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災變 持續爆炸危機仍存
供電失靈惹禍 地震非唯一因素

2011/03/12

責任主編:樓乃潔

在日本海嘯發生後的第二天,福島核電廠一號機組今天(3/12)發生嚴重災變,根據國外媒體的照片顯示,核電廠發生爆炸,防止輻射外洩的最後防線圍阻體是否毀損目前還未確定,但是根據媒體報導,目前監測到福島電廠附近的輻射劑量已達1015微西弗/小時,據研判,發生爆炸的原因應該是海嘯後發生的停電,造成冷卻系統故障,核反應爐溫度過高,造成爐心融解,過程中產生的氫氣引爆所致。

車諾比事件

車諾比核電廠爆炸事件發生於1986年,災變的起因說法紛紜,官方開始時完全將責任推卸給操作員,直1991年才承認事故是由於壓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簡稱RBMK)設計有缺陷,另外還有說法是,設計者知道反應爐在某些情況下會出現危險,但刻意隱瞞此事。

1986年4月26日,車諾比電廠在實驗中,反應爐失去控制,開始燃燒。接下來,在爐心內的「鋯合金」,遇到攝氏2千度以上的溫度與水產生反應,產生氫氣,氫氣是極不穩定的氣體,在達到一定濃度或與氧氣作用就會自燃,這導致了爆炸。

電廠周圍,人口約12萬5千,居民多為電廠工程師、建築師及家屬。遺憾的是,官方刻意封鎖消息,直到災變發生後36小時,才開始撤離核電廠30公里內居民,居民除眼鏡、身份證件和金錢外,任何東西都不許攜帶。

而在這36小時內,當地10萬多居民已接受50到500毫西弗的放射量,而輻射隨著氣流蔓延至整個歐陸,甚至北美。因此,儘管未在災變當時死亡,卻也在接下來10年、20年遭受罹患癌症的痛苦、孩童罹患甲狀腺癌、畸形兒與不孕的比例也升高。而根據綠色和平的報告,認為在1990至2004之間,估計有20萬人額外死亡。(易禹昕整理)

爐心熔解是核電廠最嚴重的事故,1979年,美國三哩島就是爐心熔解的事故,但是當時圍阻體並未損壞,沒有造成太過嚴重的外洩事件;1986年,車諾比核電廠事故則由於該電廠並沒有圍阻體,所以造成嚴重的結果,該事件造成直接死亡的人數是57人,但是有660萬人因此暴露在輻射之下,根據綠色和平的報告,從1990年到2004年,造成的死亡人數高達20萬人。

原能會核能管制處處長陳宜彬指出,反應爐的爐心裡面有「鋯合金」,一旦「鋯合金」超過攝氏兩千度以上便會跟水化學作用,產生氫氣。當氫氣到達一定濃度則會自燃爆炸。這次地震福島的震度是6級,陳宜彬表示,基本上台灣電廠設計,核二、核三與核四廠的防震強度可達0.4G,可以預防6級強的地震。

不過綠色和平氣候變遷組主任古偉牧認為,這次災變的起因為發電機組無法運作,導致冷卻系統故障,與核能電廠的抗震能力無關,而所謂的發電機組無法運作,可以有很多可能性,包括之前法國的核能電廠也曾因為洪水的關係,導致發電機組故障的意外,因此只以抗震係數來談核能電廠的安全是「沒有意義」的事。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表示,2010年7月9日,還沒放入燃料運轉的核四廠就發生兩條外電供電纜線失靈的狀況,所以不用等到地震,核四廠便可能發生類似福島核電廠的事故。

日本官房長官枝野幸男表示,福島電廠只是建築物的外牆破碎,圍阻體並沒有完全被破壞。

三哩島、車諾比、福島事故比較

三哩島核電廠 輕水反應爐(壓水式) 爐心融解 圍阻體發揮功能
車諾比核電廠 石磨慢化壓管式沸水反應爐 反應爐爆炸 td> 沒有圍阻體,輻射外洩,影響嚴重深遠
福島核電廠 輕水反應爐(沸水式) 爐心融解 若爆炸導致圍阻體破壞,輻射將外洩

製表:張心華

不過,電廠附近輻射劑量超高是一個事實,如果圍阻體沒有被破壞的話,這些輻射量是從哪裡來的呢?據朝日新聞報導,輻射劑量是來自日本政府緊急自核電廠中緊急釋放已遭到汙染的輻射水蒸氣,希望降低反應爐的溫度,避免氫爆的現象繼續發生,但是這樣做的效用令人存疑。今天美軍緊急調動冷卻劑,不過從昨天開始,疏散範圍還是不斷擴大。

日本官方在台灣時間9點42分發布新聞稿指出,為了防止圍阻體破損造成更大傷害的可能性,將以用海水灌滿的方式降溫,因為海水會造成反應爐的侵蝕,所以一般冷卻反應爐都是使用淡水,日本官方這麼做,也等於是放棄了這座反應爐。根據NHK報導,反應爐的設計者說,反應爐內部的氣壓高出平常四到八倍,但並沒有詳細說明原因。這可能是反應爐內部還有大量的氫氣,隱藏著持續爆炸的危機。

目前日本政府已經緊急疏散福島居民,古偉牧表示,根據最保守的估計,目前撤離的居民已達一萬人。洪申翰表示,舉行海洋音樂祭時,貢寮當地曾湧入10萬人的人潮,當時環團就質疑如果發生災變,該如何疏散,原能會當時表示,只有針對當地居民準備了疏散一萬人的方案。

綠色和平指出,目前福島核災變的狀況仍不明朗,但是因核災所釋放出的汙染物質銫-137,對人體健康有極大的危害,且可在食物鏈中保留300年。而目前輻射汙染物質隨著空氣飄散,目前風向為西南風,如果風向轉為東北風,台灣亦難倖免。

5519343651_b3fb799d3b_b.jpg
目前日本福島核電廠災變,已經疏散週圍20公里居民,圖為核一、二、四廠週遭20公里範圍,已涵蓋頭城、雙溪、瑞芳、基隆市、三芝、淡水與部份的台北市區。製圖:孫窮理、王毅丰

台灣強推核電、核四安全堪慮相關報導:

建議標籤: 

回應

疏散的範圍,根據日本媒體的報導,是半徑20公里,不是直徑20公里!
以上地圖標示的只有直徑20公里,好像弄錯囉

福島原発の避難指示 第1は20キロ圏に拡大
2011/3/12 19:09
 福島県によると、首相官邸からの指示で、福島第1原発の避難対象地域を、これまでの半径10キロ圏内から同20キロ圏内に拡大した。
http://www.nikkei.com/news/headline/related-article/g=96958A9C93819695E3...

本報導很讚
有個小錯字,表格內「車諾比核電廠 石磨慢化壓管式廢水反應爐 」應是「沸水式」反應爐

圖畫的是半徑20公里,不是直徑20公里,應該沒有錯的,多謝題醒。

我截一個等比例的Google地圖的比例尺供參:

<img src="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011/5521565068_0755bc6e70_o.png">

翰疆:

哈哈,多謝,已修正。

借轉登fb,感謝!

安全值應該是半徑30公里

車諾比核災發生後,蘇聯政府撤離核電廠周圍半徑約30公里地區的民眾,所以國內反核團體有「30公里逃命圈」的理論

車諾比=半徑30公里
日本福島=半徑20公里
台灣=半徑5公里

原來台灣人命最不值錢!

1015マイクロシーベルト 是 1015 microsievert 也就是 1015 微西弗

而文中提到的 1050 毫西弗 等於 1050000 微西弗

所以到底是實際超量一千倍 , 還是單位換算錯誤才超量一千倍 ???

福島核一廠三號機氫氣爆炸畫面(20110314 10:0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x6IS0vrZOk

鄭國威 轉貼自 PanSci 科學新聞網: 這是我期待壹電視做的。對壹電視來說應該很簡單。 The Crippled Japanese Reactors - Interactive Feature - NYTimes

顯示詳細資料 8:17 (3 小時前)
http://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11/03/12/world/asia/the-explosion-a...
5 分鐘前 · 讚 · 1 人
Ngo Tong-Bok 這個,一定要轉貼~給大家一些刺激!!

Japan Earthquake: before and after

顯示詳細資料 23:19 (12 小時前)
http://www.abc.net.au/news/events/japan-quake-2011/beforeafter.htm

感謝訪客的提醒,「マイクロシーベルト」的確是「微西弗」不是「毫西弗」。這一個段落是引述中文媒體所產生的錯誤,我們已經做了修正,此外,環境的輻射劑量是以一段時間內的「西弗」量計算,也講單位改正為「微西弗/小時」,而報導中所稱的「一千倍」,查無根據,已經拿掉。

以下是日文的原報導:

東京電力は12日午後、同3時30分ごろ現場敷地境界で1時間あたり1015マイクロシーベルトの放射線を確認し、その2分後にはほぼ半減したと発表した。1015マイクロシーベルトは、一般人の年間被曝(ひばく)線量の限度(1ミリシーベルト=1000マイクロシーベルト)を、1時間で浴びる放射線量に該当する。(另外請參考<a href="http://kinkyu.nisa.go.jp/kinkyu/2011/03/2005-16.html" target="_blank">日本產經省公佈的資料</a>:「MP4付近(1号機北西敷地境界モニタリングカー)1015μSV/h(15:29)」 )

關於這個輻射量,在此提供一些數據供參:一般正常環境背景值的輻射量大概是0.1-0.2微西弗/小時,根據<a href="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7862" target="_blank">這一篇報導</a>日本法律規定,一人一年的核輻射量安全上限,不能超過1,000微西弗(也就是1毫西弗/年,一小時的輻射量,相當一個人一年可以承受的法定上限),如果再根據台灣台灣《游離輻射防護安全標準》<a href="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Single.aspx?Pcode=J0160004&FLNO=13" target="_blank">第13條</a>「輻射工作場所排放含放射性物質之廢氣或廢水」,對場所外地區中一般人體外曝露造成之劑量,不可以超過20微西弗/小時,不過這是直接去測廢氣和廢水,和測背景值恐怕不大一樣。

今天早上福島核一廠3號機也爆炸了(感謝山老鼠提供畫面),在<a href="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7868" target="_blank">這一則報導裡</a>提到測出「新高」的1557.5微西弗/小時,同時,也談到了另一個標準,也就是法定輻射外洩的通報標準是500微西弗/小時。

感謝苦勞網窮理和各位記者們的努力
這次震災應關注的重點真的是在核電廠爆炸
我們無法控制地震海嘯
但我們可以選擇不要核電

的確不能要核電,不然準備好碘化合物吧

提供其他背景資訊供參考與風險評估:

根據米國輻射保護委員會(NCRP)調查, 一般人所受來自自然界的輻射大約是
0.31rem=3.1milliSV=3100microSV
所受人造輻射量同樣是0.31rem, 其中72%來自醫療行為
NRC規範一般人每年容許輻射額外暴露量為1milliSV=1000microSV
輻射廠所工作人員容許暴露為50milliSV
http://www.nrc.gov/about-nrc/radiation/around-us/sources.html

機場安全檢查一次0.25 microSV
乘坐商務飛機所暴露的宇宙輻射量為10 microSV/hour
http://hps.org/publicinformation/ate/faqs/backscatterfaq.html

醫院照一次腹部骨盆腔CT 15milliSV
脊椎X光一次 1.5 milliSV
肢體X光一次 0.001milliSV
http://www.radiologyinfo.org/en/safety/index.cfm?pg=sfty_xray

銫137的物理半衰期是30年,生物半衰期僅70天,食物鏈300年這個數據不太懂是怎麼來的。
http://www.taiwanwatch.org.tw/issue/nuclear/SAVE/save014.htm

暴露在1015微西弗/小時當中接受到的劑量約略等於每小時照一張X光片。