求,才能具有「公民抵抗」的意涵。
就台灣的民主而言,雖然民進黨一直認為馬英九執政讓台灣的民主倒退,但是從2008年以來,台灣的歷次選舉都是經過透明與公平的方式讓台灣人民做出選擇而來,過去的黑金政治並沒有在馬英九的執政下捲土重來;所以,硬是把兩岸交流扣上民主倒退的大帽子,這顯然是有過度詮釋的意圖。
再以人權為例,去年底馬英九出席「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英文版發表記者會時曾強調,我國政府將遵守聯合國各項規範,持續推動國內人權標準與世界接軌,以落實台灣的人權保障。馬英九的宣示,顯見:台灣是一個重視人權的國家,對於人權的保障也是馬英九施政的重點。
在台灣的民主和人權都沒有倒退的情況下,綠營人士硬要把「113火大遊行」賦予「公民抵抗」的行為,只是讓綠營人士在寒冷的冬天裡相互取暖罷了,並沒有實質的意義。
當然,「公民抵抗」還有一項更重要的價值,那就是「追求和平」。馬英九執政近5年來,兩岸在經貿交流上已經簽署了18項協議,這已經奠定了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讓台灣人民不必擔心:早上睡醒之後,兩岸又要發生什麼狀況,可能再度走上戰爭邊緣。這是陳水扁主政時期所沒法做到的事實。台灣人民終於可以除去幾十年來壓在心頭上的那塊戰爭陰影,這才是「公民抵抗」所應該具有的基本價值。
即使不談兩岸的問題,就以釣魚台列嶼主權爭端的議題來看,馬英九去年8月5日率先提出「東海和平倡議」,希望把釣魚台主權爭端暫時擱置,相關各國能夠共享釣魚台的資源,這也是馬英九期望把兩岸和平擴展到區域和平的作法。這種作法絕對不像李登輝一直強調釣魚台是日本的說法那麼輕率,也不是民進黨一直不願意對釣魚台主權做出表述的鴕鳥心態。
所以,在馬英九主政之下,對民主、人權與和平都有積極的態度,也是憲法修正案中賦予總統的職責;並非綠營用一個「倒退」或是「公民抵抗」的名詞,就可以美化這場遊行。這也是綠營無法再動員出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群眾走上街頭的問題所在;更是從2010年6月26日民進黨發動「反ECFA遊行」人數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之後,民進黨從此就不再動員群眾走上街頭的主因。
但是,民進黨從蘇貞昌接任黨主席之後,人民對他最大的期待還是在兩岸政策方面,希望了解民進黨的中國政策該往哪個方向走。但是蘇貞昌除了恢復設置「中國事務部」、再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之外,就不再提出政策的內容;這種作法比蔡英文擔任總統候選人時提出模糊的「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說法還要倒退,讓台灣人民更不敢相信:民進黨如果重新執政,可能持續讓兩岸和平發展下去。
可惜的是,蘇貞昌並不了解人民的期待,反而把一些內政問題無限上綱到政黨的權力之爭;這不僅超過人民的期待,也讓台灣人民相信:在蘇貞昌的領導之下,民進黨只會讓台灣走向回頭路。所以雖然許多人厭惡馬英九的「無感」,更相信:民進黨若重新執政,也會出現比國民黨還「無能」的景況。
在這種景況下,民進黨以內政議題作為遊行的主要訴求,只能說是藍綠兩大黨在比誰比較不爛;既然如此,又何需跟著民進黨走上街頭?這也是民進黨獨自「火大」,卻無法引起人民共鳴的主因。
(本文寫給旺報,2013.1.15,C3版)

不合格的反對黨 你不火大嗎
2013/01/15 蘋果日報 張迪皓(人民火大行動聯盟志工)

馬執政團隊無能,掌握黨政立法卻無法回應社會對改革的期待,已是社會共識,人民火大理所當然。但對於一個反對黨,動員了二十萬支持者上街,標榜自身為改革運動,除了口號與選舉算計之外,卻沒能提出改革的方向跟宗旨,人民也應該要火大。
綜觀民進黨113集會,黨主席蘇貞昌提出了「換」說──換政策、換政權。就政策面,即便民進黨各頭人反覆主張要召開國是會議,但就內容來看,勞保年金、反媒體壟斷、反核等等,多是取用將近一年來社會上發生的公民自主抗議行動。如果政府財政真的困頓,真要解決問題,理應碰觸現有資源如何再分配,節制財團,讓一般受薪階級拿到該有的。但113集會完全沒有碰觸到資源分配,人民不應該火大嗎?
好吧,沒有改革的方向和宗旨,那退一萬步言,至少反省一下八年執政吧!但民進黨各頭人除了「抱歉,我沒選上」或主張「過去我執政時比較好」之外,也沒有多說什麼。諷刺的是:113集會前半段,各頭人一再高呼支持台中立委的補選,整場集會反覆地懇求支持者讓民進黨能重返執政與立院過半,更讓選舉算計欲蓋彌彰。
「人民火大」、勞保年金、反核、反媒體壟斷等社會議題,本就不是社會運動團體獨享;任何團體都可以站穩立場,提出主張在公領域辯論是非對錯。但當最大的反對黨坐擁執政經驗與部分的國家機器,卻聲稱自己是改革者,在體制外訴諸群眾發起改革運動,但沒有提出具體改革方向與宗旨時,那就只是搭社會運動的順風車成就自己的奪權。人民不只要對執政黨火大,也要對這不合格的反對黨好好火大一番。

「換」的真諦是啥
2013/01/17 蘋果日報 賴香伶(人民火大行動聯盟發言人)

民進黨113遊行結束,緊接著自主勞工團體發起的「119要自救」遊行上場。相對民進黨大聲疾呼「換」的政治腳本,勞工還在死命抵抗被「砍」的政商打擊,我們最憂的是無薪假何時了、最傷的是勞保年金即將縮水、最怪的是打工族補充保費繳得比主管級多、最狠的是每人身上又多背了國債22萬元。這個不安的社會處境光靠民進黨的「換政權」是不夠的,因為換人不換腦袋。
以近來具高度爭議的議題──明明政府喊窮,國債進逼希臘;兩黨對刪減退休軍公教年終慰問金、18%利息補貼等吵翻天,但朝野攻防的手段圍繞在法制化否、溯不溯既往、哪位官員應下台。最後,拿公教人員及砍國營工人的獎金、福利來表示改革的動作;但社會期待的改革核心,朝野政黨卻退縮無為。
民怨最高的是房價問題,以月入3萬元的勞工來看,28年不吃不喝才買得起台北市的房子;但信義聯勤的一塊地轉手間財團入帳幾十億,因無課徵資本利得稅及實價課稅,政府放任炒樓大戶讓房價越打越高。再者,因貧富不均造成階級對立,政府開辦的各項社會保險,弱勢互助也撐不起社會安全網,最後落得「繳多、領少、晚退」的公、勞互罵。
政府歲收短少,潛藏債務20兆元,舉新債還舊債,國人背債近70萬元;中小企業僱用近9成的勞工,這些勞工卻14年薪資倒退;官場關說文化橫行,貪官首長家族中飽私囊,政府組織再造卻令人不敢領教。
最後,實施不到一個月的二代健保,明訂課徵上限為1千萬元,坊間各種指導合理節費的策略層出不窮;而日前衛生署長邱文達已提出「三代健保」的修法,預計105年完成。反觀美國的健保制度修法,歷經4任總統,最後在歐巴馬任內通過徵「高收入者」的所得稅來支付聯邦醫療保險,對收入20萬美元以上的個人和收入25萬美元以上的夫婦徵收從1.45%薪資稅提高至2.35%。兩相比較,台灣補充保費根本是拿窮人開刀。連張忠謀先生都高呼可關閉節稅途徑,朝野於國會議政卻遇到富人就自我設限,人民如何期待社會改革?

下次不要再選馬英九?
2013/01/04 銀正雄

過去幾個月,我們經常可以聽聞得到,一如本文標題所言的,綠營的政客和支持者總是透過耳語傳播的方式告訴民眾:下一回你們不要再選馬英九了。
但這話的好笑就好笑在,講話的人態度總是一本正經,聽者也滿臉心悅誠服,搞得時不時的連我部落格都會出現民進黨支持者的如此留言:「選馬英九,後悔了吧?下次不要再讓他當選了。」
說實在的,這話我們很難不認同,因為馬英九根本不會再出面競選了。你就算想投票給他,也沒得投,當然不可能再讓他當下一屆的總統。請問,這能不是廢話嗎?
但這種不知當下處境,乃至時空倒錯,所鬧出來的天大笑話,固不止綠營所獨有。實在是臺灣傳媒和若干不肖政論名嘴亦不遑多讓,總是想方設法要讓馬英九在2016年敗選一次。
正是因為把馬英九當成大敵的心理因素,使得他們忘記了中華民國的總統頂多只有兩任的任期,還以為馬英九可以持續參選大位的選個沒完沒了。
與此同時,我們也可從這句笑話看出民進黨心中永遠的痛,那真是痛入骨髓、痛澈心肺,畢竟他們已經失去打敗馬英九的機會了。
然則,把馬英九當成頭號敵人,恰恰足以反映他們搞錯了對象,因為:不管是綠營,或者其他在野老是嚷著要脫離泛藍的親民黨、新黨,始終搞不清楚:他們的真正敵人,根本不是馬英九,而是自己。
以往這十幾年,我們何嘗見過親民黨和新黨提出讓人耳目一新的理念和獨樹一幟的理想的?這就是為什麼一個月前,郁慕明在喊出今後新黨要走自己的路,不過數日間立刻又改口,聲稱只要馬政府回復「國統綱領」就願意重返國民黨的主要原因。可這種有條件的自找下臺階,一方面固然說明了新黨的進退失據,但骨子裡卻為我們指出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相──當一個政黨失去政治理想,再也無法建構自己的思想體系時,當然一定會泡沫化。
話雖如此,新黨畢竟還是可以做國民黨的諍友,多少還可以擁有對社會有益的正面能量。反觀民進黨,除了專事仇恨、貪腐的手段外,就什麼都沒有了。若謂不然者,不妨讓我們問問:一度執政過的民進黨如今還有什麼可以打動人心的?光靠持續反對馬英九,就足以成事嗎?但馬英九在放手各項改革、做完第二任總統之後就得退休了,民進黨如今已經面臨無法打倒馬總統的谷底困境。
由此可知:把馬英九當成敵人,唯一可以反映出來的,正是民進黨從來缺乏議題正面論述的能力;也因此,即便有綠委在立法院參政,卻始終只能訴諸於語言暴力、肢體暴力,猛對著臺灣社會潑糞,要臭就大家一起臭。
麻煩就麻煩在,也是民進黨始終不敢面對的:當他們想要把這塊土地持續弄得腐臭不堪時,有誰可以忍受得了的?可想而知,除了深綠外,大多數的選民是無法認同的。
職是之故,如果我們把民進黨這種賴以茍存的「貪腐政黨模型」,置諸於現今宇宙學理論的「模型相關真實論」下,以之觀察和檢驗,絕對會得到下面的結果:
一、民進黨不僅缺乏中心思想,更無能於建構各種政策方案。這種模型其實只是虛好看的稻草人,非但不符合科學所要求的優美標準,亦且醜陋不堪。
二、民進黨缺乏讓他們有能力施政的理想,因此只能自困於「衝突、再衝突」的破壞體系中,凡事只能短線炒作,結果讓整個社會因此頻增許多難以防範的變數、無法測度的巨大風險。
三、從民進黨過去27年的運作來看,從不改變當年黨外時期的冒進、焦躁和充滿仇恨、暴力的行徑,吻合世人對於「貪腐政黨」的定義和見解──這種政黨是不可靠的,甚至連臺灣多少還講點江湖義氣的黑道幫派都不如。
四、單就對於未來的預測和評估而言,民進黨的臺獨目標已被證實為不可行、不為國際社會所接受;反證出這個臺灣最大在野黨的「貪腐政黨模型」,必須加以否定和唾棄。唯有如此,臺灣社會才能前進。
綜上所述,我們更可確定:民進黨的敵人,其實不是馬英九;但臺灣的頭號大敵,絕對是蘇貞昌、蔡英文等人所帶領的民進黨,以及李登輝的臺聯。

看完小英最新貼文 他挖出6年這段嗆馬語錄一比驚呆:還有臉?
2022-12-22 中時新聞網 謝雅柔

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慘敗,總統蔡英文昨日在臉書發文指出,執政的人看的是各項數字所表現出來的國家整體表現及實力,「但數字背後的虛實,與人民實際感受有落差」,引發許多討論。對此,粉絲專頁「政客爽」提及2016年蔡英文曾嗆前總統馬英九「顯然只想從成千上萬的數字中,找出對他有利的數字」一事,砲轟蔡英文。
2016年,蔡英文曾針對當時馬英九總統的文告內容批評,認為馬英九顯然只想從成千上萬的數字中找出對他有利的數字。蔡英文當時強調,馬英九的文告讓她提醒自己「絕對不要做數字總統」,數字只是施政者的參考,不是政治追求的目標。蔡英文說,「如果只是看見數字,沒有看見人民的感受,那只想用數字矇混遮掩,反而忽略人民真實的感受,那樣的政府,就會是令人失望的政府」。
粉絲專頁「政客爽」諷刺表示,2016年蔡英文嗆馬英九只想從成千上萬的數字中,找出對他有利的數字。2022年的現在,蔡英文跟蘇貞昌從上至下,天天都在報數字,天天都在找對自己有利的數字。蔡英文2016年說,如果只看見數字,沒有看見人民的感受,那只想用數字矇混遮掩,反而忽略人民真實的感受,那樣的政府,就會是令人失望的政府。未料,蔡英文昨在臉書坦言,執政「數字跟人民實際感受有落差」。
該粉專痛批,蔡英文承認其執政就是忽略人民的感受,就是失望的政府,「請問當年狂嗆馬政府的民進黨們,你們下次大選還有什麼臉、有什麼資格要台灣人投票給民進黨?蔡英文都承認沒做到當年承諾的事情」。

民進黨20年來從未反省
2006年9月30日 蘋果日報 瞿海源(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大約一年前,羅文嘉和段宜康發起新民進黨運動,雖然有五十六位立委連署,但是這個改革運動在高層未積極回應下,很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到了今年三、四月間,民進黨籍青壯立委又提議召開黨是會議,結果也沒有什麼進一步的發展。
日前又有民進黨籍年輕黨員發起世代論壇推動改革,在第一時間內,黨內就有不以為然的反應。民進黨內部幾次改革的訴求,都不了了之,同時每一次都有黨籍老政客、乃至愛現的莽夫和寶貝出來數落並駁斥。
民進黨執政以來在國家重大改革方面繳了白卷,在立委和縣市長選舉中又遭到嚴重挫敗,民進黨本應積極從事改革。然而縱使全黨上下、尤其是黨籍公職人員近年來感到民進黨有沉淪衰落的危機,但至今並未認真努力從事改革;整個黨、特別是黨的領導階層消極面對危機的態度,著實令人吃驚。國家重大改革落空,黨內本身的改革也沒有一點點積極作為。
民進黨本來清新的改革的形象,在成立20周年的時候,由於被大眾認定已經淪為貪腐,而倒扁及反貪腐運動和政治行為接續不斷出現,民進黨深深陷入困境而難以自拔自救,黨內年輕成員發動的改革也都遭受扼殺。追根究柢、深入檢討起來,民進黨似乎從來也沒有真正做過什麼黨內的改革,似乎這個黨一開始就是這個樣子。
民進黨過去在野時搏得清新的改革形象,主要乃是由於民進黨及其前身在知識份子和進步選民支持下,推動國家政治的改革,同時透過選舉及平日的不斷批判威權的國民黨。仔細檢查,民進黨推動國家政治改革、和批判乃至擊垮國民黨,但似乎從來沒有從事自我的改革。在民進黨剛剛在戒嚴威權下成立的頭幾年,加上黨外時期,批判當政者推動民主化,確實對台灣民主政治的確定有極為重大而關鍵的影響;然而,推動國家整體的民主化,並不表示民進黨本身就是真正的健全的民主政黨。
雖然,民進黨成為一個形式上民主的政黨,對台灣民主政治仍然是有重大意義的;但是,民進黨更要不斷追求民主、追求進步。以「民主」「進步」為黨名,有積極的自我期許的意義。然而至今,民進黨也只有形式上的民主,但在實質民主的運作上卻是相當空泛,連黨內青壯公職人員以及黨員發動的改革都在黨的運作或不回應下完全落空。再就「進步」而言,20年來、特別是近幾年來,看到的只是「退步」,民進黨幾乎已經喪失了追求進步的動機和動力。
在民主和進步兩方面都沒有實質的進展下,再來檢視民進黨到底有沒有核心價值。不少論者這一兩年來,常常感嘆民進黨失去了核心價值。但是民進黨真正有過核心價值嗎?是本土?是清廉?還是什麼?看來都不是。民進黨自始就是一個推動民主化的反對黨,從來也沒有建立過什麼核心價值。就政黨民主政治的本質而論,也許是由於民進黨追隨國民黨,建立了一個剛性的政黨,就容易讓人會有政黨有核心價值的錯覺。其實,拿民主和進步做為政黨的基本價值,已經有做不完的功課了。如果民進黨真的是「民主」「進步」黨,不斷地強化內外的民主,不斷追求進步,這個政黨怎麼可能會有危機?當前危機重重,就證明民進黨並不是真正的民主的進步的政黨。

任何一個政黨如果名字裡有「民主」兩個字的,肯定不民主。
——派屈克·莫瑞,美國政治家

Any political parry that includes the word 'democratic' in its name, isn't.
——Patrick Murray, American politician

2013/01/16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 張孟湧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上任後所號召發起的首場火大遊行活動,已於1月13日落幕;惟民進黨內部的矛盾與困境,卻沒有因遊行活動的結束化解。民進黨是派系共治的政黨,縱然蘇貞昌貴為黨主席,但黨內各山頭林立,很多事情並非蘇貞昌一個人說了算;倘若蘇貞昌孤注一擲,也會產生後遺症。以下謹就民進黨內部的矛盾與困境,提出筆者個人的觀察。
蘇貞昌為現任黨主席,短期目標是贏得2014年七合一選舉,長期目標則是在2016年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但其中最大的變數,乃是曾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的前主席蔡英文。日前,媒體針對民進黨最期待的領導人進行民調,民調結果卻呈現蔡英文的支持度是蘇貞昌2倍的情況。此外,在議題操作方面,蔡英文更領先黨主席蘇貞昌拋出國是會議議題,迫使黨中央跟進。種種情事均造成蘇貞昌顏面無光、黨中央被迫跟進的窘境。
雖然蔡英文卸任黨主席後,成立了小英教育基金會以作為日後東山再起的大本營,且人氣始終保持一定的熱度;但就大環境而論,卻是對蘇貞昌較為有利。從蘇貞昌在兩岸議題上轉趨保守、在政治層面採取全面對抗國民黨等情事而論,蘇貞昌乃是走回保守的「搭便車」(Free rider)老路,期待馬政府不斷犯錯來成就自己的功業。蘇貞昌亦可能認為:在馬政府大力改革之時,只要站在馬政府的對立面,就能不斷接收馬政府得罪的群體,2014年七合一選舉的勝選就能拱手而取。
但許多民進黨內的有志之士卻不這麼認為。以兩岸政策而論,之前炒得沸沸揚揚的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黨主席蘇貞昌在最後階段卻打了一張保守牌,由自己擔任該委員會的召集人,並將期待甚高的謝長廷排除在外。這樣的結果,不僅突顯出蘇貞昌在判斷未來情勢時,乃認為不需調整兩岸政策,就能達到原先設定的目標;亦使民進黨內多項可能調整的政策全都停擺下來,仍舊依循著期待他人犯錯取得成果的保守老路。因此,不僅謝長廷與游錫堃游等派系山頭拒絕配合蘇貞昌參加中國事務委員會,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更重批蘇貞昌無能解決人民的火大。在沒有重大主張的蘇貞昌領導下,遊行過後的罷免總統也不會成功,民進黨仍將持續空轉。
因此,縱然馬政府因大力實行改革政策,遭受相關當事者及利益團體的反彈;但民進黨在蘇貞昌的領導之下,其內部的矛盾與困境也相當複雜。正如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所言:馬政府在過去一年的利空已經出盡,從2013年起,隨著全球經濟景氣的復甦,馬政府亦將鹹魚翻生,做好準備面對2014年七合一選舉的挑戰。但民進黨在保守策略及政治算計下,仍舊陷於沒有主張的窘境,只會不斷地為反對而反對。為了臺灣的長遠發展,為了政黨政治的良性競爭,期待民進黨提出各項國家政策的具體主張,並與執政黨共商國是,共謀及增進臺灣人民福祉。

2013/01/09 聯合報A17版 左正東(台大政治系副教授)

繼去年520的民生革命之後,本周日民進黨以火大嗆馬為號召再上凱道。與去年不同之處,此次的訴求有三:撤換內閣、反媒體併購和召開國是會議。此三項訴求,雖有相互支持之處,也不乏矛盾之處。在野黨監督政府,本不被期待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但其所反映的替代論述貧乏,更值得深思。
這次的火大行動,自名稱而論,是高舉左派大旗,也很不巧的和以左派運動自居的「人民火大行動聯盟」雷同。2005年的「人民火大行動聯盟」,要求「政客還權、財團還錢」,訴求簡單明確。但此次火大行動的三項訴求,撤換內閣乃為救短期之經濟不振,需要為市場注入更多的財政活水;而召開國是會議則為解長期之財政危機,要求政府減少財政支出;二者很難不相互衝突。至於反媒體併購,如行動者所稱,非反財團,而是反壟斷,和前述兩者難以聯結;若再加上黨產買賣、國營事業年終獎金、非核家園等,更難以聚焦。如此發散的行動議題,反映的是言論市場中缺乏足夠分量的替代論述。
其實,在民進黨執政時期,國民黨上街頭的歷次行動也常被批評缺乏邏輯一貫的反面論述。但國民黨的論述不足,是因為全民政黨的歷史包袱,念念不忘要吸納所有階層選民;至於民進黨的缺乏論述,則是因為掌握國家機器的經驗,瞭解在台灣戰後的成功經驗和背靠美國的國際現實,左派難以實踐,只能感情向左、行動向右。
如此造成兩方面影響,一是執政者優勢;因為執政者掌握政府機器,沒有論述還是有資源有政策,小範圍內的資源合理分配即可鞏固支持,單點突破的政策績效即可換來掌聲;在「為政不在多言」的政治文化之下,在野黨批評成為對政策績效的祝福,執政優勢得以延續。另一影響則是統獨言論無法退位,仍是動員群眾的言論市場主流。此次的火大行動,看不到火花;倒是前副總統呂秀蓮的「傾中促獨說」一枝獨秀,反媒體併購的青峰告白與跨年活動更成為火大行動最大的柴火和亮點。
不能否認,獨立和反中是一種情感投射,雜揉著在威權統治下被壓迫者的傷痛、和對於身處國際孤立無處宣洩的怒火;不但應該理解,更應該尊敬。然而,當對於國家大政方針缺乏替代論述時,獨立變成動員反對力量的虛假論述;這使得其內涵日趨脫離現實,甚至幫助主要政黨逃避替代論述的責任。而且,為了動員群眾而創造的反中論述,難免在民進黨支持者之間繼續建構與對岸之間的敵意,最後讓民進黨在大陸政策上難以迴旋,成為囚禁自己的高牆。
當然,對於執政者來說,如此不算太壞,因為:缺乏論述的行動,可以宣洩反對者的對抗能量。所以八次上街,聚眾合計百萬,在野黨的支持度仍彈升有限。但以整個社會來看,缺乏公共論述的累積與進步,兩黨各自的支持群眾很難面對國家的真實處境和有限選擇;結果不管誰執政都是五十對五十,社會對峙因此難解,國家改革因此裹步,最後輸的還是台灣。

吳念真:綠拿不出對策 同樣無法讓人期待
2013/02/14 聯合報【記者李昭安/台北報導】

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導演吳念真昨晚在三立「新台灣加油」節目接受專訪,針砭馬政府各項「失能」事蹟。有話直說的吳念真話鋒一轉,指:民進黨面對各種「火大」議題未清楚提出對策,同樣無法讓人期待。
兩人與主持人廖筱君從年金改革聊到民進黨罷免立委的訴求。吳念真表示:馬政府推動年金改革措施太過粗糙,未與人民溝通協調,而且使用的不是庶民語言;加上其他政治人物及名嘴挑動軍公教和其他階級的鬥爭,台灣的社會福利就未能被攤開來理性討論。
吳念真說,他常跟民進黨的朋友開玩笑說:「你弄個影子內閣給我看看好不好,起碼讓我知道你的外交部長、財政部長可能是誰。」
吳念真表示,從戲劇觀點來看之前的火大遊行,觀眾都來了,「你要針對這幾個議題,告訴我你要給我什麼」,主席用沙啞的聲音講這個東西,誠懇度就出來了;但「第二天大家都回家睡覺」,感覺戲沒有繼續演。

如果要施行德政,面對國家,面對人民。

如果政府做得好,就更該放心讓人民檢視政績。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人民的感受,才是最真實的。說真話使人自由,更能知得失而改進。

2016年11月1日,國立中正大學教授管中祥《溝通只是民進黨掩飾獨裁的遮羞布?》說,蔡英文政府上任以後,不斷強調要與人民溝通的民進黨,卻不願意與高雄市三民區十全果菜市場牴觸戶等迫遷個案居民對等對話,也不正視現有土地政策潛藏的不義,「難道,『溝通』對民進黨來說,只是假裝親民的話語、偽裝民主的騙術,還是掩飾獨裁的遮羞布」。

民進黨定調「4字敗因」竟檢討人民 名嘴問:你買單嗎?
2022-12-15 中時新聞網 祝潤霖

敗選後民進黨內檢討聲浪喊得沸沸揚揚。媒體人張禹宣14日發文批,除了清算政敵徐國勇下台,行政院長蘇貞昌依舊在台上張牙舞爪。辭了黨主席的總統蔡英文,檢討會議依舊在她官邸召開。桃園市長鄭文燦抄論文學位被撤,本命區桃園大敗依舊擔任檢討小組召集人。就連網軍都依舊在網路上肆虐出征,最後民進黨還是決定,比起檢討自己,不如來檢討選民:定調大敗的主因是認知作戰,是民眾被騙了,打算羞辱全民智商。他傻眼問:你買單嗎?
張禹宣表示,原先以為,衛福部前部長陳時中的癡言妄語,是敗選後的放飛自我,竟然聲稱是因為「認知作戰」才輸,應該要通過「數位中介法」。當成笑話看待之際,民進黨竟然也跟著響應,開始唱起同樣的論調,原來大敗的主因是「認知作戰」,一切都是阿共仔的陰謀,是民眾被騙了。
民進黨得出了結論,原來是50歲以下族群最愛使用的TikTok毀了民進黨,再用最擅長的「偷換概念」告訴你,這叫做:毀了民主=民進黨,毀了台灣=民進黨,動搖國本=民進黨失去政權。最後索性把一切的無能都扣上「認知作戰」,就打完收工:農漁水產被禁,農委會:認知作戰;行政怠惰食品無法註冊,食藥署:認知作戰;登記廠房+食品添加物,民進黨:想偷配方;先進製程赴美,台積電矽盾瓦解,民進黨:認知作戰。
他指出,民進黨檢討後,決定做賊的喊抓賊,先對自己國人「認知作戰」,隨後做出了一個史上最愚蠢的決定:評估嚴禁TikTok(抖音國際版)。截至今年6月為止,台灣TikTok(抖音)累計高達416萬人,18歲以上人口使用率20.6%,每5位成人中就有1位有在使用,18-24歲比例更高達38%。然而超過9成的這些人,使用多半是看些搞笑、娛樂、趣聞的內容,與政治毫無相關。年輕族群或許不在乎政治,但一旦影響他們的權益與日常絕對跟你拚命,民進黨是在自掘墳墓。
張禹宣強調,民進黨自知以內容審查將違反憲法,索性以資安之名,說要嚴查TikTok。但可笑的是,全台灣的個資早已被網友OKE在「breached.to」論壇販售,總計2357萬筆只需要5000美元,從姓名、身份證字號、戶號、生日、婚姻狀態、親屬關係,各式各樣資料包山包海,然後民進黨卻充耳不聞、視而不見,數發部還在花200億賣麵線當外送業。共產黨何須滲透,花5000美元就能輕鬆搞定。
「檢討了18天的民進黨,最後決定檢討人民。」張禹宣直批,抗中保台失效後,民進黨「舊瓶裝新酒」上市「認知作戰」,打算羞辱全民智商的再次舉辦智力測驗,你買單嗎?

「人民的感受,才是最真實的。」這真是太好笑了。
我在別的部落格看到有訪客留言:「我不要統計理論治國、只靠數據填答案。人的感受才是幸福的來源。領導人的腦與同理心表現出來的作為,針對百姓的好生活,直像個冷血CEO,本人感受不到善意。 」然後這部落格主人的回覆真是一針見血:【「不要統計理論治國,只靠數據填答案。」難不成依爽治國?黃仁宇在歷史上屢屢提到「中國的失敗是欠缺數字管理」,我想閣下可能沒聽進去。XD】

2013/01/16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 張孟湧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上任後所號召發起的首場火大遊行活動,已於1月13日落幕;惟民進黨內部的矛盾與困境,卻沒有因遊行活動的結束化解。民進黨是派系共治的政黨,縱然蘇貞昌貴為黨主席,但黨內各山頭林立,很多事情並非蘇貞昌一個人說了算;倘若蘇貞昌孤注一擲,也會產生後遺症。以下謹就民進黨內部的矛盾與困境,提出筆者個人的觀察。
蘇貞昌為現任黨主席,短期目標是贏得2014年七合一選舉,長期目標則是在2016年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但其中最大的變數,乃是曾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的前主席蔡英文。日前,媒體針對民進黨最期待的領導人進行民調,民調結果卻呈現蔡英文的支持度是蘇貞昌2倍的情況。此外,在議題操作方面,蔡英文更領先黨主席蘇貞昌拋出國是會議議題,迫使黨中央跟進。種種情事均造成蘇貞昌顏面無光、黨中央被迫跟進的窘境。
雖然蔡英文卸任黨主席後,成立了小英教育基金會以作為日後東山再起的大本營,且人氣始終保持一定的熱度;但就大環境而論,卻是對蘇貞昌較為有利。從蘇貞昌在兩岸議題上轉趨保守、在政治層面採取全面對抗國民黨等情事而論,蘇貞昌乃是走回保守的「搭便車」(Free rider)老路,期待馬政府不斷犯錯來成就自己的功業。蘇貞昌亦可能認為:在馬政府大力改革之時,只要站在馬政府的對立面,就能不斷接收馬政府得罪的群體,2014年七合一選舉的勝選就能拱手而取。
但許多民進黨內的有志之士卻不這麼認為。以兩岸政策而論,之前炒得沸沸揚揚的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黨主席蘇貞昌在最後階段卻打了一張保守牌,由自己擔任該委員會的召集人,並將期待甚高的謝長廷排除在外。這樣的結果,不僅突顯出蘇貞昌在判斷未來情勢時,乃認為不需調整兩岸政策,就能達到原先設定的目標;亦使民進黨內多項可能調整的政策全都停擺下來,仍舊依循著期待他人犯錯取得成果的保守老路。因此,不僅謝長廷與游錫堃游等派系山頭拒絕配合蘇貞昌參加中國事務委員會,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更重批蘇貞昌無能解決人民的火大。在沒有重大主張的蘇貞昌領導下,遊行過後的罷免總統也不會成功,民進黨仍將持續空轉。
因此,縱然馬政府因大力實行改革政策,遭受相關當事者及利益團體的反彈;但民進黨在蘇貞昌的領導之下,其內部的矛盾與困境也相當複雜。正如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所言:馬政府在過去一年的利空已經出盡,從2013年起,隨著全球經濟景氣的復甦,馬政府亦將鹹魚翻生,做好準備面對2014年七合一選舉的挑戰;但民進黨在保守策略及政治算計下,仍舊陷於沒有主張的窘境,只會不斷地為反對而反對。為了臺灣的長遠發展,為了政黨政治的良性競爭,期待民進黨提出各項國家政策的具體主張,並與執政黨共商國是,共謀及增進臺灣人民福祉。

2013-02-18 臺灣時報 陳茂雄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鬥爭,政黨出現內鬥是很正常的事,不足得大驚小怪。只是民進黨的內鬥與中國國民黨完全不同:後者的內鬥只是利益之爭;民進黨除了利益之爭外,還有路線之爭。利益之爭只要利益再重新分配,就有和解的空間;路線之爭則無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堅持,認為自己提出的是「靈丹」,別人所提出的則為「毒藥」,內部相互攻擊。事實上不需要中國國民黨,只是綠營的路線之爭就足以令民進黨垮台。
 綠營的特色是人人很自負,不相信別人也有智慧,所以出現一些光怪陸離的事件:沒有選舉經驗的人要指導身經百戰的選將,完全沒有行政經驗的人卻要指導資深的行政官員。筆者擔任四年總務長時就有這種經驗:完全不懂總務業務的教授要指導總務長推展總務業務;若沒有接受他們的意見,他們還會責怪總務長「頑固」,不會覺得自己才「頑固」,完全不懂的業務也要指導別人。
 沒有選舉經驗或行政經驗的人看到的只是「點」,他們不瞭解「面」,不知道:自己所提出的意見在「點」的方面是好意見,可是在整體的「面」卻完全不能實施。綠營有一個奇妙的特色:從事過社運的人就變成萬能,樣樣都懂;嚴重的是,他們竟然會認為身經百戰的選將或有工作經驗的行政官員什麼都不懂。
 若說完全沒有經驗的人所提出的意見永遠超越經驗豐富的人,在邏輯上說不過去:這些沒有經驗的人豈不是「超人」,那些經驗豐富的人反而就變成「白癡」?筆者認為每個人都有他的智慧,所以對綠營的人建議時,常以傳真或電子郵件執行,或公開發表文章描述;對方若沒有接受,代表他們有更佳的策略,筆者絕不強迫推銷,更不會惡意攻擊。在九○年代,筆者曾經攻擊不同的意見;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才領悟到自己的意見未必就對,所以不強迫推銷。
 綠營嚴重的地方不只是路線之爭,連利益之爭都會假借「路線」的名義來鬥爭,因而重創綠營。若像中國國民黨一樣,赤裸裸的表達內鬥係出自利益之爭,還有和解的空間;可是在綠營,沒有人會真誠的提出利益之爭,而以路線問題來攻擊對方,因而沒有和解的空間。事實上,社團及綠營民眾未必完全瞭解政壇的真相,可是大家紛紛加入路線之爭,整垮民進黨;二○○八年的「入聯公投」就是明顯的例子。
 二○○八年總統大選時,民進黨提出「入聯公投」,國、民兩黨都認為公投可以綁大選;因而中國國民黨積極反對,鼓吹藍營支持者在選舉時不要領公投的票。事實上,民進黨錯得離譜:只可能「大選綁公投」,怎麼可能「公投綁大選」?因為:台灣人不關心公共政策,但對選舉比較感興趣。最後一次修憲時的公投,經過國、民兩黨努力催票,投票率也只有兩成多;若沒有政黨催票,相信投票率還不到一成,在這種環境怎麼可能「公投綁大選」?
 公投與大選合併舉行對民進黨並沒有沾到便宜,對台灣卻有大害,尤其是民進黨。為了這件事,台、美之間瀕臨拉破臉,因為:當時朝鮮(北韓)、伊朗、伊拉克問題使美國焦頭爛額,而中國卻可以影響那三個國家、尤其是朝鮮。美國需要中國幫忙,中國卻打台灣牌,美國當然恨透扁政府的「入聯公投」。比較瞭解美國政情的人都知道這一件事。可是任何綠營人士若公開反對「入聯公投」,必定受到綠營支持者的圍剿,且被扣上「由綠轉藍」的帽子;因而沒有人敢公開反對。顯然的,社運人士的意見未必正確。
 民進黨執政年代,筆者曾公開表示:沒有人會找筆者擔任部長;若有人找的話,筆者必不敢接。筆者並非怕藍營人士,而是對綠營人士感到恐懼,因為綠營會有一大群外行人要指揮內行人。藍營的部長可以完全不理會這些「外行人」,可是綠營的部長不能不理會,內行的綠營部長還是幹不下去。

許信良:綠應搶兩岸話語權
2013/04/07 聯合報 記者李昭安/台北報導

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說:民進黨長期戰略錯誤,「讓兩岸處理權變成國民黨的專利」,若不改變,即使馬政府再差勁,民進黨都很難重返執政。他主張:民進黨應打破國民黨專利,搶回話語權,主動和中國大陸建立政治對話及互信,「光對話沒什麼傷害」。
許信良日前與「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吳子嘉對談,兩人提及:民進黨輕忽兩岸議題,造成國民黨在此議題保持領先。他們建議:中共應認真思考推動「民共交流」的可能性,唯有打破國民黨優勢,才能撼動最後一根支柱,逼馬總統與民進黨政治和解,展開兩岸政治對話,這不僅對中國大陸有利,對台灣更有益。
許信良昨天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藍綠兩黨必須意識到:台灣經濟要發展,最重要的貿易對象是大陸市場,ECFA後續談判非常關鍵。但馬政府目前採取不和對岸政治接觸、對話、談判的態度,對建立兩岸自由貿易協議有一定程度的傷害,民進黨此時應站出來開啟對話、增加互信。
對於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難產,未能實際發揮影響力,許信良坦言「非常失望」。至於行政院前院長謝長廷提出「一個中華、憲法對話」概念,許信良認為,這是根據台灣政治現實和憲法體制提出的個人看法、很有創意。他並肯定,謝是民進黨內天王級人物中「唯一肯認真思考兩岸關係的人」。
「錯失兩岸關係處理權,是民進黨不能繼續執政的重要原因之一。」許信良說:和兩岸經濟有關係的人,會對民進黨感到不放心,「而且這種人會愈來愈多」。他支持謝長廷在兩岸關係上突破民進黨長期的困頓,嘗試和大陸對話。

蟑螂、殺蟲劑和我的老婆
──關於綠營批判民進黨的正當性問題
◎ 傅雲欽(律師 / 建國廣場負責人)2013.06.23

前兩天,有人告知我,有一個年輕的綠營人士蔡亦竹在面冊(facebook)上大罵民進黨。我於是探頭看看。蔡亦竹以蟑螂、殺蟲劑的比喻,作為批判民進黨具有正當性的理由,一針見血。我頗有同感,按讚給他,並加上我的意見。以下是我與蔡亦竹等網友的網上文字對話:
蔡亦竹:『國民黨政府的賣國行為,我並不覺得意外,因為這本來就是他們的本份。台灣人要選他們,今天變成這樣,後果自負。那我今天憤怒的是什麼?你去看看今天綠營一些政治人物的頁面,看看今天他們在幹什麼。
對不起,今天我要說一句我開臉書以來最重最無禮的話:民進黨,幹你娘!』
吳豪人:『民進黨的娘差不多已經就是中國共產黨了,所以亦竹兄的憤慨也不算侮辱女性。^_^』
傅雲欽:『我原以為我是罵民進黨罵得最兇的人。^_^』
蔡亦竹:『國民黨賣台,有人覺得怎麼我都在罵民進黨。我的理由很簡單,如下圖。
(殺蟑螂的殺蟲劑無效,該怪蟑螂還是殺蟲劑?)』
傅雲欽:『同感!但責罵的範圍宜加大。家裡蟑螂多,與其怪蟑螂,不如怪爛殺蟲劑;與其怪爛殺蟲劑,不如怪買那種爛殺蟲劑的老婆;與其怪老婆,不如怪自己──為什麼沒告訴老婆:那種牌子的爛殺蟲劑不能買。
可恨的是,現在市面上的殺蟲劑都很濫。綠標的那一種牌子老,廣告多,會促銷;老婆別無選擇,還是會買它。
綠標的殺蟲劑越來越爛,是因為變質。它居然不想當殺蟲劑,想當「轉型」小蟑螂,以便跟大蟑螂一起去陰暗的角落啃雞骨頭。
我現在偏向用拖鞋砸和打──砸殺蟲劑,打老婆。^_^』
郭嘉琪:『方法用錯了,當然永遠怪不完。對付“嘎抓”要用火攻,一次就給牠死,不然肚子裡的蛋還是會孵化。』
傅雲欽:『贊同!用火攻。我剛說的「砸殺蟲劑,打老婆」,治標不治本,蟑螂還是在。問題是:老婆怕火,又擔心連房子也燒了(「火大」放火引起大火),怎麼辦?』

挺綠挺到家破人亡
2008/01/12 蘋果日報 黃泰山(板橋社區大學專員)

Q:民進黨在中正紀念堂擺野百合,不少學運份子抗議這是竊取他們的運動成果。你曾參與學運,怎麼看這件事?
A:老實講,我沒大大感覺,因為三月學運並不偉大,隨便找個社運基層群眾都比學運份子犧牲的多。很多人看不起民進黨基層群眾,但他們吃檳榔、穿拖鞋又怎樣,80、90年代的台灣民主運動是他們衝出來的。很多群眾被抓去關、打得面目全非,都沒人理他們,不像政治人物那樣受關注。
1990年,我剛大學畢業,被台獨聯盟的秘密組織URM(台灣基督教城鄉宣教協會)送到美國受訓,本來抱著準備斷頭的革命心情。結果發現,那些海外黑名單份子一點都不恐怖,不僅招待我們住希爾頓飯店,還帶我們去看脫衣舞秀。我覺得,國民黨頭腦壞掉,這種組織有能力叛亂嗎?事後才知道,獨盟招待我們是有陰謀的,目的是吸收群眾當砲灰。果然過沒兩年,獨盟就在士林舉辦現身大會,很多群眾被抓走。不久國民黨,就允許獨盟成員回台灣。
民進黨早期選舉幾乎不需花錢,因為很多群眾捐款、放下工作當義工。我有個林姓朋友本來賣免洗碗筷,(19)91年加入抗議手段激進的台建組織(台灣建國聯盟),義務幫陳婉真助選,就無心工作,到處衝鋒陷陣。有次抗議時,憲兵開槍,他衝到憲兵前面說:「有種開槍打我。」因為非常激進,他老婆離開他,他差點割腕死掉;後來淪為卡奴,靠開計程車養9個孩子。但陳婉真當選立委後就不再走街頭,很多台建成員都很氣,覺得被拋棄;像林先生後來就對政治很冷漠,完全不投票。
還有,很多地下民主電視台都靠募款成立,很多群眾因為幫忙牽電纜而被電死或變殘障;後來這些電視台一一被財團購併,錢也是被檯面上的人拿走。
Q:這些群眾怎麼看民進黨?
A:他們都很純樸,透過在運動中自我犧牲得到生命價值,很多人為此三餐不繼、妻離子散、晚景淒涼。後來民進黨跟街頭運動劃清界限,他們卻還沉溺在那種激烈氛圍中;看到民進黨執政後吃香喝辣、沒走過街頭的政客接收了他們努力的成果,就很失落,覺得被騙,甚至有深綠的朋友恨民進黨甚於恨國民黨。
Q:你也認為你被騙?
A:我不認為民進黨有騙過群眾,是群眾會錯意,因為:民進黨只想建立新的現代化國家,從沒說過要照顧底層群眾。
Q:你想過要為這些群眾做什麼嗎?
A:(19)96年,我和朋友創辦「群眾之聲」地下電台,號召了上萬名熱情聽眾,無怨無悔奉獻。有個長庚護士拿出積蓄給電台,每天到電台服務,她老公因此跟她離婚。後來電台被迫結束,我看到她瘦得不成人形,寒冬中帶著兩個小孩在市場賣春捲,我眼淚快掉下來。
我還是期待左派運動再起,但現在找不到著力點,只能躲在社區大學工作,搭計程車都很怕碰到以前的司機聽友;碰到他們,我會很辛酸、慚愧。你能告訴我該怎麼做嗎?
(記者李宥樓採訪整理)

"甚至有深綠的朋友恨民進黨甚於恨國民黨。"

re: 人都會更恨背叛自己的人.現在最恨國民黨的,大概就是黨員了.

"我還是期待左派運動再起,但現在找不到著力點,只能躲在社區大學工作,搭計程車都很怕碰到以前的司機聽友;碰到他們,我會很辛酸、慚愧。你能告訴我該怎麼做嗎?"

re: 著力點,現在到處都是. 不過機制,有能的人,現在要努力躲起來. 免得被消費.

2016年9月11日,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徐世榮在臉書發文諷刺,民進黨及其政治人物在野時大聲倡導「惡法非法」,掌權之後卻翻臉改口「惡法亦法」、「依法行政」,違背當初自己所追求的目標,原因很簡單:「你還認識那個選前口口聲聲說要追求民主、自由、公義及人權的民進黨嗎?他們掌權了;過往國民黨所遺留下來的戒嚴威權體制,剛好可以讓他們更快速地實現台獨的目的。」

蔡執政滿周年 徐世榮:一切承諾成選舉手段
2017-05-16 中時電子報 呂承哲/綜合報導

蔡英文就職總統將屆滿一週年,外界關心總統是否會對於兩岸關係、WHA無法參與等問題做進一步回應。這一年來,各項政策滿意度也全部低於4成。對此,政大地政學系教授徐世榮今(16)日在臉書發文痛批,蔡政府只是把選前承諾當成選舉手段而非目的。
政大教授徐世榮日前曾帶隊前往民進黨中央黨部前廣場靜坐抗議,反對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倉促通過,在臉書上表示:「蔡總統即將就職一週年,紛紛有記者問我的感想。我最想講的是:蔡總統及民進黨政府只是把民主、人權、社會公義及環境永續當成是選舉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據旺旺中時民調針對蔡政府政策滿意度調查顯示:所有重大政策,包括一例一休、司法改革、年金改革,不滿意度全都遠高於滿意度,沒有一項政策的滿意度超過4成。
據《聯合報》報導,台灣如今內憂外患,外有兩岸關係、WHA的挫敗,內部則有如一例一休、年金改革、前瞻計畫等重大議題,不少人觀望總統蔡英文在520就職周年會對各項問題提出何種解方。

不是想說甚麼 前面只要加個馬英九就好.先看看下面

"他們都很純樸,透過在運動中自我犧牲得到生命價值,很多人為此三餐不繼、妻離子散、晚景淒涼。後來民進黨跟街頭運動劃清界限,他們卻還沉溺在那種激烈氛圍中;看到民進黨執政後吃香喝辣、沒走過街頭的政客接收了他們努力的成果,就很失落,覺得被騙,甚至有深綠的朋友恨民進黨甚於恨國民黨。"

那又怎樣,國民黨連有想要為它犧牲的價值都沒有!

"綠標的殺蟲劑越來越爛,是因為變質。它居然不想當殺蟲劑,想當「轉型」小蟑螂,"

廢話! 執政黨自己作的選擇,要別人擦屁股,隨便安個角色又沒利益,要人跳進去,這種有違責任政治的觀點,還能把它正當化? 國民黨的貪腐,真的可見一般

蔡英文救救民進黨
2013.05.30 今日新聞網 吳子嘉(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

上週,辜寬敏出席民進黨全代會前,語重心長的對黨中央喊話,「阿扁入黨不是大代誌,真正的大問題,是馬英九做得這麼差,為什麼民進黨還爬不起來?」這席話,一語道出民進黨人心中的痛。但掌握黨機器的蘇貞昌,態度卻是異常的冰冷。

因為,現在的蘇貞昌,為了挽救低迷聲勢,對外採取「親美日、反中國」立場;對內,則透過默許陳水扁重新入黨的動作,極力討好基本教義派,藉此平衡快要傾倒的領導威信。只是,此舉雖讓他能暫時解決權力滅頂危機,但如果問題持續沒有改善,現在就能預料,在民進黨支持者渴望重返執政的大目標下,明年主席改選,蘇貞昌將遭遇黨內要他「放棄連任」的極大壓力;二O一六,則篤定由蔡英文出線。

就在民進黨接連傳出有黑道份子大量入黨後,親綠的新台灣國策智庫,針對蘇貞昌、蔡英文等政治領袖做了一份民調,發現蘇貞昌雖是現任黨主席,但支持度卻僅是兩成多,幾乎只剩蔡英文的一半。這項數據雖未公開,但相關當事人都已掌握訊息。

面對民意支持度欲振乏力的現象,蘇貞昌理應設法突破僵局,力爭淺綠乃至於中間選民的認同。但從新台灣國策智庫完成該民調迄今,蘇顯然是已決定向深綠傾斜,企圖以槓桿作用穩固黨內權力的穩固。

對於這項說法,近年積極塑造「粉紅形象」的蘇貞昌肯定不會接受。問題是,如果連陳水扁該不該重回民進黨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他都表現得含糊曖昧,甚至是欲拒還迎,那就毫無否認的空間。

近期,從呂秀蓮、辜寬敏、許信良、林濁水到蔡英文,眾口一聲咸認為扁入黨將對民進黨造成傷害;而扁犯下的貪汙犯行,也已經是鐵一般的事實。結果,蘇貞昌在「阿扁們」準備發動恢復黨籍連署的第一時間,先是把問題丟給全代會處理;爾後,又讓中常會替扁解除當年廉政會所做出「視同除名」的處分爭議。

直到現在,民進黨政策會又將進一步召開研討會,準備替扁的八年執政做「正面肯定」的定調。問題是,扁所涉及的貪腐惡行,卻有意隻字不提。這與台灣人民期待的落差,簡直是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或許民進黨廉政會在O八年對扁做出「視同除名」的處分存有爭議,但無論民進黨如何從行政細節上「證明阿扁沒被除名」,但這,都無法改變台灣民眾對阿扁貪汙認知的事實。

看著黨內湧現挺扁、反扁兩股力量的拉扯,蘇貞昌卻把自己當成「路人甲」,以袖手旁觀的姿態,任由「阿扁們」得寸進尺;就連陳唐山說出「許信良沒那種屁股就別吃那種瀉藥」的辱罵字眼,黨主席依舊不動如山,荒誕程度令人匪夷所思。

也因此,上周六民進黨召開全代會時,辜寬敏在面對阿扁入黨問題時,才會脫口而出,暗示蘇貞昌別再把心力放在「小事情」,而是要慎重思考為何「馬英九這麼差,為何民進黨還爬不起來?」

只是,就如同新台灣國策智庫所做的民調顯示,蘇貞昌正面臨權力滅頂危機,所以,任何漂來身邊的浮木都得抓來保命,就連阿扁這塊木頭也不放手。

所以,縱使辜老是言者諄諄,但蘇貞昌為了個人的政治生命,不僅選擇與阿扁們靠攏,連之前傳出的黑道入黨,也都是輕描淡寫地以「查無實證」一筆帶過,任由髒水潑身也不願出手洗刷。

在對外部分,全代會上眾所矚目的「台海人權決議文」提案,被蘇貞昌以不到三秒鐘的時間「處理」完畢,表面說是交由中執會審議,實際上就是就地掩埋。而針對兩岸如火如荼展開的互設辦事處事宜,也是等到蔡英文透過臉書提出看法,蘇貞昌才委由中常會討論表示意見。

同時,蘇貞昌即將於六月八日展開訪美行程,若無意外,預料此行他將持續提出充滿冷戰時期思維的「民主同盟」主張。種種作為,無疑就是要對外表達「親美反中」的基本態度,藉此討好黨內基本教義派。就權力邏輯而言,蘇貞昌的作法,確實有助暫時穩住黨內領導;但長期來說,卻是害得民進黨與執政目標漸行漸遠。

但無論如何,民進黨多數黨員都是相當務實的一群,面對蘇貞昌走向偏鋒,未來必然會出現一股制衡力量;而日前全代會討論公職初選辦法時,儘管蘇貞昌主張納入黨員投票,但最後全民調案仍獲得壓到性勝利,這就是所謂的「務實」表現。

換言之,為了讓民進黨能在二O一六重返執政,支持者必然得設法讓黨走出低潮、恢復昔日光采,任何可能影響民進黨執政的障礙,都將會被多數黨員掃除在外。至於誰是「障礙」?毫無疑問的,就是蘇貞昌。誰將取而代之?在黨主席部分,從主觀意願來看,目前蔡英文仍無太強烈的意願,而謝長廷則不排除出手挑戰的可能。

問題是,謝長廷所主張的「憲法各表」,在綠營內部始終未獲得大量共鳴。但如果到了明年初主席改選前夕,謝長廷能成功擴大黨員對他的認同,讓自己與與蘇貞昌達到勢均力敵的狀態,那麼,挺蔡人士就可能以臨門一腳的方式,「暗助」謝上壘。但坦白說,謝長廷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而蔡英文雖無意願主動爭取主席,但民進黨的傳統就是以成敗論英雄,一旦蘇貞昌無法引領黨走出低潮,甚至還持續朝極端傾斜,屆時黨內必然會湧現一股拱蔡聲浪;同時,為避免蘇、蔡之爭殺到見骨影響年底的七合一選舉,必然會有人出面呼籲蘇貞昌「放棄連任」,以大局為重。

去年,蘇貞昌以50.47%過半的得票贏得主席選舉。沒想到短短一年,原本閃耀的電火球竟會殞落得如此快速,甚至被迫得與基本教義派結合,才能維繫領導動能。這樣的轉變,看在黨員眼裡不免為之惋惜。

但是,看著民進黨的作為,一次又一次的讓民眾失望,「換人做做看」這個選項,似乎已悄悄在黨員心中浮現。

前瞻計畫是民進黨衰亡的前奏曲
2017/06/22 上報 溫朗東(自由台灣黨政策部主任)

前瞻計畫,是民進黨衰亡的前奏曲。
2008年總統大選,馬英九提出愛台十二建設,預計投資3.99兆元(政府占2.79兆元),號稱實施後平均每年實質GDP規模可提高2.95%,且平均每年增加24.7萬個工作機會。
愛台十二建設,有穩固中國國民黨政權嗎?愛台十二建設的成效,人民有感嗎?如今這種大興土木的經濟方案,中國國民黨嘗過一次敗果,民進黨再來一次。
面對質疑,民進黨呼喚了兩張神主牌,第一張叫做「泛藍反對的就是正確的」,第二張叫做「平衡南北差異」。就是沒有對前瞻計畫的疑問做出具體回應。
第一張神主牌,假設了「所有質疑民進黨的,就是泛藍,就是統派」,相當侮辱台灣人智商。
第二張神主牌,無法解釋為何8800億的預算中,有1454億用在高雄捷運環線--只有高雄叫做「南」,嘉義、台南、屏東不算?也無法解釋為何要解決重北輕南,只有「軌道建設」一個選項。
大部分民眾都沒時間研究前瞻計畫,憑著對民進黨的信心不聞不問。民進黨這次即將在七年內流失人民的信任,甚至是不可逆的流失。
不需要多專業,就可以發現前瞻計畫的以下問題:
一、前瞻計畫這麼好,為何2016選舉時不敢提?為何參與擬定蔡英文「十年政綱」的陳博志也覺得,軌道建設要暫緩?
二、前瞻計畫這麼好,為何要「先斬後奏」?快速在立院通過條例,事後再大張旗鼓宣傳,這符合民主政治程序嗎?
三、前瞻計畫的效益評估,為何寫得這麼爛?所謂的增加三、四萬個工作機會,竟然是直接把總預算的20%當作是人力支出。就像是一間公司接到了1000萬的案子,說自己未來必定增加4個年薪50萬的雇員……這算法合理嗎?
四、前瞻計畫中有一半預算在做軌道建設,爭議最大的也在這裡。為何不先進行爭議較小的數位建設、城鄉建設、綠能建設、水環境建設,而要搞百貨公司福袋,用暢銷品掩護滯銷品?
五、高雄的軌道建設發展至今,青壯人口持續流失。六年來,25至34歲年齡層減少約82000人,青年失業率六都之冠。這是因為軌道蓋得不夠,還是發展方向錯誤?
六、核二廠1號機重啟,「非核家園」走倒退路。彭博公司分析,2025年「減碳」跟「非核」無法並存,因為:綠能投資金額不足,綠電不夠,得要靠燃煤發電補上。從永續發展的立場,前瞻計畫為何要把一半預算放在軌道建設,而不是綠能建設?
七、青年低薪、房價高漲,是馬英九執政引起青年人強烈反彈的主因之一。軌道建設對房價有幫助,對青年人就業幫助有限。為何預算不多分給數位建設,鼓勵新創事業?
亡羊補牢,於時未晚。民進黨還有機會,重新調整前瞻計畫,暫緩實施一些預算高爭議大的軌道建設,把預算分給有助於永續發展、青年就業的項目。如果認為一切可以透過政宣手法、選戰策略來因應,實在太低估現代公民的素質了。講白了,如果大興土木就能長久執政,現在國民黨還在朝裡,哪輪得到你?

民進黨社會性與蔡英文執政危機
多維月刊TW2017年7月號(總第20期) 王崑義(台灣國際戰略學會會長)

蔡英文總統就職才剛滿一年,她的聲望在各種民調中都已呈現相當難堪的數字,最低更已經來到18.4%,為此她曾辯駁說:「近來不少民調顯示,多數國人支持我,卻表現出對我的不滿意,這些我都虛心接受」。她還說:「選擇在第一任、第一年就推最困難的改革,過去總統沒人會這樣做。從民調精算角度來看,不是最好的選擇,…不過我不是為民調做事,是為台灣做事」。

蔡英文這句「不是為民調做事,是為台灣做事」的話,應該可以列為台灣的「政治名言」了,表面聽起來鏗鏘有聲,但實質卻經不起檢驗。因為民主政治本來就是民意政治,而民調反應的正是民意,如果蔡英文不為民調做事,那麼過去蔣介石利用戒嚴體制,不但維護了台灣安全,也讓台灣的經濟發展出現奇蹟,蔣介石也可以說:「我不為民調做事,是為台灣做事」,綠營人士為何又要到處砍蔣介石銅像的頭呢?所以這句「不為民調做事」的說法,只是一種詭辯,沒有實質的意義。

而民進黨的崛起,本來就是來自中產階級推動的「新社會運動」,是台灣在民主轉型時期所出現的新民意支持出來的一個政黨,跟國民黨原本就以掌控國家機器的角色並不相同,所以國民黨兩次的政權失落,都是無法體察民意所造成的後果,但是民進黨的崛起卻是跟社會脈動息息相關,蔡英文不為民調做事,不只違背了民進黨的創黨精神,也顯現出她不理解民進黨的屬性,才會造成她在執政一年後,陷入民意背離的悲歌中。

●台灣社會轉型與民進黨的崛起

如果把台灣的發展納入二次戰後資本主義生產體系來解釋,台灣的轉型並沒有跳脫資本主義所建構的歷史邏輯。從1960、70年代期間現代化的轉型,台灣被當作是一個現代性的邊陲生產中心,使得它在經濟、社會、文化方面的轉化有一個快速變遷的時期,這就促成台灣社會從一個傳統性的社會形態,移轉到一個現代性的社會形態,而這個現代性的社會形態所建構的中心基礎,是以國家為中心的支配型導向,國家作為支配總體社會發展的方向,就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1980年代以後,台灣社會進入一個走向激進民主的轉型期,中產階級的出現讓那一次的轉型從社會面推展開來,也就是從社會的急遽變化,逐步演變到推動威權體制的轉化,國家與社會均面臨一個必須再造的臨界點,這也是台灣能從威權體制向民主化轉型的社會基礎。

而在激進民主的常態中,各種不同利益的表達與立場之爭,其實是尋求新政治權力的一個過程,尤其是反對黨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藉由意識形態領域的抗爭,以爭奪文化霸權掌握社會主流價值的發言權和解釋權,並藉此來爭取各種力量的支持,反倒是政黨擴張的必要之途。

民進黨就是從社會中尋租政治權力開始,這頗為類似西方學界主張的「新政治」意涵。「新政治」是一種大眾政治,是表現在選舉與政黨之間接連功能上的改變,政黨競爭的政治訴求,已經不再依賴客觀社會分歧結構所衍生的利益衝突,轉而強調不同社會化階段與過程中所形成的主觀政治價值,以作為政黨競爭的基礎。

若以「新政治」的內涵來看,民進黨自創黨以來,即紮根在台灣已經逐漸形成的市民社會基礎上,黨內多重派系並在「雞兔同龍」的結構下形成一種共生關係,他們透過不同的立場之爭,向市民社會尋求主流價值的解釋權,並把黨的權力中心視為是一個意識形態爭奪的場域,從黨內鬥爭擴展到國家政策之爭,不斷的把社會力量拉到自己的陣營之中,這種「分進合擊」的鬥爭策略,使得民進黨的意識形態能快速跟社會價值結合。

●社會價值與民進黨的社會性

其實,社會價值本身既是對社會情境的解釋,又是一種理想的分析或管理形式的行動標準,它所呈現的是一種社會型態或範例,可以讓社會達到共同擁有的程度,以替社會的共同期待打下基礎,並使人的行為得到調整,於是價值和適應環境的要求決定了社會結構,其中還會產生衝突。

在民進黨派系力量的來源是根植於社會價值之時,它需要掌握社會上主流價值的解釋權,才具有正當性的基礎,為了爭奪這種社會的主流價值,黨內的衝突也就變得有它的必要性。它跟國民黨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國民黨掌握了國家機器,可以履行自己所欲施行的政策主張,但民進黨缺乏國家機器做為政策實踐的場域,只能依靠掌握市民社會作為政黨立足的基礎。

只是,當時台灣市民社會的意識形態過於分歧,各種價值的主張也不若國民黨所掌握的國家機器那麼單一化,所以民進黨唯有掌握社會的主流價值,才能與社會同步脈動跟發展,因此,民進黨的社會性要比國民黨高出許多。

就因現實條件的不同,民進黨也一直無法統一黨內思想,只有透過黨機器這個鬥爭場域逐步凝聚共識,也因此民進黨的發展就形成左右共構的關係,它儼然是一種「派系反對」(factional opposition)的雛形。而「派系反對」是一種派系之間因爭奪或因政策的分歧所引發的鬥爭行為,不同的派系或許對某些領導者有不同的意見表達,但並非針對體制的反對,因此,絕大多數的派系反對都是在體制內進行,而且也都有意識形態的因素介入其中,所以會有民族主義與國際主義、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左翼與右翼之分。

在這個前提之下,民進黨內的派系反對即有它的根源存在,也是擴展版圖的另一種資本,雖然他們維持一個表面上的團結,對外高唱「團結的民進黨」,但只不過是為社會大眾製造一種「虛假意識」,讓各種階層的人都可以透過這個虛假意識,去解釋民進黨存在台灣社會的原初價值,也因此「民進黨」三個字其實只具有符號意義,它是派系間集體建構的一種社會符號,而不會變成某一派系可以永遠操控的權力工具。

●第一次執政與社會背離

由於民進黨的存在與台灣社會價值有相當大的關連,所以2000年民進黨第一次由陳水扁贏得執政權,主要是當時台灣社會已經厭倦國民黨掌握國家機器,卻不斷進行「宮廷式權力鬥爭」,所以透過國民黨連戰與宋楚瑜的分裂選舉,選民把民進黨的候選人陳水扁送上總統寶座。

但是,陳水扁執政之後,並沒有體察社會的主流價值傾向於休養生息,反而繼續透過政治鬥爭,不斷的跟泛藍陣營鬥,當時陳水扁的鬥爭策略,可說印證了毛澤東所說的:「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

陳水扁除了透過停建核四與泛藍鬥之外,他也宣示兩岸是「一邊一國」而與中國大陸鬥,最後更是以烽火外交、正名制憲、入聯公投,也與美國鬥上,逼得美國與大陸不得不聯手「共管台灣」。

所以陳水扁執政8年並沒有體察社會想要休養生息的意願,硬是認為能夠進行不斷的鬥爭,就可以幫台灣爭出一個國際空間,最後在扁家的貪腐案爆發之後,陳水扁不只斷送了民進黨的政權,也讓自己在下台以後身陷囹圄。

2008年民進黨失去政權以後,以新潮流系為主的民進黨派系,共同推出蔡英文擔任黨主席,以便在危機時期能夠領導民進黨再起。

民進黨內派系會屬意蔡英文出任黨主席,當然是考量到社會對陳水扁家族貪腐的反動,社會不再相信二級貧戶出身的領導者能夠清廉,所以就找一位有錢的富家女蔡英文來帶領民進黨,讓社會知道民進黨有反省之心。

但是,蔡英文並非典型的民進黨草根人物出身,她甚至是國民黨李登輝執政時的御用學者,所以免不了有一些國民黨的僚氣,因此出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一開始並沒有政治人物的魅力,特別是在她領導的社會運動中出現暴動,社會就封她一個「暴力小英」的稱號。這一封號也間接影響到她在2010年第一次參選新北市長時,敗給國民黨的朱立倫,2012年出馬競選總統時,又輸給尋求連任的馬英九80幾萬票。

●台灣世代翻轉元年與民進黨接地氣

儘管缺乏政治魅力的蔡英文一敗再敗,但是從2013年開始,台灣又興起一股新的社會力,民進黨在承接這股新的社會力地氣之後,也突然壯大了起來,讓蔡英文所帶領的民進黨能夠在2014年的地方選舉和2016年的總統大選中翻轉政權,所以民進黨只要能跟隨著社會的主流價值走,回到它應有的社會屬性,民進黨就有崛起的機會。

2013年之所以對民進黨的再起具有關鍵地位,主要是在當年7月台灣發生了「洪仲丘軍中人權事件」,青年們透過網路揪團出來的「白衫軍運動」,確實震撼了當時的台灣社會,馬英九政府無力安撫力挺洪仲丘的青年情緒,讓台灣青年的群體政治參與開始從虛擬的網路世界,走向實體的凱達格蘭大道上,50萬人的「白衫軍運動」,激起台灣新一波的社會力。

2014年在立法院抗爭的「太陽花學運」,更進一步的把社會力與政治運動結合,並指向兩岸關係過度擴張的疑慮,於是「反服貿協議」變成是這次學運的主要訴求。事實上,這一次「太陽花學運」跟大陸1989年六四事件的「反官倒」頗為類似,主要是要反對國民黨一些穿梭兩岸吃乾抹盡的「買辦集團」,所以學生運動的激進性也展露無疑。

而在「太陽花學運」的社會與政治運動進行融合的過程中,所伴隨出現的「天然獨」意識形態,讓台灣的青年世代成為影響2014年底地方「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勝的主因,更間接影響到2016年的總統大選,提前完成蔡英文到達總統府的「最後一哩路」,於是2016年也被稱為是「台灣世代翻轉元年」。

●第二次執政與社會背離

民進黨在創黨初期的崛起,主要是藉著中產階級的出現,在風起雲湧的「新社會運動」中,不斷的衝擊國民黨的威權體制,民進黨吸納這股社會的正能量,最終得以在這股大潮流中崛起。

而2013年以後民進黨的再次崛起,主要是依靠青年世代對台灣社會低薪與高房價的一種反動,國民黨無力解決青年的這兩種困境,即使有大陸對台讓利,仍無助於國民黨政權的長治久安。

可惜的是,蔡英文2016年執政以後,並沒有體察當時台灣社會的這股主流價值,反而繼續走陳水扁鬥爭泛藍陣營的老路,所以不管蔡英文所推出的不當黨產條例、年金改革有多大的正當性,但是一個藉著社會力贏得執政權的政府,卻不思提出滿足社會需求的政策,當然會快速讓人民失望。

尤其是蔡英文所推動的「一例一休」勞工政策,不只沒有符合勞工的意願,反而造成物價的高漲,這對處在低薪環境的青年階層生活,只能說更是雪上加霜,青年階層對政府的不滿與快速背離可想而知。

這裡,我們先來看親綠網路媒體《新頭殼》2017年6月6日的一篇報導:「行政院長林全日前的一番老實話,『低薪問題短期內無法解決』,又澆了廣大民眾一盆冷水。人民可以理解的是,結構性的問題絕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但無法接受的是,卻看不到中長期的完整政策和執行方法,難怪年輕人對政府的信心逐漸流失中……

台灣的低薪問題持續惡化,尤其近期看到幾個案例,更讓我背脊發涼——原來低薪問題已從年輕上班族向上延燒,許多資深員工和中階主管也多年未加薪,低薪已入侵各行各業,燒的全民心中一把怒火。」

從上面的報導可以理解,蔡英文陷入低聲望的困境,不是她要為民調或為台灣做事的問題,而是她沒有理解她的崛起是由青年世代推動的社會翻轉所促成,蔡英文雖然辯稱她是超越前人而選擇從困難的改革著手,但畢竟她的政策選擇,還是背離民進黨政權再次崛起的原初社會價值,於是人民從對執政者的失望到不再支持,這才是蔡英文政府應該了解的最大執政危機。

如果再從比較細部的分解,過去一年來蔡英文的政策被質疑最多的包括如下:

一是,軍公教退休人員的年金改革,在沒有充分的討論下,蔡英文政府就貿然的要把他們的退休金砍去18趴的優惠措施,最後曾招致「八百壯士」埋鍋造飯的持久抗爭。

二是,民進黨選前不斷強調轉型正義,2016年6月22日將《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在立院完成初審,但促轉條例歷經兩會期仍未完成三讀,倒是黨產條例先過了,於是就遭到外界質疑轉型正義只是為追討國民黨黨產,根本是打假球。

三是,調查局草擬《國家保防工作法》,擬調動數百名調查官進駐各機關保防單位,以及對特定人員可留置3小時,扣留物品期限30天,這項作為被批評是「走民主倒車、違憲」,以致法案被快速退回。

最後是連小事都當大事處理的政策,例如退役將領登陸被更加嚴格限制,如果出現參與中共政治活動者,最重者可以取消退休金,這是行為與懲罰相當不對稱的作為。還有就是連世新大學跟大陸大學簽署學生交流承諾書,也被當成是「一中承諾書」處理,甚至擴大查處其他學校是否也有相同的作為,弄得大學校園也出現「綠色恐怖」的情境。

以上種種施政,讓就職才滿一年的蔡英文聲望大翻轉,各種民調都已不到30﹪的支持度,這種聲望翻轉的速度要比社會翻轉蔡英文政權的聲望還快,這也印證了一句老話:「民意如流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面對未來3年的任期,蔡英文能不慎嗎?

2017-11-19 Ching Chi Lin @ 自由台灣黨政策部主任溫朗東facebook:
希特勒每天也很努力屠殺猶太人,史達林、毛澤東、蔣中正、習近平、金正恩三代每天都很努力屠殺老百姓,馬英九、連戰每天都很努力賣掉台灣。民進黨很努力:年金改革討好軍公教,幾千億前瞻討好樁腳,勞基法修法討好財團,最後阻擋促轉條例討好國民黨權貴。民進黨每天都很努力屠殺投過票支持的選民,這些選民確實該死:選出民進黨,你敢說自己不該死?台灣是最不值得同情的,因為只有民進黨是台灣人自己選出來的,台灣人被屠殺剛剛好而已,不過不用擔心:台灣人很多,不會絕種。

辜寬敏過世 綠網友竟出征「這政黨」?他提2件事狠打臉
2023-02-27 中時新聞網 祝潤霖

總統府資政辜寬敏於今(27)日上午8點55分辭世,享耆壽97歲。消息傳出,引來各界追悼。卻有在野黨在官網發文悼念後,被一堆綠營側翼怒罵,表示辜老絕不會認同一個把立法院召委票投給國民黨的政黨。臉書粉專「不禮貌鄉民團」對此反諷指出,過去民進黨曾經有直接禮讓召委給國民黨的紀錄,且許多近年來轉型正義提案綠委都跟國民黨一起聯手投下反對票,按照這些側翼邏輯,民進黨就是最明目張膽的國民黨同路人。
時代力量在臉書發文悼念辜寬敏,不料卻引來綠營網友出征表示「辜寬敏不會認同貴黨投給國民黨的,別蹭了好嗎?」、「投給國民黨,發文紀念辜寬敏先生,真的很會」、「你們就當國民黨的虎仔,何必消遺辜老?」、「少蹭了,先解釋投給國民黨是什麼心態好嗎?小小藍標籤打死死的」、「背刺力量還敢蹭辜老…」。
「一堆綠營側翼去怒罵,表示辜老絕不會認同一個把立法院召委票投給國民黨的政黨。」不禮貌鄉民團指出,這些人大概不知道,過去民進黨曾經有「直接禮讓召委給國民黨」的紀錄吧?(不是投錯票,是直接放棄競選召委機會,白送一席。)更不提許多近年來轉型正義的提案,民進黨幾十個立委可是跟國民黨一起聯手投下反對票的。按照這些側翼的邏輯,民進黨就是最明目張膽的國民黨同路人,怎麼還挺得下去?
他還在留言區PO出證據酸:「時力投了一票給國民黨,叫做背叛台灣人,罪該萬死;民進黨白送一席給國民黨,叫做承擔大局、委曲求全、抗中保台,啊不就好棒棒?」並同樣附上證據直批:「前幾天陳椒華把召委票投給國民黨,綠營網友們氣到不行。那時力提議凍結中正勳章這種威權時代的遺物製作經費,這可是獨派罵了幾十年的老蔣產物啊;結果幾一大票綠營立委和藍營一起聯手反對,怎麼沒看到綠營的支持者出來罵?」

李遠哲:民進黨執政後 腐化得比過去更快
2022-10-13 中國時報 李侑珊、崔慈悌

前中研院長李遠哲昨日接受資深媒體人黃光芹的網路節目專訪時直言,民進黨二度執政,得到政權之後,就開始腐化,比過去更快。他更直言,蔡政府的能源政策錯誤不斷,2人過去針對溫室氣體排放交換意見時,蔡英文脫口而出「2024年後不是她的事」,令他擔憂不已。他更強調,已無法與蔡英文溝通。
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則表示,蔡英文上任後大力推動能源轉型,李遠哲的相關說法與政府政策推動現況顯有落差。
李遠哲在2000年總統大選時,曾發表文章《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被認為是壓垮國民黨選情的最後一根稻草。他昨日受訪時直說,從2000年迄今已過22個年頭,民進黨二度執政,看到的是台灣社會向下沉淪,「力道很大,(民進黨)得到政權後就開始腐化,比過去更快」,讓他非常失望。
22年後,李遠哲如何看待陳水扁的國務機要費除罪化等議題?他主動爆料,曾有一位美國科學家來台投資,竟遭黑道介入,「很糟糕的是,陳水扁夫人介入在裡面」。他當時非常生氣,親赴總統府告誡陳水扁「這種事情是非常不好的」。陳水扁當下看起來無能為力,這位美國科學家後來也無法再來台灣。
李遠哲表示,陳水扁連任時,許多人對扁政府失望透頂。他當時人在法國,便寫信給陳水扁,告知要「知所進退」。
李遠哲說,民進黨第一次執政時,沒有經驗。但到了第二次執政,有了經驗,卻沒有把為人民服務的理想當成重要的事,「只關心下一次選舉、還有自己的利益,令人遺憾。」
蔡英文邀李遠哲擔任資政,希望他提出政策建言。但李遠哲並沒有看到蔡英文把台灣社會變得更好,他舉例說,曾以溫室氣體排放的議題找蔡英文討論,蔡回覆2024年後不是她的事。而且只要有資政講對蔡英文有意見的事情,下次就會把他換掉,讓他非常失望。
蔡政府高喊「2025年非核家園」口號,但台灣使用天然氣占比5成、再生能源2成。外界普遍認為,執政團隊在能源政策是在畫大餅,目標根本達不到。
李遠哲說,民進黨口中所謂的2050年淨零碳排走的能源政策方向,「根本是不好的方向,也不是理想的做法」。政治人物都承諾老百姓會過得更好。但二氧化碳消耗不斷,能源需求就會不斷增加,這對整個地球來說是往壞的方向走。「政治人物沒有真正醒過來。」
李遠哲認為,蔡英文應該對民眾表明,為了下一代好,人們都得減少需求,而不是一直追求經濟成長(GDP)。「政治人物好像有意識到這件事情,手段卻沒有跟上。」
被問及是否會再與蔡英文見面,李遠哲先說:「民主社會用選票換總統,所以蔡總統到最後,我是沒辦法繼續跟她溝通的。」同時指出:「她對下一代的問題,可能想到的也不多,所以才會認為2024之後的事不是她的事,我想以後也沒有機會跟她再談。」
民進黨在2019年辦理2020年黨內總統初選時,賴清德出馬與蔡英文競爭,李遠哲當時表態支持賴清德,奉勸蔡英文不要再選。但民進黨一再延後辦理初選民調,最後由蔡在民調勝出。李昨天談起這段過往,「民進黨走的路讓人看不慣,甚至動用網軍」,他對這部分非常在意。
至於副總統賴清德的未來發展,李遠哲說,與賴討論氣候變遷議題時,賴非常小心,「因為他怕踩到上面的腳」。相信賴在這部分會講得比較好,「但賴目前沒有此條件,因為在不民主的政黨運作裡面,他很容易會被壓死。」

"無法端出改革政策的在野黨民進黨,更應檢討"

這又是廢話了. 你執政,別人幫你端改革政策讓你東殺西殺出個閹割版? 這也不是甚麼責任政治喔~

工委會:政府打擊弱勢 如法西斯
2002/11/11 聯合報 記者徐國淦/台北報導

民進黨立委李明憲等人昨天公開批評,「秋鬥」是馬團隊結合統派團體的行為。「秋鬥」主辦單位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反擊說,民進黨政府不敢面對經濟不景氣、勞工嚴重失業的問題,卻以人身攻擊打擊弱勢勞工,這種箝制人民自主的行徑和極權專制的「法西斯」沒有兩樣。秋鬥遊行發言人黃小陵也說,民進黨執政,勞工處境每下愈況,勞工能不抗議?
工委會今天上午十點將到立法院,要求民進黨中央黨部與立院黨團,應對工委會表示道歉,並針對李明憲的抹黑行為進行調查。他們同時要求李明憲等「拿出證據」,否則應辭職下台。
昨天遊行,民進黨立委王拓、高雄市勞工局長方來進都出錢贊助。一些關心台灣勞工處境的學者,包括政大教授馮建三、黃德北、清大教授陳光興、世新教授陳信行、台大教授夏鑄九等人也都到場助陣,另外還有十一個學生鬥陣團體參加。
工委會認為,民進黨立委一句「中共同路人」的指控,顯示民進黨怕勞工有自主性,透過政府手段箝制人民自主意識,這是法西斯政府才有的行徑。

"他們都很純樸,透過在運動中自我犧牲得到生命價值,很多人為此三餐不繼、妻離子散、晚景淒涼。後來民進黨跟街頭運動劃清界限,他們卻還沉溺在那種激烈氛圍中;看到民進黨執政後吃香喝辣、沒走過街頭的政客接收了他們努力的成果,就很失落,覺得被騙,甚至有深綠的朋友恨民進黨甚於恨國民黨。""

又是沒因沒果的! 早期民進黨抗爭,是國民黨太爛.再說吃香喝辣,當國民黨,現在胃口很好 家裡開銀行, 天天運用騙術,民進黨哪能比? 再說,這種文章放在這裡幹嘛? 看了又沒有實際的利益. .

民進黨從未站在勞工這邊
2016年10月7日 中國時報 胡孟瑀

在「砍假案」1分鐘強硬闖關送出委員會,「一例一休」草案暫告塵埃落定之際,總統兼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發表談話,強調「勞工是民進黨的夥伴」,但很顯然民進黨不是勞工的夥伴。
民進黨自創黨以來至今全面執政的30年歷程裡,妥適地操弄、利用社會運動,令其能夠為民進黨的政治利益服務,在代議選舉當中取得戰果,是一項重要的戰略實踐。此話絕非直指社會運動都是民進黨的側翼,而是強調社會運動不過是民進黨撼動國民黨政權,其社會基礎的一項工具,而社會運動本身的價值對民進黨而言其實無關旨趣,能否有利於政治、有助於選舉才是決定社會運動的唯一目的。
在勞工運動場域,民進黨不乏與工運領袖互相合作、分進合擊,拉拔、扶植勞工團體做為競選公職人才的搖籃,在不違背政治利益的前提下,共同推展勞工運動,但這樣工具化的運用也造成了民進黨與工運人士之間嚴重的矛盾與衝突。
早在2000年「44對42」第一次的工時法案對決當中,民進黨因違背1周40工時修法的政治承諾,與眾多訴求「堅守42工時」立場的勞工團體、工運領袖分道揚鑣。時任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且向來友好民進黨的郭國文,也因為無法堅守工人階級立場,其政策主張屢遭質疑讓勞動權益開倒車,替民進黨粉飾太平,給扁政府找台階下。
工人運動的思想導師馬克思曾說:歷史會重覆,第一次出現是悲劇,第二次則是鬧劇。16年後,民進黨背叛勞工的戲碼再次上演,而主角竟是同一人,砍假案是全國勞工的悲劇也是政治的鬧劇,何等荒謬又何等可笑。
檢視民進黨上台以來對於勞工爭議的處理態度,面對華航罷工是先輕易許諾後背信;國道收費員案為掩飾蔡英文護航遠通電收的黑歷史,個案式處理並予以加碼討好,卻未檢討全國51000名約聘僱、臨時人員的勞動權益該如何通案解決;為打臉國民黨擋下砍假案,後強推「一例一休」再砍假,意欲以次充好增加特休假,卻連行政院版草案都沒有,公然背棄對勞工團體許下「實質周休二日、主導國會就不砍假」的承諾。
對民進黨而言,社會運動既是奪權工具,任何進步價值最終都要服膺政治權力之下,既然取代國民黨並全面執政的目標業已完成,背叛是自然,套一句社運前輩說的話,「民進黨從未騙過群眾,是群眾會錯意。因為民進黨只想建立新的現代化國家,但從沒說過要照顧底層群眾。」民進黨從未站在勞工這一邊,只是勞工自作多情罷了,若希望背叛的歷史不再重演,只有認清民進黨的真面目才是正辦。
(作者為台灣青年勞動九五聯盟理事)

像一群狗的政黨
2017-12-22 民報 陳茂雄(國立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前建國黨決策委員)

有人形容:中國國民黨像一群豬,主人灑下飼料之後,大家平靜地分享;相對的,民進黨像一群狗,看到地上有一塊骨頭,第一隻看到的狗叼了骨頭就跑,其他群狗就追,最後形成狗咬狗。顯然的,豬是可以共享資源,狗就很難。
中國國民黨的特色是可以共享資源,在該政黨獲得豐富的資源時,大家分享,因而形成「利益共同體」;基於這種特性,對於大選,該黨只可能小輸,不會崩盤。直到馬英九當家時,所有情勢改觀,他讓利益共同體瓦解。馬英九寡頭領導,非馬系人馬不能參與分配資源,加上當時出現大量傾中的「郭冠英」們,讓台灣人灰心,造成該黨解體。
事實上在九合一選舉時,中國國民黨就出現崩盤的跡象,馬英九還繼續鬥爭,才造成該黨「倒店」。民進黨能夠完全執政,不是該黨實力強,而是靠馬英九瓦解中國國民黨。若沒有馬英九,中國國民黨只可能小輸,卻會大贏,就算意外失去政權,也會很快地取回來;因為民進黨獲得資源後,這一群「狗」必定互咬,很快的會再度失去政權。
高雄市長民進黨候選人的初選真的讓人「嘆為觀止」,由於大家公認民進黨初選過關就等於當選,造成各個候選人都將精力放在初選。由於在高雄的政治版圖太大,民進黨立刻顯現出「狗」的個性互咬。最妙的是:大家都喊團結,卻一面喊一面出招,喊得越響的人鬥得越狠。這一群「狗」還不知道,他們未必能吃到肉。
這一群「狗」忘了他們的政治版圖如何獲得的。以前高雄市(沒包括高雄縣)是中國國民黨的票倉,當年張俊雄與吳敦義競選市長時就輸了九萬多票。到謝長廷參選時,氣勢也拉不上來,選情並沒有比張俊雄高明,代表民進黨在高雄能發展的空間有限;後來出現「變天」,是因為在選前白冰冰的錄影,使市民嚴重「倒彈」,導致吳敦義的氣勢瓦解,謝長廷才險勝。
謝長廷執政後,雖然使高雄變成另一個世界,還是不能扭轉大局。後來版圖變色,是因為中國國民黨掌控傳統樁腳的陳、王、朱三大家族退出政壇,該黨的立委為繼承政治版圖而火拚;民進黨年輕世代藉機經營政治版圖,收編了中國國民黨的樁腳,才會出現目前的局勢。依中國國民黨的習性,雖然內鬥難免,但還是會妥協,所以氣勢相當強;若不是三大家族退出政壇,就沒有政治版圖重組的問題,也不會出現內鬥,民進黨現在還在一邊「涼快」。
中國國民黨三大家族退出政壇,造成政治版圖重組而內鬥,民進黨才有機會取得大部分政治版圖;只是「狗」改不了吃屎,安定了幾年,就開始鬥得天昏地暗,充分顯現出只能共患難、不能同享福的習性。更嚴重的,由於政治版圖穩定,難免出現傲慢的態度,認為選民會無條件支持他們,事實上錯得離譜。
黨外時代及民進黨建黨初期,綠營屬社運型的政治團體,選舉就等於政治運動,民眾無條件支持;那時候支持者為了政治目標,就算運動型政黨犯了錯誤,民眾還是一樣支持。目前民進黨已不屬運動型政黨,與中國國民黨的同質性相當高,民眾並不再無條件支持;這一點民進黨似乎沒有警覺到。
除了民進黨會以台灣為中心看世界、中國國民黨則以中國為中心這一項區別外,民進黨與中國國民黨已經沒有太大差異。當年中國國民黨因重組政治版圖而內鬥,造成支持者被民進黨吸收;今日民進黨出現「狗」的習性,選民有興趣繼續支持這一群「狗」嗎?
最離譜的是:支持民進黨的意見領袖或媒體,看到「群狗互咬」,不只沒有加以譴責,還爭相巴結,又是一群「狗奴才」。

民進黨「沒有」天天運用騙術~~~~才怪!
--------------------------------------------

心中最軟那塊 才是最好吃
2017-11-17 聯合報 桂竹青/國中教師(台南市)

執政當局說,勞工是民進黨心裡最軟的一塊。從一例一休再修法來看,勞工在民進黨心裡確實很軟,軟到可以任意揉捏、搥打與踐踏!
需要奪權時就討好勞工,將勞工形塑成有力的武器,製造勞資對立以及與軍公教的職業別仇視;如今政權在握,又逢二○一八選舉將屆,便立馬轉舵使帆,討好資方,猶能振振有辭。
我不禁想起白居易的一首詩,其中幾句是這麼說的:「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時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王莽在尚未篡位之時,總是佯裝一副禮賢下士、謙謙君子的樣子。若他早死而未得權位,誰又能看得出他其實圖謀不軌、狼子野心?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以史為鏡,鑑往知來。或許我們真該感謝民進黨執政,否則人民怎有機會看清他們的真面目呢?

民進黨創黨黨員陳武勳:台灣民主已邁向末路
2018-01-17 中評社高雄1月17日電(記者 高易伸)

民進黨創黨黨員、今年75歲的陳武勳16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不論是美國或者台灣,過去所引以為傲的民主如今都已邁向末路:現在民進黨所統治的台灣早已成為“民主獨裁”的社會;民進黨完全執政後所推動不當黨產委員會跟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在我眼中就是“民主獨裁”。
陳武勳,1942年生,民進黨創黨黨員,台灣輔仁大學經濟學系學士、日本應慶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陳留學返台後參與黨外運動,並應黃信介之邀參與美麗島雜誌運作,民進黨高雄市黨部最早便在他手上籌建,其市黨部黨證編號為002號。陳武勳也擔任過民進黨高雄市第二、三屆市議員,現任教於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日文學系。
陳武勳說,站在台灣的歷史角度上去評價蔣介石或許很反感,但站在中國大陸的立場可能是偉大的。他年輕時赴日本慶應大學求學,當時他的日本籍經濟學老師對蔣介石的評價非常高、甚至可用“崇拜”形容;尤其他認為,蔣可以在兵荒馬亂的情況下把國寶完好地帶到台灣來,珍藏在故宮之中,對中華文化的保存功不可沒。
面對民進黨優勢執政與推動不當黨產、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等政策,陳武勳向中評社表示:我對民進黨所推動的這兩項政策感到非常反感,我們要知道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背景;我認為“台灣的存在是一種歷史偶然”,如果當年韓戰沒有爆發,現在的台灣早被中國大陸解放了。
陳武勳向中評社表示,台灣民主走到今天這一步很悲涼,甚至可以用“走向末路”去形容。民主政治的精神價值是“選賢與能”,但候選人在選前所開出的支票在選後卻無法兌現,選民把票投給你幹嘛?這等於是在欺騙百姓。當選後擁有絕對的權力卻能為所欲為,就是台灣民主的悲哀。
談到蔡英文執政,陳武勳向中評社表示:蔡英文當選後講過兩句話,我印象最為深刻!首先,蔡英文曾說,只要她當選,對岸中國共產黨就會傾向她;蔡英文上台迄今,中國大陸有傾向她嗎?其次,蔡英文還說“裝睡的人永遠叫不醒”,我認為現在的蔡英文就是在“裝睡”。蔡政府執政後台灣面臨很多急迫的問題,但蔡英文卻裝不知道,這不是裝睡嗎?
中評社問,您現在講這些難道不擔心被民進黨開除黨籍?陳武勳說:我已經不搞政治了,怎麼會擔心被開除黨籍呢?但台灣現在的狀況就真的是這樣,我必須要老實講。
陳武勳回憶:過去我擔任民進黨高雄市議員時,前高雄市長蘇南成與吳敦義都很尊重我。我談論事情不會空穴來風,都有事實依據。如果台灣民主政治還這樣惡化下去,台灣會被搞垮的。政黨的存在,必須站在人民百姓的利益上去思考。現在民進黨推前瞻基礎建設計劃,但軌道建設國外早在100年前就有了,這算哪門子前瞻?況且這些經費應該用“經常門編列”而非用“特別預算編列”,這也代表台灣沒錢了,只能用特別預算去處理這些軌道建設。
中評社問,如何看待民進黨上台後的台日關係?陳武勳表示,台灣對日本示好,是民進黨自己的一廂情願: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原本仰賴美國,但特朗普不易捉摸,日本看在眼裡早悄悄轉向中國大陸;日本不少財團老闆,早隨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向中國大陸示好。印度有句諺語“兩頭大象打架,倒楣的只會是大象腳下的小草”,民進黨如果單壓美國、日本,這樣風險太高。

嘆綠營亂抹紅、掏空台灣 立委狠批民進黨弄臭抗中保台
2023-03-19 中時新聞網 李奇叡

民進黨去年連輸多場選舉,親綠側翼也成為被檢討的對象。立委王婉諭18日進一步痛批,民進黨執政七年來把「抗中保台」當口號,到處把表達不同意見的人通通抹紅,這種情緒勒索的做法只會弄臭抗中保台,這也是民進黨最讓人失望的地方。
王婉諭昨發文表示,應從內政上開始讓人民對生活有希望,對未來有期待,才更能加強社會團結,一致對外捍衛主權。而推動社會前進的進步價值,照顧好社會大眾的生活需求,才能讓所有人願意為了更好的明天,團結抵抗當下的侵略。「這股藏在每個人心中的嚮往,就是台灣最強大的武器,就是台灣最重要的國防。」
她話鋒一轉表示,這幾年隨著貧富差距擴大,社會中的相對剝奪感越來越強。既得利益者與常民大眾雖然在一個國家,卻分裂成兩個世界。當民眾覺得生活很苦,過一天算一天,怎麼有辦法付出更多心力、做更多事情去保衛台灣?
她認為,當一個媽媽不必與車爭道,可以安心地推著推車、帶著孩子走在人行道上;當年輕人租得到、買得起房子,當受薪階級能夠分享到經濟成長的果實;當人民對未來有希望,這個國家就會越來越強大,越來越有能力讓侵略者不敢越雷池一步。
王婉諭指出,為保台而抗中是台灣主流民意;然而台灣人民厭惡的是把「抗中保台」當口號,實際上官商勾結、掏空台灣的政客。台灣人民厭惡的是把「抗中保台」當成忠誠檢查的符令,把表達不同意見的人通通抹紅貼上標籤。
王婉諭強調,這些情緒勒索的作法無助社會團結,只會弄臭「抗中保台」,降低國家正常化的正當性;而這也是民進黨執政7年來,最讓人失望的地方。
王婉諭說,過去民進黨高舉進步價值拿下政權,黑金政治、靠攏財團、放任炒房、大撒幣大綁樁卻成了民進黨的現在進行式。當其他黨派與民進黨發生衝突、意見相左時,有些綠營支持者卻動輒扣帽子,認為在對岸威脅下談內政問題、強力監督執政黨就是中共同路人。
王婉諭最後表示,她真心認為:這種製造內部敵人的行為,是利用抗中保台謀取政治利益,實則傷害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